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数中红外光谱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应用——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例
1
作者 王丽欣 吴雨靓 +5 位作者 田晨阳 李雨情 刘文博 李穆婵 李思颖 王昆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探索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下简称:ABS树脂)结构。开展了ABS树脂结构的导数中红外(MIR)光谱(包括:包括一阶导数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三阶导数MIR光谱及四阶导数MIR光谱)和不同平滑点条件下(包括:5个平滑点、9个平滑点... 探索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下简称:ABS树脂)结构。开展了ABS树脂结构的导数中红外(MIR)光谱(包括:包括一阶导数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三阶导数MIR光谱及四阶导数MIR光谱)和不同平滑点条件下(包括:5个平滑点、9个平滑点、13个平滑点、19个平滑点、25个平滑点、37个平滑点、49个平滑点和149个平滑点)二阶导数MIR光研究。实验发现,ABS树脂结构官能团的红外吸收模式包括:ν_(C-H-苯乙烯结构)、ν_(asCH_(2)-烃类结构)、ν_(sCH_(2)-烃类结构)、ν_(C≡N-腈基结构)、ν_(C=O-羰基结构)、ν_(C=C-苯乙烯结构)、δ_(sCH_(3)-烃基结构)、γ_(C-H-1-丁二烯结构)、γ_(C-H-2-苯乙烯结构)和γ_(C-H-3-苯乙烯结构)。5个平滑点条件下,ABS树脂结构官能团二阶导数MIR光谱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光谱信息。导数MIR光谱可以快速开展ABS树脂结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导数中红外光谱 结构 平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间规聚苯乙烯链段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力学性能
2
作者 曾玺文 何盼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5,共7页
文中采用半夹芯型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乙烯和苯乙烯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共聚单体组成、富含间规聚苯乙烯链段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通过控制苯乙烯的投入量调控共聚物中乙烯的插入率,研究了乙烯插入率对共聚物熔点和力学性能的影... 文中采用半夹芯型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乙烯和苯乙烯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共聚单体组成、富含间规聚苯乙烯链段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通过控制苯乙烯的投入量调控共聚物中乙烯的插入率,研究了乙烯插入率对共聚物熔点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烯插入率从9.6%升高到27.6%,共聚物中间规苯乙烯连续链段变短,熔点从256.3℃逐渐降低至241.4℃;当乙烯摩尔分数为72.9%时,表现出类似乙烯的熔点126.3℃。随着乙烯插入率的升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逐渐升高,将乙烯插入间规聚苯乙烯链段有效改善了材料的脆性。当共聚物中乙烯摩尔分数为22.0%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4.3 MPa和20.4 kJ/m^(2)。文中合成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强度大、熔点高,并具有一定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配合物 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配位聚合 间规聚苯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共聚物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建文 邱化玉 詹怀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苯乙烯共聚物在造纸工业作为湿部添加剂如中性施胶剂、增干强剂、助留助滤剂及加工纸用化学品等 ,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苯乙烯共聚物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苯乙烯共聚物 湿部化学品 加工纸用化学品 涂布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溶液导热系数的测定与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敏 张军 +3 位作者 吴石山 郑昌仁 刘青 李洪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9-162,共4页
采用热针法测定了嵌段共聚物 SBS14 0 1,SBS4 40 2及无规共聚物 SBR环己烷溶液的导热系数 (λ)。测量温度范围从 15℃到 4 0℃ ,浓度范围从 0 .0 0 38g/m L到 0 .10 75 g/m L。并研究了温度、浓度、密度、分子结构及自然对流等因素对导... 采用热针法测定了嵌段共聚物 SBS14 0 1,SBS4 40 2及无规共聚物 SBR环己烷溶液的导热系数 (λ)。测量温度范围从 15℃到 4 0℃ ,浓度范围从 0 .0 0 38g/m L到 0 .10 75 g/m L。并研究了温度、浓度、密度、分子结构及自然对流等因素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测定 研究 SBS SBR 高分子溶液 导热系数 热针法 有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正虹 申瑜 方征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51,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苯醚(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并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和拉伸试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PPO/ABS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苯醚(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并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和拉伸试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PPO/ABS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性、相形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发现,PPO和ABS属于热力学不相容聚合物,SMA可以在PPO/ABS合金中起到较好的增容作用; PPO/ABS合金中ABS的含量越高,合金加工流动性越好,SMA可以使PPO/ABS合金的转矩明显降低,但其含量对转矩的影响较小; PPO/ABS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差,加入适量SMA后合金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都有较大改善; PPO/ABS共混合金中PPO的含量越高,合金的热稳定性越好,SMA对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 共混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对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富青 陈晓霞 +1 位作者 袁军 江学良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59-63,共5页
利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出纳米碳酸钙/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材料,采用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或加入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g-MAH),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纳米碳酸钙/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材料.... 利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出纳米碳酸钙/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材料,采用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或加入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g-MAH),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纳米碳酸钙/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含量、偶联剂、增容剂AS-g-MAH对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新料ABS相比,回收的ABS性能有所下降.纳米碳酸钙含量为ABS质量的2%,硅烷偶联剂含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5%,或增容剂AS-g-MAH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2%时,回收ABS的力学性能最佳.扫描电镜显示加入增容剂AS-g-MAH后,纳米碳酸钙粒子能均匀混合在回收ABS中,且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好;无增容剂时有纳米碳酸钙团聚粒子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纳米碳酸钙 性能 改性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热降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军 陈小霞 刘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6-29,共4页
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热分析动力学参数.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分别测定了在氮气气氛中5、10、15、20℃/min 4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的热降解过程,得到了4条热重和差热曲线,并用Kissinger法对其热降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 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热分析动力学参数.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分别测定了在氮气气氛中5、10、15、20℃/min 4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的热降解过程,得到了4条热重和差热曲线,并用Kissinger法对其热降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升温速率,热重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温度滞后越严重.初始分解温度及终止分解温度更高,温度区间也变宽.升温速率的不同对最终失重率影响不大,最终失重率都在90%以上.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差热曲线峰变高且峰顶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通过Kissinger法分析在不同升温速率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热降解反应的热重差热数据得出反应的活化能为160.9kJ/mol、表观指前因子为27.61、热降解反应级数为0.965 4等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热降解 热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在TATB炸药上的吸附行为
8
作者 雷延茹 罗顺火 刘永刚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7-80,共4页
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在TATB(三氨基三硝基苯)炸药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温度、溶剂种类、吸附剂TATB的比表面积及其浓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S在TATB炸药颗粒上达到吸附平衡约需35h,其... 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在TATB(三氨基三硝基苯)炸药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温度、溶剂种类、吸附剂TATB的比表面积及其浓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S在TATB炸药颗粒上达到吸附平衡约需35h,其吸附等温线呈"S"形。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和吸附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溶剂本性和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吸附量的重要因素,AS在不良溶剂中的吸附量大于好的溶剂;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B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聚苯乙烯共聚物类湿敏元件的湿敏特性
9
作者 刘崇进 沈家瑞 +1 位作者 朱荫兰 李凤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通过对季铵化聚苯乙烯共聚物类湿敏元件导电性能的测试 ,根据Arrhenius关系并通过对大量测试数据的分析 ,导出了该湿敏元件的电阻随相对湿度变化的半经验公式 。
关键词 湿敏元件 季铵化聚苯乙烯共聚物 湿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聚苯乙烯共聚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
10
作者 柯扬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1,共4页
苯乙烯疏水缔合共聚物及其磺化体系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将逐步应用于采油钻井工程。近来,以其制备耐高温和抗盐性的纳米复合材料始有报道,文中综述了其最新进展。
关键词 苯乙烯共聚物 纳米复合材料 耐高温 抗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引发的高转化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交叉分级
11
作者 叶锦镛 骆德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用自由基引发的高转化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在25.0±0.1℃的丙酮-乙腈、一氯代正丁烷-环己烷中进行交叉分级,测定了所得到的35个级分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从实验结果可知,Stockmayer理论对低转化率共聚物及高转化率的MS共... 用自由基引发的高转化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在25.0±0.1℃的丙酮-乙腈、一氯代正丁烷-环己烷中进行交叉分级,测定了所得到的35个级分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从实验结果可知,Stockmayer理论对低转化率共聚物及高转化率的MS共聚物的化学组成分布的计算都适用,计算所得分布与交叉分级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共聚物 氯代正丁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 自由基引发 高转化率 环己烷 交叉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聚乙烯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婧 廖厚琪 +3 位作者 潘梦远 吴华东 张林峰 郭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7-23,共7页
采用热天平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乙烯(PE)混合废料进行热分析,并用n级动力学方程对其进行模拟,获得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BS与PE的质量比不同时(6∶1,5∶1或4∶3),其热失重可分为1步分解或者2步分解;随着升温速... 采用热天平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乙烯(PE)混合废料进行热分析,并用n级动力学方程对其进行模拟,获得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BS与PE的质量比不同时(6∶1,5∶1或4∶3),其热失重可分为1步分解或者2步分解;随着升温速率的上升,热失重区间都向高温区移动;当ABS/PE的质量比为4∶3时,混合物活化能较低,其反应活性则越高,越容易发生热解反应.该研究为有效利用ABS和PE等废旧塑料,以及其热解工艺的探索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 混合废料 升温速率 热解特性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可熔喷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传芬 常丽 +2 位作者 李金强 陈韶娟 马建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4,共9页
为探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可熔喷性,对4种不同型号SEBS的切片原料进行了测试分析,筛选出了适合熔喷工艺的SEBS型号,运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并分析了鼓风频率等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挤出频率为... 为探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可熔喷性,对4种不同型号SEBS的切片原料进行了测试分析,筛选出了适合熔喷工艺的SEBS型号,运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并分析了鼓风频率等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挤出频率为2 Hz,接受距离为40 cm,鼓风频率为25 Hz时,SEBS非织造布的性能最好,得到的非织造布弹性回复率达到92%以上,拉伸应变超过700%,制得的弹性熔喷非织造布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热塑性弹性体 熔喷 可纺性 弹性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二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吉丽 张会良 +1 位作者 高歌 董丽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撕裂断面形态,用偏光显微镜观察PLA的结晶形貌。结果表明,加入PDEGA后,薄膜的Tg下降了近8℃,Tcc下降了约17℃;随着MBS的不断加入,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分别在25MPa和120kN/m以上,PLA薄膜的断裂伸长率由PLA的3.5%提高到薄膜的40%以上,薄膜的模量、黏度都有所增加;随着MBS含量的增加,PLA球晶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球晶数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变小,但PLA的结晶类型没有改变;薄膜保持了良好的透明性和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己二酸二甘醇酯 吹塑薄膜 增韧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凝剂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富马酸-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维媛 龙小柱 +3 位作者 任德月 徐爽 马超 康铁鑫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7年第2期40-43,53,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高碳醇、富马酸、苯乙烯为原料先酯化后聚合,合成了润滑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富马酸-苯乙烯共聚物。首先以甲基丙烯酸和高碳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的酯化工艺条件为:n... 以甲基丙烯酸、高碳醇、富马酸、苯乙烯为原料先酯化后聚合,合成了润滑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富马酸-苯乙烯共聚物。首先以甲基丙烯酸和高碳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的酯化工艺条件为:n(酸)∶n(醇)=1.2∶1,w(对甲苯磺酸)=1.5%,w(溶剂)=55%。所得酯化产物、富马酸和苯乙烯共聚得到目标产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聚合反应工艺条件:n(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n(富马酸)∶n(苯乙烯)=1∶1∶4,引发剂w(BPO)=0.7%,聚合温度为75℃,聚合时间为3 h。将所制备产物加入150SN润滑油中,凝点可降低12℃。红外光谱分析分析表明,所合成产物的官能团与目标产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 富马酸 降凝剂 苯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导电3D打印复合耗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前进 诸葛祥群 +3 位作者 赵俊 于文海 田伟 罗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2-75,79,共5页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苯乙烯-丙烯腈(SAN)高胶粉和石墨鳞片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石墨鳞片粉含量的3D打印复合耗材。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耗材的导电性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苯乙烯-丙烯腈(SAN)高胶粉和石墨鳞片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石墨鳞片粉含量的3D打印复合耗材。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耗材的导电性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显微硬度也明显增强,但断裂延展率和冲击强度有所下降。当石墨粉含量达到3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可用以制成导电3D打印耗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腈 石墨 3D打印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废水特征污染物和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天禄 杨琦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4期278-282,共5页
利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乳液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废水中悬浮物(SS)颗粒粒径和污染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在缺氧段溶解氧(DO)质量浓度小于0.1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0min,好氧段DO质量浓度大于2mg/L... 利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乳液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废水中悬浮物(SS)颗粒粒径和污染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在缺氧段溶解氧(DO)质量浓度小于0.1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0min,好氧段DO质量浓度大于2mg/L、HRT为300min的条件下,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膜法对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进行了生物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SS颗粒粒径偏大,宜采用混凝气浮法进行预处理;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为腈类有机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经A/O工艺生化处理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小于10mg/L,氨氮质量浓度小于5mg/L,腈类有机物在反硝化过程中可以被降解生成氨氮,芳香族化合物在反硝化过程中降解量较少,但在好氧条件下可以得到快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ABS废水 芳香族化合物 腈类有机物 生物降解 缺氧/好氧生物膜法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尹晓刚 王琳琳 +2 位作者 王野 龚维 陈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2,共4页
概述了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国内外的开发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PC/ABS合金增韧机理及增韧剂的研究进展,对弹性体增韧、无机颗粒增韧、相容剂增韧及加工工艺对合金韧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对该合金增... 概述了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国内外的开发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PC/ABS合金增韧机理及增韧剂的研究进展,对弹性体增韧、无机颗粒增韧、相容剂增韧及加工工艺对合金韧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对该合金增韧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 ABS) 增韧剂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对聚甲醛的热稳定化作用
19
作者 刘经纬 郭朝霞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53-1858,共6页
研究了丙烯腈-苯乙烯(AS)共聚物对聚甲醛(POM)的热稳定化作用.结果表明,在动态混炼条件下,添加少量的AS共聚物可使POM的熔体稳定性和熔融滞留时间明显增大,AS最优添加质量分数为3%;在静态加热条件下,AS的加入可使POM在升温过程中的分解... 研究了丙烯腈-苯乙烯(AS)共聚物对聚甲醛(POM)的热稳定化作用.结果表明,在动态混炼条件下,添加少量的AS共聚物可使POM的熔体稳定性和熔融滞留时间明显增大,AS最优添加质量分数为3%;在静态加热条件下,AS的加入可使POM在升温过程中的分解温度显著提高,在恒温过程中的失重率明显降低.在动态或静态条件下,AS共聚物对POM热稳定性的贡献效果一致,并且同时加入AS和三聚氰胺对POM的热稳定性改善更为显著.红外分析结果表明,AS对POM的热稳定化作用源于分子链上的氰基对甲醛的有效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产工艺及产品牌号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宏丽 崔英 刘虹昌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6期431-440,共10页
采用乳液接枝-本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掺混工艺可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从乳液聚合制备大粒径聚丁二烯乳液,橡胶相质量分数的控制,乳液接枝聚合条件,共混技术等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世界ABS树... 采用乳液接枝-本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掺混工艺可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从乳液聚合制备大粒径聚丁二烯乳液,橡胶相质量分数的控制,乳液接枝聚合条件,共混技术等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世界ABS树脂主要生产商、生产技术和产品牌号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在ABS树脂通用产品质量升级过程中,需要对聚丁二烯乳液、ABS接枝粉料、SAN共聚物等制备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ABS树脂,增加产品附加值;具有增韧、耐热、低挥发性、高流动性、高光泽度、高抗静电等特殊功能的ABS树脂将逐步占领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 连续本体法 生产能力 产品牌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