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中改性剂含量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高莉宁 缑晶 +3 位作者 符小红 蔡娜娜 况栋梁 陈华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54-61,共8页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掺量是决定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抵制市场上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掺假现象,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SBS改性剂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整理总结,其中主要包括物理方...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掺量是决定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抵制市场上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掺假现象,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SBS改性剂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整理总结,其中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即红外光谱法、荧光显微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热重分析法、提取分离法、双键滴定法以及电位滴定法。系统梳理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化学检测方法比传统的物理方法精确度高。由于SBS含量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采用单一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改性剂的含量,因此结合各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叉检测方法理念:红外光谱法作为基础的定性判断,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改性剂含量测定,最终通过其他物理手段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改性沥青 sbs含量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淼 郁秋明 +1 位作者 王万杰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3-757,共5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DSC分析发现,SBS的相结构特别是其中质量分数较低的PS相畴的大小受热历史影响显著.用TEM表征了SBS的双相连续形态和两相相畴尺寸.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DSC分析发现,SBS的相结构特别是其中质量分数较低的PS相畴的大小受热历史影响显著.用TEM表征了SBS的双相连续形态和两相相畴尺寸.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SBS嵌段大分子的松弛行为.结果表明,在低于PS相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嵌段分子中的PB段已可发生运动;而当高于PS玻璃化转变温度后,由于PB与PS间的相互作用及PB的链缠结所限制,体系仍保持较高的弹性模量,呈现“第二平台”特征流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粘弹弛豫 相形态 有序-无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枫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0-253,共4页
通过掺加不同含量糠醛抽出油、红油增塑剂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分析其对SBS改性沥青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判断影响SBS改性沥青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含量是提高软化点、弹性恢复的主要因素... 通过掺加不同含量糠醛抽出油、红油增塑剂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分析其对SBS改性沥青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判断影响SBS改性沥青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含量是提高软化点、弹性恢复的主要因素;糠醛抽出油含量增大则可明显提高其延度指标,且改善SBS改性沥青的离析程度;红油增塑剂含量增大可大幅提高SBS改性沥青的延度指标,但高温性能下降且离析严重,短期老化后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同等含量抽出油老化后指标。因此可在SBS含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掺加适当的糠醛抽出油以改善SBS改性沥青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性能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改性 糠醛抽出油 红油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树堂 薛志超 +3 位作者 刘兆新 马峥浩 刘源 张吉哲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379,共6页
采用简单性能试验机测试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占基质沥青质量分数分别为6%、8%的干法SBS改性SMA-13型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在不同试验温度、加载频率时的动态模量与相位角,并与常规的湿法SBS改性SMA13进行对比分... 采用简单性能试验机测试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占基质沥青质量分数分别为6%、8%的干法SBS改性SMA-13型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在不同试验温度、加载频率时的动态模量与相位角,并与常规的湿法SBS改性SMA13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各自的动态模量主曲线。结果表明:在低温5℃及常温20℃时,改性剂含量不同的干法SBS改性SMA13的动态模量差异较小,并且均比湿法SBS改性SMA13的动态模量小,表明干法SBS改性SMA13具有较好的低温柔性;在较高温度50、60℃时,干法SBS改性SMA13的动态模量、弹性模量与黏性模量均比湿法SBS改性SMA13的大,说明干法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更强,高温稳定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改性 动态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乳化沥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谢金香 黄玮 丛玉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3-276,共4页
介绍了乳化沥青的发展进程,SBS改性乳化沥青的优点、制备工艺以及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乳化沥青在碎石封层、稀浆封层以及微表处的作用,最后对其改性乳化沥青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乳化沥青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微表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杜丽利 金滟 刘荣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4期70-73,共4页
从相态结构、改性及其共混等几个角度分别概述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研究近况,并对SEBS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了较详报道。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研究进展 相态结构 改性 共混 相容性 SEBS s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溶液粘度的测定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郑昌仁 徐敏 +2 位作者 吴石山 李洪泊 刘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82,共5页
采用 NEX- 1型锥板粘度计和 HAAK- 10 0型锥板粘度计测定了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两种型号 SBS140 1和 SBS4 4 0 2的环己烷溶液和甲苯溶液的粘度 ,温度范围为 2 0℃~ 60℃ ,浓度范围为1%~ 2 5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溶液粘度... 采用 NEX- 1型锥板粘度计和 HAAK- 10 0型锥板粘度计测定了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两种型号 SBS140 1和 SBS4 4 0 2的环己烷溶液和甲苯溶液的粘度 ,温度范围为 2 0℃~ 60℃ ,浓度范围为1%~ 2 5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并计算出了运动粘度。 8%以下溶液呈现牛顿流体的性质 ,粘度基本不随剪切速率改变。浓度从 10 %起 ,溶液呈现出非牛顿性 ,粘度随剪切速率呈幂率变化 ,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高。在本文的测量范围内 ,绝对粘度与浓度呈三次多项式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高分子溶液 粘度 测定 锥板粘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柔性传感器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汶玥 周彦粉 +3 位作者 王玉浩 江亮 马建伟 陈韶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49-856,共8页
柔性传感器可将外界的机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以记录变形、运动时的相关数据变化。相较于传统的刚性传感器,如金属传感器和半导体传感器,柔性传感器有着易于拉伸、易于多维度变形和高回复等优异性能,可被应用到人体肢体运动检测、蒸... 柔性传感器可将外界的机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以记录变形、运动时的相关数据变化。相较于传统的刚性传感器,如金属传感器和半导体传感器,柔性传感器有着易于拉伸、易于多维度变形和高回复等优异性能,可被应用到人体肢体运动检测、蒸汽检测及机器人运行控制等,逐渐成为智能穿戴领域研究的热点。柔性传感器可通过聚合物与导电填料共混或进行表面涂覆整理制备,从而具有柔性、可拉伸性、可回复性以及优异的导电性能,使其能够根据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电信号响应。对近些年柔性传感器研究中涉及的聚合物基体及导电填料进行简介,对基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oly (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的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综述,最后对SBS柔性传感器面临的问题作出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 导电填料 柔性传感器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导电泡沫材料
9
作者 夏利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49,共6页
为研究功能助剂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导电泡沫材料的影响,选择以氧化锌(ZnO)和硬脂酸锌(ZnSt)为发泡助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炭黑(CB)为导电助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了ZnO/Z... 为研究功能助剂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导电泡沫材料的影响,选择以氧化锌(ZnO)和硬脂酸锌(ZnSt)为发泡助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炭黑(CB)为导电助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了ZnO/ZnSt用量对AC分解温度的影响,通过硫化仪、物理性能测试、电性能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研究了CB含量对SBS导电发泡材料的硫化发泡特征性能、物理性能、电性能和泡孔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及AC含量对电性能和泡孔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ZnO与ZnSt复配使用可高效降低AC发泡温度;当CB含量为15份时,SBS复合材料的硫化扭矩和发泡时间突增,泡沫由绝缘体变成半导体,当CB含量为20份时,泡沫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明显下降,泡沫由半导体变成导体,CB含量变化对泡孔结构影响较小;AC含量增加会导致泡孔截面从圆形变成多边形,泡孔壁变薄,泡沫的导电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材料 导电性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对聚乳酸/SBS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博成 刘桅 +4 位作者 涂征 吴崇刚 石彪 胡涛 龚兴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833-3836,共4页
采用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无规共聚物(PSMA)(n St∶n MA=75∶25)为增容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乳酸(PL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三嵌段共聚物熔融共混,研究了PSMA的含量对PLA/SBS共混物(m PLA∶m SBS=90∶10)相容性的影响。... 采用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无规共聚物(PSMA)(n St∶n MA=75∶25)为增容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乳酸(PL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三嵌段共聚物熔融共混,研究了PSMA的含量对PLA/SBS共混物(m PLA∶m SBS=90∶10)相容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对共混物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表征。SEM结果表明,加入1%(质量分数)的PSMA使PLA/SBS共混物中SBS相分散更均匀,界面粘接增强。加入1%(质量分数)PSMA的PLA/SBS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是PLA的7.1倍和2.3倍。DSC和流变学结果表明,PSMA的加入增强了PLA和SBS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液体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闯 李杨 +3 位作者 张春庆 张红霞 周娟娟 王玉荣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42,共6页
采用阴离子聚合制备了线型和星型液体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LBSC)、含渐变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采用甲酸-H_2O_2原位法对上述LBSC进行了环氧化反应。考察了H_2O_2用量、环氧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相对分子质量、苯乙烯含量和序列结构... 采用阴离子聚合制备了线型和星型液体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LBSC)、含渐变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采用甲酸-H_2O_2原位法对上述LBSC进行了环氧化反应。考察了H_2O_2用量、环氧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相对分子质量、苯乙烯含量和序列结构等对LBSC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了环氧化液体丁苯共聚物(ELBSC)偶联剂对聚丁二烯活性链末端偶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H_2O_2用量可以得到环氧值可控的ELBSC,当H_2O_2与丁苯共聚物中聚丁二烯双键的摩尔比为0.6,反应时间在120 min,温度在50℃时可达到最大环氧值;随着ELBSC用量的增加,偶联效率逐渐增大,相对臂数逐渐减小,在环氧基团与锂的摩尔比为1.0时偶联效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环氧化反应 环氧值 序列结构 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增容对聚乳酸/SBS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刘桅 王博成 +3 位作者 吴崇刚 胡涛 郑譞 龚兴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38,共5页
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SMA)增容剂对聚乳酸(PL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的影响。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LA/SBS(m PLA∶m SBS=95∶5)和PLA/SBS/SMA(m PLA∶m SBS∶m SMA=95∶5∶3)共混... 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SMA)增容剂对聚乳酸(PL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的影响。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LA/SBS(m PLA∶m SBS=95∶5)和PLA/SBS/SMA(m PLA∶m SBS∶m SMA=95∶5∶3)共混物,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SMA增容PLA/SBS共混物的形貌、非等温结晶行为、等温结晶行为和晶体形貌。结果表明,SBS的增塑效应和异相成核效应对PLA的非等温结晶和等温结晶行为有促进作用;而SMA的加入起到了降低SBS分散相尺寸的作用,同时阻碍了SBS对PLA结晶行为的促进作用。增容剂SMA阻碍SBS对PLA基体结晶行为促进作用的可能原因在于SMA在PLA和SBS界面处的阻隔作用导致两者接触面积减少,且SMA对PLA的结晶没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 共混 增容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杰 郑哲楠 罗英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7-765,共9页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中的橡胶粒子相形态难以精确调控的问题,提出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合成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并通过共混制备嵌段型ABS树脂,研究嵌段共聚物分子...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中的橡胶粒子相形态难以精确调控的问题,提出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合成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并通过共混制备嵌段型ABS树脂,研究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对材料相形态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乳液共混可制得橡胶粒子均匀分散的ABS树脂,与市售产品相比,采用两嵌段共聚物为增韧剂的嵌段型ABS树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将增韧剂改为三嵌段共聚物,材料的拉伸断裂韧性能进一步提升,但缺口冲击性能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RAFT乳液聚合 共聚物 相形态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对3D打印用ABS性能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禄辉 孙东成 +1 位作者 曹艳霞 赖华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80,共6页
采用不同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SBC)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进行熔融共混改性以制备3D打印ABS功能材料。对共混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BS/SBC共混物熔体黏度明显降低,流变性能的剪切频率依赖性变弱,低频下熔体强... 采用不同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SBC)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进行熔融共混改性以制备3D打印ABS功能材料。对共混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BS/SBC共混物熔体黏度明显降低,流变性能的剪切频率依赖性变弱,低频下熔体强度升高。ABS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的加入使剪切温度敏感性下降,SBS、SEBS的加入使ABS韧性提高,SIS以及K树脂对ABS具有优异的流变改性作用。针对3D打印对ABS材料熔体黏度要低、流变性能对剪切频率和成型温度的依赖性要低,低频下熔体强度要高以及一定的韧性和弯曲性能等要求,四种不同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体现出了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苯乙烯共聚物 3D打印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热降解过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性坤 胡付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3,共3页
利用热重法研究了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丁二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B)S在N2气氛以不同速率β升温时的热降解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S(IB)S的热降解过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由三步变为两步进行,热降解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分... 利用热重法研究了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丁二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B)S在N2气氛以不同速率β升温时的热降解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S(IB)S的热降解过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由三步变为两步进行,热降解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分别采用Kissinger方程、Doyle方程计算热降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并与用Coats Redfen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分析鉴别出热降解过程的动力学表达式,从而确定了S(IB)S的热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热分解 机理 热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接枝纳米SiO_2对SBS的改性研究
16
作者 唐龙祥 石洪莹 +1 位作者 刘春华 梁甘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产物为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转矩流变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产物为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转矩流变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在SBS中分散比较均匀,使SBS/SiO2-g-PS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SBS/SiO2复合材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二氧化硅 苯乙烯 接枝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7
作者 何海燕 徐宏德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1,共4页
综述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在塑料垃圾回收、塑料改牲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介绍了SBS薄膜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光记忆材料方面的应用。SBS的引入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材料体系的综合性能,具有广阔的技术开发前景。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弹性体 废旧塑料回收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溶胀程度对其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影响及内在机理
18
作者 张齐超 王鹏 +4 位作者 徐涛 董晓康 郑祺栋 王海雨 李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674-8681,共8页
由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本构关系不明确,目前提高SBS改性沥青性能的方式仍是单纯提高其SBS含量,然而路面早期病害依旧频发。为了在不增加SBS含量情况下,... 由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本构关系不明确,目前提高SBS改性沥青性能的方式仍是单纯提高其SBS含量,然而路面早期病害依旧频发。为了在不增加SBS含量情况下,探明SBS的溶胀程度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SBS改性沥青微观形貌,以动态剪切流变仪分析SBS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与流变性能,利用分子动力学揭示SBS溶胀程度对其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完全溶胀状态的星线共混型SBS改性沥青具有更高的溶胀面积,在常规性能,流变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分子模拟则表明SBS的完全溶胀使得SBS改性沥青的径向分布函数峰更高,提升了SBS改性沥青中SBS分子与轻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保持了原有稳定沥青胶体结构的基础上使得SBS苯乙烯端相互连接,形成π-π共轭,提升了SBS网络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改性沥青 溶胀网络 微观结构 流变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等级SBS改性沥青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永林 王重平 翁惠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0-714,共5页
采用物理分散加化学改性技术,在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10万吨/年的工业装置上探索了生产I-D等级改性沥青产品。结果表明:工艺配方D生产的I-D改性沥青产品部分指标远优于JT J036-98聚合物改性沥青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研究进一步表明,要提... 采用物理分散加化学改性技术,在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10万吨/年的工业装置上探索了生产I-D等级改性沥青产品。结果表明:工艺配方D生产的I-D改性沥青产品部分指标远优于JT J036-98聚合物改性沥青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研究进一步表明,要提高针入度指数(P I),改性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加入量是关键,随着改性剂加入量的增加,改性沥青产品的粘度呈上升趋势,P I和延伸度则先增加后下降;而相容剂加入量则随改性剂加入量的不同,对改性沥青产品性能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 改性沥青 I-D等级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条件下基于分子模拟的SBS改性沥青自愈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佃光 张伟 +1 位作者 张伟光 祝铭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1,共10页
为研究老化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自愈合能力的影响,建立SBS改性沥青分子模型,并通过计算玻璃化转变温度、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建立SBS改性沥青自愈合模型,评价不同老化条件下SBS... 为研究老化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自愈合能力的影响,建立SBS改性沥青分子模型,并通过计算玻璃化转变温度、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建立SBS改性沥青自愈合模型,评价不同老化条件下SBS改性沥青的自愈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沥青老化和SBS老化均会降低SBS改性沥青的自愈合能力,其中,沥青老化对SBS改性沥青自愈合能力的影响较大,SBS老化对改性沥青自愈合能力的影响较小。与“基质沥青+SBS”自愈合模型相比,“老化沥青+老化SBS”自愈合模型的裂纹修复时间明显延长。对沥青进行再生恢复是改善老化后沥青混合料裂纹修复性能的关键。研究结果为优化道路沥青材料的开发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改性沥青 老化 自愈合性能 浓度剖面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