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梗五加根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8
1
作者 于凯 宋洋 +2 位作者 路阳 熊志立 李发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9-472,共4页
从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提取分离得到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表芝麻脂素(1)、(-)-芝麻脂素(2)、赛菊芋黄素(3)、洒维宁(4)、咖啡酸甲酯(5)... 从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提取分离得到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表芝麻脂素(1)、(-)-芝麻脂素(2)、赛菊芋黄素(3)、洒维宁(4)、咖啡酸甲酯(5)、对羟基桂皮酸(6)、(-)-丁香脂素(7)、(+)-松脂素(8)。化合物8是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5是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和7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梗五加根 苯丙素类化合物 (+)-表芝麻脂 咖啡酸甲酯 (+)-松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锦鸡儿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8
2
作者 崔益泠 穆青 胡昌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7-283,共7页
对红花锦鸡儿CaraganaroseaTurczexMaxim的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位分离获得 9个苯丙素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 (UV、IR、MS、1D和 2DNMR)分析 ,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肉桂酸、5个木脂素 :(± )... 对红花锦鸡儿CaraganaroseaTurczexMaxim的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位分离获得 9个苯丙素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 (UV、IR、MS、1D和 2DNMR)分析 ,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肉桂酸、5个木脂素 :(± )落叶松脂素、(± ) 5 ,5′ -二甲氧基 -落叶松脂素、(± ) lyoniresinol、(± ) 松脂素、(± ) 丁香脂素和三个倍半木脂素 :(± ) ficusesquilignanA、(± ) bud dlenolC、(± ) buddlenolD。所有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锦鸡儿 苯丙素类化合物 木脂 倍半木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紫珠中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智颖 袁欢 +4 位作者 周莹 林朝展 彭光天 吴爱芝 祝晨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28-1933,共6页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岭南常用药材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地上部分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0个苯丙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和文献数据对照,将其分别鉴定为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1-(E)-propen...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岭南常用药材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地上部分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0个苯丙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和文献数据对照,将其分别鉴定为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1-(E)-propenyl)-2,6-dimethoxyphenoxy]-propyl-β-D-glucopyranoside(1)、peiioside A(2)、syringalide A 3′-α-L-rhanmnopyranoside(3)、parvifloroside A(4)、leucosceptoside B(5)、alyssonoside(6)、longissimoside B(7)、acteoside(8)、forsythoside B(9)和poliumoside(10)。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马鞭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和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广东紫珠中4个含量较为丰富的苯丙素类化合物6、8、9和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为广东紫珠在抑菌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科 广东紫珠 苯丙素类化合物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araE基因对典型苯丙素类化合物转运过程的影响
4
作者 王奎 周景文 李江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6-863,共8页
为了研究阿拉伯糖转运蛋白对大肠杆菌转运典型苯丙类素化合物的能力,采用基因过量表达和基因沉默技术,实现对蛋白质表达量进行控制,从而研究Ara E对苯丙类素化合物的转运过程机制。同时,用定量PCR技术在转录水平考察并验证了ara E基因... 为了研究阿拉伯糖转运蛋白对大肠杆菌转运典型苯丙类素化合物的能力,采用基因过量表达和基因沉默技术,实现对蛋白质表达量进行控制,从而研究Ara E对苯丙类素化合物的转运过程机制。同时,用定量PCR技术在转录水平考察并验证了ara E基因的过量表达水平和基因抑制程度。通过测定菌体的生长动力学参数,衡量菌体对典型苯丙素类化合物的转运能力。结果表明,大肠杆菌ara E基因只参与了大肠杆菌对白藜芦醇的转运,对其他种类的苯丙素类化合物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 E 大肠杆菌 苯丙素类化合物 基因沉默 定量PCR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茎中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晶 周忠玉 +1 位作者 徐巧林 谭建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1-515,共5页
为了解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az]的化学成分,从其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osmanthuside E(1)、木通苯乙醇苷B(2)、2-(4-hydroxyphenyl)ethyl-(6-O-feruloyl)-β-D-glucopy... 为了解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az]的化学成分,从其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osmanthuside E(1)、木通苯乙醇苷B(2)、2-(4-hydroxyphenyl)ethyl-(6-O-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3)、dunalianoside D(4)、dunalianoside C(5)、咖啡酸(6)、秦皮乙素(7)。除化合物6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木通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苯丙素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尚晓迪 贾磊 《科学养鱼》 2015年第7期69-69,共1页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即3-咖啡酰奎宁酸,是一种提取自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广泛存在于杜仲、金银花、咖啡、向日葵等植物中。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即3-咖啡酰奎宁酸,是一种提取自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广泛存在于杜仲、金银花、咖啡、向日葵等植物中。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主要活性成分。据报道在饲料中添加绿原酸能有效改善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提高水产动物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含量 水产动物饲料 莽草酸途径 咖啡酰奎宁酸 忍冬科植物 苯丙素类化合物 活性成分 生物活性 抗菌消炎 动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