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苦苣菜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8
1
作者 白玉华 于辉 +1 位作者 常乃丹 安东政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研究日本产草药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然后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日本产的苦苣菜中首次分离鉴定了6种化合... 目的:研究日本产草药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然后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日本产的苦苣菜中首次分离鉴定了6种化合物:羽扇豆醇(lupeol,Ⅰ)、α-香树素(α-amyrin,Ⅱ)、β-香树素(β-amyrin,Ⅲ)、乌索酸(ursonicacid,Ⅳ)、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Ⅴ)和桦木酸(betulinicacid,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菜 三萜 羽扇豆醇 桦木酸 齐墩果酸 乌索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苣菜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6
2
作者 徐燕 梁敬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苦苣菜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luteolin,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Ⅱ)... 目的:研究苦苣菜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luteolin,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Ⅱ)、芹菜素(apigenin,Ⅲ)、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apigenin-7-O-β-D-glucuronide methyl ester,Ⅳ)、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apigenin-7-O-β-D-glucuronide ethyl ester,Ⅴ)、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uronide,Ⅵ)、3β-acetoxy-olean-18-ene,germanicolacetate(germanicyl acetate,Ⅶ)、3β-hydroxy-6β,7α,11β-H-eudesm-4-en-6,12- olide(Ⅷ)、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Ⅸ)和正二十六烷醇(1-cerotol,Ⅹ).结论:化合物Ⅳ~Ⅵ、Ⅷ、Ⅹ均为首次从苦苣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菜 木犀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苣菜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安卓 贾昌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125,158,共5页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苦苣菜黄酮的条件。利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纯化苦苣菜黄酮的最适大孔树脂,利用动态吸附方法研究最适大孔树脂纯化苦苣菜黄酮的条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对吸附苦苣菜黄酮的效果最好,最佳纯化条件:上样液浓度为3.73%,...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苦苣菜黄酮的条件。利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纯化苦苣菜黄酮的最适大孔树脂,利用动态吸附方法研究最适大孔树脂纯化苦苣菜黄酮的条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对吸附苦苣菜黄酮的效果最好,最佳纯化条件:上样液浓度为3.73%,上样液速率为3.6mL/min,上样液pH 5.18;用78.20%的乙醇溶液、以120mL 2.88mL/min的速率洗脱。利用大孔吸附树脂AB-8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吸附率可达84.32%;解吸率9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苦苣菜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苦苣菜的自然发酵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波 李亚蕾 +5 位作者 罗瑞明 张婷 刘洋 胡聪 张伟威 王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5,共7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苦苣菜自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发酵条件优选试验解决苦苣菜腌制过程中出现的霉变问题并改善其风味,以总酸度(以乳酸计)及感官评定为响应值,通过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及响应面法(RSM)优化苦苣菜的发酵参数。结果表...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苦苣菜自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发酵条件优选试验解决苦苣菜腌制过程中出现的霉变问题并改善其风味,以总酸度(以乳酸计)及感官评定为响应值,通过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及响应面法(RSM)优化苦苣菜的发酵参数。结果表明:苦苣菜最佳发酵工艺方法为将菜烫漂处理后用3‰;‰花椒水腌制,食盐添加量5%,菜添加量70%,香辛料(辣椒∶生姜∶茴香为6∶3∶1)添加量4%(以上均为占菜水总重百分比)。通过验证实验得到该条件下发酵的苦苣菜总酸度为0.66g/dL,感官评分为93.1,与模型预测值0.71g/dL和94.3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菜 发酵条件 响应面分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裂苦苣菜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朋 竺锡武 陈集双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376,379,共4页
目的:鉴定长裂苦苣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长裂苦苣菜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和保留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36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的... 目的:鉴定长裂苦苣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长裂苦苣菜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和保留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36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的89.49%。结论:长裂苦苣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35.8%)、十六烷酸(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裂苦苣菜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苣菜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秦俊哲 杨汗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对苦苣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苦苣菜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极为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对苦苣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苦苣菜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极为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40,验证实际得率为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菜 黄酮 超声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叶苦苣菜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7
作者 陈子萱 胡宇 +2 位作者 田福平 刘新星 李忠旺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9-15,共7页
以全叶苦苣菜种子和植株为材料,进行外植体的灭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研究。结果表明,全叶苦苣菜的种子和茎段经过灭菌,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可获得无菌苗。用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材料为无菌苗下胚轴,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BA+1.5 mg/... 以全叶苦苣菜种子和植株为材料,进行外植体的灭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研究。结果表明,全叶苦苣菜的种子和茎段经过灭菌,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可获得无菌苗。用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材料为无菌苗下胚轴,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BA+1.5 mg/L 2,4-D,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ZT 2.0 mg/L+IAA 0.5 mg/L,分化出的不定芽在培养基1/2MS+IAA0.2 mg/L上生根效果较好,可以获得健壮再生植株。试管苗移栽到温室,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移栽后植株的植物学性状和野生植株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叶苦苣菜 无菌苗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苣菜周年生产技术
8
作者 冯太平 张海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周年生产技术 苦苣菜 食用部分 碳水化合物 草本植物 包装保鲜 脱水干 维生素 苦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长裂苦苣菜总生物碱提取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潘方方 李秀梅 +2 位作者 张海英 马文建 杨培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94-199,205,共7页
为了优化长裂苦苣菜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pH、乙醇浓度对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选取4因素3水平,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并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 为了优化长裂苦苣菜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pH、乙醇浓度对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选取4因素3水平,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并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 g/m 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5℃,超声功率700 W,pH为5,乙醇浓度75%,总生物碱提取率为20.30%。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响应面法筛选得到的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可行,稳定,并且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裂苦苣菜 总生物碱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裂苦苣菜甲醇提取物各极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郄佩娟 段旭昌 +1 位作者 王敏 李秀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6-150,156,共6页
目的:为探明长裂苦苣菜不同溶剂提取物活性功能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性。方法: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为溶剂依次萃取长裂苦苣菜全草甲醇提取物,测定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及单体酚含量,采用DPPH法、ABTS法及总还原力法评... 目的:为探明长裂苦苣菜不同溶剂提取物活性功能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性。方法: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为溶剂依次萃取长裂苦苣菜全草甲醇提取物,测定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及单体酚含量,采用DPPH法、ABTS法及总还原力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分析其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HPLC分析检测到长裂苦苣菜中至少含有9种单体酚成分,其含量在不同溶剂萃取物中存在显著差异。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70.74 mg GA Eq./g和6.01 mg RU Eq./g,且其抗氧化活性最强。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萃取物的黄酮含量之间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长裂苦苣菜中含丰富的酚类、黄酮类抗氧化活性成分,乙酸乙酯可作为长裂苦苣菜抗氧化活性物质富集溶剂,富集长裂苦苣菜中的咖啡酸、芦丁、荭草素、木犀草素等抗氧化活性功能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裂苦苣菜 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苦苣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占文 赵小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960-8961,共2页
[目的]筛选苦苣菜多糖提取方法。[方法]设计超声波、微波、超声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水溶提取法进行比较;以粗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评价测定方法。[结果]4种提取方法对苦苣菜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提取率最高,为... [目的]筛选苦苣菜多糖提取方法。[方法]设计超声波、微波、超声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水溶提取法进行比较;以粗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评价测定方法。[结果]4种提取方法对苦苣菜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提取率最高,为23.16%,其次是微波、水浴和超声波,提取率分别为22.33%、20.98%和19.54%。[结论]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效果最好,即准确称取苦苣菜干粉5.0 g,加入100 ml蒸馏水混匀后,置于超声-微波仪中提取。超声功率50 W,频率50 kHz,微波频率2 450 MHz;80℃条件下提取30 min,过滤收集滤液,残渣重复提取1次,合并滤液,200 ml定容,测定多糖含量。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选用蒽酮-硫酸比色法,葡萄糖浓度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比色波滤为620 nm,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值为0.22%(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菜多糖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微波 超声波 提取方法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苣菜对肺炎小鼠炎症因子及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孟阳 晁冰 +1 位作者 周涛 张建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32-5242,共11页
【目的】研究苦苣菜水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肺炎模型中炎症相关因子及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苦苣菜水提物对小鼠肺炎的抗炎作用。【方法】制备苦苣菜水提物,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苦苣菜水提物低、... 【目的】研究苦苣菜水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肺炎模型中炎症相关因子及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苦苣菜水提物对小鼠肺炎的抗炎作用。【方法】制备苦苣菜水提物,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苦苣菜水提物低、中、高浓度组,空白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小鼠灌胃0.3 mL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小鼠灌胃0.3 mL 5 mg/kg地塞米松,苦苣菜水提物低、中、高浓度组小鼠依次灌胃0.3 mL 100、200和400 mg/mL苦苣菜水提物,持续灌胃给药1周后,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0.3 mL生理盐水,其余组小鼠腹腔注射0.3 mL 30 mg/kg LPS诱导建立小鼠肺炎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肺中炎症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6含量显著上调(P<0.05),IL-10、TGF-β含量有所上调,肺脏中HMGB1、TLR4、NF-κB的分布及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苦苣菜水提物处理组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6含量有所下调,抗炎因子IL-10含量有所上调,抗炎因子TGF-β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在肺脏中HMGB1、TLR4、NF-κB大量分布在肺泡周围的上皮细胞上,与模型组相比,苦苣菜水提物处理组小鼠肺脏中HMGB1、TLR4、NF-κB的分布极显著下调(P<0.01),且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HMGB1、TLR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苦苣菜水提物能抑制LPS诱导的肺炎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6的分泌及肺脏中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蛋白的表达,促进小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10、TGF-β的分泌,表明苦苣菜水提物具有抗肺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菜 肺炎 炎症因子 HMGB1/TLR4/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AccQ.Tag法测定野苦苣菜氨基酸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志强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9年第6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苦苣菜 氨基酸 氨基羧酸 AccQ.Tag 液相色谱 液体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营养牧草苦荬菜的栽培技术
14
作者 赵明安 《农村新技术》 2014年第1期11-11,共1页
苦荬菜也叫苦苣菜、凉麻、山莴苣、八月老、鹅草等,是一种营养性好、适口性好的青绿饲料。苦荬菜味稍苦,性凉,柔嫩多汁,粗蛋白质含量达20%,兔非常喜食。其病虫害少,
关键词 苦荬 营养性 技术 栽培 牧草 粗蛋白质含量 青绿饲料 苦苣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菜的加工
15
作者 贾生平 《中国农村科技》 2004年第9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菊苣 苦荬 加工 苦苣菜 山野 菊科 凉血 苦寒 清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苣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陈广义 芦金宏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9期40-41,共2页
随着富蕴县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蔬菜种植技术不断规范,广大农牧民朋友逐渐认识到食用蔬菜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逐步在自己的庭院中规划种植蔬菜、果树。而苦苣菜因其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糖类,食物纤维,钙,磷及锌、铜、铁、锰等微量... 随着富蕴县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蔬菜种植技术不断规范,广大农牧民朋友逐渐认识到食用蔬菜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逐步在自己的庭院中规划种植蔬菜、果树。而苦苣菜因其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糖类,食物纤维,钙,磷及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等营养物质受到广大农牧民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苦苣菜 食用蔬 种植技术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设施农业 身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勒克县春小麦田杂草调查及防治策略
17
作者 宋红梅 陈卫民 +2 位作者 焦子伟 田孟强 段湘妮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B06期234-236,共3页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新疆尼勒克县春小麦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尼勒克县春小麦田杂草有15种,隶属11个科,其中豆科4种,菊科2种,禾本科、十字花科、旋花科、唇形花科、蓼科、藜科、木贼科、桑科、紫草科各1种。其中块茎香豌豆、野燕麦...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新疆尼勒克县春小麦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尼勒克县春小麦田杂草有15种,隶属11个科,其中豆科4种,菊科2种,禾本科、十字花科、旋花科、唇形花科、蓼科、藜科、木贼科、桑科、紫草科各1种。其中块茎香豌豆、野燕麦和苦苣菜几种杂草的相对多度分别为54.9%、52.3%和46%,为优势种群。根据其杂草分布特点,采取农业、物理机械及化学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草害发生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策略 杂草调查 春小麦田杂草 调查结果 十字花科 唇形花科 相对多度 优势种群 分布特点 防治措施 物理机械 有效控制 取样法 禾本科 旋花科 木贼科 紫草科 香豌豆 苦苣菜 野燕麦 块茎 草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治肠虚泄泻
18
作者 相鲁闽 相葵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1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大肠 泄泻 慢性结肠炎 慢性肠炎 慢性痢疾 虚寒症 苦苣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