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噻唑衍生物/异噻唑啉酮混剂防止橡胶木霉变效力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家宁 李晓文 +3 位作者 李民 秦韶山 林位夫 王思回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5,28,共3页
采用硫醚类苯并噻唑衍生物和异噻唑啉酮复合物(BI)处理新鲜橡胶木试材,考察了浓度0.05%~0.2%范围药剂防止试件在室外自然条件感染霉菌的效力,结果表明浓度为0.05%的BI药剂配合硼处理后能控制新鲜橡胶木12d不霉变,增加浓度能提高防霉效... 采用硫醚类苯并噻唑衍生物和异噻唑啉酮复合物(BI)处理新鲜橡胶木试材,考察了浓度0.05%~0.2%范围药剂防止试件在室外自然条件感染霉菌的效力,结果表明浓度为0.05%的BI药剂配合硼处理后能控制新鲜橡胶木12d不霉变,增加浓度能提高防霉效果。表明该类工业杀菌剂能有效防止橡胶木气干过程中的霉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木 防霉 苯并噻唑衍生物 噻唑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清华 马和邦 杨官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39,共4页
合成了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羟基)-两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乙酰基)-丙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两种化合物。运用IR、MS、HNMR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四球试验、HQ-1... 合成了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羟基)-两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乙酰基)-丙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两种化合物。运用IR、MS、HNMR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四球试验、HQ-1环块试验分别考察了其对润滑油的极压承载能力及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0SN中性油中添加所合成的化合物后可以显著降低四球长磨后磨斑直径、有效地降低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系数,拥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 摩擦学性能 研究 添加剂 润滑油基础油 抗磨性 磨损试验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自组装分子膜对45#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琳 郑艳秋 +1 位作者 邢锦娟 钱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3-815,共3页
合成了2-辛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运用I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制备有机分子膜。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自组装膜在1 mol/LHCl中对钢片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衍... 合成了2-辛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运用I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制备有机分子膜。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自组装膜在1 mol/LHCl中对钢片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缓蚀剂自组装膜对钢片有良好的缓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 缓蚀剂 分子自组装膜 失重法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DDP与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协同抗磨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万勇 晁闻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所合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研究了含苯并噻唑衍生物(BSD)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的复配添加剂液体石蜡的抗磨性能,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仪上分析了复配体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 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所合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研究了含苯并噻唑衍生物(BSD)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的复配添加剂液体石蜡的抗磨性能,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仪上分析了复配体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在适当的添加量可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显著地改善基础油的抗磨性能;BSD与ZDDP复配使用存在着协同效应,在保持油品润滑性能的前提下,加入BSD可部分取代ZDDP,从而有效降低油品中磷元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衍生物 摩擦学性能 ZDDP 协同抗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衍生物BD960抗T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赖翼 夏超亚 +7 位作者 周宏 吴秀银 樊苗 郭慧杰 莫春芬 邹强 刘阳 罗兴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细胞高通量筛选发现苯并噻唑衍生物BD960具有免疫抑制活性,文中探讨BD960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磁珠纯化人外周血T细胞,Anti-CD3/CD28m Abs或同种异型抗原活化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D960对活化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静... 目的细胞高通量筛选发现苯并噻唑衍生物BD960具有免疫抑制活性,文中探讨BD960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磁珠纯化人外周血T细胞,Anti-CD3/CD28m Abs或同种异型抗原活化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D960对活化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静息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CD25表达及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D960对活化T细胞分泌IL-2、IL-4、IL-6、IL-10、IL-17A及IFN-γ等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BD960抑制Anti-CD3/CD28 m Abs或同种异型抗原刺激的T细胞增殖,IC50分别为(2.3±0.3)μmol/L和(2.5±0.3)μmol/L,且浓度达100μmol/L也不影响静息T细胞和PBMC的存活。Anti-CD3/CD28 m Abs刺激T细胞72 h表达的CD25比为69.7%,BD960在(0.625、2.5、10)μmol/L均不抑制活化T细胞表达CD25,而0.1μmol/L FK506可抑制CD25表达低至9.4%。活化96 h的T细胞,G0/G1期细胞比为58.5%。BD960能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随着浓度的提高G0/G1比例增大。BD960在(0.625、2.5、10)μmol/L能抑制活化T细胞分泌IFN-γ、IL-6和IL-17并呈剂量依赖效应,但不影响IL-2、IL-4和IL-10。结论 BD960抑制作用在T细胞增殖为细胞活化的后期,同时抑制IL-6、IL-17A和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作用不同于FK506。BD960有望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新型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衍生物 T细胞增殖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伟九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7,共5页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所合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观察分析了磨斑表面的形貌和元素化学状态 .结果表明 :苯并噻唑氨基甲酸衍生物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善菜籽油的...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所合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观察分析了磨斑表面的形貌和元素化学状态 .结果表明 :苯并噻唑氨基甲酸衍生物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善菜籽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 ;含上述添加剂的菜籽油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 ,生成了含菜籽油甘油酯、有机硫化物、硫酸亚铁等的边界润滑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衍生物 菜籽油 摩擦学性能 润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武祥龙 李海亮 +3 位作者 卢娜 牛银波 李晨睿 梅其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1-6,9,共7页
苯并噻唑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抗结核等。总结了近年来苯并噻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期望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苯并噻唑衍生物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抗磨性能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万勇 刘维民 郭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2-54,共3页
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所合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添加剂在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扫描电子微探针观察分析了磨斑表面的元素化学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苯并噻唑衍生物可以显著改善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添加剂在... 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所合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添加剂在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扫描电子微探针观察分析了磨斑表面的元素化学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苯并噻唑衍生物可以显著改善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含有机硫化物、硫酸亚铁等的边界润滑膜,从而改善了基础油的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衍生物 摩擦学性能 润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幼元 吴华 +1 位作者 於薏 任天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3,共4页
合成了2种无灰无磷环境友好抗磨添加剂(含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MBTA和MBTT),利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四球机考察了2种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结果表明,2种苯并噻唑衍生物在适当范围内改善了... 合成了2种无灰无磷环境友好抗磨添加剂(含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MBTA和MBTT),利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四球机考察了2种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结果表明,2种苯并噻唑衍生物在适当范围内改善了菜籽油的抗磨性能,且添加剂MBTA的抗磨性能优于添加剂MBTT;2种添加剂仅仅在低载荷下有一定的减摩作用,添加剂MBTA和MBTT分别将菜籽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提高了75.5%和66.7%。使用XPS分析了添加剂MBTA在钢球磨斑表面的摩擦膜化学组成,发现添加剂MBTA在摩擦过程中活性硫元素与金属表面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其生成的摩擦膜主要由FeS和/或FeS2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衍生物 含酯基 无灰无磷添加剂 抗磨添加剂 菜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机动车源中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排放特征
10
作者 魏文迪 王婷 +1 位作者 常俊雨 毛洪钧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92-3000,共9页
以天津市五经路隧道为例,探讨了隧道环境中颗粒态,气态污染物及道路尘中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BTs)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隧道环境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及道路尘中的BTs浓度变化呈现出规律性,尤其是二羟基苯并噻唑(2-OH-BT)和苯并噻唑(BT)... 以天津市五经路隧道为例,探讨了隧道环境中颗粒态,气态污染物及道路尘中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BTs)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隧道环境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及道路尘中的BTs浓度变化呈现出规律性,尤其是二羟基苯并噻唑(2-OH-BT)和苯并噻唑(BT)的浓度变化显著.由于在封闭的隧道环境中BT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轮胎磨损颗粒物,因此2-OH-BT和BT可作为识别机动车非尾气排放的重要标识物.隧道实验期间日车流量为11972~16157辆/d,总碳(TC)浓度为10.85~15.75μg/m^(3),BTs浓度为3.33~8.41ng/m^(3),隧道中2-巯基苯并噻唑(MBT),2-OH-BT和BT气粒比值普遍高于受体环境的气粒比值,而2-OH-BT和BT为主要气态BTs的优势组分,表明机动车轮胎磨损源产生的MBT,2-OH-BT和BT大部分以气态挥发,因此气相中BTs不可被忽视.对于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五经路隧道机动车OC,EC,PM_(2.5)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2.80,1.60,13.77mg/(km·辆).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中通过摄食途径摄入BTs的日暴露量最高,儿童和成人的日摄入量为12.03和1.29ng/(kg·d),儿童的总日暴露量是成人的9倍以上,因此儿童可能会比成人遭受更大的交通污染健康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 隧道测试 排放因子 排放特征 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苯并三唑类及苯并噻唑类衍生物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金成 张海军 陈吉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6-1061,共6页
建立了环境水样中8种苯并三唑类和苯并噻唑类化合物:苯并三唑(1H-benzotriazole,BTri)、5-甲基苯并三唑(5-Methyl-1H-benzotriazole,5-TTri)、5,6-二甲基苯并三唑(5,6-Dimethyl-1H-benzotriazole,5,6-DMBTri)、5-氯-苯并三唑(5-... 建立了环境水样中8种苯并三唑类和苯并噻唑类化合物:苯并三唑(1H-benzotriazole,BTri)、5-甲基苯并三唑(5-Methyl-1H-benzotriazole,5-TTri)、5,6-二甲基苯并三唑(5,6-Dimethyl-1H-benzotriazole,5,6-DMBTri)、5-氯-苯并三唑(5-Chloro-1H-benzotriazole,5-ClBTri)、1-羟基苯并三唑(1-Hydroxybenzotriazole,1-OHBTri)、苯并噻唑(Benzothiazole,BT)、2-氨基苯并噻唑(2-Aminobenzothiazole,2-ABT)和2-甲基苯并噻唑(2- Methylbenzothiazole,2-TBT)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200 mL 环境水样经 0.22 μm 滤膜过滤后用盐酸(1∶1)调至 pH 3.0,过 HLB 固相萃取柱,经3 mL 10% 甲醇水溶液淋洗,6 mL丙酮-甲醇(2∶8,体积比)洗脱。目标化合物经Hypersil GOLD型色谱柱(150 mm×2.1 mm)结合甲醇-水-乙腈梯度洗脱分离后,用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1.OHBTri、BT及2-TBT的线性范围为8-1 000 μg/L,其他5种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6-1 000 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 种化合物的基质加标回收率为 59.8%-98.7%,相对标准偏差(n=5)为 0.9%-12.5%,方法的检出限(S/N=3)为 0.03-1.4 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衍生物 苯并噻唑衍生物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物中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的污染特征及暴露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静 王婷 +2 位作者 门正宇 毛洪钧 吴宇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1-856,共6页
在城市内选取包括城市背景空气、市区以小型客车为主的路边和大量大型货车通行的3个路边采样点进行了空气中PM2.5和PM10的采集,建立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MS/MS)对颗粒物中苯并噻唑及其5种衍生物(BT、2-NH2-BT... 在城市内选取包括城市背景空气、市区以小型客车为主的路边和大量大型货车通行的3个路边采样点进行了空气中PM2.5和PM10的采集,建立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MS/MS)对颗粒物中苯并噻唑及其5种衍生物(BT、2-NH2-BT、2-OH-BT、MBT、MTBT)的检测方法,并对其污染特征及暴露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点位PM2.5和PM10样品中均为BT的浓度最高,占总浓度的44.4%~55.2%;各化合物浓度呈路边环境高于城市背景环境,表明高制动频率导致路边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轮胎磨损颗粒物;除2-NH2-BT外,其它4种BTs化合物与PM2.5和PM10的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来源;各化合物在PM2.5和PM10中浓度的比值(PM2.5/PM10)范围为0.41~0.95,说明BTs更易于富集在较细颗粒物中或轮胎磨损排放的细颗粒较多.暴露评价结果显示,路边工作者对BTs的日呼吸暴露量大于其他人,可能具有更高的健康风险其中BT的贡献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边环境 PM2.5和PM10 轮胎磨损 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 暴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取代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筛选
13
作者 孙先宇 李振旺 +1 位作者 钟春艳 仇晴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3-39,共7页
2-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肿瘤活性在内的广泛生物学活性。以4-甲基-2-氨基苯并噻唑为原料,在以EDCI和DMAP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别与各种酸反应生成一系列2-取代的苯并噻唑类化合物12-21。化合物12-21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 2-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肿瘤活性在内的广泛生物学活性。以4-甲基-2-氨基苯并噻唑为原料,在以EDCI和DMAP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别与各种酸反应生成一系列2-取代的苯并噻唑类化合物12-21。化合物12-21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鉴定。并用MTT法评价了它们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和HepG2(人肝癌细胞)的抗癌活性。药理结果表明,化合物13对SGC-7901的抑制活性最好,化合物17和18对A549和HepG2的抑制活性较强,并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衍生物 合成 抗癌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道实验机动车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常俊雨 门正宇 +5 位作者 孙露娜 魏宁 金嘉欣 吴琳 王婷 毛洪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199,205,共6页
为研究机动车源的排放特征,采集青岛嵩山隧道出入口空气样品,研究6种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BTs)的分布特征,并计算其排放因子和人体对BTs的呼吸日暴露量。结果表明:(1)隧道入口PM_(2.5)、PM_10)中BTs分别为(1.85±0.33)、(5.49±0... 为研究机动车源的排放特征,采集青岛嵩山隧道出入口空气样品,研究6种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BTs)的分布特征,并计算其排放因子和人体对BTs的呼吸日暴露量。结果表明:(1)隧道入口PM_(2.5)、PM_10)中BTs分别为(1.85±0.33)、(5.49±0.38)ng/m^(3);隧道出口PM_(2.5)、PM_10)中BTs分别为(2.66±0.44)、(6.48±1.01)ng/m^(3);2-羟基苯并噻唑(2-OH-BT)和苯并噻唑为主要成分。(2)2-OH-BT可作为机动车排放的标识物。(3)PM_(2.5)、PM_10)中BTs排放因子分别为(733.14±54.00)、(1281.94±92.05)ng/(km·辆)。(4)人体对隧道PM_(2.5)和PM_10)中BTs的呼吸日暴露量分别为(11.45±1.72)、(29.60±3.05)ng/(kg·d),机动车排放BTs对路边环境人群具有较大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 隧道实验 排放因子 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介质中具表面活性噻唑衍生物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肖杰 胡志勇 +5 位作者 朱海林 马雪梅 王京宝 万祎 李军 曹端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55-2558,2562,共5页
研究了一种具表面活性噻唑衍生物(BTC6T)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其在硫酸溶液中的表面活性;通过静态失重实验、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等方法考察了其在H2SO4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 研究了一种具表面活性噻唑衍生物(BTC6T)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其在硫酸溶液中的表面活性;通过静态失重实验、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等方法考察了其在H2SO4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0.5 mol/L H2SO4中,具表面活性噻唑衍生物(BTC6T)比2-巯基苯并噻唑(MBT)对45^#碳钢具有更好的缓蚀性能,在20℃下,当BTC6T添加量为0.50 mmol/L时,缓蚀率可达9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苯并噻唑衍生物 缓蚀性能 碳钢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建明 仇建伟 +1 位作者 李桂云 王爱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3-45,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制备过程及其性能。采用旋转氧弹法、PDSC法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性能以及与几种抗氧化和抗磨添加剂间的协同性能。... 介绍了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制备过程及其性能。采用旋转氧弹法、PDSC法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性能以及与几种抗氧化和抗磨添加剂间的协同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损性能,并与添加剂Lube-515复配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 抗磨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酰氨基苯并噻唑-7-甲酸甲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病诱导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学太 王敏 +1 位作者 江树人 牛赡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2-226,共5页
以3-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关环、酰基化等反应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酰氨基苯并噻唑-7-甲酸甲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000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 以3-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关环、酰基化等反应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酰氨基苯并噻唑-7-甲酸甲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000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具有一定的离体抑制活性,抑制率为60%~73%;化合物Ⅲ-4、Ⅲ-13、Ⅲ-19、Ⅲ-20的活体抑菌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3.0%、65.0%、88.9%和74.8%,均高于相应的离体活性,表现出一定的抗病诱导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衍生物 合成 抑菌活性 抗病诱导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N_(2)H_(4)·H_(2)O和HSO_(3)^(-)的检测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金金 戚少龙 +3 位作者 杜建时 杨清彪 宋岩 李耀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97-1404,共8页
以苯并噻唑为荧光团,氰基乙酸乙酯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对水合肼和亚硫酸氢盐具有双重检测能力的荧光探针3-(2-羟基-苯并噻唑)-2-氰基-丙烯酸乙酯(HBT-CN).在二甲基亚砜/磷酸盐(体积比为1∶4)的缓冲液中,探针对水合肼和亚硫酸氢盐具有... 以苯并噻唑为荧光团,氰基乙酸乙酯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对水合肼和亚硫酸氢盐具有双重检测能力的荧光探针3-(2-羟基-苯并噻唑)-2-氰基-丙烯酸乙酯(HBT-CN).在二甲基亚砜/磷酸盐(体积比为1∶4)的缓冲液中,探针对水合肼和亚硫酸氢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荧光强度分别增强了5.6倍(500nm)和7.5倍(458 nm).结果表明,在检测过程中,HTB-CN与水合肼发生了还原-缩合反应,生成了醛腙,在波长500nm处发出黄绿色的荧光信号;HBT-CN与亚硫酸氢盐发生了亲核加成反应,在波长458nm处发出蓝色的荧光信号,从而实现了对水合肼和亚硫酸氢盐的差异性定性与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苯并噻唑衍生物 水合肼 亚硫酸氢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红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国华 荆淑萍 +4 位作者 许兆武 徐仲玉 田禾 高佳 马东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2-506,共5页
合成并表征了配体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2种新型铱配合物,三[N,N-二(4甲苯基)-4-(2-苯并噻唑基)苯胺]合铱(Ir(bpmp)3)和三[N,N-二苯基-4(-2-苯并噻唑基)苯胺]合铱(Ir(bpp)3)。以铱配合物Ir(bpmp)3作为发光层,以聚(3,4亚乙氧基噻吩)(PEDOT)... 合成并表征了配体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2种新型铱配合物,三[N,N-二(4甲苯基)-4-(2-苯并噻唑基)苯胺]合铱(Ir(bpmp)3)和三[N,N-二苯基-4(-2-苯并噻唑基)苯胺]合铱(Ir(bpp)3)。以铱配合物Ir(bpmp)3作为发光层,以聚(3,4亚乙氧基噻吩)(PEDOT)为空穴传输层制备结构为ITO/PEDOT/Ir(bpmp)3/Ca/Al的发光器件,当驱动电压为5V时,可观察到橙红色磷光,最大发射波长在550~650nm之间。当驱动电压为19V时,最大发光亮度为20cd/m2。最大外功率效率仅为9×10-4lm/W,最大电流效率仅为4×10-3cd/A。外功率效率和电流效率极低的原因是由于将Ir(bpmp)3直接当作磷光发光层,导致严重的三线态-三线态淬灭以及浓度淬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磷光 合成 红色 苯并噻唑衍生物 苯并噻唑 性能 驱动电压 功率效率 电流效率 PEDOT 空穴传输层 发光器件 发射波长 发光亮度 浓度淬灭 发光层 三线态 甲苯基 二苯基 ITO 乙氧基 D/A 苯胺 配体 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化合物BD691抑制活化T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海 莫春芬 +7 位作者 罗兴燕 郭慧杰 胡松 唐信威 樊苗 赖翼 刘阳 邹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7-682,共6页
目的 T细胞的异常增殖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探究小分子化合物BD691抑制T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纯化人外周血T细胞,anti-CD3/CD28抗体或同种异型抗原活化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D691对活化T细胞的增殖抑制... 目的 T细胞的异常增殖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探究小分子化合物BD691抑制T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纯化人外周血T细胞,anti-CD3/CD28抗体或同种异型抗原活化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D691对活化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静息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及对T细胞活化标志CD25表达的影响,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D691对T细胞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 BD691抑制anti-CD3/CD28抗体或同种异型抗原刺激的T细胞增殖,IC50分别为(8.5±1.5)、(7.2±1.3)μmol/L,BD691对人静息初始T细胞和人静息PBMC均无显著细胞毒性。在未经anti-CD3/CD28抗体活化的T细胞中,CD25+表达的细胞仅占细胞总数的1.6%,而活化后CD25+细胞比例增加到68.0%。同时,0、3.3、10、30μmol/LBD691处理活化的T细胞,却未观察到CD25的表达有明显的改变,而免疫抑制剂FK506(0.1μmol/L)则显著降低活化T细胞中CD25的表达(14.9%)。T细胞活化后G0/G1期细胞比例为57.7%,当BD691作用于活化的T细胞后此比例升高,呈剂量依赖效应。BD691对IFN-γ、IL-6和IL-17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BD691不影响T细胞活化,但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BD691对与Th1和Th17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关键细胞因子IFN-γ、IL-6、IL-17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BD691有望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抑制T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增殖 苯并噻唑衍生物 T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