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锅法三组分合成苯并噻唑酮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 张纯子夜 +1 位作者 谭丽花 周向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6-740,共5页
本文采用廉价铜作催化剂,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羰基源,与2-卤代苯胺,硫化钾反应,一锅法成功地合成苯并噻唑酮,产率最高可达87%。
关键词 催化 一锅法 苯并噻唑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酮的磷酰化反应
2
作者 陈克俭 张景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研究了苯并噻唑酮与亚磷酸酯,六烷基亚磷酰胺及双-(二烷基胺基)苯基膦的反应,发现它不能与各种亚磷酸酯发生反应,与亚磷酰胺等反应生成N-磷酰化产物,在室温下观察到了P—N健的旋转阻滞现象,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亚磷酸酯 亚磷酰胺 磷酰化 苯并噻唑酮 二烷基 反应生成 阻滞现象 苯基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苯并噻唑-2-硫酮的银(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光谱性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中峰 张彦茹 +3 位作者 崔洋哲 耿文筱 刘敏 金琼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37-1643,共7页
合成了2个含有杂环硫酮的银(Ⅰ)配合物,[Ag Cl(PPh3)2(BTZT)]2(1),[Ag(PPh3)2(BTZT)2](NO3)CH3OH(2)(PPh3=三苯基膦;BTZT=苯并噻唑-2-硫酮),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表征和分析。杂环硫酮存在化学活... 合成了2个含有杂环硫酮的银(Ⅰ)配合物,[Ag Cl(PPh3)2(BTZT)]2(1),[Ag(PPh3)2(BTZT)2](NO3)CH3OH(2)(PPh3=三苯基膦;BTZT=苯并噻唑-2-硫酮),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表征和分析。杂环硫酮存在化学活性基团-N(H)-C(=S)-,在平衡中与其硫醇形式可以相互转化。2个配合物是在含有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甲醇与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Ag Cl或Ag NO3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的。配合物1的每个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相同的分子结构,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键长和键角。配合物2是一个简单的单核杂配配合物,它的主体结构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游离的CH3OH和NO3-离子。配合物1和2发射峰的红移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膦 2-巯基苯并噻唑 苯并噻唑-2-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双试剂多巴胺—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快速测定蔬菜鲜样中的硝态氮
4
作者 王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4-265,271,共3页
研究了双试剂多巴胺—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MBTH)与硝酸根离子的显色反应条件。在14.4mol.L-1的H2SO4介质中,双显色剂与硝酸根离子形成稳定的红色复合物,此复合物的颜色可稳定6h,NO3--N含量在0.04~0.80mg.L-1范围内符合朗伯... 研究了双试剂多巴胺—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MBTH)与硝酸根离子的显色反应条件。在14.4mol.L-1的H2SO4介质中,双显色剂与硝酸根离子形成稳定的红色复合物,此复合物的颜色可稳定6h,NO3--N含量在0.04~0.80mg.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复合物的λmax=530nm,表观摩尔消光系数ε530=1.37×104L.mol-1.cm-1。该方法用于蔬菜鲜样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与传统的酚二磺酸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新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可靠性强的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3-甲基-2-苯并噻唑腙盐酸盐 分光光度法 硝态氮 蔬菜鲜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含有杂环硫酮的银(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光谱特性(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洋哲 耿文筱 +4 位作者 仇启明 高森 刘敏 李中峰 金琼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4-1230,共7页
合成了2个含有杂环硫酮的银髣配合物,[Ag Br(PPh3)2(BTZT)]2(1),[Ag2Cl2(PPh3)2(BTZT)2]CH3OH(2)(PPh3=三苯基膦;BTZT=苯并噻唑-2-硫酮),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和核磁氢谱进行表征。2个配合物是在含有2-巯基苯并噻唑(... 合成了2个含有杂环硫酮的银髣配合物,[Ag Br(PPh3)2(BTZT)]2(1),[Ag2Cl2(PPh3)2(BTZT)2]CH3OH(2)(PPh3=三苯基膦;BTZT=苯并噻唑-2-硫酮),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和核磁氢谱进行表征。2个配合物是在含有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甲醇与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Ag X(X=Cl,Br)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的。MBT配体由于存在化学活性基团(-N(H)-C(=S)-),所以可以转化为BTZT配体。结构分析显示有2个相同的分子结构存在于配合物1中,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键长和键角。配合物2是一个含有菱形的[Ag2Cl2]单元在中心的反转对称二聚体,2个相邻[Ag Cl(PPh3)(BTZT)]单元由2个氯原子桥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三苯基膦 2-巯基苯并噻唑 苯并噻唑-2-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糖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张永勤 王哲平 +2 位作者 宋雨梅 栾东磊 薛长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1-323,326,共4页
采用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法、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和铁氰化钾法分别测定了葡萄糖、木糖、岩藻、阿拉伯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六种还原糖。通过对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MBTH法测还原糖的精密度和回收率与DNS法... 采用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法、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和铁氰化钾法分别测定了葡萄糖、木糖、岩藻、阿拉伯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六种还原糖。通过对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MBTH法测还原糖的精密度和回收率与DNS法和铁氰化钾法相近;MBTH法测还原糖的灵敏度最高,铁氰化钾法次之,DNS法最低。因此,MBTH法特别适合还原糖的微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 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 3 5-二硝基水杨酸(DNS) 铁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测定壳聚糖酶活力的新方法及其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勤 张杰 +4 位作者 常海燕 张坤 刘征东 罗彩华 牟晓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7-28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壳聚糖酶活力的新方法——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水合物(MBTH)法。方法:以动力学法通过测定水解过程中壳聚糖释放还原端基的速率来计算酶活力,并以测定纤维素酶中壳聚糖酶的微量活力为例,对测定过程中的几个...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壳聚糖酶活力的新方法——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水合物(MBTH)法。方法:以动力学法通过测定水解过程中壳聚糖释放还原端基的速率来计算酶活力,并以测定纤维素酶中壳聚糖酶的微量活力为例,对测定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参数进行讨论。结果:在37℃、pH6.0酶解条件下,底物壳聚糖溶液的测定质量终浓度需达到2mg/mL以上;酶解反应时间控制在60min内为宜,可以用终点法定量测得壳聚糖酶活力。结论:通过比较MBTH法、DNS法和铁氰化钾法发现MBTH法更准确、更灵敏、检测范围宽、操作简便。其检测限为13mU/mL,而铁氰化钾法是该法的1.6倍,DNS法是该法的116倍。应用本法所测其酶解壳聚糖的Km值为0.12mg/mL,而用DNS法则较难准确测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酶 3-甲基-2-苯并噻唑酮 还原端 壳聚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 铁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水解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永勤 王哲平 +1 位作者 孙岩 詹志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643-15645,15647,共4页
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多糖水解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并介绍了一些最新涌现的方法。还原糖测定法由于具有简便、快速、低成本、可高通量、实时测定的特点,仍是当前酶活力测定中的首推方法,其中灵敏度较高、可较准确地测定酶解初速度的3-甲基... 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多糖水解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并介绍了一些最新涌现的方法。还原糖测定法由于具有简便、快速、低成本、可高通量、实时测定的特点,仍是当前酶活力测定中的首推方法,其中灵敏度较高、可较准确地测定酶解初速度的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法将更加受到业界的推崇。灵敏度普遍较高的荧光法如果能克服底物成本较高,制备过程中分子量降低等问题,也将得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水解酶 还原糖端基 底物显色 荧光法 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基于硫醇配体的银(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中峰 张振伟 +3 位作者 崔洋哲 刘敏 杨玉平 金琼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4,共6页
通过AgCl、PPh_3和MBT以1∶2∶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得到2种不同的配合物[AgCl(PPh_3)_2(BTZT)]·CH_3OH(1)和[AgCl(PPh_3)_2(BTZT)]_2(2)(PPh3=三苯基膦;MBT=2-巯基苯并噻唑;BTZT=苯并噻唑-2-硫酮)(其中2已报道)。配合物[AgBr(PPh_3... 通过AgCl、PPh_3和MBT以1∶2∶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得到2种不同的配合物[AgCl(PPh_3)_2(BTZT)]·CH_3OH(1)和[AgCl(PPh_3)_2(BTZT)]_2(2)(PPh3=三苯基膦;MBT=2-巯基苯并噻唑;BTZT=苯并噻唑-2-硫酮)(其中2已报道)。配合物[AgBr(PPh_3)_2(BTZT)]·CH_3OH(3)和[AgBr(PPh_3)_2(BTZT)]_2(4)改用AgBr以相似的反应获得(其中4已报道)。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对配合物1和3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MBT配体可以转化为BTZT配体,原因是其具有化学活性基团。荧光光谱表明1和3的发射峰均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膦 2-巯基苯并噻唑 苯并噻唑-2-硫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