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苯多羧酸分子标志物揭示不同来源有机质稠环芳香碳组成与性质 |
李宇轩
谭智诚
李炎
梁妮
周丹丹
李芳芳
|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复合气凝胶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7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
张鑫
吴阁格
崔文连
李爽
马继平
|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基于CoMFA方法建立预测35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构效关系模型 |
冯惠
于洪锋
冯长君
|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CE-C^(4)D用于黄河水中6种苯氧羧酸和2种苯甲酸类除草剂的分离检测 |
王安婷
西任古丽·海力吾力
周思佳
曹长余
王兆彦
蒲巧生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的三种镉(Ⅱ)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表征和Hirshfeld表面分析 |
张力杨
杨冬冬
李宁
杨元宇
马琦
|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苯砜基羧酸酯类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
李吉来
杭烨超
耿彩云
黄旭日
李方实
孙家锺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9
|
|
7
|
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薇甘菊药效研究 |
黄华枝
赵京斌
黄炳球
张玉贤
颜玲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3
|
|
8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羧酸及苯羧酸酯混合物 |
张韻慧
赵秋雯
张鸿礼
周维义
丁平
范国梁
|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6
|
|
9
|
尿中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法 |
辛国斌
谭家镒
姚丽娟
姜兆林
朱昱
宋辉
|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
2007 |
16
|
|
10
|
新型咪唑啉酮氧苯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
丁明武
许志锋
刘钊杰
周青春
吴田捷
|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11
|
固相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的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
辛国斌
谭家镒
姚丽娟
朱昱
姜兆林
宋辉
|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12
|
取代苯甲醛肟羧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Ⅲ)──取代苯甲醛肟四甲基环丙烷羧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
马军安
黄润秋
柴有新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9
|
|
13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谷物类农产品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多残留 |
程静
丁磊
蒋俊树
卢业举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14
|
煤及其干馏物氧化产品中苯羧酸的GC分析 |
李福祥
吕志平
薛建伟
秦梦庚
|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15
|
取代苯甲醛肟羧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Ⅱ)——α-烷硫基苯甲醛肟羧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
黄润秋
孙建宇
李慧英
柴有新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16
|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诊断与安全应用技术 |
张玉聚
李继德
张德胜
孙化田
王文夕
马奇祥
潘同霞
李菊梅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17
|
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7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残留 |
洪海燕
殷培军
魏艳
郝双红
|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18
|
中空纤维三相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7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
彭晓俊
庞晋山
邓爱华
|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19
|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测定农产品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残留 |
彭晓俊
温绮靖
庞晋山
邓爱华
梁伟华
梁优珍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20
|
羧酸类铜缓蚀剂与苯并三氮唑在海水中协同效应的研究 |
董泉玉
张强
李自托
杨从贵
程怡
王学涛
王巍
孙桐檀
|
《腐蚀与防护》
CAS
|
2004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