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溶出物测定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龚云峰 吴春华 丁桓如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7-30,共4页
本文在自行设计的树脂溶出物动态循环溶出测试装置上,对多种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溶出物的溶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脂预处理方式、水的流动和水温对树脂溶出物的溶出行为有较大影响,评判树脂溶出物含量水平应主要依据树脂溶出物... 本文在自行设计的树脂溶出物动态循环溶出测试装置上,对多种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溶出物的溶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脂预处理方式、水的流动和水温对树脂溶出物的溶出行为有较大影响,评判树脂溶出物含量水平应主要依据树脂溶出物的溶出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 溶出物 动态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3丙烯酸系与201×7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比较
2
作者 安雪松 徐京君 +5 位作者 田佳 彭章华 田利 崔焕芳 朱蕊 何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9-151,共3页
对213丙烯酸系和201×7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了对比,并结合电厂实际运行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同等运行条件下,2种树脂出水水质基本相同,但213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无漏钠现象,而且运行成本低,适... 对213丙烯酸系和201×7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了对比,并结合电厂实际运行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同等运行条件下,2种树脂出水水质基本相同,但213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无漏钠现象,而且运行成本低,适用水质范围广,工作交换容量较高,再生碱耗低,自用水率为201×7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95%,无漏钠现象,而且运行成本低,适用水质范围广,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 离子交换树脂 性能 离子 工作交换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系树脂的无卤阻燃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力 蔡绪福 任显诚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5,49,共9页
对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苯乙烯系树脂无卤阻燃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包括无机磷、氮,有机磷、氮,金属氢氧化物和硅系阻燃体系,并对各种阻燃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着重讨论了各个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及对基材力... 对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苯乙烯系树脂无卤阻燃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包括无机磷、氮,有机磷、氮,金属氢氧化物和硅系阻燃体系,并对各种阻燃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着重讨论了各个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及对基材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苯乙烯系树脂无卤阻燃的研究开发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树脂 无卤阻燃 研究进展 阻燃体 金属氢氧化物 研究现状 比较分析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研究开发 国内外 无机磷 有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预处理苯乙烯系树脂中间体废水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谢咏梅 干雅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62-64,共3页
研究了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作为预处理工艺处理苯乙烯系树脂中间体废水的机理和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的CODCr浓度为2 760 mg/L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4 mL/L,FeSO4.7H2O投加量为577 mg/L,pH值为3.94,H2O2∶Fe2+... 研究了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作为预处理工艺处理苯乙烯系树脂中间体废水的机理和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的CODCr浓度为2 760 mg/L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4 mL/L,FeSO4.7H2O投加量为577 mg/L,pH值为3.94,H2O2∶Fe2+的物质量的浓度比为17,氧化反应时间为2 h,此时CODCr去除率达到38.7%,BOD5/COD值从0.126增加到0.334,出水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树脂中间体 废水 FENTON试剂 预处理 最佳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悬浊液的介电弛豫谱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震 赵孔双 +1 位作者 何广平 陈炳稔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研究了D354阴离子交换树脂分散在不同浓度KCl溶液中的悬浊液的频率域介电谱,发现在测量频率为106~107Hz处出现了显著的介电弛豫现象,得出了介电常数、电导率以及弛豫时间随KCl溶液浓度的特异的变化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该弛豫是一个以界... 研究了D354阴离子交换树脂分散在不同浓度KCl溶液中的悬浊液的频率域介电谱,发现在测量频率为106~107Hz处出现了显著的介电弛豫现象,得出了介电常数、电导率以及弛豫时间随KCl溶液浓度的特异的变化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该弛豫是一个以界面极化为主的非单一极化机制的弛豫过程,进而利用Maxwell-Wagner界面极化理论和双电层性质解释了该体系的特异介电行为,得到了树脂悬浊液在外加交变电场下的离子迁移和聚集信息,并确定了该树脂在静态平衡下双电层中对离子的相对离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悬浊液 介电弛豫谱 界面极化 双电层 电导率 粒子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2010展会上推出的几种聚烯烃和苯乙烯系树脂新产品
6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1,共1页
2010年秋在德国召开的K2010展会上几十家原材料供应商展出了几百种新产品,其主要目标是包装、医药、汽车和电子/电气应用。
关键词 苯乙烯树脂 产品 展会 聚烯烃 供应商 原材料 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及其对Rb^+的交换性能 被引量:17
7
作者 贾莉英 陈晓青 +1 位作者 危俊婷 刘英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7,共4页
以聚苯乙烯为载体 ,先将其氯甲基化 ,再利用傅 克反应进行接枝 ,合成了高聚物接枝邻苯二酚 聚苯乙烯树脂 .对合成产物氯含量进行了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 ;测定了树脂的弱酸交换量 ;此外 ,将树脂装入离子交换色谱柱 ,用动态吸附法考察了... 以聚苯乙烯为载体 ,先将其氯甲基化 ,再利用傅 克反应进行接枝 ,合成了高聚物接枝邻苯二酚 聚苯乙烯树脂 .对合成产物氯含量进行了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 ;测定了树脂的弱酸交换量 ;此外 ,将树脂装入离子交换色谱柱 ,用动态吸附法考察了树脂对Rb+的交换性能 .结果表明 :树脂的弱酸交换量为 2 .2 5mmol/g,适应于pH值为 6~ 13的含Rb+样品的分离 ;当样品中Rb+的浓度为 0 .0 2~ 0 .1mol/L时 ,吸附率大于 90 % ,K1>K2 >K3,且Na+,K+的浓度与Rb+的浓度越接近 ,树脂对Rb+交换选择性越好 ;树脂对铝酸钠溶液中Rb+的吸附率为 78.6 2 % ,吸附后离子的洗脱效率大于 95 % ;将再生后的树脂用于样品吸附 ,重复使用 2 0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苯乙烯 合成原理 吸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w化学公司将苯乙烯系树脂业务出售给美国投资公司
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05-705,共1页
Dow化学公司把该公司苯乙烯系树脂业务出售给了美国投资公司,出售额为16.3亿美元,预定将于2010年8月完成交易。出售后,Dow公司还具有与该业务有关的最大15%的股权。出售的业务包括北美地区以外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 Dow化学公司把该公司苯乙烯系树脂业务出售给了美国投资公司,出售额为16.3亿美元,预定将于2010年8月完成交易。出售后,Dow公司还具有与该业务有关的最大15%的股权。出售的业务包括北美地区以外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w化学公司 苯乙烯树脂 出售 业务 投资 美国 Dow公司 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留沙 严希康 +2 位作者 董建春 张荣升 杨亚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8-311,共4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小于1μm的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探讨了树脂白球的粒径与无皂乳液聚合条件的关系。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乳液聚合 亚微米粒子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水解油脂制备脂肪酸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雷 赵俊廷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6-9,共4页
以凝胶型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水解大豆油制备脂肪酸.利用单因素分析法讨论了油水比、催化剂和乳化剂用量对油脂水解反应的影响;分析了水解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利用正交实验考察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大豆... 以凝胶型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水解大豆油制备脂肪酸.利用单因素分析法讨论了油水比、催化剂和乳化剂用量对油脂水解反应的影响;分析了水解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利用正交实验考察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大豆油30g,水为14g,离子交换树脂1.5g,乳化剂0.7g,反应时间为8h.该条件下的水解率为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脂肪酸 油脂制备 催化水解 最佳反应条件 离子交换树脂 反应时间 因素分析法 水解反应 变化趋势 正交实验 催化剂 大豆油 乳化剂 水解率 苯乙烯 凝胶型 油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乙酰氨甲基聚苯乙烯吸附树脂的合成及胱氨酸和酪氨酸的分离
11
作者 刘国栋 阎虎生 +2 位作者 何炳林 姜根华 杨国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94-897,共4页
设计合成了能与酪氨酸酚羟基和苯环形成氢键和疏水作用的大孔乙酰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酪氨酸在填充此树脂的色谱柱上有较大的保留 ,而胱氨酸基本不保留从而使二者得到分离。通过研究胱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大孔乙酰氨甲基聚苯乙烯... 设计合成了能与酪氨酸酚羟基和苯环形成氢键和疏水作用的大孔乙酰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酪氨酸在填充此树脂的色谱柱上有较大的保留 ,而胱氨酸基本不保留从而使二者得到分离。通过研究胱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大孔乙酰氨甲基聚苯乙烯、大孔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酰胺 3个树脂柱上的保留 ,证明酪氨酸和乙酰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之间存在氢键和疏水作用 ,且二者之间有协同作用 ,0 .4g由蛋白质水解得到的酪氨酸和胱氨酸混合物经大孔乙酰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柱 (2 5 0× 1 0 mm,I.D.)分离可得到 0 .2 0 g纯胱氨酸和 0 .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乙酰氨甲基聚苯乙烯吸附树脂 合成 酪氨酸 胱氨酸 分离 色谱 蛋白质 水解 制备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盛最新聚苯乙烯树脂产品问世
12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苯乙烯树脂 树脂产品 离子交换树脂 脱色工艺 生产厂商 大孔结构 吸附能力 加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盛最新聚苯乙烯树脂产品亮相
13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苯乙烯树脂 树脂产品 离子交换树脂 脱色工艺 大孔结构 吸附能力 加工过程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苯乙烯环二聚体的研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健秀 王建刚 +1 位作者 王文涛 邱俊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4-77,共4页
选择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合成了塑料加工助剂α -甲基苯乙烯环二聚体 ,并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确定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 ,产物收率为 86.79%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40次 ;用IR、NMR、MS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进行了在硬质PVC中的应用... 选择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合成了塑料加工助剂α -甲基苯乙烯环二聚体 ,并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确定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 ,产物收率为 86.79%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40次 ;用IR、NMR、MS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进行了在硬质PVC中的应用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环二聚体 研制 离子交换树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蔗汁脱色
15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25-29,共5页
一、前言糖浆或回溶糖浆用离子交换法脱色,已经在糖厂或精炼糖厂中应用。法国的传统离子交换法脱色是在80—90℃下,在雷利特C、182(3A2/D)树脂上进行,其新方向是用聚苯乙烯为基体的大孔树脂雷利特D、181和D、182,为使脱色更完全,还混合... 一、前言糖浆或回溶糖浆用离子交换法脱色,已经在糖厂或精炼糖厂中应用。法国的传统离子交换法脱色是在80—90℃下,在雷利特C、182(3A2/D)树脂上进行,其新方向是用聚苯乙烯为基体的大孔树脂雷利特D、181和D、182,为使脱色更完全,还混合以丙烯酸为基体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雷利特D、171和雷利特A、685树脂使用。日本奥尔加诺式离子交换脱色装置,采用多孔性强碱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IRA—401或AmberliteIRA—900。美国所用糖浆脱色树脂与日本奥尔加诺式装置相同。离子交换法脱色,国外均用于糖浆,是否能用于清汁呢?国外均使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弱碱性阴树脂是否也可使用呢?脱色树脂的再生,国外采用食盐为再生剂,还有没有更好的再生剂可供采用呢?这样一系列问题,促使我们对离子交换法蔗汁脱色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试验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树脂脱色 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蔗汁 脱色树脂 大孔树脂 再生剂 弱碱性阴树脂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白球树脂的气相色谱性能研究
16
作者 余仲建 左育民 +2 位作者 王补森 周晓欣 唐大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4期529-531,共3页
自Hollis首次介绍大孔聚芳烃小球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以来,已有多种牌号商品;而类似骨架的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俗称白球)早已大规模地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中,但是对于必然伴生的小颗粒白球(例如小于70目)一般弃去不用.我们以... 自Hollis首次介绍大孔聚芳烃小球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以来,已有多种牌号商品;而类似骨架的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俗称白球)早已大规模地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中,但是对于必然伴生的小颗粒白球(例如小于70目)一般弃去不用.我们以某工厂筛分掉的白球为原料,研究了它们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气相色谱 白球 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 小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子溴系复合阻燃剂对PS和发泡PS的阻燃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朋科 庞永艳 +3 位作者 张树海 刘伟 张利华 郑文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11,共5页
将大分子溴系阻燃剂(FR–122P)与溴化环氧树脂(2200HM)组成的复合阻燃剂应用于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和发泡PS中,研究了复合阻燃剂的配比和含量对PS复合材料阻燃性能以及复合阻燃剂含量对发泡PS泡孔结构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 将大分子溴系阻燃剂(FR–122P)与溴化环氧树脂(2200HM)组成的复合阻燃剂应用于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和发泡PS中,研究了复合阻燃剂的配比和含量对PS复合材料阻燃性能以及复合阻燃剂含量对发泡PS泡孔结构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UL–94)和水平燃烧试验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FR–122P与2200HM质量比为4∶1、总添加量为25%时,PS复合材料的LOI可达25.8%,并可通过UL–94 V–0等级;当复合阻燃剂的添加量为40%时,可得到泡孔尺寸较小、泡孔密度较大、膨胀倍率较高的发泡PS复合材料,且其可通过泡沫水平燃烧的HF–2等级。大分子溴系阻燃剂与溴化环氧树脂的复合阻燃剂对PS和发泡PS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溴阻燃剂 溴化环氧树脂 苯乙烯 阻燃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树脂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本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89年第89期52-62,共11页
关键词 ABS树脂 苯乙烯树脂
全文增补中
高选择性抗溶胀 Al/SiO2-SPS 催化剂用于合成聚甲醛二甲醚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晓晨 缪晓春 +3 位作者 吴征 石竹 高焕新 杨为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1-446,共6页
以硅烷偶联剂A-174疏水处理的硅藻土为无机杂化材料,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不同SiO2含量的具有抗溶胀性能的有机-无机杂化聚苯乙烯磺化树脂(SiO2-SPS),并采用铝离子对其进行改性,制得酸性合适的Al/SiO2-SPS催化剂。以甲醇及三聚甲醛(TRI... 以硅烷偶联剂A-174疏水处理的硅藻土为无机杂化材料,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不同SiO2含量的具有抗溶胀性能的有机-无机杂化聚苯乙烯磺化树脂(SiO2-SPS),并采用铝离子对其进行改性,制得酸性合适的Al/SiO2-SPS催化剂。以甲醇及三聚甲醛(TRI)为原料、Al/SiO2-SPS为催化剂,合成了聚甲醛二甲醚(PODEn),采用FTIR、TG、SEM、离子交换容量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表面形态和表面酸性等对PODEn合成的影响,考察了无机材料杂化及铝离子改性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SiO2-SPS催化剂表现出较佳的活性和较高的PODEn选择性。在反应温度为90℃、m(甲醇)∶m(TRI)=2∶1的条件下,TRI的转化率可达96.8%,PODEn(n=2~5)的选择性为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二甲醚 甲醇 柴油 苯乙烯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0-491,共2页
制备间规聚苯乙烯的催化剂 该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间规聚苯乙烯(sPS)的催化剂,主要解决催化剂催化活性及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该发明通过采用包括茂金属钛化合物R1Ti(OR2R3)3和烷基铝氧烷及烷基铝。
关键词 专利技术 线性Α-烯烃 制备方法 苯乙烯 1-苯基乙醇 催化剂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