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的3D-QSAR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蒋玉仁 秦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59-1863,共5页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抗血小板聚集化合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对23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其中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0.7...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抗血小板聚集化合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对23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其中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0.703,回归系数R2=0.994,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方差SEE=0.053,统计方差比F=184.773;CoMSIA模型Q2=0.847,R2=0.992,SEE=0.058,F=171.670.两种方法得到的模型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中8-位取代基R1静电效应起主要作用;2-位取代基R2立体效应占主导作用,但官能团大小要适中.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了六种活性较高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对HIV-1逆转录酶抑制活性的QSAR研究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法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坚 李江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94-1798,共5页
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法,计算了19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的量子化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理化参数,建立了相关系数较高(r=0.976)、标准偏差较小(s=0.111)的回归方程;采用留一法获得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平方(Q2)为0.914.对所得到的... 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法,计算了19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的量子化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理化参数,建立了相关系数较高(r=0.976)、标准偏差较小(s=0.111)的回归方程;采用留一法获得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平方(Q2)为0.914.对所得到的模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研究结果对设计更有效的苯并噁嗪酮类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药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 定量构效关系 溶剂效应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