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苯并-18-冠-6在交联聚乙烯醇微球表面的固载化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世伟 高保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348,共6页
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将冠醚二苯并-18-冠-6(DBC)转变为氯甲基化的冠醚(CMDBC),使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的羟基与CMDBC之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从而实现冠醚的固载化,制得了固载有冠醚的功能微球DBC-CPVA。在建立了冠醚DBC固载量测定方... 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将冠醚二苯并-18-冠-6(DBC)转变为氯甲基化的冠醚(CMDBC),使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的羟基与CMDBC之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从而实现冠醚的固载化,制得了固载有冠醚的功能微球DBC-CPVA。在建立了冠醚DBC固载量测定方法(溴百里香酚蓝-固相萃取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主要因素对DBC固载化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与溶剂性质对DBC在CPVA微球上的固载化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在70℃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可制得冠醚DBC固载量为1.72 mmol/g的DBC-CPVA功能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18--6 氯甲基化 交联聚乙醇微球 固载化 钾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18-冠醚-6/聚醚嵌段酰胺膜富集水中苯酚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方丽君 王景梅 +2 位作者 林巧靖 陈建华 杨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16-3727,共12页
为提高聚醚嵌段酰胺(PEBA)膜对水中苯酚的选择分离性能,采用二苯并-18-冠醚-6(CE)对PEBA膜进行改性制备了PEBA/CE渗透蒸发膜。通过FT-IR、SEM表征证实了CE与PEBA紧密结合且CE均匀分布在膜表面;AFM表征表明CE的修饰有效地提高了膜表面与... 为提高聚醚嵌段酰胺(PEBA)膜对水中苯酚的选择分离性能,采用二苯并-18-冠醚-6(CE)对PEBA膜进行改性制备了PEBA/CE渗透蒸发膜。通过FT-IR、SEM表征证实了CE与PEBA紧密结合且CE均匀分布在膜表面;AFM表征表明CE的修饰有效地提高了膜表面与苯酚的接触面积;水接触角测试表明CE的修饰极大地提高了PEBA/CE膜的疏水性。同时系统地研究了膜中CE含量、原料液苯酚浓度、进料温度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能显著提高PEBA膜对苯酚的选择性,在料液苯酚为0.8%(质量)及70℃操作温度条件下,当CE的添加量为PEBA的6%(质量)时,PEBA/CE-6膜的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分别为23.34和494.40 g/(m^(2)·h),远超PEBA膜性能[分离因子8.46,总渗透通量547.48 g/(m^(2)·h)]。长期性能稳定性测试表明所制备PEBA/CE-6膜具有良好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工业运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聚醚嵌段酰胺 苯并-18--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载化冠醚二苯并-18-冠-6在苯甲酸丁酯合成反应中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世伟 高保娇 +1 位作者 高学超 王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7-932,共6页
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固载冠醚二苯并-18-冠-6(DBC),从而制得三相相转移催化剂DBC-CPVA;在此基础上,以苯甲酸钾与溴代正丁烷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体系,重点研究固体催化剂DBC-CPVA的相转移催化性能,考察主要因素对液-固-液三相... 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固载冠醚二苯并-18-冠-6(DBC),从而制得三相相转移催化剂DBC-CPVA;在此基础上,以苯甲酸钾与溴代正丁烷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体系,重点研究固体催化剂DBC-CPVA的相转移催化性能,考察主要因素对液-固-液三相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体系中,水相中的苯甲酸钾与有机相中的溴代正丁烷可顺利地发生酯化反应,这一结果显示出固载于DBC-CPVA表面的DBC与K+离子形成的络合物阳离子,能有效地将苯甲酸根负离子转移至有机相,使酯化反应顺利地进行.有机相的极性越强,酯化反应的速率越快,溴代正丁烷的转化率越高;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4时,酯化反应具有最大的速率,溴代正丁烷的转化率可达70%.固体催化剂DBC-CPVA循环使用8次,催化活性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 苯并-18--6 交联聚乙醇微球 固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二苯并-18-冠-6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凯 李鸿波 +4 位作者 刘铠 刘浪 吴毅 马昌鹏 张永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53-1455,共3页
以邻苯二酚与二甘醇二取代物为原料,氢氧化钾为碱和模板剂,在微波辅助下,采用"一锅煮"法合成二苯并-18-冠-6。经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溶剂、时间、温度和功率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以邻苯二酚与二... 以邻苯二酚与二甘醇二取代物为原料,氢氧化钾为碱和模板剂,在微波辅助下,采用"一锅煮"法合成二苯并-18-冠-6。经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溶剂、时间、温度和功率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以邻苯二酚与二氯乙醚为原料,二甲亚砜为溶剂,反应温度70℃,时间60 min,功率500 W,收率可达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苯并-18--6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18-冠-6-甲醛聚合物柱色谱分离富集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金 被引量:5
5
作者 管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3-75,共3页
研究了用一种新的高分子冠醚聚合物(二苯并-18-冠-6-甲醛聚合物)作为色谱柱的固定相,分离富集痕量金,再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在盐酸介质中,高分子冠醚对金的吸附率可达100%,吸附的金可被硫脲完全解吸,吸附容量为19.40mg/g;化学发光法... 研究了用一种新的高分子冠醚聚合物(二苯并-18-冠-6-甲醛聚合物)作为色谱柱的固定相,分离富集痕量金,再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在盐酸介质中,高分子冠醚对金的吸附率可达100%,吸附的金可被硫脲完全解吸,吸附容量为19.40mg/g;化学发光法测定操作简便,效果令人满意;研究结果表明:把高分子冠醚聚合物作为分离富集手段与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法结合进行痕量分析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18--6-甲醛聚合物 色谱柱 色谱分离 富集 化学发光法 测定 痕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Ⅱ)-7,16-二硫苯并18-冠-6-四溴荧光素萃取光度法的研究
6
作者 杨晓红 蒋昌启 《湖北化工》 2001年第5期43-44,共2页
研究了铅 (Ⅱ ) 7,16 二硫苯并 18 冠 6 四溴荧光素萃取光度法分析铅的新体系。 7,16 二硫苯并 18 冠 6与铅 (Ⅱ )、四溴荧光素于 pH5 8形成离子对缔合物 ,该缔合物在有机相 1,2 二氯乙烷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 46nm ,摩尔吸光... 研究了铅 (Ⅱ ) 7,16 二硫苯并 18 冠 6 四溴荧光素萃取光度法分析铅的新体系。 7,16 二硫苯并 18 冠 6与铅 (Ⅱ )、四溴荧光素于 pH5 8形成离子对缔合物 ,该缔合物在有机相 1,2 二氯乙烷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 46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9 0× 10 4 l·mol-1·cm-1,测定铅的线性范围为 0~ 6 μg/5ml ,用于环境样品中铅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光度法 7 16-二硫苯并18--6-四溴荧光素 铅离子 环境监测 植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α-磷酸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锶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杜申圳 牟婉君 +2 位作者 余钱红 李兴亮 蹇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78-1682,共5页
使用直接插层法制备了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cis-DAmDB18C6)插层α-磷酸锆(α-ZrP)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比了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磷酸锆材料和α-磷酸锆对Sr^(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磷... 使用直接插层法制备了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cis-DAmDB18C6)插层α-磷酸锆(α-ZrP)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比了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磷酸锆材料和α-磷酸锆对Sr^(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磷酸锆材料对Sr^(2+)的吸附平衡时间约48h,中性溶液高温有利于吸附,低温高酸有利于解吸,最大吸附容量为125mg·g^(-1),这种插层材料对Sr^(2+)的吸附能力优于α-磷酸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胺基二苯并-18--6 Α-磷酸锆 锶离子 吸附 插层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18-冠-6-硝化产物异构体的分离及顺式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8
作者 杨光弟 孙允秀 +1 位作者 张惠祥 张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6期618-621,共4页
在改进的条件下,二苯并-18-冠-6硝化反应的产率达90%以上。提出一种分离二硝基二苯并-18-冠-6的顺、反异构体的方法。反应产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鉴定,异角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顺式二硝基二苯并-18-冠-6的晶体结构。晶体空间群为P21/n,... 在改进的条件下,二苯并-18-冠-6硝化反应的产率达90%以上。提出一种分离二硝基二苯并-18-冠-6的顺、反异构体的方法。反应产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鉴定,异角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顺式二硝基二苯并-18-冠-6的晶体结构。晶体空间群为P21/n,α=15.95i(7)■,b=20.411(9)■,c=8.173(4)■,β=101.09(4)°,Z=4。结构用直接法解出,R=0.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二硝基二苯并-18--6 异构体分离 结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苯并-18-冠-6基体改性的K+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珊珊 姚宇洋 +4 位作者 董云迪 徐志鹏 高尚上 阮慧敏 沈江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81-1793,共13页
基于18-冠-6醚环腔体可与K^(+)形成1∶1型稳定的络合物,通过掺杂的方式将4,4′-二氨基-二苯并-18-冠-6(A18C6)引入离子交换膜基材料中并成膜,然后利用1,3,5-苯三甲酰氯(TMC)对A18C6分子进行交联固定,制得一系列改性阳离子交换膜。通过改... 基于18-冠-6醚环腔体可与K^(+)形成1∶1型稳定的络合物,通过掺杂的方式将4,4′-二氨基-二苯并-18-冠-6(A18C6)引入离子交换膜基材料中并成膜,然后利用1,3,5-苯三甲酰氯(TMC)对A18C6分子进行交联固定,制得一系列改性阳离子交换膜。通过改变A18C6的含量和TMC的反应时间来调控阳离子交换膜的基体结构,系统考察了改性膜在K^(+)/Mg^(2+)、K^(+)/Na^(+)和K^(+)/Li^(+)的二元体系中对K^(+)的电渗析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5.0 mA·cm^(-2)的条件下,最优膜M-A18C6-10%-T30在K^(+)/Mg^(2+)和K^(+)/Li^(+)体系中对K^(+)的选择性(PK^(+)Mg^(2+)=6.96,PK^(+)Li^(+)=3.73)高于商业的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CIMS(PK^(+)Mg^(2+)=5.36)。A18C6的掺杂引入不仅提高了膜基体的致密性(孔径筛分效应),也为K^(+)在膜基体中的传输提供了新的离子传输通道(离子-偶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离子交换 4 4′-二氨基-苯并-18--6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反)-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冠醚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淑媛 王志玲 +2 位作者 赵蕾 王文志 李自法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88-90,94,共4页
以顺(反)一二氨基二苯并-14-冠-4、顺(反)一二氨基二苯并-18-冠-6和苯酚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和偶联反应合成了4个新的顺(反)-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4-冠-4(化合物1和2)和顺(反)-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 以顺(反)一二氨基二苯并-14-冠-4、顺(反)一二氨基二苯并-18-冠-6和苯酚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和偶联反应合成了4个新的顺(反)-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4-冠-4(化合物1和2)和顺(反)-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化合物3和4).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确证.发现反式-构型的化合物2和4的熔点高于顺式-构型的化合物1和3的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双(4-羟基基偶氮)二苯并-14--4 -4 4’-双(4-羟基基偶氮)二苯并-18--6 合成 杂环化合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剂对PBA/P(MMA-ITA)核壳粒子的制备影响及其增韧聚酰胺6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喜军 宋波 娄春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7,共6页
研究了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对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增韧聚酰胺6的影响,探讨了ALMA用量对核壳粒尺寸、凝胶含量及其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乳胶... 研究了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对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增韧聚酰胺6的影响,探讨了ALMA用量对核壳粒尺寸、凝胶含量及其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尺寸在34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接枝剂提高了核壳粒子的凝胶含量,但对粒子尺寸影响不大;ALMA用量为1 mL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近20%,同时共混物的结晶度由18.5%下降到16.2%,熔点由225.0℃下降到217.3℃。通过SEM对共混物冲击断面的观察发现,核壳粒子的引入使共混物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丁酯 聚(甲基酸甲酯-衣康酸) 核壳粒子 增韧 酰胺6 接枝剂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IPAm-AABC-NMA)温敏微凝胶自组装膜及其重金属离子选择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子文 宋秋生 +1 位作者 赵程艳 朱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61-1366,共6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单体、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功能单体,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制备了P(NIPAm-AA-NMA)微凝胶,利用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的耦合作用,实现4’-氨基苯并-18-冠醚-6(ABC...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单体、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功能单体,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制备了P(NIPAm-AA-NMA)微凝胶,利用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的耦合作用,实现4’-氨基苯并-18-冠醚-6(ABC)对微凝胶的修饰,合成P(NIPAm-AABC-NMA)微凝胶;进一步,通过溶剂挥发制备微凝胶自组装膜。采用FTIR、SEM和DLS表征微凝胶及其自组装膜的微观结构;采用UV-Vis研究自组装膜的温敏性及其对金属离子的选择响应性能。结果表明,ABC修饰前、后微凝胶粒径分别约为240和300 nm,自组装膜中微凝胶粒径随环境温度或离子浓度变化而变化,自组装膜对入射光的衍射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呈现不同的结构色。特别是,当Pb^(2+)浓度在0~120μmol/L之间变化时,自组装膜衍射峰红移6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胺 4′-氨基苯并-18--6 微凝胶 自组装 刺激-响应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环己基并18冠6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童利斌 田国新 宋崇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3-164,共2页
For hydrogenation of dibenzo 18 crown 6 the catlalyst RuO 2 on alumina was used instead of reported Pichler ruthenium.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es of the targ et product also have been improved. The meth... For hydrogenation of dibenzo 18 crown 6 the catlalyst RuO 2 on alumina was used instead of reported Pichler ruthenium.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es of the targ et product also have been improved. The method is much simple, economic and time sa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18--6 二环乙基并-18-6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PSAM/MMT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如意 李跃文 苏胜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3,共5页
将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季铵盐(PSAM)修饰蒙脱土(MMT)与尼龙(PA)6熔融共混,制备了PA6/PSAM/MMT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在MMT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丙烯酰胺含量的PSAM修饰MMT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 将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季铵盐(PSAM)修饰蒙脱土(MMT)与尼龙(PA)6熔融共混,制备了PA6/PSAM/MMT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在MMT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丙烯酰胺含量的PSAM修饰MMT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此种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SAM中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10%时,PA6/PSAM/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聚(-酰胺)季铵盐 蒙脱土 复合材料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EPM/PA6共混物
15
作者 马学 蒋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4,共4页
采用在乙烯-丙烯共聚物(EPM)中原位聚合己内酰胺成聚酰胺6(PA6)的方法制备了EPM与PA6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马来酸酐功能化的EPM(EPM-g-MAH)对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EPM-g-MAH就可对共混体系产生相... 采用在乙烯-丙烯共聚物(EPM)中原位聚合己内酰胺成聚酰胺6(PA6)的方法制备了EPM与PA6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马来酸酐功能化的EPM(EPM-g-MAH)对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EPM-g-MAH就可对共混体系产生相对较大的增容作用。同时加入少量EPM-g-MAH增容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增容和加入较多量EPM-g-MAH增容的共混物相比较高。加入较多量EPM-g-MAH增容共混物的拉伸性能低于未增容共混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共混 增容 己内酰胺 酰胺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类辣椒素的工艺研究
16
作者 雍达明 金党琴 +3 位作者 罗志臣 杨瑞洪 袁书婷 韩晓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6-198,220,共4页
以邻苯二酚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利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类辣椒素N-(3,4-二羟基-6-丙烯酰胺甲基苄基)丙烯酰胺。利用IR和^(1)H NM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 以邻苯二酚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利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类辣椒素N-(3,4-二羟基-6-丙烯酰胺甲基苄基)丙烯酰胺。利用IR和^(1)H NM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邻苯二酚11.0 g(0.1 mol),n(邻苯二酚)∶n(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1∶2.3,对甲苯磺酸用量为邻苯二酚质量的4.5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0 d,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收率可以达到7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磺酸 辣椒碱 N-(3 4-二羟基-6-酰胺甲基苄基)酰胺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响应型单分散智能凝胶微球制备与表征
17
作者 刘丽 巨晓洁 +1 位作者 谢锐 褚良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97-1600,共4页
采用沉淀共聚反应成功地制备出了温敏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具有钾离子识别能力的苯并-18-冠-6-丙烯酰胺(BCAm)交联共聚的P(NIPAMc-o-BCAm)凝胶微球。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方法研究了凝胶微球的温敏及钾离子响应特性。实验... 采用沉淀共聚反应成功地制备出了温敏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具有钾离子识别能力的苯并-18-冠-6-丙烯酰胺(BCAm)交联共聚的P(NIPAMc-o-BCAm)凝胶微球。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方法研究了凝胶微球的温敏及钾离子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P(NIPAM-co-BCAm)凝胶微球具有很好的单分散性和温敏特性,并且在33℃的5mM钾离子溶液中,其水化直径比在纯水中显著增大,显示出了离子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胺 苯并-18-冠-6-丙烯酰胺 凝胶微球 温度响应 离子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量钾离子传感器的研究
18
作者 郎璐婷 左月明 +1 位作者 荆小院 杨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1期832-836,共5页
[目的]钾的精确测定是临床诊断和营养分析的关键,为了解决钾离子的定量检测问题,[方法]本文采用巯基乙胺修饰丝网印刷金电极表面并绑定4-氨基二苯并-18-冠-6的方法,研制出一种电流型传感器。在电压范围为-0.3~0.6V,阶跃次数为1以及脉冲... [目的]钾的精确测定是临床诊断和营养分析的关键,为了解决钾离子的定量检测问题,[方法]本文采用巯基乙胺修饰丝网印刷金电极表面并绑定4-氨基二苯并-18-冠-6的方法,研制出一种电流型传感器。在电压范围为-0.3~0.6V,阶跃次数为1以及脉冲宽度为200s时进行电流计时测定。[结果]结果表明,180s后传感器电流稳定,而且该电流与1×10^(-5)~1×10^(-4) mol·L^(-1)范围内的钾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显著性检验概率p值小于0.000 1,决定系数为0.998 1。[结论]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电极制作过程的表征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但可显著改善电极的可逆性及导电性,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而且有利于微型钾离子传感器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 丝网印刷金电极 4-氨基二苯并-18--6 电流计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