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施苗床肥使用效果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吉庆 杜新东 张子军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3期34-35,共2页
通过液施苗床肥使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液施苗床肥能显著提高秧苗出苗率和成秧率,秧苗素质好。同时它使用方便,适应性广,对培育状秧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 水稻 苗床肥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苗床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献国 《北方水稻》 CAS 2015年第5期37-39,共3页
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类型苗床肥处理,研究黑龙江省目前生产中常用苗床肥及新型微量元素液体肥料对水稻秧苗素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比较,适当用量的新型微量元素液体肥料更有利于提高水稻根系发育、秧苗充实度和促进秧苗干物质积累,... 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类型苗床肥处理,研究黑龙江省目前生产中常用苗床肥及新型微量元素液体肥料对水稻秧苗素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比较,适当用量的新型微量元素液体肥料更有利于提高水稻根系发育、秧苗充实度和促进秧苗干物质积累,适合作为苗床壮秧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床肥 根系发育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育秧苗床培肥时期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朝凤 袁雨晴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2期37-37,55,共2页
为了探讨旱育秧苗床培肥的最佳方式,结合"低产田水稻栽培增蘖控集增产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组织遵义、道真、正安、习水4县进行旱育秧苗床培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年前稻草培肥的处理A产量最高,为652.3kg/ 667 m^2,其次是... 为了探讨旱育秧苗床培肥的最佳方式,结合"低产田水稻栽培增蘖控集增产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组织遵义、道真、正安、习水4县进行旱育秧苗床培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年前稻草培肥的处理A产量最高,为652.3kg/ 667 m^2,其次是播种前7d施腐熟牛厩肥的处理C,为637.6 kg/667 m^2,最低是播种前一月施未腐熟牛厩肥的处理B,为578.6kg/667 m^2,处理A比B、C处理分别增产12.7%、2.3%,处理C比处理B增产10.2%,A、C处理均与B处理差异显著性呈极显著,而A、C处理差异不明显,可作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 苗床 方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壮秧培育的土壤肥力指标及苗床培肥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成林 茅弼华 +1 位作者 张存銮 谢仁康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44,共3页
研究表明,扬州市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肥力指标,里下河稻区土壤孔隙度60%以上,容重1.0g/cm3以下,有机质3.0%左右,速效磷40mg/kg以上,速效钾160mg/kg以上。丘陵稻区土壤孔隙度60%,容重... 研究表明,扬州市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肥力指标,里下河稻区土壤孔隙度60%以上,容重1.0g/cm3以下,有机质3.0%左右,速效磷40mg/kg以上,速效钾160mg/kg以上。丘陵稻区土壤孔隙度60%,容重1.0g/cm3左右,有机质2.5~3.0%,速效磷50mg/kg以上,速效钾180mg/kg以上。高沙土稻区土壤孔隙度55~60%,容重1.0g/cm2左右,有机质2.0%以上,速效磷50mg/kg左右,速效钾150mg/kg。旱秧苗床以肥沃菜园地和高爽旱地为好;以施有机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壮秧 苗床 土壤力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苗床培肥制作
5
作者 姚正国 陈静 罗玉玲 《农家致富》 2004年第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 苗床 制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苗床助力肥试验总结
6
作者 李梦崖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年第2期99-100,共2页
水稻苗床助力肥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医学理论,结合土壤特性和植物生长特性研制而成的。是否能成为继水稻壮秧剂之后,又一适合水稻苗床期使用具有综合功效的助力产品。本试验通过对使用苗床助力肥的处理,与当地常规育秧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水稻苗床助力肥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医学理论,结合土壤特性和植物生长特性研制而成的。是否能成为继水稻壮秧剂之后,又一适合水稻苗床期使用具有综合功效的助力产品。本试验通过对使用苗床助力肥的处理,与当地常规育秧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了解其对秧苗素质、本田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床助力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苗床土培肥调酸消毒技术
7
作者 徐哲生 《农技服务》 2014年第5期213-213,共1页
1、旱育秧苗床培肥的技术 旱育秧要求最适土壤环境应达到以下标准:pH为4.5-5.5;有机质含量≥3%;速效氮、磷、钾分别为150mg/kg、20mg/kg、120mg/kg;床土厚20cm;容重为0.85-0.95g/cm^3;孔隙度75%;松软似海绵,手捏成团,落地... 1、旱育秧苗床培肥的技术 旱育秧要求最适土壤环境应达到以下标准:pH为4.5-5.5;有机质含量≥3%;速效氮、磷、钾分别为150mg/kg、20mg/kg、120mg/kg;床土厚20cm;容重为0.85-0.95g/cm^3;孔隙度75%;松软似海绵,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富含微生物等。旱育秧的床土指标要进一步到位确实有较大难度,一些地方提出一些过渡性指标,但最终要向高标准看齐。采用“三期”培肥和建立永久性苗床基地是逐步达到高标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土培 旱育秧苗 消毒技术 调酸 水稻 苗床 土壤环境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简化旱育秧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城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9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水稻床旱育秧 旱育秧技术 苗床 旱育保姆 专用药 立枯病 工序 时间 旱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技术在推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戴蓓 王碧英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技术 推广 苗床 苗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良县水稻旱育稀植 浅插技术不断完善
10
作者 龚健康 《云南农业》 1999年第2期10-10,共1页
水稻旱育稀植是稻作技术的重大改革,是农业部、省政府“九五”重大科技推广项目。我县1996年引进该技术试验示范2009亩,移栽大田1999亩,平均亩产6557千克,比水膜秧增产536千克,增率805%。1997... 水稻旱育稀植是稻作技术的重大改革,是农业部、省政府“九五”重大科技推广项目。我县1996年引进该技术试验示范2009亩,移栽大田1999亩,平均亩产6557千克,比水膜秧增产536千克,增率805%。1997年示范推广5446亩,移栽大田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稀植 苗床 种子消毒 侵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水稻旱壮秧的关键技术
11
作者 茅弼华 谢成林 马谈斌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水稻早壮秧在形态和生理上均表现较大的优势。培育6~7叶多蘖壮秧的关键技术是:(1)掌握适宜的亩落谷量,杂交中籼稻20-25kg、中粳稻40-45kg。(2)苗床的培肥熟化,要达到有机质含量2.5%~3.0%,土壤容重... 水稻早壮秧在形态和生理上均表现较大的优势。培育6~7叶多蘖壮秧的关键技术是:(1)掌握适宜的亩落谷量,杂交中籼稻20-25kg、中粳稻40-45kg。(2)苗床的培肥熟化,要达到有机质含量2.5%~3.0%,土壤容重1.0-1.2g/cm ̄3,孔隙度55%。必须及早培肥,施足施全肥料,通过多次耕翻,做到肥土相融,床土疏松。(3)以土水势为指标搞好土壤水分管理。从苗床水分胁迫临界土木势测定结果看出,2.0-3.5叶秧苗耐旱能力较弱,3.5叶后耐旱能力增大。杂交中籼稻耐旱能力强于粳稻。水分调控技术是,落谷前浇足底墒水,促进齐苗。齐苗揭膜后补足水分。2.0-3.5叶期,保持床土湿润,3.5叶后以旱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壮秧 落谷量 苗床 土水势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地育秧技术要领
12
作者 米进华 刘淑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期136-136,共1页
主要介绍了一项近年来发展迅速水稻新型育秧技术——水稻旱地育秧在育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领,以供参考。
关键词 旱地育秧 苗床 防旱 防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塑盘早育抛秧技术中几个注意的问题
13
作者 茆春太 李凤荣 郑江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2年第2期5-6,共2页
作为本地未来稻作主栽技术的塑盘旱育抛秧技术体系,经过二三年的实践,逐步从当初的试验、摸索阶段走向成熟、推广阶段。为了使之日臻完善,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关于苗床培肥的问题我们主张采用只冬培(好的菜园地也可以不培)、不春... 作为本地未来稻作主栽技术的塑盘旱育抛秧技术体系,经过二三年的实践,逐步从当初的试验、摸索阶段走向成熟、推广阶段。为了使之日臻完善,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关于苗床培肥的问题我们主张采用只冬培(好的菜园地也可以不培)、不春培、播前施壮秧营养剂的模式进行苗床培肥。具体抓好三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塑盘早育抛秧技术 苗床 播种 抛后复水 抛秧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稻鸭共生的旱育壮秧技术
14
作者 刘小鹏 张义平 任结余 《农技服务》 2012年第12期1306-1307,1309,共3页
旱育秧是稻鸭共生技术中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环节。介绍了旱育壮秧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提出了苗床培肥、营养土配制、床土消毒、种子处理、秧田管理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 稻鸭共生 旱育秧 单株带蘖率 均衡增产 干物质积累 苗床 盖籽土 水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