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异噻唑啉酮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柞蚕链球菌的防治活性评价
1
作者 刘铁成 陈有嗣 +1 位作者 杨金琛 牛雄雷 《北方蚕业》 2025年第2期10-16,共7页
为了筛选柞蚕空胴病防治新药剂,以固体三光气与不同碳链的醇类制得氯代甲酸酯后,与苯并异噻唑啉酮(BIT)反应,获得了8个BIT甲酸酯类衍生物,采用1H-NMR谱测定确认了其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8个化合物对柞蚕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为了筛选柞蚕空胴病防治新药剂,以固体三光气与不同碳链的醇类制得氯代甲酸酯后,与苯并异噻唑啉酮(BIT)反应,获得了8个BIT甲酸酯类衍生物,采用1H-NMR谱测定确认了其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8个化合物对柞蚕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化合物A(取代基为乙基)MIC为62.5 mg/L,化合物B-H的MIC为125 mg/L。涂平板数菌落测定BIT甲酸酯类衍生物最小杀菌浓度(MBC),各化合物MBC大小依赖于培养时间:培养24 h,各化合物MBC不低于250 mg/L;培养48 h,各化合物MBC不低于500 mg/L。测定药剂在柞蚕体内抑菌杀菌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F(取代基为异丙基)在使用浓度1 000 mg/L时,防效为56.3%,显著高于BIT的39.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甲酸酯衍生物 合成 柞蚕链球菌 防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乳粉中异噻唑啉酮类药物残留量
2
作者 吴剑平 张亦菲 +3 位作者 张婧 吴雨珊 严凤 黄士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2,共11页
【目的】建立乳粉中3种异噻唑啉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方法。【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后经Waters Prime HLB小柱富集净化,洗脱液采用Waters BEH HILIC(2.1 mm×100 mm×1.7μm)亲水相互作用... 【目的】建立乳粉中3种异噻唑啉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方法。【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后经Waters Prime HLB小柱富集净化,洗脱液采用Waters BEH HILIC(2.1 mm×100 mm×1.7μm)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分离后,以串联四极杆质谱检测器分析,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3种异噻唑啉酮药物在2.5~25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检测限(LOD)均为4μg/kg,定量限(LOQ)均为10μg/kg。在试样中进行三水平添加回收试验,3种药物的添加回收率为80.5%~94.3%,批内变异系数为3.52%~10.95%,批间变异系数为6.64%~9.6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仪器分析时间短,方法灵敏度高,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精密度,适用于乳粉中3种异噻唑啉酮类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乳粉 固相萃取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同位素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2)-ZIF-7 MOFs负载羧基化苯并异噻唑啉酮防污剂的制备和抗菌防污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馨 郝晓娴 +3 位作者 刘文静 赵海超 郑文茹 蓝席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8,共12页
目的开发长效缓释且具有生物相容的绿色环保防污剂,消除防污剂在涂层中初期“爆释”、后期无法释放的弊端,实现新型缓释剂长效防污的功效。方法通过简单的浸渍法负载防污剂分子,实现有效且缓慢释放;通过SEM、TEM观察负载前后纳米粒子的... 目的开发长效缓释且具有生物相容的绿色环保防污剂,消除防污剂在涂层中初期“爆释”、后期无法释放的弊端,实现新型缓释剂长效防污的功效。方法通过简单的浸渍法负载防污剂分子,实现有效且缓慢释放;通过SEM、TEM观察负载前后纳米粒子的形貌;通过FT-IR、XRD、TGA、XPS、BET探究客体分子与纳米容器间的耦合作用,利用UV-Vis测试其释放性能;通过抑菌圈、平板菌落计数法、浊度法测试其抑菌性能;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涂层表面防细菌/藻类贴附性能。结果氨基ZIF-7(NH_(2)-ZIF-7)成功负载羧基化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COOH),实现了有效封装和稳定释放,并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后(NH_(2)-ZIF-7@BIT-COOH),革兰氏阴性菌(E.coli)和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提高至(21.7±0.2)和(21.7±0.3)mm。进一步利用激光共聚焦观察涂层表面的细菌/藻类贴附情况,表明添加质量分数4%NH_(2)-ZIF-7@BIT-COOH的混合树脂涂层具有优异的防细菌/藻类贴附性能。结论利用NH_(2)-ZIF-7封装BIT-COOH防污剂,可有效捕获、稳定释放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另外在丙烯酸树脂涂层中加入NH_(2)-ZIF-7@BIT-COOH新型缓释防污剂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海藻的贴附,为新型缓释长效广谱低毒的防污剂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 2-苯并噻唑-3- 缓释 抗菌 防污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噻唑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琦 杨一洲 闫合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58-1662,1667,共6页
综述了有关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母核的合成方法、各个位点的修饰改造方法以及在工农医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该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广泛,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优点,应用于杀菌、灭藻、防腐、防污等,是近年化工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已有卡松(Ka... 综述了有关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母核的合成方法、各个位点的修饰改造方法以及在工农医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该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广泛,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优点,应用于杀菌、灭藻、防腐、防污等,是近年化工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已有卡松(Kathon)和Sea-Nine 211(DCOIT)等商品化产品。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对工农业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异噻唑啉酮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农药、涂料、纺织、造纸、制革等领域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最后对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合成 衍生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3种异噻唑啉酮杀菌剂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雨珊 张婧 +3 位作者 吴剑平 王博 曹莹 严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8-143,共6页
试验旨在建立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3种噻唑啉酮类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UPLC-MS/MS)。饲料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使用Prime HLB小柱净化,以SB-C18(100 mm×3 mm,1.8μm)作为分析柱,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 试验旨在建立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3种噻唑啉酮类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UPLC-MS/MS)。饲料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使用Prime HLB小柱净化,以SB-C18(100 mm×3 mm,1.8μm)作为分析柱,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使用基质匹配外标法测定3种异噻唑啉酮类药物的含量,并对所建方法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定量限、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等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在0.25~50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种目标物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00;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10μg/kg和30μg/kg。3种异噻唑啉酮类药物的回收率在69.8%~9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2%~10.0%之间。研究表明,试验所用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且定量准确,适用于测定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3种异噻唑啉酮类药物含量,可为养殖环节投入品中异噻唑啉酮类药物污染筛查提供准确高效的技术手段,从源头保障动物源性产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噻唑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空化场强化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氧化降解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文奇 马凤云 +2 位作者 夏斌 刘景梅 殷双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5-1619,共15页
甲基异噻唑啉酮(2-Methyl-4-isothiazolin-3-one,MIT)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其在水环境中的持久性和潜在的生物毒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此,基于文丘里管空化反应器,通过水力空化技术联合H_(2)O_(2),针对氧化降解MIT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甲基异噻唑啉酮(2-Methyl-4-isothiazolin-3-one,MIT)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其在水环境中的持久性和潜在的生物毒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此,基于文丘里管空化反应器,通过水力空化技术联合H_(2)O_(2),针对氧化降解MIT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提高MIT的降解率为目的,对反应时间、入口压力、H_(2)O_(2)加入量及MIT初始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如下:即在反应时间40 min、入口压力0.5MPa、H_(2)O_(2)加入量5 m L/L、MIT初始质量浓度15 mg/L的条件下,MIT的降解率达69%。为了深入了解MIT的降解机制,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技术分析MIT降解的中间产物,并推测了MIT在该工艺条件下的降解历程,MIT主要通过氧化反应及加成反应使其五元环结构被破坏而降解,这表明在当前的实验条件下,MIT的降解速率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水平,进一步提高降解效率可能需要调整其他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初始速率法,确定出该工艺条件下MIT的降解反应为零级反应,即反应速率与MIT的浓度无关,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并利用Coast-Redfern模型,估算出MIT的表观反应活化能为31.127 kJ/mol,为进一步优化降解工艺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文丘里管 降解 甲基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杀菌剂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郑静 陈燕青 +1 位作者 龚晨 黄焕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24,共3页
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杀菌剂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的含量,采用水作溶剂,在225 nm处测定BIT的含量.结果表明BIT在6.755×10-6~4.728×10-5mol/L范围内吸光度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25%.... 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杀菌剂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的含量,采用水作溶剂,在225 nm处测定BIT的含量.结果表明BIT在6.755×10-6~4.728×10-5mol/L范围内吸光度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25%.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噻唑-3-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向辉 杨建新 +1 位作者 游诚航 林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90-1294,共5页
通过烷基醇与固体三光气(BTC)反应后加入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BIT)继续反应的"一锅法"制备了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并且对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烷基醇与固体三光气(BTC)反应后加入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BIT)继续反应的"一锅法"制备了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并且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单细胞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初步抑菌活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当浓度为100mg/L时化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为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为76.39%~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噻唑-2(3H)-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志宏 梁国雷 +3 位作者 关静 黄姝杰 武继民 张西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79,共3页
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壳聚糖缓释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DL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检测手段考察分析了微球的性能,并通过体外模拟释放探讨了其控... 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壳聚糖缓释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DL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检测手段考察分析了微球的性能,并通过体外模拟释放探讨了其控释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成球性好,分散性能优异,微球粒径主要集中在3~8μm范围内,BIT分子以物理包埋的方式与壳聚糖分子之间相结合,并被壳聚糖分子完全包裹;模拟释放实验表明,BIT-CSM可实现BIT的长期稳定释放,具有一定的控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噻唑-3- 壳聚糖 微球 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洪辉 王向辉 +1 位作者 杨建新 林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9,共3页
对合成的5种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a与化合物b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12.5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对亚心形扁藻,蛋白核小球藻,球等鞭金藻,化合物都有抑制其生... 对合成的5种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a与化合物b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12.5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对亚心形扁藻,蛋白核小球藻,球等鞭金藻,化合物都有抑制其生长的活性,亚心形扁藻耐受性最高,球等鞭金藻的耐受性最低,蛋白核小球藻的耐受性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3- 抑藻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凤玲 林强 +1 位作者 张树芳 侯保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共5页
以1,2-苯并异噻唑-2(3H)-酮为原料合成了其新的衍生物2-(1,2-苯并异噻唑-2(3H)-酮)-乙酰肼和系列N'-(芳基亚甲基)-2-(1,2-苯并异噻唑-2(3H)-酮)-乙酰肼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UV、1HNMR和质谱确证,并对其波谱性质... 以1,2-苯并异噻唑-2(3H)-酮为原料合成了其新的衍生物2-(1,2-苯并异噻唑-2(3H)-酮)-乙酰肼和系列N'-(芳基亚甲基)-2-(1,2-苯并异噻唑-2(3H)-酮)-乙酰肼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UV、1HNMR和质谱确证,并对其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测试了苯并异噻唑啉酮化合物对5种水生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rue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在100×10-6mol/L下抑菌率均达到90%以上,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衍生物/异噻唑啉酮混剂防止橡胶木霉变效力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家宁 李晓文 +3 位作者 李民 秦韶山 林位夫 王思回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5,28,共3页
采用硫醚类苯并噻唑衍生物和异噻唑啉酮复合物(BI)处理新鲜橡胶木试材,考察了浓度0.05%~0.2%范围药剂防止试件在室外自然条件感染霉菌的效力,结果表明浓度为0.05%的BI药剂配合硼处理后能控制新鲜橡胶木12d不霉变,增加浓度能提高防霉效... 采用硫醚类苯并噻唑衍生物和异噻唑啉酮复合物(BI)处理新鲜橡胶木试材,考察了浓度0.05%~0.2%范围药剂防止试件在室外自然条件感染霉菌的效力,结果表明浓度为0.05%的BI药剂配合硼处理后能控制新鲜橡胶木12d不霉变,增加浓度能提高防霉效果。表明该类工业杀菌剂能有效防止橡胶木气干过程中的霉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木 防霉 苯并噻唑衍生物 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nich碱类苯并异噻唑啉酮化合物抑菌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文 王向辉 +3 位作者 宋煌旺 吴禄勇 史载锋 林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764,共7页
以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取代苯胺和甲醛为原料一步法合成11个曼尼希碱类苯并异噻唑啉酮类衍生物。选取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绿脓杆菌对化合物进行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合成化... 以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取代苯胺和甲醛为原料一步法合成11个曼尼希碱类苯并异噻唑啉酮类衍生物。选取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绿脓杆菌对化合物进行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合成化合物除对绿脓杆菌抑制效果稍差外,对其余测试菌种有非常好的生长抑制活性,MIC50介于4~16mg·mL^(-1)。采用Gaussian03半经验计算方法 AM1对分子几何构型进行全优化,计算得到量子化学参数和物理化学参数,针对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取代基为供电子取代基时,摩尔浓度的MIC50值和最低空轨道能级ELUMO、EL-H、LS-N、QN以及二面角D相关性显著,当取代基为氯、溴、硝基等吸电子取代基团时,摩尔浓度的MIC50值和分子体积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噻唑 曼尼希碱 抑菌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苯基-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甲酰胺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向辉 尹学琼 +2 位作者 冯文 杨建新 林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5-228,共4页
通过取代苯异氰酸酯与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BIT)反应,制备了13个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甲酰胺类化合物,其中9个未见文献报道。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 通过取代苯异氰酸酯与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BIT)反应,制备了13个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甲酰胺类化合物,其中9个未见文献报道。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供试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尤其对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大部分化合物在50 mg/L下的抑制率在80%~1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噻唑-2(3H)-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正辛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育麟 李淑琏 李志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4期53-57,共5页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谱高效的工业杀菌防霉剂.本文合成的N-正辛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是一个新的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文献专门报道.经过探索性研究,确定由重氮盐二硫代,酰氯化和溴化闭环3步得...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谱高效的工业杀菌防霉剂.本文合成的N-正辛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是一个新的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文献专门报道.经过探索性研究,确定由重氮盐二硫代,酰氯化和溴化闭环3步得到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总收率达51.2%,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正辛基 杀菌剂 防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苯并异噻唑啉酮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和氧化应激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鹏 徐嘉擎 +1 位作者 王森 闫艳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苯并异噻唑啉酮(Benzisothiazolin,BIT)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防腐剂,在水体中分布较广,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对鱼类存在潜在威胁。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通过96 h急性暴露实验,氧化应激效应检测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研究BIT对斑马鱼... 苯并异噻唑啉酮(Benzisothiazolin,BIT)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防腐剂,在水体中分布较广,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对鱼类存在潜在威胁。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通过96 h急性暴露实验,氧化应激效应检测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研究BIT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和氧化损伤。结果表明BIT对受精后51 h(51 hours post-fertilization,51 hpf)斑马鱼胚胎孵化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能导致胚胎畸形,96 h半致死浓度(96 h 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96h-LC50)为3.65 mg/L,96 h半数致畸浓度(96 h half teratogenic concentration,96 h-TC50)为1.31 mg/L。氧化应激相关酶(SOD,CAT,GST)的活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抗氧化相关基因(Mn-sod,cat,gstp-2,nqo-1,cox-1和ucp-2)的表达量也受到了干扰,这些结果说明机体受到了严重的氧化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模式也向着促进凋亡的方向发生改变,表明氧化损伤导致了细胞凋亡。BIT对斑马鱼胚胎具有很高的发育毒性,能造成机体氧化损伤,最终导致胚胎死亡。本实验结果可为BIT在环境中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斑马鱼胚胎 急性毒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芳香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向辉 林强 +2 位作者 郭智芳 邵艳东 朱林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9-362,共4页
通过取代苯甲酸与N-羟乙基苯并异噻唑啉-3-酮反应,制备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芳香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认。采用比浊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取代苯甲酸与N-羟乙基苯并异噻唑啉-3-酮反应,制备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芳香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认。采用比浊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及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及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优良的生长抑制活性,其半数抑菌浓度(MIC50)约为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羟乙基苯并噻唑-3-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Orbitrap HRMS法测定纺织品中异噻唑啉酮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成云 张伟亚 林君峰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3-47,共5页
建立了一个快速测定纺织品中5种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HRMS)方法。该方法以甲醇为萃取溶剂,超声萃取纺织品中的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提取液经浓缩定容后,进行UPLC/Orbitrap ... 建立了一个快速测定纺织品中5种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HRMS)方法。该方法以甲醇为萃取溶剂,超声萃取纺织品中的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提取液经浓缩定容后,进行UPLC/Orbitrap HRMS分析。5种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的色谱分离在Hypersil GOLD色谱柱完成,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5种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的质量准确度误差均小于2×10-6(2mg/kg)。根据提取离子色谱图峰面积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5种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的提取离子色谱峰面积均与其质量浓度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在3个不同的添加浓度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13%-92.6%,相对标准偏差为4.0%~9.8%。该方法定性可靠,定量准确,检出限低至0.1μg/kg,可完全满足纺织品中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检测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超高效液相色谱 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噻唑 抗菌剂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法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可青 任蕊 +1 位作者 杨俊伟 李程碑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637-1639,1643,共4页
以二硫化二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后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结果表明,在氧化剂与酰胺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60℃条件下,反应总收率可达67.7%,产物熔点156~158℃。加入催化剂三乙... 以二硫化二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后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结果表明,在氧化剂与酰胺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60℃条件下,反应总收率可达67.7%,产物熔点156~158℃。加入催化剂三乙胺,可加速反应,使得反应时间缩短为2 h,同时氧化反应产率提高为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噻唑-3- 杀菌剂 二硫化二甲酸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与锌(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忠叶 于良民 王庆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1-645,共5页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与醋酸锌、醋酸铜反应得到配合物[Zn(BIT-H)2](1)及[Cu(BIT)(BIT-H)(CH3COO)](2);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将配合物1和配合物2分别做抑菌实验,它们对...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与醋酸锌、醋酸铜反应得到配合物[Zn(BIT-H)2](1)及[Cu(BIT)(BIT-H)(CH3COO)](2);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将配合物1和配合物2分别做抑菌实验,它们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344×10-3、1.172×10-3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5.86×10-4、5.86×10-4 g/L,配合物的抑菌性能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噻唑-3- 配合物 抑菌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