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海绵移植块周年生长的观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欧徽龙 王德祥 +1 位作者 陈军 丁少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4-660,共7页
为了解决药源海绵的供给问题,促进活性产物的挖掘和筛选,针对福建近海2种海绵: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和苔海绵(Tedania sp.)的周年生长率以及生长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旨在为实现药源海绵的规模化移植提供必要的实践依据.采用... 为了解决药源海绵的供给问题,促进活性产物的挖掘和筛选,针对福建近海2种海绵: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和苔海绵(Tedania sp.)的周年生长率以及生长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旨在为实现药源海绵的规模化移植提供必要的实践依据.采用原位尼龙绳挂养的方式,对随机挑选的各30株海绵,每月进行生长数据的测量,并对海区水温进行周年高密度记录.其中苔海绵的观察时间为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叶片山海绵的观察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结果表明:叶片山海绵的生长率与水温变化显著相关(p<0.05),在水温较高的6—9月生长迅速,长度增长率达到了(541.47±103.68)%,周长增长率达到了(53.76±87.03)%,其中周长增长率最高达到了229.63%;而随着水温的降低,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且过低的水温导致其死亡.苔海绵周年生长较缓慢,周长年生长率仅为(23.37±28.17)%,受海水水温影响不显著(p>0.05),在2013年8月出现最高周长生长率,增长率为93.88%;长度年增长率为(546.45±201.98)%,最大的个体长度增长率出现在8月,达到了956.11%.2种海绵的生长模式相似,均是优先覆盖尼龙绳等附着基的表面,之后才开始向着增加厚度的方向发展.根据实验结果,在海区逐步出现海绵的季节,海绵的移植应该选择在水温开始升高的4—5月,叶片山海绵采用固定在绳索上的移植方式,苔海绵则采用网兜移植的方式,有望获得较理想的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山海绵 苔海绵 移植 周年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