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处方审核规则的及时维护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清华 金锐 +4 位作者 王琨 张慧英 黄轶婷 王晓芳 姜德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1-916,共6页
目的 促进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BzRAs)的处方审核。方法 基于门诊处方审核系统,药师于2020年6月对某三甲医院现有的8种BzRAs在系统规则库基础上进行及时维护,从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使用疗程等方面优化审核规则,比较维护前... 目的 促进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BzRAs)的处方审核。方法 基于门诊处方审核系统,药师于2020年6月对某三甲医院现有的8种BzRAs在系统规则库基础上进行及时维护,从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使用疗程等方面优化审核规则,比较维护前后3个月门诊问题处方差异,评估开展该项药学工作产生的效果。结果 该院门诊含BzRAs处方例数、医嘱数,分别从2020年3-5月的9240例、10 870条增至7-9月的9876例、11 773条,增幅分别为6.88%,8.31%。与规则维护前相比,维护后该院BzRAs医嘱不合格率从3.49%降至0.63%。其中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和疗程不适宜医嘱不合格率分别从1.38%,0.78%,0.38%,0.94%降至0.56%,0.07%,0.00%,0.00%;累积避免约81.97%的用药风险。结论 药师通过及时维护BzRAs的处方审核规则,可以显著提高BzRAs处方质量,降低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审核 系统规则库维护 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中12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GC-MS法检测
2
作者 梁未未 刘悦 +4 位作者 林贤文 朱焕慧 孙立敏 陈晓晖 王松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4-47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水多孔有机PDMS海绵材料的制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合医用注射器、磁搅拌子及橡胶堵头完成该萃取装置的组装,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在最优条件下,尿液中12种常见安眠药在0.1~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25~0.200μg/mL,定量下限为0.050~0.400μg/m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4.4%~112%,相对标准偏差为0.80%~9.4%。该新型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对尿液中安眠药的高效提取、富集,借助GC-MS即可实现快速检验,具有绿色、高效、简便、廉价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硅氧烷海绵 分散液液微萃取 药物 尿液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乐定对苯二氮受体激动剂和反相激动剂与大鼠皮层受体结合特性的影响(英文)
3
作者 杨晓敏 汤仲明 +1 位作者 罗质璞 周金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0-186,共7页
本研究旨在研讨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对苯二氮Zhuo受体激动剂抗焦虑和反相激动剂致焦虑作用影响的可能的分子机理。在10nmol/L至1umol/L浓度范围内,可乐定对[^3H]氟硝安定与大鼠皮层相应受体低亲和位点结合无显著影响。但非竞争性拮抗... 本研究旨在研讨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对苯二氮Zhuo受体激动剂抗焦虑和反相激动剂致焦虑作用影响的可能的分子机理。在10nmol/L至1umol/L浓度范围内,可乐定对[^3H]氟硝安定与大鼠皮层相应受体低亲和位点结合无显著影响。但非竞争性拮抗其与高亲和位点的结合,在竞争取代实验中,激动剂安全和CL218872均表现为双位点结合的亲和力,对低亲和位点无显著影响,反相激动剂DMCM竞争结合曲线亦具有双位点结合特性,可乐定可使这种双位点结合转变成三位点结合,出现一个超高亲和位点,可乐定对拮抗剂Ro15-1788竞争结合特性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与受体结合可能导致与之相邻的苯二氮Zhuo受体发生构象变化,这种构象变化有利于激动剂与受体结合,而不利于反相激动剂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uo受体 Α2受体 可乐定 安定 CL218872 DMCM Ro15-1788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氮类受体的结构功能与苯二氮类耐受性和依赖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文 王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GABAA受体是脑内重要的抑制性受体。该受体是由5种亚基组成的五聚体大分子,目前已知的亚基种类共有6类19种。苯二氮艹卓类通过作用于GABAA受体发挥其药理作用,而其慢性使用引起的耐受性和依赖性也与GABAA受体的改... GABAA受体是脑内重要的抑制性受体。该受体是由5种亚基组成的五聚体大分子,目前已知的亚基种类共有6类19种。苯二氮艹卓类通过作用于GABAA受体发挥其药理作用,而其慢性使用引起的耐受性和依赖性也与GABAA受体的改变密切相关,包括GABAA受体功能和数量的改变以及亚基的转录水平和翻译后的变化。本文简要综述了GABAA受体的功能结构及苯二氮艹卓类耐受性和依赖性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UO 受体 结构功能 药物耐受性 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型苯二氮类受体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
5
作者 潘家浩 陈东泰 +5 位作者 邢蔚 黄洋 温丽丽 朱翠贞 元云飞 曾维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型苯二氮类受体(PBR)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以及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109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B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目的】探讨外周型苯二氮类受体(PBR)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以及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109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B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BR蛋白在109例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有68例(62.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BR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包膜、卫星结节灶和血管侵犯相关(P<0.05)。PBR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皆较阴性者短。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BR蛋白表达水平是肝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具有预后预测意义。【结论】PBR蛋白在肝细胞癌组中表达增加,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侵袭转移能力相关;PBR蛋白可作为对肝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外周型(卓)受体 肝切除术 COX多因素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肉牛体内三种苯二氮䓬类药物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洪 赖浩宇 +2 位作者 高博 曹洁 陈燕雯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1期70-76,共7页
以阿普唑仑、咪达唑仑、艾司唑仑为模板分子,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在乙醇-水体系中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在不锈钢丝上镀膜形成固相微萃取探针,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生物检材中痕量苯二氮䓬... 以阿普唑仑、咪达唑仑、艾司唑仑为模板分子,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在乙醇-水体系中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在不锈钢丝上镀膜形成固相微萃取探针,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生物检材中痕量苯二氮䓬类药物残留。3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在0.1~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4~0.997,检出限(S/N=3)为0.1~0.2μg/L。将开发的方法用于肉牛血液和尿液样本品中3种苯二氮䓬类药物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0.9%~102.9%,重复6次试验的标准偏差<7.2%。结果表明,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检测准确度高,可用于活体动物中痕量苯二氮䓬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微萃取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泡腾辅助分散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尿液中苯二氮卓类药物
7
作者 赵志栋 夏磊 +3 位作者 赵俊暕 崔传金 封成玲 王曼曼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2-689,共8页
发展了基于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的泡腾辅助分散固相萃取(ET-DSPE)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人尿液中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三唑仑和劳拉西泮5种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进行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 发展了基于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的泡腾辅助分散固相萃取(ET-DSPE)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人尿液中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三唑仑和劳拉西泮5种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进行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对ZIF-8进行表征,并考察了ZIF-8和Na_(2)CO_(3)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及离子强度、尿液稀释比例、洗脱溶剂、洗脱体积和时间对BZDs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艾司唑仑在0.002~100 ng/mL,其余4种BZDs在0.001~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003~0.0006 ng/mL和0.001~0.002 ng/m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1.6%~108%,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5.6%和1.4%~9.9%。该方法不仅能够直接处理原始尿液,无需稀释和去蛋白操作,而且通过泡腾辅助分散,对BZDs的富集倍数达40.8~54.0倍,实现了尿液中5种BZDs的准确、简便和灵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药物 泡腾辅助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并吡啶类外周苯二氮卓受体配体的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斌 李剑峰 黄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咪唑并[1,2-a]吡啶类PBR配体新的合成方法及其同位素125I-标记。方法非放射活性的咪唑并[1,2-a]吡啶通过5-氯-2-氨基吡啶与溴代酮酯缩合后再酰胺化而得。起始溴代酮酯经付-克酰化、酯化和溴代而被制备。放射标记的125I-咪唑并[1,2-a... 目的咪唑并[1,2-a]吡啶类PBR配体新的合成方法及其同位素125I-标记。方法非放射活性的咪唑并[1,2-a]吡啶通过5-氯-2-氨基吡啶与溴代酮酯缩合后再酰胺化而得。起始溴代酮酯经付-克酰化、酯化和溴代而被制备。放射标记的125I-咪唑并[1,2-a]吡啶通过Na125I在氯胺T反应体系中经碘脱锡交换反应被制备。由反向HPLC纯化得125I-咪唑并[1,2-a]吡啶。结果非放射活性的咪唑并[1,2-a]吡啶6步合成总收率25.2%,放化得率68%,放化纯度大于98%。结论咪唑并[1,2-a]吡啶类PBR配体的合成和标记方法简便,且回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咪唑并[1 2-a]吡啶 合成 外周受体 碘脱锡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线粒体外周型苯二氮卓类受体的研究
9
作者 黄鹤 任绪义 +2 位作者 缪明永 周运恒 王学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4-748,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PT)的主要调节蛋白外周型苯二氮卓类受体(PBR)在肝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专一性配体结合动力学变化,探讨与线粒体PT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肝部分切除(PH)组,切除肝左叶和中叶... 目的:研究肝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PT)的主要调节蛋白外周型苯二氮卓类受体(PBR)在肝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专一性配体结合动力学变化,探讨与线粒体PT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肝部分切除(PH)组,切除肝左叶和中叶约全肝的70%;假处理组,同样麻醉和开腹,但不切肝;正常组。手术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120 h和168 h分别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PBR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利用PBR专一的配体[3H]PK11195测定肝再生时线粒体膜上PBR的含量以及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变化。结果:在肝再生过程中PBR基因表达与假处理组无显著差异;[3H]PK11195与PBR最大结合量(Bm 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PH后3 h和120 h非常显著(P<0.01),168 h接近正常水平;平衡解离常数(Kd)在PH后72 h和168 h明显低于假处理照组(P<0.01)。假处理组之间Bm ax和Kd无明显差异。结论:肝再生过程中肝线粒体PBR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而PBR与配体结合动力学明显改变提示PBR与线粒体PT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线粒体 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唑酮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红菊 姜晓锋 +1 位作者 马明明 张杰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40例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分为苯二氮类联合曲唑酮组(曲唑酮组)和苯二氮类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逐渐减半苯二氮类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根据Holtzman-Gellert戒断...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40例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分为苯二氮类联合曲唑酮组(曲唑酮组)和苯二氮类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逐渐减半苯二氮类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根据Holtzman-Gellert戒断症状评分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评价曲唑酮戒断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自治疗后7d戒断症状评分开始降低(P=0.000),自治疗后15dHAMA评分开始降低(P=0.000);与治疗前比较,经曲唑酮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降低(P=0.000)。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治疗后7d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经曲唑酮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唑酮 物质戒断综合征 焦虑 睡眠障碍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ESIMS/MS法测定动物饲料中苯二氮卓类药物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严丽娟 张峰 +3 位作者 吴敏 吴抒怀 储晓刚 周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 MS/MS)同时检测动物饲料中地西泮、奥沙西泮、硝西泮、三唑仑、艾司唑仑和咪达唑仑6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方法。饲料样品采用碱性叔丁基甲醚提取,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反相色谱柱分离,...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 MS/MS)同时检测动物饲料中地西泮、奥沙西泮、硝西泮、三唑仑、艾司唑仑和咪达唑仑6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方法。饲料样品采用碱性叔丁基甲醚提取,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反相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在5~1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方法的检出限为2μg/kg,定量下限为5μg/kg。在空白大猪配合饲料中添加5、20、100μg/kg 3个加标水平,6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8%~94%,相对标准偏差为5.8%~12.7%。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动物饲料中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猪肉中18种苯二氮卓类药物残留量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严爱花 李贤良 +5 位作者 郗存显 张雷 夏爽 王国民 唐柏彬 母昭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3-179,共7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猪肉中18种苯二氮卓类药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样品中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残留在pH 5.2的乙酸铵缓冲溶液中酶解后,用氨水调节pH值大于9.5,经乙酸乙酯-异丙醇(体积比5∶1)提取,正己烷去脂,MCX离子交... 建立了同时检测猪肉中18种苯二氮卓类药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样品中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残留在pH 5.2的乙酸铵缓冲溶液中酶解后,用氨水调节pH值大于9.5,经乙酸乙酯-异丙醇(体积比5∶1)提取,正己烷去脂,MCX离子交换柱净化,采用电喷雾正电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50.0μg/L范围内18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检出限(S/N≥3)范围为0.01~0.13μg/kg,定量限(S/N≥10)范围为0.04~0.45μg/kg。添加浓度水平为1.0,2.0和5.0μg/kg时,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6.0%~107.2%,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物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食品中苯二氮卓类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秋生 胥传来 +1 位作者 彭池方 金征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1-524,共4页
目前,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的药物对环境和公众的健康构成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苯二氮卓类为国家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之一。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其非法使用相当的广泛。本文介绍了动物源产品中苯二氮卓类残留的检... 目前,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的药物对环境和公众的健康构成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苯二氮卓类为国家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之一。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其非法使用相当的广泛。本文介绍了动物源产品中苯二氮卓类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色谱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分析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的变化及黄芪甲苷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聪聪 陈春富 +4 位作者 王爱武 冯亚波 程红霞 张汶汶 辛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6-850,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暗带区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eripheral-type benzodiazepine receptors,PBRs)的变化,研究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T)对PBRs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ST 10、40...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暗带区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eripheral-type benzodiazepine receptors,PBRs)的变化,研究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T)对PBRs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ST 10、40和100 mg.kg-1组5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于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采用Bederson方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梯度离心法提取缺血半暗带区线粒体,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检测线粒体[3H]PK11195特异性结合活性,测定PBRs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线粒体PK11195特异性结合活性与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明显相关性(r=0.833,P<0.01)。与模型组相比,AST 10(P<0.05)、40(P<0.01)、100(P<0.01)mg.kg-1组动物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减少,AST 40 mg.kg-1组与AST 100 mg.kg-1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AST 10(P<0.05)、40(P<0.01)、100(P<0.01)mg.kg-1组半暗带区Bmax明显减少。与AST 10 mg.kg-1组相比,AST 40(P<0.05)、100(P<0.01)mg.kg-1组Bmax明显减少(P<0.01)。AST 40 mg.kg-1组和100 mg.kg-1组相比,Bmax及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Kd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ST可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PBRs表达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半暗带 线粒体 外周型受体 黄芪甲苷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和血浆中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分析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兆林 谭家镒 +1 位作者 姚丽娟 邢丽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39-642,共4页
建立了尿和血浆中11种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和10种代谢物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分析方法。血浆及加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后的尿在碱性条件下用苯-异戊醇(98.5∶1.5,V/V)提取,提取物用两根极性不同的色谱柱分析。分析物的检出限大多数低于10 ng... 建立了尿和血浆中11种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和10种代谢物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分析方法。血浆及加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后的尿在碱性条件下用苯-异戊醇(98.5∶1.5,V/V)提取,提取物用两根极性不同的色谱柱分析。分析物的检出限大多数低于10 ng/mL。对口服治疗量药物自愿者血浆和尿中药物和代谢物分析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麻醉犯罪案件中药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卓药物 气相色谱法 血浆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与脑细胞线粒体和突触体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的相关性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春富 郎森阳 +3 位作者 左萍萍 王湘庆 夏程 杨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衰老过程中脑细胞线粒体和突触体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s)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外周血血小板膜PBRs相关性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3组。动物断头取血后,迅速取脑。采用梯度离心技术提取大脑皮质线... 目的:探讨衰老过程中脑细胞线粒体和突触体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s)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外周血血小板膜PBRs相关性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3组。动物断头取血后,迅速取脑。采用梯度离心技术提取大脑皮质线粒体和海马突触体,低渗溶血法制备外周血血小板膜。应用放射配基[3H]PK11195结合实验测定PBR结合活力。结果:3组比较,大脑皮质线粒体(F=194.6)、海马突触体(F=94.2)、外周血血小板膜(F=162.2)[3H]PK11195结合活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随着鼠龄增加,上述指标显著下降。外周血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与大脑皮质线粒体(r=0.894)、海马突触体(r=0.893)[3H]PK11195结合活性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大脑皮质线粒体、海马突触体PBRs水平呈增龄下降改变,外周血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能够反映脑组织该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血小板 线粒体 外周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样中苯骈二氮杂类药物筛选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保华 沈敏 +3 位作者 卓先义 赵子琴 吴何坚 卜俊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建立尿样中苯骈二氮杂类药物两种筛选分析方法。方法用GC/ECD、GC/MS直接测定苯骈二氮杂类药物原体和GC/ECD、GC/MS测定1,4-苯骈二氮杂类药物的酸水解产物苯甲酮同系物。结果GC/ECD直接测定苯骈二氮杂类药物方法,大部分药物的回收率... 目的建立尿样中苯骈二氮杂类药物两种筛选分析方法。方法用GC/ECD、GC/MS直接测定苯骈二氮杂类药物原体和GC/ECD、GC/MS测定1,4-苯骈二氮杂类药物的酸水解产物苯甲酮同系物。结果GC/ECD直接测定苯骈二氮杂类药物方法,大部分药物的回收率为60%~90%,线性范围为20~200ng/ml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最低检出限达0.5ng/ml~10ng/ml。结论所建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又可相互补充,已成功地应用于司法鉴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Zhu药物 甲酮同系物 GC/ECD GC/MS 法医物证检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组织中吩噻嗪类和苯二氮卓类残留仪器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耀文 夏曦 +1 位作者 王媛媛 沈建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作为临床常用镇静剂的吩噻嗪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过多使用,势必造成动物体内残留问题严重化。作者通过对此两类药物残留的仪器分析方法作一基本概述,以便相关研究人员作深层次的工作及相应...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作为临床常用镇静剂的吩噻嗪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过多使用,势必造成动物体内残留问题严重化。作者通过对此两类药物残留的仪器分析方法作一基本概述,以便相关研究人员作深层次的工作及相应方法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噻嗪 仪器分析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氮■类药物在抑郁障碍中使用现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杰 吴政霖 +1 位作者 洪武 方贻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自1960年氯氮(利眠宁)引入市场以来,目前大约有35种同类衍生物,即苯二氮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s)。BZDs因起效快、耐受性好、可接受性高,在改善抑郁障碍的睡眠问题和焦虑症状中广泛使用[1]。虽然近年来各大指南对苯二氮类药... 自1960年氯氮(利眠宁)引入市场以来,目前大约有35种同类衍生物,即苯二氮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s)。BZDs因起效快、耐受性好、可接受性高,在改善抑郁障碍的睡眠问题和焦虑症状中广泛使用[1]。虽然近年来各大指南对苯二氮类药物在抑郁障碍中使用均有建议,但实际临床中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抑郁障碍 抗抑郁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感染血吸虫小鼠脑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俊华 陈盛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感染血吸虫小鼠脑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在小鼠感染血吸虫满8周开始治疗,疗程12周,注射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应用实时监测荧光定量PCR技术,于感染满8周、12周和20周检测脑组织... 目的探讨黄芪对感染血吸虫小鼠脑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在小鼠感染血吸虫满8周开始治疗,疗程12周,注射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应用实时监测荧光定量PCR技术,于感染满8周、12周和20周检测脑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芪治疗组小鼠脑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mR-NA水平在感染12周和20周时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黄芪治疗组治疗前、中和后脑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结论黄芪可降低血吸虫病小鼠脑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mRNA表达,提示黄芪可能通过此机制对肝性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血吸虫病 小鼠 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外周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