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芬 刘洁 +2 位作者 陈霞 王秋静 李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3-885,共3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生理盐水组,OMT 50、100和200 mg.kg-1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 mg.kg-1)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20 mg.kg-1+OMT 100 mg.kg-...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生理盐水组,OMT 50、100和200 mg.kg-1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 mg.kg-1)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20 mg.kg-1+OMT 100 mg.kg-1组。应用冰醋酸制备小鼠疼痛模型,以15 min内发生扭体次数为疼痛定量指标;将雌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组同前,将小鼠置于(55.0±0.5)℃的热板上制备疼痛模型,以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结果:腹腔注射OMT 50、100和200 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P<0.001);预先给予L-NAME能增强OMT对抗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结论: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冰醋酸及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其镇痛作用可能不是完全通过NO-cGMP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药理学 镇痛 L-硝基-精氨酸甲酯 疼痛测定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正常及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大鼠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霞 李英骥 +2 位作者 葛静岩 张文杰 钟国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4-706,共3页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 (OMT)对正常及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动作电位 (AP)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浮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在体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结果 :给予 3、 15和 30 m g· kg- 1 的 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延缓乌头碱所致大鼠...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 (OMT)对正常及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动作电位 (AP)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浮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在体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结果 :给予 3、 15和 30 m g· kg- 1 的 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延缓乌头碱所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 ,静脉给予 30 m g· kg- 1 的 OMT能减小 AP的幅值 ,缩短 APD50 和APD90 ,降低 Vmax。结论 :OMT对心肌细胞 AP的影响可能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药理学 心律失常/药物疗法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芬 刘洁 +3 位作者 王秋静 崔文鹏 陈霞 李秋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将4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n=8) ,即生理盐水组,OMT30、6 0和90 m g·kg- 1 组以及普萘洛尔加OMT6 0 mg·kg- 1 组和多沙唑嗪加OMT6 0 m g·kg- 1组。常规颈动脉插管,...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将4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n=8) ,即生理盐水组,OMT30、6 0和90 m g·kg- 1 组以及普萘洛尔加OMT6 0 mg·kg- 1 组和多沙唑嗪加OMT6 0 m g·kg- 1组。常规颈动脉插管,股静脉给药,应用BL- 4 2 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血压及心率。结果:静脉给予OMT30、6 0和90 mg·kg- 1具有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血压的作用,OMT能增强多沙唑嗪的降压作用,但与普萘洛尔无协同降压作用。结论:OMT的降压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且与多沙唑嗪具有协同的降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药理学 抗高血压药 血压/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芬 刘洁 +2 位作者 陈霞 吕文伟 郑剑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8-730,共3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及OMT 70、140和210 mg.kg-1组,应用二甲苯制备小鼠耳肿胀模型,以鼠耳肿胀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将48只Wis...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及OMT 70、140和210 mg.kg-1组,应用二甲苯制备小鼠耳肿胀模型,以鼠耳肿胀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及OMT 50、100和150 mg.kg-1组,以及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OMT 100 mg.kg-1组,应用右旋糖苷制备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以大鼠足跖容积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腹腔注射OMT 140及210 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P<0.05或P<0.01),OMT 100和150 mg.kg-1可显著减轻右旋糖苷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程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给予L-NAME能增强OMT的抗炎作用。结论: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对抗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右旋糖苷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其抗炎作用可能不是完全通过NO-cGMP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药理学 炎症/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