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钠盐/聚苯乙烯磺酸钠复合物的湿敏特性
1
作者 刘若望 李扬 杨慕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7-491,共5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钠盐(NaSMA)与聚苯乙烯磺酸钠(NaPSS)复合物为湿敏材料,在叉指金电极上浸涂成膜制备了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考察了NaSMA和NaPSS浓度对复合湿度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NaPSS可降低传感器在低湿下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钠盐(NaSMA)与聚苯乙烯磺酸钠(NaPSS)复合物为湿敏材料,在叉指金电极上浸涂成膜制备了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考察了NaSMA和NaPSS浓度对复合湿度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NaPSS可降低传感器在低湿下电阻,同时提高传感器的高湿灵敏度。在最佳条件下,当环境湿度从33%RH增加至97%RH时,制备的复合湿度传感器的电阻由4.2×106Ω变化至1.8×103Ω,并具有优异的半对数线性、较高的高湿响应灵敏度和较小的湿滞。相对于单独以NaPSS或NaSMA为湿敏材料的传感器,复合传感器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在复合敏感膜外施加硅丙树脂保护层,可明显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传感器 高分子复合材料 湿敏响应特性 苯乙烯磺酸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钠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化剂用于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智俊 王木立 +1 位作者 朱东 张东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以十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000P)进行改性。采用所制备的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粒子,研究了乳液合成中乳化剂的酯化程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的... 以十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000P)进行改性。采用所制备的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粒子,研究了乳液合成中乳化剂的酯化程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的浓度、单体和引发剂滴加时间对乳液粒径、凝胶量等的影响,并利用红外(FT-IR)、纳米激光粒度仪(DLS)、透射电镜(TEM)进行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SMA-1000P与十二醇质量比为1∶0.75时可获得性能最佳的乳化剂。TEM观察到的乳液粒径大小及分布趋势与DLS测得的结果一致,同时也证明了核壳结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种子乳液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S无规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复鞣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小瑞 来水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34-41,共8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溶液转相乳液聚合制得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命名为RMS),将其用于铬鞣山羊蓝湿皮的复鞣工艺中,用扫描电镜对复鞣革粒面和剖面进行了观察,使用动态粘弹仪研究了复鞣坯革的动态力学性能.结...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溶液转相乳液聚合制得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命名为RMS),将其用于铬鞣山羊蓝湿皮的复鞣工艺中,用扫描电镜对复鞣革粒面和剖面进行了观察,使用动态粘弹仪研究了复鞣坯革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MS复鞣剂与其它常用复鞣剂相比综合性能更好,尤以助染性和柔软性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共聚合原理 柔软性复鞣剂 交替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恶霉灵为活性组分的聚合杀菌剂的控制释放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台立民 刘冬雪 +1 位作者 沈永嘉 司乃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3-536,共4页
3- ( 3′-异氰酸酯基 - 4′-甲基苯胺基羰基 )氧基 - 5 -甲基 -异唑借助于乙二胺与苯乙烯 -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接枝聚合物 ,在模拟的应用环境中经水解和 /或微生物降解等过程可以以有效剂量持续释放出具有杀菌性的活性组分 ,其杀菌... 3- ( 3′-异氰酸酯基 - 4′-甲基苯胺基羰基 )氧基 - 5 -甲基 -异唑借助于乙二胺与苯乙烯 -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接枝聚合物 ,在模拟的应用环境中经水解和 /或微生物降解等过程可以以有效剂量持续释放出具有杀菌性的活性组分 ,其杀菌活性与 3-羟基 - 5 -甲基异唑 (恶霉灵 )基本一致 ,持效期至少 40天。在同等条件下 ,恶霉灵在第 40天已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5-甲基异恶唑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杀菌活性 农药 恶霉灵 活性组分 聚合杀菌剂 控制释放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唑醇聚合物杀菌剂的合成和生物活性测试 被引量:3
5
作者 台立民 刘冬雪 +1 位作者 徐龙鹤 司乃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3-955,共3页
为了克服烯唑醇易受风、雨水、光及微生物等因素影响而大量流失的缺点,通过化学反应使其与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结合,得到了一种杀菌聚合物。试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在模拟的应用环境中经水解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能够以有效剂量持续... 为了克服烯唑醇易受风、雨水、光及微生物等因素影响而大量流失的缺点,通过化学反应使其与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结合,得到了一种杀菌聚合物。试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在模拟的应用环境中经水解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能够以有效剂量持续释放出具有杀菌性的活性组分,其杀菌活性与烯唑醇基本一致,持效期至少30天。这种烯唑醇高分子缓释剂对于有效利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环境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唑醇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聚合物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