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苗木保存率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生宇 靳正忠 +6 位作者 范敬龙 周宏伟 雷加强 徐新文 刘小路 张忠良 杨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916,共8页
通过全部调查法对防护林工程的次年苗木保存率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1)由于造林环境恶劣,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苗木保存率较低,约70%;(2)梭梭、柽柳、沙拐枣三种苗木的保存率不同,基本表现为梭梭和沙拐枣大于柽柳,而且在不同矿... 通过全部调查法对防护林工程的次年苗木保存率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1)由于造林环境恶劣,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苗木保存率较低,约70%;(2)梭梭、柽柳、沙拐枣三种苗木的保存率不同,基本表现为梭梭和沙拐枣大于柽柳,而且在不同矿化度条件下也存在差异,矿化度较小时差异不大,而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差异增大;(3)三种苗木的保存率都随灌水矿化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矿化度小于10 g/L时,变化规律性不强;(4)公路沿线苗木保存率呈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在防护林横断面不同部位、垄间不同沙丘密度、纵向复合沙垄区不同地貌部位和公路沿线不同大地貌单元之间,苗木保存率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对于极端干旱环境中造林和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可持续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保存率 空间分异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林区造林技术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苗木保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郝书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6期85-88,共4页
该文针对塞罕坝机械林场3.5万hm2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以林地基本土壤水肥特征为基础,从整地、造林季节、苗木质量、栽植深度及栽前苗木处理等5个方面,深入研究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苗木保存率的技... 该文针对塞罕坝机械林场3.5万hm2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以林地基本土壤水肥特征为基础,从整地、造林季节、苗木质量、栽植深度及栽前苗木处理等5个方面,深入研究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苗木保存率的技术措施,优化不同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迹地的造林更新技术。结果表明,采伐迹地进行整地有利于蓄水保墒、缓解土壤酸化和促进营养归还,造林季节最好选择春季或秋季,壮苗在高度上应大于30cm,造林时埋土深度至原土印时效果最佳,造林苗木使用ABT生根粉50mg/kg溶液药剂浸根,对造林保存率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 华北落叶松 造林更新 采伐迹地 苗木保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抗旱驱鼠剂的苗木处理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24
3
作者 韩崇选 杨学军 +6 位作者 胡忠朗 王明春 杨清娥 韩恩贤 王伟平 郭保民 杜文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5,共5页
研究结果显示 ,利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1 5 0倍水溶液兑成泥浆 ,对裸根苗进行蘸根处理 ,或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40 0~ 80 0倍水溶液 ,在容器苗出圃前进行浇灌 ,可有效地预防甘肃鼢鼠、草兔和牛羊的危害 ,同时 ,能显著地提高苗木定植后的抗旱... 研究结果显示 ,利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1 5 0倍水溶液兑成泥浆 ,对裸根苗进行蘸根处理 ,或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40 0~ 80 0倍水溶液 ,在容器苗出圃前进行浇灌 ,可有效地预防甘肃鼢鼠、草兔和牛羊的危害 ,同时 ,能显著地提高苗木定植后的抗旱能力。 2 a生油松和侧柏定植 3a后 ,苗木保存率比对照分别提高 80 .8%和 73.2 % ,综合预防效果分别为 83.7%和 90 .7%。苗木保存率及综合预防效果与造林方式、林型和试验地所处的立地有直接的关系 ,苗木保存率林缘、路旁低于林中 ,但其综合预防效果差异不明显。施用多效抗旱驱鼠剂的苗木 ,促长增益指数为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驱鼠剂 苗木处理 苗木保存率 促长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沙地衬膜樟子松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满多清 徐先英 +2 位作者 吴春荣 杨自辉 刘世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73,共4页
沙地衬膜试验结果表明:衬膜沙地栽植的樟子松苗木当年平均成活率高于对照地;不同越冬处理的苗木越冬率从大到小为埋土,衬膜深度90cm露地,衬膜深度70cm露地,不衬膜露地越冬。高生长量显示出第一年、第二年衬膜苗高于对照苗,而第三年衬膜... 沙地衬膜试验结果表明:衬膜沙地栽植的樟子松苗木当年平均成活率高于对照地;不同越冬处理的苗木越冬率从大到小为埋土,衬膜深度90cm露地,衬膜深度70cm露地,不衬膜露地越冬。高生长量显示出第一年、第二年衬膜苗高于对照苗,而第三年衬膜苗弱于对照苗。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衬膜苗在生长季节利于苗木旺盛生长;秋冬春季苗地土壤水分过多,地块低洼处的苗木保存率降低,生长量也较低,对照地苗木则相反。建议通过控制灌水量,积极探索衬膜种植的栽培学技术,创造条件,实行少量多次的定额灌溉,是干旱区进一步提高樟子松育苗成活率、保存率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樟子松 育苗技术 沙地衬膜 苗木成活 苗木保存率 生长量 少量多次定额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地人工幼林抚育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文化 潘紫重 丁淑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23,共2页
选择立地条件相似 ,人、畜干扰严重的 4块退耕还林地块 ,营造胡桃楸和落叶松人工林。造林后 3a内 ,分别采用常规造林抚育和林农复合经营抚育进行人工幼林管理。每年秋季进行成活率及苗木生长情况调查 ,并对 4个地块人工林林地物理性质... 选择立地条件相似 ,人、畜干扰严重的 4块退耕还林地块 ,营造胡桃楸和落叶松人工林。造林后 3a内 ,分别采用常规造林抚育和林农复合经营抚育进行人工幼林管理。每年秋季进行成活率及苗木生长情况调查 ,并对 4个地块人工林林地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林农复合经营显著提高幼林保存率 ,促进苗木生长。并对土壤的物理性质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人工幼林 抚育技术 苗木保存率 苗木生长 土壤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不同整地方式造林效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邱辉 虞沐奎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研究了不同整地方式对湿地松生长及造林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整地方式影响到幼树的栽植当年和栽植第 2年的新梢生长量、地径生长、苗木的保存率。 5种整地方式中SPA方式整地后的幼树栽植当年和栽植第2年的新梢生长量和苗木保存率... 研究了不同整地方式对湿地松生长及造林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整地方式影响到幼树的栽植当年和栽植第 2年的新梢生长量、地径生长、苗木的保存率。 5种整地方式中SPA方式整地后的幼树栽植当年和栽植第2年的新梢生长量和苗木保存率最高 ,而用SPE整地后的栽植翌年地径生长量最大。整地方式不同而导致造林成本产生显著差异。SPE和SPA整地方式总投入最高 ,SPC和SPD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整地方式 生长量 造林效益 效益分析 新梢生长量 苗木保存率 栽植当年 地径生长量 造林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表覆盖物对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炼成 文卫华 +4 位作者 徐艳平 刘球 李红玲 黄明军 吴际友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33-36,共4页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3种覆盖条件(切碎稻草、新鲜苔藓和地膜)下,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苗木的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生长及地径生长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覆盖条件对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和地径的影...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3种覆盖条件(切碎稻草、新鲜苔藓和地膜)下,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苗木的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生长及地径生长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覆盖条件对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和地径的影响从优到劣的顺序均为苔藓覆盖>地膜覆盖>稻草覆盖。不同圃地覆盖物对苗木的苗高生长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新鲜苔藓覆盖下苗高生长最大,达到26.1 cm;而切碎稻草覆盖下苗高生长最小,为18.4 cm。不同圃地覆盖物对苗木的地径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新鲜苔藓覆盖下地径生长最大,达0.55 cm;而切碎稻草覆盖下地径生长最小,仅达0.43 cm。综合分析可知,新鲜苔藓是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的首选覆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地表覆盖 种子出苗 苗木保存率 苗高 地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杞一号”容器育苗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君 韩瑞霞 +3 位作者 田凯 魏国良 赵娜 张金英 《内蒙古林业》 2013年第7期31-31,共1页
“先杞一号”是茄科、枸杞属灌木,是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园艺所选育出的枸杞新品种。喜光,适于温凉气候,耐盐碱能力极强,且耐旱耐湿;具有根深、速生、萌蘖性强等特点,是盐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和先锋树种。先杞一号容器育苗是在容器中... “先杞一号”是茄科、枸杞属灌木,是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园艺所选育出的枸杞新品种。喜光,适于温凉气候,耐盐碱能力极强,且耐旱耐湿;具有根深、速生、萌蘖性强等特点,是盐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和先锋树种。先杞一号容器育苗是在容器中装入育苗基质,通过水肥管理等措施培育苗木。容器苗与裸根苗不同,其根系在容器内形成根团,起苗时不伤根,运输中根系不失水,栽植时苗木带有完整的根团,栽植后成活率高。容器育苗周期短,出苗整齐,生长快,苗木保存率高,容器苗造林不受季节限制,随出圃随造林,是夏秋季、雨季造林和补植的惟一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育苗技术 苗木保存率 盐碱地造林 容器苗造林 先锋树种 耐盐碱能力 育苗基质 水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广藿香在梅州地区的引种表现
9
作者 张凤 向司宇 +5 位作者 朱昔娇 蔡梅玲 黄锦荣 黄浩 李显煌 简耀彩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为观察比较不同产地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在梅州市的生长和品质,文章以海南广藿香、湛江广藿香、高州广藿香、肇庆广藿香为研究材料,管理措施完全相同,采收期分别为定植后60、90、120、180天,然后观察比较广藿香生长状况以及精油含... 为观察比较不同产地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在梅州市的生长和品质,文章以海南广藿香、湛江广藿香、高州广藿香、肇庆广藿香为研究材料,管理措施完全相同,采收期分别为定植后60、90、120、180天,然后观察比较广藿香生长状况以及精油含量。定植180天以后统计不同产地广藿香的苗木保存率。结果表明:湛江广藿香在整个生长期,长势都要优于其他产地广藿香,其产量和苗木保存率也远高于其他产地广藿香;不同产地广藿香在同一生长时期,精油含量差异不显著;同一产地广藿香的精油含量随生长期延长而增加,精油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显著,到180天时,精油含量达到最高。湛江广藿香的产量更高、抗逆性最强,相较于其他产地广藿香,更适宜在梅州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产地 生长指标 苗木保存率 精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小叶黄杨种子和苗期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李国升 《辽宁林业科技》 2019年第6期32-33,73,78,共4页
研究小叶黄杨不同种源的种子特性和在本溪地区的苗期生长特点,有助于筛选该地区的适生种源。文章从种子千粒重、纯净度、发芽率和幼苗出苗率、保存率、苗木生长情况等方面,研究了宽甸、凤城、岫岩、海城4个产地小叶黄杨种子特性及幼苗... 研究小叶黄杨不同种源的种子特性和在本溪地区的苗期生长特点,有助于筛选该地区的适生种源。文章从种子千粒重、纯净度、发芽率和幼苗出苗率、保存率、苗木生长情况等方面,研究了宽甸、凤城、岫岩、海城4个产地小叶黄杨种子特性及幼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宽甸种源的含水量14.84%、生命力90.16%、发芽率88.61%;其播种出苗率和越冬保存率分别为74.22%、93.12%。1年生和2年生苗木苗高分别为14.82 cm、26.28 cm,地径分别为0.32 cm、0.48 cm,分枝数分别为8.38条、15.32条,冠幅分别为10.27 cm、16.38 cm。宽甸种源在本溪地区表现最好,凤城种源和宽甸种源十分相近,表现较好;其次为岫岩种源,海城表现最差,建议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黄杨 种源 种子特性 苗木保存率 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推广示范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新技术
11
《国土绿化》 2013年第5期53-53,共1页
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2010年承担实施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新技术推广示范”,培育优质油茶苗木4000多万株,苗木保存率高达80%以上,合格苗率75%以上,比塑料钵容器育苗提高10%~20%,且苗木生长... 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2010年承担实施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新技术推广示范”,培育优质油茶苗木4000多万株,苗木保存率高达80%以上,合格苗率75%以上,比塑料钵容器育苗提高10%~20%,且苗木生长整齐,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38厘米,平均高35厘米。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木轻,便于装箱运输,造林后无纺布自行分解,不需要解容器,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省工省事,特别适合高山地区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育苗 示范项目 轻基质 湖北省 育苗新技术 油茶 苗木保存率 林业科技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冠下造林经营措施的探讨
12
作者 陈德明 《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60-60,共1页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有着大面积天然次生林,但由于营林经费的短缺,以及未采用合理的经营措施,导致造林后,出现了生长缓慢、干形不直、苗木保存率低等现象。为此,现结合生产实际,就林冠下造林的经营措施探讨如下。
关键词 林冠下造林 经营措施 天然次生林 苗木保存率 森工林区 黑龙江省 生长缓慢 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特有珍稀树种绒毛皂荚
13
作者 黎玉才 《国土绿化》 1994年第2期37-37,共1页
绒毛皂荚(Glebitsia vesititachun. et How. ex B.K.Lee)是1954年在湖南衡山发现的皂荚属稀有植物,被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发现时有5株,现仅存2株,其中1株已衰老,分布于衡山广济寺海拔750米的山谷溪旁天然次生林中,与篦子三尖杉(C... 绒毛皂荚(Glebitsia vesititachun. et How. ex B.K.Lee)是1954年在湖南衡山发现的皂荚属稀有植物,被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发现时有5株,现仅存2株,其中1株已衰老,分布于衡山广济寺海拔750米的山谷溪旁天然次生林中,与篦子三尖杉(Cephlotaxus plireri N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珍稀树种 绒毛皂荚 篦子三尖杉 天然次生林 重点保护植物 稀有植物 皂荚属 广济寺 苗木保存率 引种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