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2-烯丙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交联改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1
作者 魏乐 马旭涛 +3 位作者 申帅 王建 杨士山 马晓燕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了提高液体硅橡胶的性能,设计合成了一种活性六(2-烯丙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HAPPCP)改性剂,研究了HAPPCP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烧蚀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体系,3份HAPPCP改性加成型... 为了提高液体硅橡胶的性能,设计合成了一种活性六(2-烯丙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HAPPCP)改性剂,研究了HAPPCP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烧蚀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体系,3份HAPPCP改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40.5%与204.4%,质量烧蚀率和线性烧蚀率分别降低了19.90%和55.70%,5份HAPPCP可使800℃的质量残留率提升由18.86%提升到30.15%;HAPPCP改性加成型硅橡胶的阻燃性能获得改善,使改性硅橡胶材料从易燃材料变为可燃材料,燃烧过程中总热释放速率下降、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释烟量下降,材料燃烧时的危险等级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烯丙基 力学性能 耐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2
作者 魏一 徐红 +2 位作者 钟毅 张琳萍 毛志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红外联用仪、极限氧指数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PET/PCTP体系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向PET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CTP微球所制备的PET/PCTP2.0复合材料,其极限氧指数(LOI)从24.4%增加到31.1%,且UL-94达到V-0水平;相较于PET,PET/PCTP2.0复合材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28.7%和17.7%),断裂强力下降13.3%,仍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PET/PCTP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可快速生成致密连续的炭层,隔绝可燃物内外的热量交换,同时释放出CO 2等不燃气体,稀释PET基材周围的氧气从而实现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熔融共混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间苯酚)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PET阻燃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娇宁 苏兴勇 +4 位作者 雅兰 陆雯婷 陈飞 陈樱 毛志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2-56,共5页
以含硅和硼元素的物质改性六氯环三磷腈,制备环三磷腈衍生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将衍生物以熔融共混的方法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研究,通过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判定其在PET中的... 以含硅和硼元素的物质改性六氯环三磷腈,制备环三磷腈衍生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将衍生物以熔融共混的方法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研究,通过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判定其在PET中的阻燃效果,协同燃烧后炭渣的表面形貌探讨其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在阻燃剂的添加量仅为1%时,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能达30%以上,UL 94可达V-0级的水平;材料燃烧后材料的内表面是多孔型的而外表面是连续致密的,为改善材料的热性质和降低可燃气体的扩散提供了一层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含不同功能端基的环三磷腈衍生物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侨 刘卫卫 +3 位作者 叶俊 乔志 李琦 李效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阻燃添加剂、生物医药材料、电解液和液压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功能化改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巯基化合物与丁香酚氧基环三磷腈在紫外光下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了末端分...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阻燃添加剂、生物医药材料、电解液和液压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功能化改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巯基化合物与丁香酚氧基环三磷腈在紫外光下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了末端分别含有烷基、羟基和羧基等不同功能基团的系列环三磷腈衍生物,研究了反应时间、投料比和巯基反应物所带的端基官能团对反应的影响规律。发现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30min),反应产率高(≥95%),可批量制备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将具有不同结构的功能基团定量的引入到目标产物中。对产物的热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S键的引入降低了环三磷腈衍生物的热稳定性,但产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依然保持在300℃以上;末端基团的种类对产物的热稳定性和受热分解后的残炭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烯点击反应 衍生物 末端功能化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海星 刘书正 王爽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92-94,共3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和对溴苯酚为原料、碳酸钾为催化剂、丙酮为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合成六(4-溴苯氧基)环三磷腈,再与三乙氧基磷反应制得环三磷腈磷酸酯的衍生物。通过1 HNMR、13 CNMR、31 PNMR对中间化合物和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六氯 酸酯 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阻燃环氧树脂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高岩立 冀克俭 +6 位作者 刘元俊 李艳玲 赵晓刚 周彤 邵鸿飞 邓卫华 华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6-228,共3页
合成了六(4-甲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MPCP)和六(4-羟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HPCP)。将HMPCP和HHPCP应用于TDE-85环氧树脂中,研究添加两者后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HHPCP阻燃效果优异,添加8%(wt,质量分数,下同)HHPCP的环氧树脂氧指数从... 合成了六(4-甲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MPCP)和六(4-羟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HPCP)。将HMPCP和HHPCP应用于TDE-85环氧树脂中,研究添加两者后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HHPCP阻燃效果优异,添加8%(wt,质量分数,下同)HHPCP的环氧树脂氧指数从18.2%提高至23.7%,450℃时残炭率高达12%;HHPCP阻燃机理为膨胀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4-甲氧基苯氧基) 六(4-羟基苯氧基)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三磷腈衍生物的辐照交联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冷冰冰 朱春卉 +5 位作者 石埕荧 王志鹏 刘洋 张宏岩 许文革 刘佰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72-1679,共8页
将具有阻燃剂和辐照敏化剂双重功能的含烯丙基环三磷腈(CP-Allyl),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引入到由低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组成的基体中,制备了一系列基于有机-无机阻燃复配剂的新型无卤阻燃聚乙烯基复合绝缘材料。进一步通过100... 将具有阻燃剂和辐照敏化剂双重功能的含烯丙基环三磷腈(CP-Allyl),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引入到由低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组成的基体中,制备了一系列基于有机-无机阻燃复配剂的新型无卤阻燃聚乙烯基复合绝缘材料。进一步通过100~190 kGy剂量下的电子束辐照,实现了复合材料的辐照交联,并建立了辐照剂量与交联度以及材料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含有功能性环三磷腈衍生物的辐照交联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强度、阻燃性和电绝缘性能。力学强度在14.5 MPa以上,极限氧指数为28.2%~32.4%,电阻达到2.47×10^(12)Ω以上,因而有希望在电线电缆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交联 交联网络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和三嗪衍生物协同阻燃对聚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孔抵柱 李家炜 +4 位作者 徐红 张琳萍 钟毅 隋晓锋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7,共7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合成了阻燃剂(4-烯丙氧羰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CP)和三(4-烯丙氧羰基苯氧基)-1,3,5-三嗪(TATZ),并与PET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PET/HACP/TATZ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仪、微型量热...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合成了阻燃剂(4-烯丙氧羰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CP)和三(4-烯丙氧羰基苯氧基)-1,3,5-三嗪(TATZ),并与PET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PET/HACP/TATZ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仪、微型量热仪、热失重分析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拉伸试验机等测试仪器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和成炭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HACP和TATZ的协同阻燃性不仅提高了PET材料的阻燃效率,而且降低了对基材PET力学性能的负面影响,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值达到32.4%,垂直燃烧性能达到V-0级,热释放速率较纯PET下降了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效应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薛青霞 李新建 +2 位作者 宋伟国 孙军 张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9-145,150,共8页
从环三磷腈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研究及其应用3个方面,对不同结构特点的环三磷腈类衍生物阻燃剂的发展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含氨基、羟基、不饱和双键及硅基的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发展现状及其在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 从环三磷腈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研究及其应用3个方面,对不同结构特点的环三磷腈类衍生物阻燃剂的发展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含氨基、羟基、不饱和双键及硅基的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发展现状及其在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阻燃为目的的材料研究,及材料阻燃技术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材料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一些阻燃剂仍存在对环境、机体的危害性,所以,研究无毒无害、健康友好的阻燃剂变得极为重要。环三磷腈是一类以磷、氮交替为基本骨架的六元环状结构,其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和较高的磷、氮含量,使其广泛应用于环保阻燃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阻燃剂 合成方法 阻燃机理 阻燃性能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环氧树脂阻燃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永建 李玲 段宪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磷腈类阻燃剂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其中六氯环三磷腈作为第二代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因为具有优异的分子结构设计特性,人们基于其衍生物对聚合物阻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种类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磷腈类阻燃剂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其中六氯环三磷腈作为第二代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因为具有优异的分子结构设计特性,人们基于其衍生物对聚合物阻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种类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发现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对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衍生物 氧树脂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对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热性能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邴柏春 李斌 +1 位作者 贾贺 杨明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53-756,共4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六对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CPCP)。以六氯环三磷腈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六对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CP),再用KMnO4氧化法合成HCPCP。通过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仪及元素分析确证了...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六对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CPCP)。以六氯环三磷腈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六对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CP),再用KMnO4氧化法合成HCPCP。通过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仪及元素分析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用TGA和DSC测试技术对其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CPCP对ABS树脂有良好的阻燃作用,添加量30%时,阻燃ABS树脂氧指数提高至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 六对羧基苯氧基 合成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层压板中的阻燃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安斌 黄杰 +1 位作者 邵亚婷 刘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408,共5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TP)粗产物、苯酚、NaOH为原料,四丁基氯化铵(TBAC)为相转移催化剂,氯苯和水为溶剂,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剂、物料配比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原料配比n(NaOH)∶n(...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TP)粗产物、苯酚、NaOH为原料,四丁基氯化铵(TBAC)为相转移催化剂,氯苯和水为溶剂,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剂、物料配比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原料配比n(NaOH)∶n(苯酚)∶n(TBAC)∶n(HCCTP粗产物)=7.5∶6.3∶0.15∶1、30℃反应4 h、回流反应6 h条件下,HPCTP的收率达到75%。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碳谱、磷谱、X射线衍射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首次用于苯并噁嗪树脂玻璃布层压板,当HPCTP的质量分数为10%时,燃烧等级达到V-0级,平行击穿电压为47 kV,热态弯曲强度为59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基 阻燃剂 层压板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的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卞国栋 罗钟琳 王标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122,共5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羟基氟硅油、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氟硅环三磷腈衍生物(FSiCP),并复配滑石粉(Talc)和聚四氟乙烯(PTFE)应用于聚碳酸酯(PC)的阻燃。采用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热失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扫描电... 以六氯环三磷腈、羟基氟硅油、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氟硅环三磷腈衍生物(FSiCP),并复配滑石粉(Talc)和聚四氟乙烯(PTFE)应用于聚碳酸酯(PC)的阻燃。采用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热失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共混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动态热机械性能和微观形貌结构。结果表明,PC/Talc/PTFE/FSiCP组分比为100/5/0.5/7.5时,样品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LOI值提高到30%。FSiCP的加入降低了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促进PC提前分解成炭,生成不可燃气体,阻碍基体继续燃烧,有效提高共混材料的阻燃性能。此外,阻燃剂会降低共混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但可作为Talc的表面改性剂,有助于后者在PC基体中的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硅衍生物 聚碳酸酯 阻燃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阻燃PC/ABS合金及其热解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徐建中 杜卫义 +1 位作者 王春征 谢吉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5,共5页
采用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作为阻燃剂,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体系中,探讨了HPCTP对PC/ABS合金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质谱联用仪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阻燃PC/ABS合金的热解过程及阻燃... 采用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作为阻燃剂,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体系中,探讨了HPCTP对PC/ABS合金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质谱联用仪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阻燃PC/ABS合金的热解过程及阻燃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当HPCTP添加量为20份时,阻燃PC/ABS合金的极限氧指数可达25.7%,并通过垂直燃烧测试达UL 94V-0级,且提高了阻燃PC/ABS合金的拉伸强度,但其冲击强度明显降低;加入HPCTP可促进阻燃PC/ABS合金形成更多稳定的炭层,燃烧后残炭中存在P—O—Ph基团;HPCTP对阻燃PC/ABS合金的成炭作用主要在于抑制PC的分解,对合金中ABS的热分解则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苯氧基 阻燃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的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季成 罗钟琳 王标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5,137,共5页
将聚碳酸酯(PC)、滑石粉(Talc)、聚四氟乙烯(PTFE)及自制的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剂(HSPCTP)在密炼机上熔融共混,经模压制备HSPCTP阻燃PC/Talc/PTFE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 将聚碳酸酯(PC)、滑石粉(Talc)、聚四氟乙烯(PTFE)及自制的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剂(HSPCTP)在密炼机上熔融共混,经模压制备HSPCTP阻燃PC/Talc/PTFE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拉伸和冲击试验研究了阻燃剂含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储能模量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SPCTP的加入能够促进PC的热解,使其更早地产生炭层,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添加3份HSPCTP时,复合材料的LOI值达到28.4%并可以通过UL 94 V–0等级测试,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C提高了174%和135%,而此时的拉伸强度与纯PC相差不大。HSPCTP提高了低于T_g时的复合材料储能模量,但略微降低了复合材料的T_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衍生物阻燃剂 聚碳酸酯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阻燃PC及其热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建中 何战猛 屈红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7,共6页
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P)作为阻燃剂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中。极限氧指数测试和垂直燃烧测试结果显示,添加20份(质量份,下同)HPCP后,PC极限氧指数可从23.5%增加至30.5%,垂直燃烧到达V-0级。通过热重(TG)以及热重-质谱(TG-MS)联用仪分析了... 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P)作为阻燃剂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中。极限氧指数测试和垂直燃烧测试结果显示,添加20份(质量份,下同)HPCP后,PC极限氧指数可从23.5%增加至30.5%,垂直燃烧到达V-0级。通过热重(TG)以及热重-质谱(TG-MS)联用仪分析了HPCP的阻燃机理,加入HPCP可以抑制PC在热解时因重排而生成羧基的数量。力学性能测试表明HPCP对PC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但是添加20份HPCP后,冲击强度降低为纯PC的5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苯氧基 阻燃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全氟丁基磺酸钾协同阻燃PC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路 王玉冲 +3 位作者 刘雨佳 李婷 杨晶巍 唐林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5,123,共6页
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垂直燃烧实验和锥型量热仪研究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TCP)/全氟丁基磺酸钾(PPFBS)对聚碳酸酯(PC)的协同阻燃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HPTCP或PPFBS相比,添加含极少量(0.05%)PPFBS的复合阻燃剂(HPTCP/PPFBS),可使P... 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垂直燃烧实验和锥型量热仪研究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TCP)/全氟丁基磺酸钾(PPFBS)对聚碳酸酯(PC)的协同阻燃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HPTCP或PPFBS相比,添加含极少量(0.05%)PPFBS的复合阻燃剂(HPTCP/PPFBS),可使PC的阻燃级别显著提高,燃烧变慢,总热释放量、平均有效燃烧热明显降低,点燃时间明显增加,即复合极少量的PPFBS能明显提高HPTCP对PC的阻燃作用;单独使用HPTCP或PPFBS可显著改善PC的热稳定性,而使用HPTCP/PPFBS复合阻燃剂对PC热稳定性的影响较小。HPTCP是通过气相和凝聚相同时产生阻燃作用的,它能促进PC成炭,形成膨胀性炭层,并通过隔热、隔氧及阻止分解产物挥发而产生阻燃作用,复合极少量的PPFBS能显著增加阻燃PC的成炭量,因而改善了HPTCP的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基 全氟丁基磺酸钾 聚碳酸酯 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对IC封装用EMC的无卤阻燃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明山 刘阳 +1 位作者 李林楷 丁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38,共4页
采用滴加工艺,制备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探索出了较佳的合成工艺,并对其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采用自制的六苯氧基环三磷腈作为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树脂模塑料(EMC)。结果表明,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对环氧... 采用滴加工艺,制备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探索出了较佳的合成工艺,并对其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采用自制的六苯氧基环三磷腈作为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树脂模塑料(EMC)。结果表明,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对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阻燃作用,所制备的EMC可达到UL-94V0级阻燃性能,其氧指数达到33.1%,阻燃性能大大优于传统含溴阻燃体系,可用于制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用E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基 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 氧树脂模塑料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对聚碳酸酯的阻燃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峰 徐路 +1 位作者 苏倩 唐林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8,共4页
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LOI)、垂直燃烧和锥型量热分析研究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TCP)对聚碳酸酯(PC)的阻燃性影响。结果表明:HPTCP对PC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阻燃PC的LOI就高达30.7%,阻燃等级达FV-0,与未阻燃PC相比,... 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LOI)、垂直燃烧和锥型量热分析研究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TCP)对聚碳酸酯(PC)的阻燃性影响。结果表明:HPTCP对PC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阻燃PC的LOI就高达30.7%,阻燃等级达FV-0,与未阻燃PC相比,其最高热释放速率明显降低,质量损失变慢,点燃时间和完全燃烧所需时间延长。热失重和残余物分析结果表明,HPTCP主要是通过凝聚相机理产生阻燃作用,HPTCP热解形成的磷酸类化合物促进了PC成炭,形成的膨胀性炭层通过隔热、隔氧及阻止PC分解产物的挥发而产生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基 聚碳酸酯 阻燃性 凝聚相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氧基改性聚氨基环三磷腈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阻燃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晶巍 朱凤丽 +2 位作者 隋晓彤 毕伟 唐林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58,64,共7页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垂直燃烧试验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苯氧基改性聚氨基环三磷腈(PPHACTPA)对酚醛胺固化环氧树脂(E-44/NX-2003)的阻燃作用,并与聚氨基环三磷腈(PHACTP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PHACTPA对E-44/NX-2003的阻燃作用...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垂直燃烧试验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苯氧基改性聚氨基环三磷腈(PPHACTPA)对酚醛胺固化环氧树脂(E-44/NX-2003)的阻燃作用,并与聚氨基环三磷腈(PHACTP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PHACTPA对E-44/NX-2003的阻燃作用与PPHACTPA中苯氧基的数量有关。当每个磷腈环约含有1个苯氧基时(PPHACTPA-1),其阻燃作用略优于PHACTPA,而每个磷腈环所含苯氧基数增至2(PPHACTPA-2)时,其阻燃作用明显降低,差于PHACTPA。PHACTPA和PPHACTPA主要是通过凝聚相机理对E-44/NX-2003产生阻燃作用。阻燃剂在高温下生成具有强脱水作用的磷酸类化合物而促进环氧树脂固化物炭化,同时环氧体系分解生成的惰性气体使炭层发泡形成膨胀性炭层。这种致密的膨胀性炭层通过隔热隔氧及抑制环氧体系进一步地分解而产生阻燃作用。PPHACTPA-1更易转变成磷酸类化合物,因而促进成炭的能力更强,阻燃作用更好。PPHACTPA-2含磷量低,因而促进成炭的能力较差,阻燃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基 苯氧基 改性 氧树脂 阻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