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桐柏高压变质地体:对桐柏-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框架和俯冲/折返机制的制约 |
刘晓春
江博明
李三忠
崔建军
刘鑫
娄玉行
曲玮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2
|
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氯含量和流体盐度关系的研究 |
张灵敏
刘景波
程南飞
叶凯
郭顺
陈意
毛骞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3
|
苏鲁-大别超高压岩石中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综述和最新进展 |
刘福来
薛怀民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3
|
|
4
|
大别-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岩中的副矿物——锆石 |
刘福来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5
|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变形分解作用对榴辉岩透镜体群发育的影响——以碧溪岭地区为例 |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6
|
大别-苏鲁区超高压变质岩的多期构造变质演化 |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7
|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南缘高压与超高压变质带原岩的接触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
戚学祥
许志琴
齐金忠
陈方远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5 |
4
|
|
8
|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P-T-t轨迹的动力学模拟 |
范桃园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9
|
大别山南部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峰期变质条件 |
石永红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0
|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进展 |
叶凯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1 |
13
|
|
11
|
苏鲁—大别高压-超高压带:不同地质时期的三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
张培强
万志博
马宇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2
|
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的微量元素研究 |
唐红峰
刘丛强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6 |
0 |
|
13
|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演化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
杨文采
余长青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0
|
|
14
|
大别山东北缘桐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解析及其对郯庐断裂带的制约 |
林伟
冀文斌
石永红
李秋立
王清晨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5
|
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地壳速度结构及其俯冲、折返机制 |
徐纪人
赵志新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5 |
2
|
|
16
|
大别山碧溪岭地区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分析 |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1 |
7
|
|
17
|
大陆俯冲带流体活动:超高压变质岩矿物水含量和稳定同位素制约 |
陈仁旭
郑永飞
龚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8
|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古特提斯缝合带”的连接 |
许志琴
李源
梁凤华
裴先治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1
|
|
19
|
大别-苏鲁区UHP变质岩构造学及流变学演化 |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0
|
中国超高压变质岩十五年研究进展 |
王清晨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