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PbS纳米棒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琳钧 马海红 +2 位作者 任凤梅 周正发 徐卫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33-136,共4页
以硝酸铅、硫脲为主要原料,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为模板,利用水热/溶剂热法,在120℃下反应24h制备了SMA/PbS复合材料。并利用XRD、SEM、FTIR、UV-Vis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所得纳米晶体进行表征,证实所得晶体为立方结构的PbS纳米... 以硝酸铅、硫脲为主要原料,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为模板,利用水热/溶剂热法,在120℃下反应24h制备了SMA/PbS复合材料。并利用XRD、SEM、FTIR、UV-Vis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所得纳米晶体进行表征,证实所得晶体为立方结构的PbS纳米棒。考察了溶剂、pH值和硫源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发现当使用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pH约11、硫脲作为硫源时,SMA可很好的修饰PbS并形成棒状结构,并初步探讨其成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硫化铅 纳米棒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7
2
作者 雷洪 官文超 廖道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0-182,共3页
A fullerene styrene maleic anhydride ternary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It is soluble in water and of spherical shape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about 83 nm. As an additive for a base stock (a triethanolamine solutio... A fullerene styrene maleic anhydride ternary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It is soluble in water and of spherical shape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about 83 nm. As an additive for a base stock (a triethanolamine solution of mass fraction 2%), the fullerene copolymer was able to rais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and reduce the friction coeffient consider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固定葡萄糖淀粉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书香 王振华 +1 位作者 康海彦 张贺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利用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具有可逆溶解 -沉淀性能的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载体 ,并测定了其临界 pH值 (2 .4 7~ 3.5 1) .利用载体上的酸酐基团固定葡萄糖淀粉酶 ,得到了具有液相酶和固相酶两者... 利用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具有可逆溶解 -沉淀性能的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载体 ,并测定了其临界 pH值 (2 .4 7~ 3.5 1) .利用载体上的酸酐基团固定葡萄糖淀粉酶 ,得到了具有液相酶和固相酶两者优点的固定化酶 .考察了单体组成、固定化反应时间对固定化酶酶活的影响和可回收利用性 .固定化酶 (湿 )酶活可达 2 347u/ g ,经溶解 -沉淀循环 3次回收后的固定化酶酶活可保留 7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 三元共聚物 固定化酶 葡萄糖淀粉酶 可逆沉淀-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荣伟 石正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1期73-76,共4页
介绍了苯乙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SAM)在工程塑料高性能化方面的用途,以及其本身作为基体材料使用时的性能;阐述了经SAM增容后,聚酰胺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合金所展示的优异低温抗冲击性能。从应用和生产... 介绍了苯乙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SAM)在工程塑料高性能化方面的用途,以及其本身作为基体材料使用时的性能;阐述了经SAM增容后,聚酰胺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合金所展示的优异低温抗冲击性能。从应用和生产角度,表明了SAM按其组成不同分别可用作基体树脂、增容剂、耐热ABS的基础原料等。国内已有批量的SAM产品推向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腈 顺丁烯二酸酐 三元共聚物 工程塑料 低温抗冲击性 SAM 基体树脂 增容剂 玻璃纤维 增强 聚酰胺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交替共聚物的研制 被引量:5
5
作者 乐赣文 郁剑乙 王荣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2-236,共5页
以单体配比St:MA=1:1(摩尔比),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交替型聚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结构和树脂的固体形态等,并讨论了工艺条件的影响。... 以单体配比St:MA=1:1(摩尔比),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交替型聚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结构和树脂的固体形态等,并讨论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实验表明,本工艺条件下SMA树脂颗粒形成的机理符合沉淀聚合颗粒形成机理模式,本法是典型的非均相溶液(沉淀)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消光薄膜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杨康 曾舒 +5 位作者 黄晓枭 张怡 王聚恒 麻玉龙 钟安澜 刘蔚凯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1,共8页
以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共混改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LLD/SEPS共混物消光薄膜。测试了不同SEPS含量下PE-LLD/SE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熔融结晶行为及相应薄膜的光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E-LL... 以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共混改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LLD/SEPS共混物消光薄膜。测试了不同SEPS含量下PE-LLD/SE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熔融结晶行为及相应薄膜的光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E-LLD/SEPS共混物呈现单一熔融峰,说明两种组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SEPS含量增加,PE-LLD的结晶度以及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逐渐降低,消光薄膜的雾度、纵横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耐穿刺强度和落镖冲击强度逐渐上升,而透光率和光泽度降低。当SEPS质量分数为20%时,薄膜的雾度为68.56%,透光率为89.36%,光泽度为6.04 GU,呈现优异的消光特性;当SEPS质量分数为10%~20%时,薄膜纵横向拉伸强度差值较小,表现出良好的纵横向拉伸强度均匀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EPS对PE-LLD具有显著的增韧效应。综上所述,SEPS改性PE-LLD制备的消光薄膜在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消光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高端快速包装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 乙烯 消光薄膜 共混改性 消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消光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7
作者 吕金龙 曾舒 +3 位作者 黄晓枭 张怡 王聚恒 杨康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光电雾度仪和光泽度仪的测试结果显示,随着SBR含量的增加,PE消光膜的雾度逐渐上升,而透光率和光泽度则相应降低。当SBR质量分数超过15%时,PE薄膜的雾度超过60%,透光率大于88%,光泽度低于10 GU,展现出优异的消光特性。万能拉力试验机的测试结果表明,PE消光膜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随SBR质量分数的增加趋于一致,显示出良好的纵/横向力学均匀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BR对PE具有显著的增韧效应。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显示,SBR/PE共混物呈现单一熔融峰,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随着SBR质量分数的增加,PE的结晶度逐渐降低。毛细管流变仪测试结果表明,SBR能够有效提高PE的加工性能。综上所述,SBR改性PE制备的消光膜在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消光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高端快速包装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乙烯 消光膜 共混改性 消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
8
作者 莫笑君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3,54,共7页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单体,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和选择性加氢技术,合成了具有不同3,4-结构含量、苯乙烯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加氢度的SEPS,建立了聚合物主要结构参数与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异戊二烯段3,4结构含量在55%以上、苯乙烯含量在20%、数均分子量控制在1.0×10^(5)以上的SEP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有效阻尼温域(阻尼因子>0.3)范围为-20~35℃,温差达到55℃,是较理想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阻尼减震材料,可用作减震、去耦、隔声、消声覆盖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聚异戊二烯3 4-结构 阴离子聚合 选择性加氢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降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聚源 戚朝荣 +2 位作者 张耀君 刘春地 梁利平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5-67,共3页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1 3℃ ;当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 ,BPO的用量为 0 .9% ,在 85℃反应 1 0 h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合成 降凝性能 降凝剂 二元共聚物 含蜡原油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钱军民 金志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2-165,共4页
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APTEOS)为交联剂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顺丁烯二酸酐(MAH)和四乙氧基硅 (TEOS)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得了两相间以共价键结合的透明 MMA- MAH共聚物 / Si O2 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APTEOS)为交联剂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顺丁烯二酸酐(MAH)和四乙氧基硅 (TEOS)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得了两相间以共价键结合的透明 MMA- MAH共聚物 / Si O2 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通过 FT- IR分析证实了材料有机相与无机相之间是以共价键结合的。随着无机相含量的增加 ,材料热性能呈明显上升趋势。复合材料可见光透过率在 75 %左右 ,当 Si O2 含量超过一定值后 ,可见光透过率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SIO2 杂化材料 制备 性能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γ-Al_(2)O_(3)催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浩浩 郭方 +2 位作者 荣泽明 侯召民 苏东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2-880,共9页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论负载量(以载体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条件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γ-Al_(2)O_(3)为载体并负载10%的Ni为催化剂、环己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压力为1MPa、反应时间3.0 h的条件下,催化剂具有最优活性,聚异戊二烯嵌段加氢度达到85%,副反应苯环的加氢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Ni/γ-Al_(2)O_(3) 非均相催化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久芬 周海骏 +1 位作者 姜丽萍 冷国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3,共4页
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R- SMA树脂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较低的熔体粘度 ,优异的加工性能 ,能与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本文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环己酮为溶剂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 R- SMA树脂。讨论了加料方式... 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R- SMA树脂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较低的熔体粘度 ,优异的加工性能 ,能与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本文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环己酮为溶剂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 R- SMA树脂。讨论了加料方式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组成与流动性能的关系。并用 13C-N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合成 表征 耐热性 熔体粘度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化剂用于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智俊 王木立 +1 位作者 朱东 张东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以十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000P)进行改性。采用所制备的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粒子,研究了乳液合成中乳化剂的酯化程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的... 以十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000P)进行改性。采用所制备的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粒子,研究了乳液合成中乳化剂的酯化程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的浓度、单体和引发剂滴加时间对乳液粒径、凝胶量等的影响,并利用红外(FT-IR)、纳米激光粒度仪(DLS)、透射电镜(TEM)进行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SMA-1000P与十二醇质量比为1∶0.75时可获得性能最佳的乳化剂。TEM观察到的乳液粒径大小及分布趋势与DLS测得的结果一致,同时也证明了核壳结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种子乳液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增容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孟季茹 梁国正 +1 位作者 赵磊 朱光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8-42,共5页
介绍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四种制备方法 :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以及本体 -悬浮聚合法 ,讨论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摩尔分子质量及其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用量以及共混顺序等因素... 介绍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四种制备方法 :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以及本体 -悬浮聚合法 ,讨论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摩尔分子质量及其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用量以及共混顺序等因素对其增容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 无规共聚物 合成 增容作用 合成方法 改性 增容剂 共混物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对20%除虫脲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停停 张树芹 +1 位作者 路福绥 陈甜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6-1052,共7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共聚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经磺化制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磺酸钠(SSMA)。通过测定平均粒径、Zeta电势、黏度等考察了SSMA对20%除虫脲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共聚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经磺化制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磺酸钠(SSMA)。通过测定平均粒径、Zeta电势、黏度等考察了SSMA对20%除虫脲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分散剂为75℃聚合得到的SSMA,其质量分数为3%时,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最好;当pH=9时SSMA分子完全电离,能为颗粒提供较大的空间势垒,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最好;Na+或Ca2+压缩颗粒界面的双电层,降低Zeta电势的绝对值,使颗粒因带电量减少而聚结,导致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变差;当离子浓度相同时,Ca2+的聚沉能力强于Na+,添加Ca2+后的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除虫脲 悬浮剂 分散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核磁共振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一青 王荣伟 +2 位作者 石正金 夏燕敏 王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2,共3页
利用 1HNMR、13CNMR及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 )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序列结构和组成 ,并比较了几种核磁共振实验技术对分析SMA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表明1HNMR是分析组成的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核磁共振 序列结构 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PC/ABS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春林 段辉丽 吴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为反应单体,加入引发剂、链转移剂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SAM)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种类、用量及链转移剂用量对三元共聚物摩尔质量的影响,寻求最优的合成条件;并以自制的SAM...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为反应单体,加入引发剂、链转移剂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SAM)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种类、用量及链转移剂用量对三元共聚物摩尔质量的影响,寻求最优的合成条件;并以自制的SAM来增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探讨了SAM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FTIR)、核磁(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三元聚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效果优于过氧化苯甲酰(BPO),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物质的量之比为60∶38∶2,链转移剂十二硫醇(TDM)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用量均为单体总质量的0.1%时,可获得摩尔质量为80 000 g/mol左右的三元共聚物SAM;SAM对PC/ABS共混物起到了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聚合 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阳离子化改性及其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福顺 张霞 +2 位作者 田安丽 付少海 王潮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64-1168,1172,共6页
采用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通过界面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改性,制备高分子分散剂(SMG)。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TA和SMA中酸酐发生反应,生成了酯键,当ETA对SMA摩尔比为1.3、对甲苯磺酸占SMA总质量的14%、反应时间... 采用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通过界面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改性,制备高分子分散剂(SMG)。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TA和SMA中酸酐发生反应,生成了酯键,当ETA对SMA摩尔比为1.3、对甲苯磺酸占SMA总质量的14%、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78℃时,SMG阳离子化度为30.96%。应用实验表明,SMG对炭黑的分散效果明显优于SMA,当SMG阳离子度大于14%、pH=9、SMG对颜料的质量分数为7%时,制备炭黑分散体粒径为170 nm,炭黑分散体热稳定性较佳,60℃处理24 h,粒径变化率仅为3.6%。所制备分散体在pH=3时,炭黑Zeta电位为+28.61 mV,当pH>6.5后,Zeta电位变为负值,表现出两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分散剂 颜料分散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法测定高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组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宁春花 尤小红 李丽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0-1192,共3页
Styrene(St)-maleic anhydride(MA) copolymer(SMA) with high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as initiator,using solution-precipitation,and the gradual warming polymerizati... Styrene(St)-maleic anhydride(MA) copolymer(SMA) with high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as initiator,using solution-precipitation,and the gradual warming polymerization.The effects of the mole ratio of styrene to maleic anhydride,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initiator amount on the polymerization is studied.The determination of copolymer composition is also studied for a series of different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by using thermogravimetry to determine their composition.The research show that determination process of thermogravimetry is simple,rapid and 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来酸酐含量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热重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的二维核磁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红文 周涛 +2 位作者 李波 李林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97,共5页
利用二维核磁方法对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的链段微结构进行了定性。利用普通一维1H和13C核磁得到了共聚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信息;利用1H-1H-COSY二维核磁确定了共聚物中同核氢质子之间的偶合关系;利用13C-1H-HSQC和13C-1H-HMBC二维... 利用二维核磁方法对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的链段微结构进行了定性。利用普通一维1H和13C核磁得到了共聚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信息;利用1H-1H-COSY二维核磁确定了共聚物中同核氢质子之间的偶合关系;利用13C-1H-HSQC和13C-1H-HMBC二维核磁确定了共聚物异核碳氢原子的单键相关性,明确了直接相连接的C-H化学位移,为微结构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归属了苯乙烯嵌段结构中的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化学位移;同时归属了乙烯-丁烯嵌段链段结构中的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化学位移,并确定了重复单元的链段结构状态。二维核磁方法可以得到很多在普通一维核磁中难以解析的信息。二维核磁是对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链结构定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二聚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 二维核磁 -氢直接相关谱 碳氢直接相关谱 碳氢远程相关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