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胶原 被引量:17
1
作者 黎小间 雷涛 高建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胶原检测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胶原的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观察。结果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嗜酸性胶原蛋白纤维束,Ⅰ型胶原纤维...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胶原检测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胶原的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观察。结果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嗜酸性胶原蛋白纤维束,Ⅰ型胶原纤维为黄或红色,呈致密的条束状,显示很强的双折光性;Ⅲ型胶原纤维为绿色的细纤维,散布于Ⅰ型胶原周围,呈疏网状,显示弱的双折光。经图像分析,其中Ⅰ型胶原占(73.95±3.22)%、Ⅲ型胶原占(22.13±3.57)%。结论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偏振光是一种观察增生性瘢痕组织胶原类型、分布、排列与含量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酸-天狼星红 偏振光法增生性瘢痕 胶原 检测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活血中药及芎芍胶囊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胶原沉积及其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文川 徐浩 +1 位作者 黄启福 陈可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40-1640,共1页
目的:探讨6种常用活血中药及芎芍胶囊对于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斑块胶原沉积及其代谢的影响. 方法:6-8周龄ApoE基因缺陷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g.基础饲料喂养6-8周后,改为"西方膳食类"饲料(含脂肪21%(wt/wt)、胆固醇... 目的:探讨6种常用活血中药及芎芍胶囊对于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斑块胶原沉积及其代谢的影响. 方法:6-8周龄ApoE基因缺陷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g.基础饲料喂养6-8周后,改为"西方膳食类"饲料(含脂肪21%(wt/wt)、胆固醇0.15%(wt/wt))继续喂养13周,随机分成9组:模型组、对照组(辛伐他汀)、丹参组、赤芍组、川芎组、三七组、酒大黄组、桃仁组、和芎芍胶囊组,灌胃给药13周.无菌条件下取出心脏和主动脉,10%甲醛固定,脱水,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在偏振光下,观察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斑块及周围血管壁MMP-1、TIMP-1,利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计算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IPP图像分析软件计算表达阳性面积及阳性面积占总面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E基因缺陷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芎芍胶囊 胶原沉积 活血中药 代谢 苦味酸-天狼星红 动脉粥样斑块 主动脉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Wistar大鼠肝组织内Ⅰ、Ⅲ型胶原分布的计量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田福 李春华 +2 位作者 王树党 王志平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5-67,T001,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月龄Wistar大鼠肝Ⅰ、Ⅲ型胶原的形态计量的差异。方法 以苦味酸天狼星红———偏光显微镜及Mias 2 0 0 0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对各鼠龄组 ( 3、13、2 5、33月 )肝门管区及窦周隙Ⅰ、Ⅲ型胶原之灰度、面积比及体密度进行了... 目的 研究不同月龄Wistar大鼠肝Ⅰ、Ⅲ型胶原的形态计量的差异。方法 以苦味酸天狼星红———偏光显微镜及Mias 2 0 0 0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对各鼠龄组 ( 3、13、2 5、33月 )肝门管区及窦周隙Ⅰ、Ⅲ型胶原之灰度、面积比及体密度进行了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窦周隙Ⅰ型胶原之面积比、体密度在 33月龄组分别大于 3、13、2 5月龄组 (P <0 0 5 ) ,其平均灰度 2 5月龄组明显深于 3月龄组 (P <0 0 1) ,窦周隙Ⅲ型胶原之平均灰度 2 5月龄组分别深于 3月龄组 (P <0 0 1)及 13月龄组 (P <0 0 5 )。结论  33月龄组窦周隙Ⅰ型胶原数量分别多于 3、13、2 5月龄组 ,2 5月龄组窦周隙Ⅰ型胶原平均含量明显高于 3月龄组 ,2 5月龄组窦周隙Ⅲ型胶原平均含量分别高于 3、13月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月龄 I型胶原 Ⅲ型胶原 苦味酸天狼星-偏光显微镜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密度 计量形态学 纤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