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对20%除虫脲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停停 张树芹 +1 位作者 路福绥 陈甜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6-1052,共7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共聚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经磺化制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磺酸钠(SSMA)。通过测定平均粒径、Zeta电势、黏度等考察了SSMA对20%除虫脲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共聚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经磺化制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磺酸钠(SSMA)。通过测定平均粒径、Zeta电势、黏度等考察了SSMA对20%除虫脲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分散剂为75℃聚合得到的SSMA,其质量分数为3%时,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最好;当pH=9时SSMA分子完全电离,能为颗粒提供较大的空间势垒,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最好;Na+或Ca2+压缩颗粒界面的双电层,降低Zeta电势的绝对值,使颗粒因带电量减少而聚结,导致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变差;当离子浓度相同时,Ca2+的聚沉能力强于Na+,添加Ca2+后的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除虫脲 悬浮剂 分散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核磁共振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一青 王荣伟 +2 位作者 石正金 夏燕敏 王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2,共3页
利用 1HNMR、13CNMR及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 )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序列结构和组成 ,并比较了几种核磁共振实验技术对分析SMA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表明1HNMR是分析组成的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核磁共振 序列结构 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法测定高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组成 被引量:4
3
作者 宁春花 尤小红 李丽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0-1192,共3页
Styrene(St)-maleic anhydride(MA) copolymer(SMA) with high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as initiator,using solution-precipitation,and the gradual warming polymerizati... Styrene(St)-maleic anhydride(MA) copolymer(SMA) with high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as initiator,using solution-precipitation,and the gradual warming polymerization.The effects of the mole ratio of styrene to maleic anhydride,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initiator amount on the polymerization is studied.The determination of copolymer composition is also studied for a series of different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by using thermogravimetry to determine their composition.The research show that determination process of thermogravimetry is simple,rapid and 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含量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热重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磺酸盐单羧酸盐的表面张力及其水泥分散性能
4
作者 谢亚杰 吴建一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研究了聚羧酸型超塑化剂苯乙烯 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磺酸盐单羧酸盐的合成条件,测定了产物的表面 张力、钙垢分散力及水泥分散力。结果表明,其表面张力随溶液pH升高而降低并且出现最低点;对碳酸钙垢 和水泥的分散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研究了聚羧酸型超塑化剂苯乙烯 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磺酸盐单羧酸盐的合成条件,测定了产物的表面 张力、钙垢分散力及水泥分散力。结果表明,其表面张力随溶液pH升高而降低并且出现最低点;对碳酸钙垢 和水泥的分散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且优于萘磺酸盐的分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表面张力 羧酸盐 分散性能 水泥 交替共聚物 分散力 合成条件 超塑化剂 聚羧酸型 溶液pH 浓度增加 碳酸钙垢 萘磺酸盐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复合膜中的偏析行为及膜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康冬冬 邵会菊 +3 位作者 陈贵靖 程继锋 詹晓梅 秦舒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2,共8页
采用非溶剂相转化法(NIPS)制备聚偏氟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VDF/SMA)复合膜。首先,探究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添加量对复合膜表面偏析行为的影响;其次,探究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复合膜中SMA... 采用非溶剂相转化法(NIPS)制备聚偏氟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VDF/SMA)复合膜。首先,探究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添加量对复合膜表面偏析行为的影响;其次,探究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复合膜中SMA偏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MA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中SMA的偏析程度增强,在SMA的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膜的纯水通量为176.28 L/(m^(2)·h),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为89.11%,但是随着SMA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膜表面的孔结构发展成大裂纹,当SMA质量分数为5%时,对BSA的截留性能降低至53.87%。添加PVP后,SMA的表面偏析行为没有变化,而添加PVP/SDS后复合膜中SMA的表面偏析程度减弱,但SDS的存在增强了PVP在膜表面的富集,复合膜的纯水通量提高至409.51 L/(m^(2)·h),同时抗污染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表面偏析 乙烯吡咯烷酮 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色谱固定相用于磷脂分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聂扬扬 杨观涛 +1 位作者 王海燕 乔晓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1-928,共8页
磷脂是重要的信号分子,磷脂的代谢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开展磷脂的分离分析研究至关重要。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一种新型两亲性交替共聚物可以插入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形成以膜蛋白质为中心的脂质纳米盘,对膜蛋白质... 磷脂是重要的信号分子,磷脂的代谢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开展磷脂的分离分析研究至关重要。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一种新型两亲性交替共聚物可以插入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形成以膜蛋白质为中心的脂质纳米盘,对膜蛋白质和磷脂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本文基于“点击”反应和自由基聚合反应,将对磷脂具有良好增溶性能的SMA接枝到硅胶表面,然后以蛋氨酸甲酯盐酸盐(MME·HCl)为开环试剂,通过亲核开环反应对SMA进行修饰,制备了新型的改性SMA修饰色谱固定相(Sil-SMA-M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利用酰胺类和核苷/核酸碱基类以及苯酚类3类小分子物质对填充Sil-SMA-MME色谱柱的保留机制和分离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Sil-SMA-MME色谱柱具有典型的亲水作用保留机制,其柱效最高可达90900 N/m,并显示了良好的分离选择性。进一步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考察了Sil-SMA-MME色谱柱对磷脂样品的分离性能。二棕榈酰磷脂酰丝氨酸钠(DPPS)、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OPC)、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PPE)和4种磷脂酰胆碱(PC)类标准品溶血卵磷脂(LysoPC)、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均可实现基线分离,并且成功地实现了南极磷虾油和人血清磷脂提取物的分离分析。以上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l-SMA-MME色谱柱在磷脂类物质分离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色谱固定相 磷脂 点击反应 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涛 李宝芳 +1 位作者 曹堃 李伯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7-341,共5页
为制备高马来酸酐含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分析了半连续聚合工艺条件下各种因素对共聚反应速率、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反应温度以及添加极性溶剂(丁酮),可以降低反应体系中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浓度,使共聚反应向无规方... 为制备高马来酸酐含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分析了半连续聚合工艺条件下各种因素对共聚反应速率、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反应温度以及添加极性溶剂(丁酮),可以降低反应体系中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浓度,使共聚反应向无规方向进行.采用连续补加马来酸酐和引发剂的丁酮溶液及控制单体滴加速率的方法,得到了组成基本均匀、高马来酸酐质量分数(20%~30%)、耐热性能优良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树脂.通过化学滴定、溶解性分析、IR等分析方法确证为无规共聚物,同时还进行了DSC、TGA等性能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马来酸酐 无规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小华 强西怀 洪新球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6,共5页
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交替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高表面活性、低界面张力等特性,因而在乳化、增稠、絮凝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SMA交替共聚物的研究现状、性能特点、合成方法、改性方法及其在制革中的应... 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交替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高表面活性、低界面张力等特性,因而在乳化、增稠、絮凝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SMA交替共聚物的研究现状、性能特点、合成方法、改性方法及其在制革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马来酸酐 交替共聚物 制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国英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19-222,共4页
采用溶液合的方法合成了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并采用CO_2释放量测定法和土埋法对其进行生物降解性研究。
关键词 苯乙烯 马来酸酐 共聚物 SMA 可生物降解性 CO2释放量测定法 土埋法 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酯化及产物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湾 卢仕 +1 位作者 柴玉叶 兰云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30-34,共5页
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化产物(SMAH)。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反应过... 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化产物(SMAH)。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酯化产物(SMAH)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物SMA、AEO-3、DMEA投料摩尔比为1∶0.5∶0.5,丙酸作催化剂(占反应物质量分数2%),90℃下反应4 h,酯化率可达到72.9%。皮革复鞣应用结果表明,SMAH对皮革具有显著的复鞣填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酯化改性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久芬 周海骏 +1 位作者 姜丽萍 冷国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3,共4页
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R- SMA树脂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较低的熔体粘度 ,优异的加工性能 ,能与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本文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环己酮为溶剂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 R- SMA树脂。讨论了加料方式... 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R- SMA树脂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较低的熔体粘度 ,优异的加工性能 ,能与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本文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环己酮为溶剂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 R- SMA树脂。讨论了加料方式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组成与流动性能的关系。并用 13C-N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合成 表征 耐热性 熔体粘度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唐炳涛 赵杰 +1 位作者 张淑芬 王晓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沉淀聚合工艺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详细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及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引发剂用量0.7%、苯乙烯与马来酸酐配比1∶1...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沉淀聚合工艺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详细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及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引发剂用量0.7%、苯乙烯与马来酸酐配比1∶1、时间2h的条件下,聚合物收率可达96.6%.用13 C NMR、IR、GPC、元素分析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TG测定了其热稳定性.聚合残液的HPLC、共聚物的元素分析与13 C NMR的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一种交替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马来酸酐 交替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对ABS的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远 李文振 +4 位作者 钱正华 张来胜 董亮 王论 唐颂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保持马来酸酐单体质量分数为5%,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改变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合成系列四元共...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保持马来酸酐单体质量分数为5%,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改变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合成系列四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四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四元共聚物对ABS树脂耐热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为1∶1,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0×10~4左右的四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最高达到253.3℃,5%热分解温度可达到351℃。该共聚物可使ABS共混物T_g升高到124.7℃,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苯乙烯 Α-甲基苯乙烯 马来酸酐 ABS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苯乙烯-水解马来酸酐共聚物降粘剂SSHMA的研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樊泽霞 王杰祥 +1 位作者 孙明波 王兰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5-198,共4页
报道了用作水基钻井液降粘剂的磺化苯乙烯-水解马来酸酐共聚物SSHMA的合成方法.以甲苯、二甲苯混合物为溶剂,苯乙烯、马来酸酐摩尔比1.0~1.2:1.0,引发剂BPO用量0.7%~1.2%,溶液共聚温度95℃,时间3小时,得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其重... 报道了用作水基钻井液降粘剂的磺化苯乙烯-水解马来酸酐共聚物SSHMA的合成方法.以甲苯、二甲苯混合物为溶剂,苯乙烯、马来酸酐摩尔比1.0~1.2:1.0,引发剂BPO用量0.7%~1.2%,溶液共聚温度95℃,时间3小时,得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在3000~5500范围,化学结构由红外光谱证实.在NaOH存在下,该共聚物与三氧化硫按摩尔比1.0:1.0~1.2在50℃进行磺化、水解反应1小时,生成降粘剂SSHMA.该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加入0.2%SSHMA使淡水钻井液的表观粘度由75 mPa·s降至30mpa·s以下,加入0.3%SSHMA使淡水钻井液在230℃老化16小时后的表观粘度由64mpa·s降至28mpa·s以下,加入0.4%SSHMA使15%盐水钻井液230℃老化16小时后的袁观粘度由35mPa·s降至18mpa·s以下.图5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苯乙烯/水解马来酸酐共聚物 水溶性聚合物 降粘剂 钻井液处理剂 合成 结构/性能关系 水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降凝性能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克华 伍家忠 +2 位作者 郑延成 赵明奎 王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16-18,共3页
合成了用作降凝剂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三元共聚物。研究表明,当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三种单体摩尔比为1:3:3,原油预热温度为60℃,三元共聚物在江汉原油中加量为300 mg/L时,此三元共聚物可使江汉原油的凝... 合成了用作降凝剂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三元共聚物。研究表明,当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三种单体摩尔比为1:3:3,原油预热温度为60℃,三元共聚物在江汉原油中加量为300 mg/L时,此三元共聚物可使江汉原油的凝固点从28℃降到13℃。它是一种新型的原油降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三元共聚物 降凝剂 含蜡原油 合成 降凝性能 降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增韧聚苯醚体系的韧性、亚微相态和流变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晓东 张强 金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39-743,共5页
考察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及其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EBS-g-MA)增韧聚苯醚(PPO)体系.DSC谱图显示,PPO与SEBS的共混物仅有一个Tg,两者完全相容;PPO与SEBS-g-MA的共混物存... 考察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及其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EBS-g-MA)增韧聚苯醚(PPO)体系.DSC谱图显示,PPO与SEBS的共混物仅有一个Tg,两者完全相容;PPO与SEBS-g-MA的共混物存在两个Tg,只能达到部分相容.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PPO/SEBS体系中,基体中分散相SEBS的相界面模糊,无法引发基体银纹和剪切屈服,增韧PPO的效果有限;而部分相容的PPO/SEBS-g-MA共混物显示了增韧剂良好的相界面引发基体银纹和剪切屈服的作用,其缺口冲击强度在SEBS-g-MA质量分数为20%时达到1260 J/m的超韧性.亚微相态显示,SEBS在PPO中呈现条形分散相的“海岛”结构;而 SEBS-g-MA在基体中呈现网络结构.流变性能研究显示,PPO/SEBS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均高于PPO,并随SEBS的含量增加而变大;而PPO/SEBS-g-MA则完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马来酸酐 SEBS 增韧 相容性 亚微相态 流变性能 工程 塑料 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 嵌段共聚物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对颜料的分散及其在喷墨印花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煜 陈水林 陆大年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23,共3页
介绍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SMA)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和分散性能.探讨了它对颜料分散的机理、影响分散性能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苯乙烯-马亚酸酐共聚物 颜料分散 喷墨印花 应用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水解产物在牛仔布酶洗防沾色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颖 王祥荣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6期221-223,共3页
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SMA)超分散剂,并将其水解产物HSMA应用于纤维素酶洗牛仔布过程中,研究HSMA对牛仔布酶洗防再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苯乙烯)∶n(MA)为1∶3,反应温度为75℃,保温3.5h,产物中MA含量达到最高;... 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SMA)超分散剂,并将其水解产物HSMA应用于纤维素酶洗牛仔布过程中,研究HSMA对牛仔布酶洗防再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苯乙烯)∶n(MA)为1∶3,反应温度为75℃,保温3.5h,产物中MA含量达到最高;低浓度的HSMA对纤维素酶的活力影响不显著;在牛仔布纤维素酶洗液中,适量HSMA的加入能有效阻止靛蓝染料颗粒再次沾到衬布上,SMA中MA含量越高,其防沾色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牛仔布 酶洗 防沾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焦健 丁春黎 邓大智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以溶剂改性本体聚合方法合成出苯乙稀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同时讨论了聚合方法和技术对共聚物组成。
关键词 本体聚合 R-SMA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合成 平衡分子量 无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斋民 皮丕辉 +2 位作者 文秀芳 程江 杨卓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2-36,共5页
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TG,DTG和DSC热分析技术对该共聚物的耐热性能及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的热分解受单机理控制,初... 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TG,DTG和DSC热分析技术对该共聚物的耐热性能及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的热分解受单机理控制,初始热分解温度为637K;683K后热分解速率迅速增大,703K时达到最大,在761K时分解基本结束;共聚物在氮气中失重20%和50%时的温度分别为679K和700K,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85 K;根据K issinger法求得非等温条件下共聚物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为173.21 kJ/mol,指前因子为3.293 9×1012m in-1,由Crane法求得其反应级数为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N-苯基马来酰亚胺 苯乙烯 马来酸酐 热分解 动力学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