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南缘高压与超高压变质带原岩的接触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
戚学祥
许志琴
齐金忠
陈方远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5 |
4
|
|
2
|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超高压变质地体中花岗质岩石的成因与多期地壳再造事件 |
傅雪梅
李猛
杨巍
王超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桐柏高压变质地体:对桐柏-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框架和俯冲/折返机制的制约 |
刘晓春
江博明
李三忠
崔建军
刘鑫
娄玉行
曲玮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4
|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岗上石榴石橄榄岩岩体: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卫星孔(CCSD-PP3钻孔)初步研究 |
杨经绥
陈世忠
张仲明
许志琴
吴才来
刘福来
李天福
陈松永
陆永增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5
|
大别-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岩中的副矿物——锆石 |
刘福来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6
|
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记录 |
许志琴
刘福来
戚学祥
张泽明
杨经绥
曾令森
梁凤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2
|
|
7
|
山东石岛花岗岩复合岩体的侵位深度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机制及动力学效应 |
曾令森
陈晶
陈振宇
刘静
梁凤华
高利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8
|
大陆板片多重性俯冲与折返的动力学模式——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折返年龄限定 |
许志琴
曾令森
梁凤华
戚学祥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6
|
|
9
|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变形分解作用对榴辉岩透镜体群发育的影响——以碧溪岭地区为例 |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10
|
南苏鲁造山带毛北超高压变质岩体的成因与成矿作用 |
张泽明
沈昆
刘勇胜
游振东
石超
王金丽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1
|
苏鲁超高压地体部分熔融时间的厘定:荣成花岗质片麻岩中浅色条带的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和Lu-Hf同位素证据 |
续海金
宋衍茹
叶凯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2
|
大别-苏鲁区超高压变质岩的多期构造变质演化 |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3
|
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的流体——来自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岩石学、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限定 |
张泽明
沈昆
赵旭东
石超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14
|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P-T-t轨迹的动力学模拟 |
范桃园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15
|
苏鲁-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迟家店和碧溪岭石榴二辉橄榄岩橄榄石组构 |
宋衍茹
金淑燕
叶凯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6
|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中变质锆石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SHRIMP U-Pb定年 |
刘福来
薛怀民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7
|
地壳深部“重力-构造力复合压力状态”研究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形成深度的测算 |
吕古贤
胡宝群
罗毅甜
刘瑞珣
王方正
李勃辉
王宗永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8
|
大别山南部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峰期变质条件 |
石永红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9
|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的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及变质作用P-T轨迹 |
张泽明
肖益林
沈昆
高勇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20
|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进展 |
叶凯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1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