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里兰卡瓦拉沉香中2个新的5,6,7-三羟基-2-(2-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
1
作者 陈乐瑶 盖翠娟 +5 位作者 蔡彩虹 王昊 李薇 戴好富 梅文莉 陈惠琴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4,共6页
为了解斯里兰卡来源瓦拉(Aquilaria walla)沉香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5R... 为了解斯里兰卡来源瓦拉(Aquilaria walla)沉香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5R,6S,7S)-5,6,7-三羟基-2-(2-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1)和(5R,6S,7S)-5,6,7-三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2),均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和2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NO无抑制作用,MTT法表明对5株人肿瘤细胞不具有体外生长抑制作用,200μg/m L的化合物2对酪氨酸酶具有弱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1.67±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拉沉香 5 6 7-三羟-2-(2-苯乙基)-四氢色酮 酪氨酸酶抑制 新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楠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的GC-MS分析鉴定 被引量:42
2
作者 梅文莉 杨德兰 +2 位作者 左文健 董文化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19-1824,共6页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奇楠沉香样品,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1个化合物。同时采用柱色谱技术对该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1~6,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为2-(2...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奇楠沉香样品,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1个化合物。同时采用柱色谱技术对该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1~6,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为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质谱比对,将GC-MS分析中未能鉴定的5个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鉴定为化合物2~6。样品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达到63.62%,表明奇楠沉香富含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探讨了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有助于采用GC-MS技术对沉香样品中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为合理地评价沉香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楠 沉香 乙醚提取物 GC—MS 2-(2-苯乙基)色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乙基-α-D-葡萄糖甙对小鼠天然杀伤细胞的体外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溱 石力夫 +1 位作者 沈茜 徐玉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7-209,共3页
本文用[3H]TdR靶细胞释放法,观察了对羟基苯乙基-α-D-葡萄糖甙在体外对小鼠脾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羟基苯乙基-α-D-葡萄糖甙能提高正常鼠的脾NK杀伤活性,显著提高环磷酰胺给药后的NK杀... 本文用[3H]TdR靶细胞释放法,观察了对羟基苯乙基-α-D-葡萄糖甙在体外对小鼠脾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羟基苯乙基-α-D-葡萄糖甙能提高正常鼠的脾NK杀伤活性,显著提高环磷酰胺给药后的NK杀伤活性,减轻由地塞米松引起的NK活性低下,协同白细胞介素-2明显增强鼠脾细胞的NK活性,而且剂量与作用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苯乙基 葡萄糖甙 NK细胞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分析4种奇楠沉香中致香的倍半萜和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 被引量:61
4
作者 杨德兰 梅文莉 +2 位作者 杨锦玲 曾艳波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5-1243,共9页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了4种奇楠沉香样品(海南产白奇楠、海南产紫奇楠、海南产绿奇楠和越南产绿奇楠),4个样品的得率分别为:20.3%、27.6%、48.0%、40.2%。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4个样品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了4种奇楠沉香样品(海南产白奇楠、海南产紫奇楠、海南产绿奇楠和越南产绿奇楠),4个样品的得率分别为:20.3%、27.6%、48.0%、40.2%。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4个样品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从4种奇楠沉香中共鉴定了37个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共20个,据报道有香味描述的有7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11个,在海南产白奇楠、海南产紫奇楠、海南产绿奇楠和越南产绿奇楠乙醚提取物中相对含量分别达到74.55%、95.59%、93.90%、89.57%,其中,化合物2-(2-苯乙基)色酮和化合物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在这4种奇楠中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到了66.47%、82.09%、84.71%、71.98%。结果表明,奇楠沉香乙醚提取物中含少量的多种骨架类型的芳香倍半萜,富含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特别是化合物2-(2-苯乙基)色酮与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楠 沉香 倍半萜 2-(2-苯乙基)色酮 2-[2-(4-甲氧苯)乙]色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木香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诱导形成 被引量:20
5
作者 何梦玲 戚树源 胡兰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7-632,657,共7页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研究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已知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实验中以此作为标准品,以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为诱导子,首次在组织培养...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研究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已知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实验中以此作为标准品,以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为诱导子,首次在组织培养物中成功诱导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产生,为研究中药沉香活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建立了一个试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黄绿墨耳真菌 2-(2-苯乙基)色酮 白木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洋洋 陈德力 +2 位作者 郑威 余章昕 魏建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9-794,共6页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2)、5-hydroxy-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3)、6,7-di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4)、7-Hydroxy-6-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5)、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6)、6,7-dimeth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7)、6,7-dimethoxy-2-(2-phenyl ethyl)chromone(8)、6,8-dihydr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9)、6-hydr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10)。结合脂多糖介导RAW264.7细胞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2~4和10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IC50值分别为5.31±0.75,5.57±0.62,0.57±0.02,3.78±0.64μM。化合物5为首次从白木香产沉香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中所得,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体结香技术 2-(2-苯乙基)色酮 沉香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诱导子对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何梦玲 何芳 +3 位作者 孟京兰 张宏意 高晓霞 严寒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67-1371,共5页
目的研究了3种诱导子(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汁)对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色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向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浸出汁,并测定它们对细胞生长及其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 目的研究了3种诱导子(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汁)对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色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向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浸出汁,并测定它们对细胞生长及其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较低浓度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均能诱导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合成,但后者的效果更好;酵母浸出汁对色酮类化合物的产生影响甚微;三者均抑制细胞的生长。结论水杨酸、茉莉酸甲酯能诱导白木香中沉香特征化合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 酵母汁 白木香 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配体配合物钯(Ⅱ)-联喹啉-苯乙基丙二酸根与DNA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恩君 赵淑敏 刘祁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Chemical Department,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110036)abstract:( 3 Chemistry Department,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abstract:The mixed l igand complex[Pd(biqu)abstract:(pmal)abstract:]·H 2 O(wher... Chemical Department,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110036)abstract:( 3 Chemistry Department,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abstract:The mixed l igand complex[Pd(biqu)abstract:(pmal)abstract:]·H 2 O(where biqu is2,2’-biquinoline,pmal is phenethylmalonate)abstract:has been synthesi zed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sperm DNA was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t spectra?UV -Vis spectra and CD-spectra.The binding constant(K b )abstract:of the complex and sperm DNA is1.26×10 4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pBR322plasmid DNA was also determined by gel electr ophore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lex interact with DNA mainly 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配体 钯配合物 联喹啉 苯乙基丙二酸根 DNA 相互作用 脱氧核糖核酸 生物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制备p-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过程强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璘 梅乐和 +2 位作者 柳行 谢世俱 姚黎存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以亲水性固体材料吸附p-羟基苯乙醇的形式以及补加葡萄糖方式,通过β-葡萄糖苷酶在水-1,2-二乙酰氧基乙烷体系中催化p-羟基苯乙醇直接糖基化反应制备p-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当硅藻土吸附p-羟基苯乙醇的吸附量为0.06mol·g-1,... 以亲水性固体材料吸附p-羟基苯乙醇的形式以及补加葡萄糖方式,通过β-葡萄糖苷酶在水-1,2-二乙酰氧基乙烷体系中催化p-羟基苯乙醇直接糖基化反应制备p-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当硅藻土吸附p-羟基苯乙醇的吸附量为0.06mol·g-1,体系水分活度(aW)0.78,52℃,pH6.2时,在p-羟基苯乙醇为0.6mol·L-1,与葡萄糖摩尔比为3的条件下,反应24h,反应产率达25.63%,产物浓度为0.051mol·L-1;采取反应后期补加葡萄糖到初始浓度,继续反应24h,总反应产率达40.15%,产物总浓度为0.101mol·L-1。而两次补加的总反应产率达41.10%,产物总浓度为0.124mol·L-1。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形式p-羟基苯乙醇和补加葡萄糖两种方式对在水-1,2-二乙酰氧基乙烷体系中的酶催化直接糖基化反应过程都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羟苯乙基β-D-葡萄糖苷 Β-葡萄糖苷酶 酶法制备 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洋洋 杨云 +1 位作者 林波 黄俊卿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71-74,共4页
建立了测定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溶液和沉香药材2-(2-苯乙基)色酮提取液在230nm波长下均有较强吸收,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在5h内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 建立了测定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溶液和沉香药材2-(2-苯乙基)色酮提取液在230nm波长下均有较强吸收,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在5h内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1.24%(RSD=2.25%),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用样少的特点,可用于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的快速测定,以及对不同沉香药材进行品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2-(2-苯乙基)色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二(4-苯乙基-1-甲基-1-哌嗪基)己烷二溴化物的镇痛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红梅 李长龄 李润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 研究哌嗪类新化合物 1,6 二 (4 苯乙基 1 甲基 1 哌嗪基 )己烷二溴化物 (97 9 G4 )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醋酸扭体模型、热板、甩尾、纳洛酮拮抗试验及豚鼠回肠离体标本研究样品的镇痛活性及机制。结果 sc 97 9 G4 5mg&... 目的 研究哌嗪类新化合物 1,6 二 (4 苯乙基 1 甲基 1 哌嗪基 )己烷二溴化物 (97 9 G4 )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醋酸扭体模型、热板、甩尾、纳洛酮拮抗试验及豚鼠回肠离体标本研究样品的镇痛活性及机制。结果 sc 97 9 G4 5mg·kg-1即可有效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P <0 0 5 ) ,ID50为 8 8mg·kg-1;sc 4 0mg·kg-1、icv 2 5 μg·kg-1均可延长热板实验的舔足阈 (P <0 0 5 ) ;sc 2 0mg·kg-1可延长甩尾试验的潜伏期 (P <0 0 1) ;纳洛酮可拮抗其镇痛活性 ;97 9 G4可激动豚鼠回肠离体标本上的阿片受体。结论  97 9 G4具有的镇痛活性 ,主要作用部位在中枢 ,其镇痛活性可被纳洛酮拮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类 1 6-二(4-苯乙基-1-甲-1哌嗪)己烷二溴化物 镇痛 阿片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取代苯乙基-4-哌啶醇醚化反应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伟方 倪沛洲 +1 位作者 夏霖 金永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3,共3页
以 1-取代苯乙基 - 4-哌啶醇和对硝基氟苯为原料 ,在 Na H/ DMF中制备得到了 1-取代苯乙基 - 4- ( 4 -硝基苯氧基 )哌啶 ( 1,2 )和分离得到了副产物 4 ,4′-二硝基苯醚 ( )和 N ,N -二甲基 - 4-硝基苯胺 ( ) ,并研究了副产物 , 的... 以 1-取代苯乙基 - 4-哌啶醇和对硝基氟苯为原料 ,在 Na H/ DMF中制备得到了 1-取代苯乙基 - 4- ( 4 -硝基苯氧基 )哌啶 ( 1,2 )和分离得到了副产物 4 ,4′-二硝基苯醚 ( )和 N ,N -二甲基 - 4-硝基苯胺 ( ) ,并研究了副产物 , 的产生原因。以无水四氢呋喃代替 DMF,避免了副产物的生成 ,提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化反应 取代苯乙基 哌啶醇 芳氧烷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乙基(或3,4-二甲氧基苯乙基)-4-取代芳氧基哌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降压活性
13
作者 唐伟方 倪沛洲 +1 位作者 夏霖 傅继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的抗高血压药物。方法 :以DDPH为先导化合物 ,在保留其分子中苯乙胺及芳氧烷胺两部分基本结构的基础上 ,在分子中引入吡啶结构 ,设计合成了 10个 1 苯乙基 (或 3 ,4 二甲氧基苯乙基 ) 4 取代芳氧基哌啶类化合物 (Ⅰ ...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的抗高血压药物。方法 :以DDPH为先导化合物 ,在保留其分子中苯乙胺及芳氧烷胺两部分基本结构的基础上 ,在分子中引入吡啶结构 ,设计合成了 10个 1 苯乙基 (或 3 ,4 二甲氧基苯乙基 ) 4 取代芳氧基哌啶类化合物 (Ⅰ )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结果 :初步的药理实验表明 ,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活性 ,其中化合物Ⅰ3 和Ⅰ4 的降压作用比DDPH强 ,且作用时间长。结论 :实验结果与设计思想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受体阻断剂 降压活性 DDPH 苯乙基 取代芳哌啶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的沉香2-(2-苯乙基)色酮聚合物成分分析
14
作者 阳辛凤 梅文莉 +4 位作者 李薇 庞朝海 董文化 潘永波 张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89-1900,共12页
为了明确沉香(Aquilaria spp.)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聚合物(PPECs)组分及其结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采集沉香样品一级与二级质谱图,对PPECs的质谱裂解途径进行分析,对沉香药材中PP... 为了明确沉香(Aquilaria spp.)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聚合物(PPECs)组分及其结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采集沉香样品一级与二级质谱图,对PPECs的质谱裂解途径进行分析,对沉香药材中PPECs组分进行筛查与结构确证。共鉴定出PPECs组分55个,根据结构特征,55个组分分属于3种结构类型,即2-(2-苯乙基)色酮二聚物(DPECs)、2-(2-苯乙基)色酮三聚物(TPECs)和萜类-2-(2-苯乙基)色酮二聚物(SPECs)。鉴定的全部组分包括44个DPECs、3个TPECs和8个SPECs,其中9个DPECs、1个TPECs和1个SPECs首次在沉香中被发现;其次,沉香PPECs的部分组分具有2~4个同分异构体。综上,沉香药材中PPECs组分及其同分异构体丰富,且DPECs类型的组分在总PPECs中所占比例最高(80%)。该研究结果可为沉香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2-(2-苯乙基)色酮聚合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合成工艺研究
15
作者 余磊 周阳 +2 位作者 陈港晟 金学平 李健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2期17-19,共3页
以间苯二酚和苯乙烯为原料、乙醚为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硫酸氢盐为催化剂合成苯乙基间苯二酚,并考察了催化剂、溶剂、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间苯二酚)∶n(苯乙烯)∶n(N-甲基吡咯烷酮硫酸氢... 以间苯二酚和苯乙烯为原料、乙醚为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硫酸氢盐为催化剂合成苯乙基间苯二酚,并考察了催化剂、溶剂、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间苯二酚)∶n(苯乙烯)∶n(N-甲基吡咯烷酮硫酸氢盐)∶n(乙醚)为1∶1∶0.2∶3、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5h的最优条件下,苯乙基间苯二酚产率达到最高,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苯乙基间苯二酚 傅克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N’-(2-苯乙基)-1,6-己二酰胺合成新工艺
16
作者 张宝华 史兰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5-616,634,共3页
设计了以己二酸单甲酯为原料,经酰氯化、缩合、水解、酰氯化、缩合等反应合成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N’-(2-苯乙基)-1,6-己二酰胺的新工艺。该工艺操作简单,分离纯化容易,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N’-(2-苯乙基)-1,6-己... 设计了以己二酸单甲酯为原料,经酰氯化、缩合、水解、酰氯化、缩合等反应合成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N’-(2-苯乙基)-1,6-己二酰胺的新工艺。该工艺操作简单,分离纯化容易,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N’-(2-苯乙基)-1,6-己二酰胺的收率达75.2%,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单甲酯 N-[2-(3 4-二甲氧)乙]-N'-(2-苯乙基)-1 6-己二酰胺 苯乙 3 4-二甲氧苯乙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基间苯二酚抑制黑色素形成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郝谜谜 王艳 +3 位作者 刘园园 鲍炎 李红艳 郑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3-298,共6页
采用药物替代法,分别阻断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酶催化和非酶催化两个阶段,探究苯乙基间苯二酚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机理。在p 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分别以L-酪氨酸和L-多巴为底物,37℃反应后在475 nm处测定吸光度,研究苯乙基间苯二酚... 采用药物替代法,分别阻断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酶催化和非酶催化两个阶段,探究苯乙基间苯二酚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机理。在p 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分别以L-酪氨酸和L-多巴为底物,37℃反应后在475 nm处测定吸光度,研究苯乙基间苯二酚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进程的影响,计算抑制动力学参数;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苯乙基间苯二酚抑制酪氨酸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苯乙基间苯二酚对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酶催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是酪氨酸酶抑制剂;对非酶催化过程无影响;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28和31μmol/L;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_m=1.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苯乙基间苯二酚与酪氨酸酶活性中心的MET A:280形成氢键,并伴有疏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添加剂 苯乙基间苯二酚 酪氨酸酶 动力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国外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浩 董文化 +4 位作者 王昊 李薇 杨理 戴好富 梅文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6-1632,共7页
为了了解一种国外沉香中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该沉香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6-羟基-8-氯-2-[2-(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1),6-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 为了了解一种国外沉香中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该沉香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6-羟基-8-氯-2-[2-(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1),6-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2),6-羟基-7-甲氧基-2-[2-(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3),沉香四醇(4),5α,6β,7β,8α-四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5,6,7,8-四氢色酮(5)和6-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烯基]色酮(6)。化合物1为新的2-(2-苯乙基)色酮。对化合物2~6的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6对5株人体肿瘤细胞均表现出一定活性,其中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87和4.75μg/mL,化合物2、3、5对5株人体肿瘤细胞表现出中等活性,IC50范围为9.91~45.38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沉香 化学成分 2-(2-苯乙基)色酮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拉斯那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阳梅 杨理 +5 位作者 李薇 王昊 盖翠娟 梅文莉 姜北 戴好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0-825,共6页
为研究柯拉斯那(Aquilaria crassna Pierre ex Lecomte)沉香的化学成分。实验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从该沉香中分离得到9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5... 为研究柯拉斯那(Aquilaria crassna Pierre ex Lecomte)沉香的化学成分。实验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从该沉香中分离得到9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5-羟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2)、tetrahydrochromone F(3)、6-甲氧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4)、6-甲氧基-7-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5)、6,7-二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6)、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7)、6-羟基-2-[2-(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8)、5-羟基-2-[2-(2′-羟基苯基)乙基]色酮(9)。化合物2、3和5~9均为首次从柯拉斯那所得沉香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和4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拉斯那沉香 化学成分 2-(2-苯乙基)色酮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人工打洞沉香中一个新的2-(2-苯乙基)色酮二聚体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汝慧 李薇 +4 位作者 王昊 梅文莉 米承能 袁靖喆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9-574,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国产人工打洞法所结沉香中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从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2-苯乙基)... 为进一步研究国产人工打洞法所结沉香中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从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2-苯乙基)色酮二聚体(+)-3′,3′′′-dihydroxy-4′,4′′′-dimethoxyaquisinenone G(1)和aquilasinenone F(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都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化合物2的IC_(50)值为(64.6±1.6)mol/L,阳性对照为L(+)-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人工打洞沉香 2-(2-苯乙基)色酮二聚体 DPPH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