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制备及结构-光学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洪耀 吴蕾 胡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56-2359,共4页
有机共轭材料由于在电子、非线性光学和发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引起人们广泛兴趣。苯乙烯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共轭化合物。文章采用相转移Wittig反应和钯催化Heck反应合成了三种不同取代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研究了分子结构与电子吸收... 有机共轭材料由于在电子、非线性光学和发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引起人们广泛兴趣。苯乙烯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共轭化合物。文章采用相转移Wittig反应和钯催化Heck反应合成了三种不同取代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研究了分子结构与电子吸收光谱和材料发光性能关系。同没有取代基的化合物3a相比(电子最大吸收峰波长358nm),化合物3c中CH3取代导致电子吸收光谱轻微红移到356nm,硝基取代的化合物3b呈现出更大的吸收光谱红移现象,电子吸收最大峰红移到388nm。同时发现:CH3取代的化合物3c产生荧光发射峰在414nm,同没有取代基的化合物3a相比,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增强;相反具有吸电子NO2取代基的化合物3b荧光发射峰位于525nm,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减弱。可见二苯乙烯分子中取代基结构对分子光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这为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Wittig反应 钯催化Heck反应 苯乙烯衍生物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顾红梅 张喜全 +2 位作者 徐宏江 王丽 李宝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3-777,共5页
以甲氧基取代的4’-氨基二苯乙烯与4-溴甲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了4种新的二苯乙烯衍生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经NMR、IR和元素分析确定。以HeLa、SMMC-7721、BGC-823和A549为受试细胞株,用MTT... 以甲氧基取代的4’-氨基二苯乙烯与4-溴甲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了4种新的二苯乙烯衍生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经NMR、IR和元素分析确定。以HeLa、SMMC-7721、BGC-823和A549为受试细胞株,用MTT法测试了这4种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苯乙烯衍生物DMAEAS的合成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延云兴 程秀凤 +3 位作者 何畏 任燕 方奇 蒋民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Trans-4-(Dimethylamino)-4′-(diethylamino) stilbene(DMAEAS)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UV spectrum of the compound has been recorded. The single photon fluorescenc... Trans-4-(Dimethylamino)-4′-(diethylamino) stilbene(DMAEAS)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UV spectrum of the compound has been recorded. The single photon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the compound under 370 nm excitation shows the presence of two bands at 420 nm and 438 n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二苯乙烯衍生物 合成 光学性质 DMAE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烯胺的合成(Ⅳ):醋酸钠快速促进β,β-二氰基苯乙烯衍生物与NBS反应转变成相应的烯胺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战国 刘德娥 +1 位作者 李文丽 刘亚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60-2365,共6页
建立了由缺电子烯烃(β,β-二氰基苯乙烯衍生物)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反应快速转变成功能化烯胺的新方法.缺电子烯烃在N,N-二甲基酰胺(DMF)溶剂中,在NaOAc促进下与NBS反应,可快速转变成相应的烯胺.在优化的条件下,考察了12种β,β-... 建立了由缺电子烯烃(β,β-二氰基苯乙烯衍生物)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反应快速转变成功能化烯胺的新方法.缺电子烯烃在N,N-二甲基酰胺(DMF)溶剂中,在NaOAc促进下与NBS反应,可快速转变成相应的烯胺.在优化的条件下,考察了12种β,β-二氰基苯乙烯衍生物与NBS的反应情况,各种β,β-二氰基苯乙烯衍生物均能转变成相应的烯胺,证明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收率高(最高收率可达98%).所用催化剂易得、稳定,价格低廉,并且反应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为合成功能化烯胺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所有产物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波谱和高分辨率质谱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 β-二氰基苯乙烯衍生物 功能化烯胺 醋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吸收材料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福全 孙小捞 +4 位作者 熊飞 郭斌 梁浩 陈彪 张其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62-2466,共5页
设计、合成并用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表征了三种用于双光子吸收材料的二苯乙烯衍生物,4,4'-双(二苯氨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PSBP),4,4'-双(二乙氨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ESBP)和4,4,-双(9一咔唑基一反式... 设计、合成并用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表征了三种用于双光子吸收材料的二苯乙烯衍生物,4,4'-双(二苯氨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PSBP),4,4'-双(二乙氨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ESBP)和4,4,-双(9一咔唑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CSBP)。实验结果表明三者最强的单光子吸收出现在350-400nm之间,且单光子吸收和荧光光谱中表现出明显的溶剂化显色效应,揭示了分子内对称电荷转移的本质,双光子荧光光谱则揭示了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具有相同的发射机理。利用双光子上转换荧光法测试发现,三种双光子吸收材料在800nm飞秒激光的激发下具有较大的吸收截面,分别为892,617和483GM,这表明在双光子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衍生物 双光子吸收 上转换荧光 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蓝色电致发光材料——联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新友 朱文清 +4 位作者 吴有智 张步新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3-644,647,共3页
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蓝色电致发光材料———联苯乙烯衍生物 4,4′ 双 [2 ,2 (1 萘基 ,苯基 ) ]苯乙烯基 ) 1,1′ 联苯(NPVBi) ,由于材料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使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制备了结构为ITO/TPD/NPVBi/Alq/LiF/Al的... 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蓝色电致发光材料———联苯乙烯衍生物 4,4′ 双 [2 ,2 (1 萘基 ,苯基 ) ]苯乙烯基 ) 1,1′ 联苯(NPVBi) ,由于材料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使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制备了结构为ITO/TPD/NPVBi/Alq/LiF/Al的电致发光器件 ,研究了其电致发光性质 ,得到了色纯度较好的蓝色发光。特别是器件在不同的工作电流下 ,色坐标基本不变 ,色度相当稳定。研究表明NPVBi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蓝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电致发光材料 苯乙烯衍生物 合成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Heck反应制备长共轭生色二苯乙烯衍生物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新艳 吴蕾 徐洪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87-1489,共3页
采用Heck反应合成出6个带有不同推拉电子基团的二苯乙烯衍生物,产率68%~84%。研究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Heck偶联反应的影响,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20℃,溶剂DMF和Et3N体积比为2:1时可以获... 采用Heck反应合成出6个带有不同推拉电子基团的二苯乙烯衍生物,产率68%~84%。研究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Heck偶联反应的影响,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20℃,溶剂DMF和Et3N体积比为2:1时可以获得较高产率。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反应物结构对Heck反应产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反应物中双键的电子云密度的降低(对甲基苯乙烯〉苯乙烯〉4-乙烯吡啶),反应产率依次降低;芳卤的反应活性表现为:NO2-Ar-Br〉H—Ar—Br〉CH3-Ar—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K反应 苯乙烯衍生物 钯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苯乙烯衍生物的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英文)
8
作者 王明亮 张俊祥 +1 位作者 刘举正 徐春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77-680,共4页
对一种新型苯乙烯衍生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进行了研究.1-9-蒽基-4-氯甲基-2,5-二甲氧基苯的溶液随浓度的增大,其单体荧光逐渐减弱而激基复合物发光逐渐增强.在薄膜状态只有激基复合物荧光,表明在溶液和薄膜状态下均... 对一种新型苯乙烯衍生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进行了研究.1-9-蒽基-4-氯甲基-2,5-二甲氧基苯的溶液随浓度的增大,其单体荧光逐渐减弱而激基复合物发光逐渐增强.在薄膜状态只有激基复合物荧光,表明在溶液和薄膜状态下均存在单体向激基复合物的能量转移过程,且分子间距离越近,能量转移效率越高,以该化合物制成的单层二极管器件,其电致发光光谱随电压增强从激基复合物发光逐渐转变为激子复合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苯乙烯衍生物 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体和受体取代的苯乙烯衍生物的π-π相互作用
9
作者 杨文胜 姜月顺 +2 位作者 庄家骐 李铁津 田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729,共3页
具有电子给体(D)和电子受体的给-受体(D-π-A)分子, 由于在光诱导下可以产生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激发态, 可作为非线性光学和光电转换等材料[1,2]. D-π-A分子由于共轭体系一端是推电子取代基, 另一端是吸电子取代基, 所以其HOMO能级较... 具有电子给体(D)和电子受体的给-受体(D-π-A)分子, 由于在光诱导下可以产生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激发态, 可作为非线性光学和光电转换等材料[1,2]. D-π-A分子由于共轭体系一端是推电子取代基, 另一端是吸电子取代基, 所以其HOMO能级较高, LUMO能级较低[3,4], 在基态容易发生HOMO-LUMO非定域化作用(π-π相互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取代基对π-π相互作用的影响, 我们设计合成了以不同长度烷基链的氨基[(CH3)2N, (C12H25)2N, (C18H37)2N]作为给体、弱的受体吡啶基和强的受体吡啶盐基取代的6种苯乙烯衍生物, 利用稳态电子光谱研究了这些给-受体分子的聚集行为. 结果发现, D-π-A分子除了ICT激发态的特殊电荷分离功能外, 在基态有很强的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受体分子 Π-Π相互作用 J-聚集体 H-聚集体 苯乙烯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聚苯乙烯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 赵芸 +2 位作者 蔡瑞芳 黄祖恩 方渊清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93-301,共9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C60-聚苯乙烯衍生物合成研究的进展。C60分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基团可以通过(1)自由基引发的聚合反应;(2)傅-克烷基化反应;(3)环加成反应;(4)胺加成反应;(5)聚合物活性碳负离子加成反应等多... 综述了近几年来C60-聚苯乙烯衍生物合成研究的进展。C60分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基团可以通过(1)自由基引发的聚合反应;(2)傅-克烷基化反应;(3)环加成反应;(4)胺加成反应;(5)聚合物活性碳负离子加成反应等多种方法共价键合于聚苯乙烯骨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 苯乙烯 C60衍生物 苯乙烯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11
作者 李良玉 孙兵 +1 位作者 赵旺 方文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9-544,共6页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有机发光材料(2e),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光学性质、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溶剂效应及对酸/碱刺激的荧光响应;探索了其在酸/碱指示器及发光二极管(LED)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2e的溶液...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有机发光材料(2e),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光学性质、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溶剂效应及对酸/碱刺激的荧光响应;探索了其在酸/碱指示器及发光二极管(LED)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2e的溶液和固体均能发出荧光;2e的颜色及荧光发射波长/强度对酸/碱刺激具有可逆的响应,可作为酸/碱的荧光传感器;此外,基于2e理想的固态荧光发射特性,它还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 有机发光材料 酸/碱荧光传感器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苯乙烯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海媛 郑捷 +3 位作者 梁水妹 刘聪 石光 李国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6,共3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四苯乙烯类(TPEs)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高热稳定性、多功能性的TPEs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苯乙烯衍生物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二苯乙烯系列衍生物双光子吸收截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爱民 封继康 +2 位作者 赵显 刘春玲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97-1200,共4页
采用 PM3和 INDO/ CI理论方法 ,系统研究了对称取代反式二苯乙烯衍生物的结构和电子光谱 .在正确的 UV-Vis光谱基础上 ,预测了双光子吸收峰的位置 .自编程序用 SOS公式计算了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及双光子吸收截面 。
关键词 苯乙烯衍生物 电子光谱 双光子吸收截面 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量子化学 PM3 INDO/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三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在重金属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华 徐孝武 吴芳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94-2398,共5页
合成了2,4-二(2-噻吩乙烯基)-6-(4′-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1,3,5-均三嗪(2)并鉴定了其结构。在乙腈-水混合介质中,化合物2在355和416 nm处呈现双吸收峰,加入Cu2+,Hg2+和Fe3+后,均在520 nm附近形成新的吸收峰。化合物2与Cu2+、Hg2+和F... 合成了2,4-二(2-噻吩乙烯基)-6-(4′-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1,3,5-均三嗪(2)并鉴定了其结构。在乙腈-水混合介质中,化合物2在355和416 nm处呈现双吸收峰,加入Cu2+,Hg2+和Fe3+后,均在520 nm附近形成新的吸收峰。化合物2与Cu2+、Hg2+和Fe3+均形成1∶1型配合物,其结合常数分别为1.9×105L·mol-1,6.6×103L·mol-1,2.7×103L·mol-1。对照化合物4与金属离子的光谱响应与化合物2相似,仅吸收峰的位置不同。因此,可认为化合物2和4中三嗪环中的N和噻吩环中的S与Cu2+、Hg2+和Fe3+共同配位形成了稳定的金属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三嗪苯乙烯衍生物 比色分析 Cu2+ Hg2+ 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氰基苯乙烯荧光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及织物防伪
15
作者 武浩扬 吴宏伟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共5页
具有刺激响应发光的化合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多步化学反应合成两种新型氰基苯乙烯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在四氢呋喃(THF)/水混合体系中均表现出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AIE)行为。通过测试两种化合物固体粉末的荧光光谱发现,它们分别... 具有刺激响应发光的化合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多步化学反应合成两种新型氰基苯乙烯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在四氢呋喃(THF)/水混合体系中均表现出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AIE)行为。通过测试两种化合物固体粉末的荧光光谱发现,它们分别具有较亮的黄色(化合物C,510 nm)和橙色(化合物D,560 nm)荧光。经机械研磨后,化合物C的荧光发射峰产生从510 nm到530 nm的明显红移现象,粉末颜色也由黄色变为橙色;化合物D在研磨前后荧光颜色并未发生变化。化合物C具有不同的固体发光现象是由于羟基的存在,其可以诱导形成氢键,从而使化合物具有更灵敏的对外界刺激响应的性质,在施加外力后,分子堆积从紧密变松散,导致力致荧光红移。基于上述机理,开发了具有快速力致荧光颜色切换的压敏纺织品,为实现氰基苯乙烯化合物在先进信息加密和智能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氰基苯乙烯衍生物 压致变色 刺激响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哑铃状富勒烯C_(70)-聚苯乙烯高分子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建中 郭崇东 +1 位作者 陈彧 蔡瑞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86-1690,共5页
通过由萘钠引发得到的聚苯乙烯“活性”双阴离子与C_(70)的反应,合成了哑铃状C_(70-)聚苯乙烯高分子衍生物。产物经UV-Vis,FTIR,GPC,~1H NMR,^(13)C NMR,SEM,XRD,TGA和DSC等方法进行表征。GPC测得C_(70-)PS衍生物与其母体PS具有相近的... 通过由萘钠引发得到的聚苯乙烯“活性”双阴离子与C_(70)的反应,合成了哑铃状C_(70-)聚苯乙烯高分子衍生物。产物经UV-Vis,FTIR,GPC,~1H NMR,^(13)C NMR,SEM,XRD,TGA和DSC等方法进行表征。GPC测得C_(70-)PS衍生物与其母体PS具有相近的分子量。TGA分析表明,得到C_(70)的含量接近PS链两端各键合一个C_(70)分子,形成线型的哑铃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铃状富勒烯C70-聚苯乙烯高分子衍生物 合成 结构表征 阴离子聚合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联苯乙烯系列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17
作者 刘永军 刘英 +1 位作者 赵显 刘成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6-1018,共3页
On the basis of ZINDO program, we have designed a program to calculate the nonlinear second order polarizabilities β ijk and β μ according to the SOS equation. The second 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diaza... On the basis of ZINDO program, we have designed a program to calculate the nonlinear second order polarizabilities β ijk and β μ according to the SOS equation. The second 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diazadistyrene derivatives were studi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yrimidine does not influence the transparency but give a rise to large values of β. For the corresponding stilbene derivatives, the effect of the location of pyrimidine on the values of β is gre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联苯乙烯系列衍生物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ZINDO SOS AM1 几何构型 微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8
作者 罗妙 池振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8,共5页
文章将四苯乙烯基与己氧基苯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合成了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主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热台偏光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该衍生物的光物理性能、热性能、聚集诱导发... 文章将四苯乙烯基与己氧基苯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合成了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主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热台偏光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该衍生物的光物理性能、热性能、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和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强烈的蓝色荧光;其热失重温度达到359℃,显示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化合物样品在熔融和冷却过程中均能观察到明显的液晶织构,说明其具有明显的液晶性;化合物分子在不同的溶剂组成中可自组装形成棒状或球状形貌不同的聚集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酰胺衍生物 聚集诱导发光 液晶性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乙烯吡啶衍生物pH荧光探针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艳伟 刘紫玉 +3 位作者 赵鹏 高帅 常海涛 丁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9-822,共4页
本文以苯乙烯基吡啶衍生物为荧光团,酚羟基为脱质子基团,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可视化pH值荧光探针。探针表现出强烈的pH依赖性,且伴有溶液颜色的显著变化。此外,探针还显示出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抗金属离子干扰能力。pH滴定实验... 本文以苯乙烯基吡啶衍生物为荧光团,酚羟基为脱质子基团,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可视化pH值荧光探针。探针表现出强烈的pH依赖性,且伴有溶液颜色的显著变化。此外,探针还显示出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抗金属离子干扰能力。pH滴定实验表明该探针的荧光强度在pH 6.00至8.85之间随pH值增大而降低,且线性关系良好。探针的pKa值为7.21,对于细胞内pH值的研究是有价值的。该探针可广泛用于检测和定量测定生物系统中轻微的pH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基吡啶衍生物 PH荧光探针 比色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链含噁二唑的离子传导型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希文 李仲晓 +1 位作者 谢洪泉 李永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301-1304,共4页
通过共聚合将二唑结构单元引入苯乙炔 ( PPV)主链 ,以改进电子注入与传输性能 ;用离子传导型的聚氧乙烯 ( PEO)链作为高分子的侧链 .用该种聚合物制作的发光二极管 ( LED)与不含二唑的同类结构的共轭聚合物相比 ,性能明显提高 ,并... 通过共聚合将二唑结构单元引入苯乙炔 ( PPV)主链 ,以改进电子注入与传输性能 ;用离子传导型的聚氧乙烯 ( PEO)链作为高分子的侧链 .用该种聚合物制作的发光二极管 ( LED)与不含二唑的同类结构的共轭聚合物相比 ,性能明显提高 ,并制作了发光电池 ( LE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二唑 电致发光 聚对苯乙烯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