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读《童年》解析其中的苦与乐 被引量:1
1
作者 龚海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X期41-42,共2页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平民的苦难与悲惨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与贪婪,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本文通过对《童年》的分析与...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平民的苦难与悲惨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与贪婪,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本文通过对《童年》的分析与探讨,以感受其中所展现的苦与乐,领略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高尔基 苦与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时代的简单活法》自序
2
作者 董云川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历史显然由时代连缀而成。三十年为一代,其间不乏"我相、人相、众生相",十年足以显示端倪。时代是中立的,本身无所谓褒抑。但凡有人,就特别想按照各自的想法为其涂抹色彩。是故,狄更斯先以伦理判断分成好与坏,后来认定不分了... 历史显然由时代连缀而成。三十年为一代,其间不乏"我相、人相、众生相",十年足以显示端倪。时代是中立的,本身无所谓褒抑。但凡有人,就特别想按照各自的想法为其涂抹色彩。是故,狄更斯先以伦理判断分成好与坏,后来认定不分了,承认好与坏并存于世;释迦牟尼先以体验的维度细说苦与乐,后来认定不分了,指出一体两面,悲喜同体;维克多·雨果刻画了悲惨的世界,却展现出凡人的浓情与壮美,赫胥黎描绘了美丽的新世界,反而映射出集体狂欢下人性的悲催。当下的标准往往以大小界别之,以大为雄伟,以小为羞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判断 狄更斯 赫胥黎 众生相 一体两面 苦与乐 集体狂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销量30万册,这部再版的经典生存小说怎么做到的——“手斧男孩”系列编辑手记
3
作者 李雅宁 李海若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3-188,共6页
从前期做文案策划,到后期采购赠品,配合营销发行做宣传专题、视频等物料,每一个环节的努力,每一个环节的毫不松懈成就了“手斧男孩”系列的畅销。“手斧男孩”系列是我进入童书行业出版的第一套引进图书,让我初尝到做编辑的苦与乐,是我... 从前期做文案策划,到后期采购赠品,配合营销发行做宣传专题、视频等物料,每一个环节的努力,每一个环节的毫不松懈成就了“手斧男孩”系列的畅销。“手斧男孩”系列是我进入童书行业出版的第一套引进图书,让我初尝到做编辑的苦与乐,是我编辑生涯迈出的小小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手记 编辑生涯 文案策划 童书 毫不松懈 苦与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语录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62,共1页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君子自强不息,不是躺平。真正的英雄,是在夜半人静时,把受损的心掏出来,缝缝补补再塞进去,眯上一阵儿,醒过来再拼命苦干的人。——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是一桩传递人类文明的事业,在苦与乐、...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君子自强不息,不是躺平。真正的英雄,是在夜半人静时,把受损的心掏出来,缝缝补补再塞进去,眯上一阵儿,醒过来再拼命苦干的人。——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是一桩传递人类文明的事业,在苦与乐、深与浅、难与易、精与粗之间潜行,有张有弛。后者通常是间歇,是放松;而前者是本质,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系教授 自强不息 苦与乐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 深与浅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