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香豆素-3-甲酸酯的合成及荧光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忠先 彭明生 +1 位作者 宋小平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14-6315,6344,共3页
[目的]研究苯并香豆素-3-甲酸酯的合成路径,并研究其荧光特性。[方法]以2-羟基-1-萘甲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采用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苯并香豆素-3-甲酸酯,对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 [目的]研究苯并香豆素-3-甲酸酯的合成路径,并研究其荧光特性。[方法]以2-羟基-1-萘甲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采用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苯并香豆素-3-甲酸酯,对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荧光量子效率。[结果]苯并香豆素-3-甲酸酯具有强的荧光性化合物,发出蓝色荧光,正丙酯荧光量子效率最高,荧光性最强。二甲亚砜(DMSO)是该类物质的荧光猝灭试剂,溶剂极性对最大发射波长λem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可为苯并香豆素-3-甲酸酯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苯并香豆素-3-甲酸酯 合成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林青 曾军 +5 位作者 高雁 史应武 杨红梅 楚敏 娄恺 霍向东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7,共10页
为探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甜菜、番茄、玉米、马铃薯、花生和棉花6种作物,分别铺覆PBAT膜和传统PE膜种植,收获期前采集膜下土壤,测定理化性... 为探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甜菜、番茄、玉米、马铃薯、花生和棉花6种作物,分别铺覆PBAT膜和传统PE膜种植,收获期前采集膜下土壤,测定理化性质,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解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菌群组成及预测群落功能。结果表明:同一作物(除棉花外)2种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无明显差异。所有处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同一作物2种膜下的多样性指数(棉花组谱系多样性例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群落中丰度占比较高的门有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等,属有H16、Pontibacter、Arenimonas等。多数细菌门、属丰度占比在同一作物2种膜下无显著差异(P>0.05)。化能异养、需氧化能异养、硝化作用、好氧氨氧化、含硫化合物的呼吸作用等菌群功能丰度相对较高。多数细菌群落功能相对占比在同一作物2种膜下无显著差异(P>0.05)。部分土壤理化性质和优势细菌菌群呈极显著(P<0.01)相关或显著(P<0.05)相关。同种作物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和PE膜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基本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甲酸-己二酸丁二 地膜 生物降解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拓扑结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性能
3
作者 殷杰 韩翎 +3 位作者 王珅 贾雪飞 张龙贵 祝桂香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通过溶液流延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拓扑结构带支链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Kx)薄膜,利用^(1)H NMR、GPC、TG、DSC、XRD、流变测试等方法对PBST-Kx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支化剂的引入不会影响PBST-Kx分... 通过溶液流延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拓扑结构带支链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Kx)薄膜,利用^(1)H NMR、GPC、TG、DSC、XRD、流变测试等方法对PBST-Kx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支化剂的引入不会影响PBST-Kx分子链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但随支化剂官能度的增加,PBST-Kx的支链数增加,Mn呈减小的趋势,分子量分布变宽。支化结构的引入增加了PBST-Kx的熔体黏度,使其具有更高的弹性和更长的松弛时间,且随着支化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支化度的增加,PBST-Kx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聚(丁二酸丁二醇-甲酸丁二醇) 支化剂 熔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50改性的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镁/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孟祥亮 武钰铃 +1 位作者 曹成林 张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7,共6页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MgO/Ag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基质中制备改性PBST/MgO/Ag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进...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MgO/Ag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基质中制备改性PBST/MgO/Ag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纳米粒子与PBST基质的相容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显著提高。此外,复合薄膜还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B)的抑菌率均超过99%。在保鲜实验,使用3%改性抗菌剂所制复合膜(K5-PMA-3)包裹的樱桃番茄的质量损失率仅为5.6%。所有这些性能表明,制备的生物膜作为食品包装薄膜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甲酸丁二醇 氧化镁 表面改性 抗菌活性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10种分散性染料
5
作者 朱皓辰哲 刘育形 +4 位作者 梁颖茵 彭绮珊 董犇 钟怀宁 胡长鹰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1697,共7页
建立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样品中10种分散性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粉碎后经乙醇超声提取20 min,重复3次,选用Eclipse XDB-C_(18)色谱柱(150mm×2.1 mm,3.5μm),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 建立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样品中10种分散性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粉碎后经乙醇超声提取20 min,重复3次,选用Eclipse XDB-C_(18)色谱柱(150mm×2.1 mm,3.5μm),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种分散性染料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79,检出限(LOD)为0.1~0.5μg/L,定量下限(LOQ)为0.5~1.0μ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3.0%~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12%。该方法不存在明显的基质效应,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捷、准确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样品中10种分散性染料的实验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染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再生聚对甲酸乙二醇 聚对甲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扩链改性
6
作者 石甜甜 寇雪晨 +3 位作者 黄浩 赵玲 杨曙光 王韵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8-346,共9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与扩链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DR)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材料(PBAT/ADR)。考察了ADR在不同共混温度下对PBAT熔体流动速率、端羧基含量、凝胶含量、热性...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与扩链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DR)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材料(PBAT/ADR)。考察了ADR在不同共混温度下对PBAT熔体流动速率、端羧基含量、凝胶含量、热性能、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DR含量的增加,PBAT/ADR的熔体流动速率显著降低,当ADR与PBAT质量比为1.8∶100时,熔体流动速率符合工业生产要求。此外,随着温度升高,PBAT/ADR的端羧基含量明显减少,而凝胶含量显著增加,PBAT与ADR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了支化大分子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PBAT/ADR的结晶温度略有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均有所上升。加入ADR后,PBAT的黏弹性显著增强,内部形成支化交联结构,加工性能改变。相较于纯PBAT,PBAT/ADR的抗拉强度变大,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其中最大抗拉强度为19.2 MPa,断裂伸长率为10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甲酸丁二醇 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低聚物 可生物降解 熔融共混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淀粉材料迁移物的体外肾毒性
7
作者 王旭锴 陈聪颖 +4 位作者 让一峰 肖雪蔓 李银焕 王俊明 柳春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94,共12页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迁移物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sirtuin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l alpha,PGC-1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介导的肾脏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迁移物能够增加HK-2细胞的肾脏损伤分子1质量浓度,升高炎症因子水平和降低抗氧化因子水平。同时,迁移物能够上调HK-2细胞p-AMPK/AMPK比值,下调p-mTOR/mTOR比值和SIRT1、PGC-1α、NRF1、TFAM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表明,PBAT-改性淀粉材料在接触不同种类食品模拟液时,其迁移物会诱发HK-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并且可能通过AMPK通路介导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肾损伤,从而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甲酸丁二醇-改性淀粉共混材料 迁移物 肾损伤 氧化应激和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3-硝基苯甲酸的合成研究
8
作者 李杨州 项李楠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97-2100,共4页
以邻氯苯腈为原料,经过原位磺化,硝化,再通过水解反应并脱除磺酸基合成2-氯-3-硝基苯甲酸,作为坎地沙坦酯关键中间体,收率为83%,产品结构经过1H NMR和Ms确认。
关键词 坎地沙坦 2--3-硝基甲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9
作者 占晓 孙俊卓 张道海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4-1533,1542,共11页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4A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改性4A沸石(zeolite-SDBS和zeolite-KH550);然后,以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4A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改性4A沸石(zeolite-SDBS和zeolite-KH550);然后,以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采用FTIR、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和TGA对两种改性4A沸石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4A沸石含量(以PBAT质量为基准,下同)对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热性能、水蒸气透过性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4A沸石(中值粒径4.727μm、Zeta电位23.6 mV),zeolite-KH550和zeolite-SDBS的中值粒径(4.385和4.553μm)降低,表面负电荷增加(Zeta电位–46.2和–45.8 mV)。当zeolite-KH550和zeolite-SDBS含量为20%时,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15.4和13.5 MPa)比PBAT/4A沸石复合薄膜(12.6 MPa)分别提高了22.2%和7.1%;当zeolite-KH550和zeolite-SDBS含量为30%时,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断裂伸长率(331.0%和303.0%),比PBAT/4A沸石复合薄膜(266.0%)分别提高了24.4%和13.9%;当zeolite-KH550和zeolite-SDBS含量为40%时,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初始分解温度(370.9和370.7℃)比PBAT/4A沸石复合薄膜(366.1℃)均提高了1.3%。zeolite-SDBS更有利于诱导晶体成核,而不利于晶体生长;zeolite-KH550制备的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结晶温度相对较低,但结晶度相对较高。zeolite-KH550制备的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热降解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沸石 聚对甲酸-己二酸丁二醇 十二烷基磺酸钠 硅烷偶联剂 复合薄膜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球嫁接L-脯氨酸绿色催化合成香豆素-3-羧酸酯
10
作者 蒋卫华 黄湖 +1 位作者 滕巧巧 孟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4-680,共7页
将L-脯氨酸嫁接在树脂氯球上,催化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和丙二酸酯直接合成香豆素-3-羧酸酯类物质,反应具有选择性强、产率高、成本低、三废少、后处理简单、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催化的特性。实验表明:反应在100℃下,醛... 将L-脯氨酸嫁接在树脂氯球上,催化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和丙二酸酯直接合成香豆素-3-羧酸酯类物质,反应具有选择性强、产率高、成本低、三废少、后处理简单、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催化的特性。实验表明:反应在100℃下,醛和酯的摩尔比为1:1.2,催化剂的用量1 g,10 mL DMF中反应5h,反应的选择性≥98%,产率高达92%;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反应的产率仍在85%以上。在此优化的反应条件下,高效合成了一系列其他香豆素-3-羧酸酯类物质,产品的结构和纯度通过了NMR、IR和熔点等手段进行了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水杨醛 丙二酸二乙 氯球 香豆素-3-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钾催化合成6-苯偶氮香豆素-3-甲酸乙酯及其光谱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育才 刘小玲 李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12-516,共5页
以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和偶合反应制得5-苯偶氮水杨醛(1)。探讨了介质的pH对偶合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H=9时,1产率高达95.7%。然后以1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K2CO3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6-苯偶氮香豆素-3-甲酸乙酯(2),同时探... 以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和偶合反应制得5-苯偶氮水杨醛(1)。探讨了介质的pH对偶合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H=9时,1产率高达95.7%。然后以1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K2CO3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6-苯偶氮香豆素-3-甲酸乙酯(2),同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摩尔比对2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物质的量为5 mmol、1与丙二酸二乙酯的摩尔比为1∶2、K2CO3用量为0.05 mmol和反应时间为15 min时,2产率可达82.5%。最后通过FTIR,1HNMR和13CNMR对产物2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其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化合物2表现为正溶剂化显色,且斯托克斯位移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偶氮香豆素-3-甲酸 催化合成 光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催化无溶剂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育才 刘小玲 +1 位作者 陈虹任 莫杰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1-443,共3页
以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分别选用4种无机盐代替六氢吡啶作催化剂,催化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结果表明,KF.2H2O与无水K2CO3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KF.2H2O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 以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分别选用4种无机盐代替六氢吡啶作催化剂,催化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结果表明,KF.2H2O与无水K2CO3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KF.2H2O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获得优化工艺条件为:水杨醛用量5.0 g(4.2 mL,0.041 mol),水杨醛与丙二酸二乙酯摩尔比1:1.2,KF.2H2O用量0.46 g,无溶剂条件下加热蒸馏反应约45 min,平均产率可达8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3-甲酸 无溶剂合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的合成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彩霞 刘善宇 +4 位作者 徐翠莲 杨国玉 樊素芳 万郑凯 赵铭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薄荷醇和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释放型清凉剂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产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在600℃下的裂解行... 以薄荷醇和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释放型清凉剂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产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在600℃下的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1)600℃时,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的热解产物中共鉴定出25种成分,其中多种为重要的烟草香味成分;(2)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具有改善和修饰卷烟烟气,增加豆香与清凉香气,减轻刺激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 合成 热裂解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14
作者 魏一 徐红 +2 位作者 钟毅 张琳萍 毛志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红外联用仪、极限氧指数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PET/PCTP体系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向PET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CTP微球所制备的PET/PCTP2.0复合材料,其极限氧指数(LOI)从24.4%增加到31.1%,且UL-94达到V-0水平;相较于PET,PET/PCTP2.0复合材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28.7%和17.7%),断裂强力下降13.3%,仍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PET/PCTP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可快速生成致密连续的炭层,隔绝可燃物内外的热量交换,同时释放出CO 2等不燃气体,稀释PET基材周围的氧气从而实现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熔融共混 聚对甲酸乙二醇 聚磷腈 聚(环三磷腈-三酚)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的合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善宇 徐翠莲 +2 位作者 姬小明 杨楠 赵铭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6,共6页
采用酰氯酯化法,以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与香叶醇为原料合成了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经IR,HRMS,1H NMR,13C NMR等鉴定,证实了其结构.采用热解-GC/MS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进行了卷烟加... 采用酰氯酯化法,以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与香叶醇为原料合成了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经IR,HRMS,1H NMR,13C NMR等鉴定,证实了其结构.采用热解-GC/MS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600℃时,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的热解产物中共鉴定出27种成分,主要为烯类、烷类、酸类、醇类、酚类;鉴定出香叶醇,且相对峰面积3.6,说明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能在卷烟燃吸温度下释放出一定量的香叶醇;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香叶酯具有改善和修饰卷烟香气,增加甜韵和豆香香韵,减轻刺激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香豆素--甲酸香叶 合成路线 热裂解 卷烟加香 香叶醇 热解产物 刺激性 峰面积 香气 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辐射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献海 魏志良 +1 位作者 张袖丽 楮明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93-1894,共2页
[目的]利用超声波辐射技术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并优化其反应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辐射技术,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香豆素-3-甲酸乙酯,产物经IR1、HNMR表征。通过单因素优选法研究了不同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投料比例、反应... [目的]利用超声波辐射技术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并优化其反应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辐射技术,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香豆素-3-甲酸乙酯,产物经IR1、HNMR表征。通过单因素优选法研究了不同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投料比例、反应温度、辐射时间、无水乙醇用量、六氢吡啶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辐射法制备香豆素-3-甲酸乙酯的最佳合成条件:水杨醛与丙二酸二乙酯物质的量之比为1.001∶.30,无水乙醇25 ml,六氢吡啶0.5 ml,在65℃下,超声波辐射作用80 min,产率达97.46%。[结论]与传统法相比,该合成方法缩短了反应时间,较常规方法产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辐射 合成 香豆素-3-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二甲酯通过NF-κB/NLRP3信号通路改善DEHP诱导的母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17
作者 蒋月 余芸 +6 位作者 张伦 黄倩倩 陶文康 侯梦贞 谢芳 凌旭涛 王建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二甲酯(DMF)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暴露导致母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癌症研究所(ICR)雌鼠32只,自受孕开始随机分为4组:Ctrl组、DEHP组、DMF组、DEHP+DMF组。Ctrl组每日9... 目的探讨富马酸二甲酯(DMF)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暴露导致母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癌症研究所(ICR)雌鼠32只,自受孕开始随机分为4组:Ctrl组、DEHP组、DMF组、DEHP+DMF组。Ctrl组每日9:00 a.m.使用玉米油进行灌胃,DEHP组和DEHP+DMF组使用DEHP(200 mg/kg)进行灌胃,DMF组和DEHP+DMF组在妊娠第13~16天使用DMF(150 mg/kg)进行灌胃。在妊娠第16天灌胃结束后,禁食6 h,收集母鼠血液、肝脏、胎盘和羊水。对母鼠体质量和胎鼠体质量进行整理分析;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水平以及肝脏、羊水、胎盘的TB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母鼠肝脏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IL-18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核因子KappaB(NF-κB)、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母鼠和胎鼠体质量降低(P<0.05);母鼠血清TBA、ALP、AST/ALT水平以及肝脏、羊水和胎盘TBA水平增加(P<0.05);肝脏病理结果显示,肝组织出现病变、胆管变形、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母鼠肝脏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6、IL-1、IL-18、NLRP3转录水平增加(P<0.05);母鼠肝脏NF-κB、NLRP3蛋白表达提高(P<0.05)。与DEHP组相比,DEHP+DMF组的母鼠和胎鼠体质量增加(P<0.05);母鼠血清TBA、ALP、AST/ALT水平以及肝脏、羊水TBA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病变程度改善;母鼠肝脏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6、IL-1、IL-18、NLRP3转录水平降低(P<0.05);母鼠肝脏NF-κB、NLRP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DMF可有效保护DEHP暴露导致母鼠ICP的发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NLRP3通路,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富马酸二甲 甲酸二(2-乙基己基) 炎症 NF-ΚB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3-甲酸乙酯的简便合成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驰 杜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4,67,共3页
采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以二乙胺和冰醋酸为催化剂,常规加热方式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较佳实验条件为:水杨醛与丙二酸二乙酯的质量比为1.2∶1.0,70℃反应,反应仅需2.5 h,产率55.13%。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产率较高,操作简单,重现性... 采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以二乙胺和冰醋酸为催化剂,常规加热方式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较佳实验条件为:水杨醛与丙二酸二乙酯的质量比为1.2∶1.0,70℃反应,反应仅需2.5 h,产率55.13%。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产率较高,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反应条件温和,时间短,易分离,且环境友好,为实验室制备香豆素-3-甲酸乙酯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3-甲酸 缩合反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镁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19
作者 张佳宁 郭睿劼 张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6,261,共5页
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基体,纳米氧化镁(MgO NPs)为抗菌剂,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BST/MgO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了MgO NPs对纳米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汽透过率(WVP)、氧气透过... 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基体,纳米氧化镁(MgO NPs)为抗菌剂,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BST/MgO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了MgO NPs对纳米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汽透过率(WVP)、氧气透过率(OTR)和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 NPs的加入改善了PBST基体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与PBST薄膜相比,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43.7%和32.2%,水蒸汽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分别降低了28.1%和23.6%,并具有良好的紫外阻隔性能。当MgO NPs质量含量为5%时,复合膜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甲酸丁二醇 纳米氧化镁 溶剂挥发法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2-三氟乙基苯并[1,2,3]噻二唑-7-甲酸酯对黄瓜霜霉病的诱导抗病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石延霞 王微微 +3 位作者 柴阿丽 谢学文 张凯丽 李宝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9-422,共4页
为明确2,2,2-三氟乙基苯并[1,2,3]噻二唑-7-甲酸酯(简称TBTC)对蔬菜病害的诱导抗病效果,以黄瓜霜霉病P 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该化合物在盆栽及田间小区条件下的诱导抗病试验。结果表明:TBTC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 为明确2,2,2-三氟乙基苯并[1,2,3]噻二唑-7-甲酸酯(简称TBTC)对蔬菜病害的诱导抗病效果,以黄瓜霜霉病P 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该化合物在盆栽及田间小区条件下的诱导抗病试验。结果表明:TBTC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诱抗活性,其中,盆栽试验中250mg/L处理的平均防效为77.50%±1.79%,对照诱导抗病剂苯并噻二唑(BTH)的平均防效是71.72%±2.58%,对照杀菌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在有效成分500mg/L处理下的平均防效为71.46%±3.01%;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TBTC250mg/L的处理对黄瓜霜霉病的最高防效达83.94%±2.09%,而BTH的最高防效为72.39%±2.91%,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0mg/L的最高防效是89.08%±1.95%,表明TBTC对田间黄瓜的霜霉病可产生诱导抗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2-三氟乙基苯并[1 2 3]噻二唑-7-甲酸 植物抗病激活剂 黄瓜霜霉病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