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马志国
谭咏欣
-
机构
暨南大学药学院
暨南大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研究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51-195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2001)
-
文摘
目的研究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肉苁蓉酒蒸不同时间(0、4、8、12、16、20 h)的炮制品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量。结果随炮制时间的延长,肉苁蓉苷A的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余5种成分的量逐渐降低,且在tR=4.3 min处出现1个明显的色谱峰。结论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在酒蒸过程中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肉苁蓉的炮制原理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
关键词
酒蒸
肉苁蓉
苯乙醇苷类成分
-
Keywords
steaming with wine; Desertliving Cistanche;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药用植物苯乙醇苷类代谢及其代谢基因的研究进展
- 2
-
-
作者
李祖夏
王路昊
尹崇鑫
乔枫
-
机构
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21-ZJ-729)
青海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qhnucxcy2023056)。
-
文摘
苯乙醇苷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200多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成分,表现出护肝、抗菌消炎、抗氧化、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功能。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以药用植物中苯乙醇苷代谢途径及其相关酶基因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深入理解这些酶基因对苯乙醇苷化合物代谢物积累的调节作用,为苯乙醇苷类成分积累与调控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
关键词
苯乙醇苷类成分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酶基因
生物学功能
-
Keywords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 components
Biosynthetic pathways
Metabolic enzyme genes
Biological function
-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3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