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价值向度与时代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元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4,共4页
劳动教育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人才培养方面仍有着诸多教育启示,蕴藏着丰富的理念价值、功能价值和发展价值。结合新时代背景,借鉴吸收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 劳动教育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人才培养方面仍有着诸多教育启示,蕴藏着丰富的理念价值、功能价值和发展价值。结合新时代背景,借鉴吸收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价值成分,构建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的“五育”并举体系,塑造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形成劳动教育集体新样态,从而促进青少年在新时代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 劳动情感 劳动教育 创造性劳动 劳动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掘与重构:苏霍姆林斯基难管教儿童教育思想探究
2
作者 李保强 徐礼祥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解决难管教儿童教育问题,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梳理并提炼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发现,难管教儿童有着具身的独特性、人际的紧张性、教导的艰巨性、归正的低效性等征象,依据行为倾向及表现程度可将其分为孤立冷漠型、活泼... 解决难管教儿童教育问题,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梳理并提炼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发现,难管教儿童有着具身的独特性、人际的紧张性、教导的艰巨性、归正的低效性等征象,依据行为倾向及表现程度可将其分为孤立冷漠型、活泼淘气型、积极反抗型、顽劣挑衅型四类。难管教儿童形成的诱致性因素涉及教师能力及课堂教学机智缺失、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客观偏差、儿童个体自身的潜在作用发掘有限、家庭早期教育及其周围条件的制约等。有鉴于此,建议采取四方面的矫治策略:赋能教师发展,增长教学机智;改进学校管理,建构支持场域;坚持因材施教,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家校社联手,务求防治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 难管教儿童 教学机智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被引量:13
3
作者 续润华 陈春梅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具体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真学习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减负思想,对改革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 课业负担 减负 中小学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探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正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8,共4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教育观是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亮点。他从人道教育、和谐教育理论出发,把“差生”分为“思维尚未觉醒”“天赋尚未发掘”和“学习有困难的”三种类型,要求教师要善于寻找“差生”的“闪光点”和“隐性天赋...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教育观是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亮点。他从人道教育、和谐教育理论出发,把“差生”分为“思维尚未觉醒”“天赋尚未发掘”和“学习有困难的”三种类型,要求教师要善于寻找“差生”的“闪光点”和“隐性天赋”,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差生”转变。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对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精神有借鉴、参考价值。只有成功转变“差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差生” 教育观念 和谐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方法 人道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师角色的应然、实然与使然——基于苏霍姆林斯基人学教育思想的审视 被引量:25
5
作者 肖甦 宋瑞洁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4,共8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就是人学,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基于这一人学教育观,他提出教师应当是集道德引路人、心灵雕塑家、知识传授者、思维唤醒者、教育研究者和自我教育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就是人学,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基于这一人学教育观,他提出教师应当是集道德引路人、心灵雕塑家、知识传授者、思维唤醒者、教育研究者和自我教育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育者。然而,反观21世纪以来教师角色的实然状态发现,由于"人"的缺位、育人价值取向的偏差、教研工作的分离、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原因等,教师角色发生了异化和偏离。尽管已半个世纪,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教育思想仍能为修正教师角色定位偏差、实现角色困境突破提供可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和谐发展 人学教育思想 教师角色 教育本真 苏霍姆林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困难儿童到快乐儿童—苏霍姆林斯基的儿童体育思想解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立华 张海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7-160,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诠释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儿童体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中特别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重视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他认为: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发展;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是对健...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诠释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儿童体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中特别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重视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他认为: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发展;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是对健康的关注;重视学校体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体育是一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最基本要素。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启示我们:锻炼儿童的筋骨——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关注儿童的健康——校长的首要工作;融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培养;以人为本——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解读他的儿童体育思想对我国当代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儿童体育思想 健康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学习困难观及其启示 被引量:16
7
作者 叶长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1,共4页
学生学习困难主要由于教育不当的原因造成的,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应注重教育自身的改进,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开设“思维课”,通过知识的评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在集体教学中个别对待,使学生掌... 学生学习困难主要由于教育不当的原因造成的,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应注重教育自身的改进,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开设“思维课”,通过知识的评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在集体教学中个别对待,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困难 教育 内部动力 教师 学生观 成因 时间 思维训练 学习技能 课业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论学生的自我教育 被引量:16
8
作者 续润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27,共4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内容及实施要求等方面的观点及其做法,并揭示其时我国德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自我教育 德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健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丛改 刘梅英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72,共3页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乌克兰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认为学生的健康教育是教育和教学的首要工作,坚持身体与精神相统一的健康教育观,倡导"相互渗透"健康教育理念,以及建立"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保障。苏霍姆林...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乌克兰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认为学生的健康教育是教育和教学的首要工作,坚持身体与精神相统一的健康教育观,倡导"相互渗透"健康教育理念,以及建立"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保障。苏霍姆林斯基健康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学生健康教育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身体 健康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富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1,共3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学校进行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有 :创造意识教育、创造毅力教育、创造力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和世界观教育。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提供丰富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学校进行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有 :创造意识教育、创造毅力教育、创造力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和世界观教育。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教师 ,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 创造教育 学生 创造品质 创造意识 创造毅力 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情:沟通教师与儿童心灵的艺术——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启示 被引量:12
11
作者 武秀霞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0-45,共6页
苏霍姆林斯基同情教育的核心是以同情之心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培养儿童的善意感。同情教育主要包括:融合关心、尊重、理解和责任的教育爱的释放;敏锐的情感感知和体察能力的培养;把儿童引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世界中去,让儿童"心中有他... 苏霍姆林斯基同情教育的核心是以同情之心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培养儿童的善意感。同情教育主要包括:融合关心、尊重、理解和责任的教育爱的释放;敏锐的情感感知和体察能力的培养;把儿童引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世界中去,让儿童"心中有他人"。苏霍姆林斯的同情教育表明,在教育中爱是一种心灵的参与,是对儿童的同情和对教育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同情教育 心灵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研究思想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义昌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5-38,共4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蕴涵着丰富的教师研究思想。文章分析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研究的意义、性质和方法等思想,以期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研究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研究思想 教育理论 中小学 教师研究 特点 实践性 兼顾性 理论应用性 集体性 日记法 观察法 研究方法 调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新观念 成人为先——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把握其精神实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范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1,共4页
教育的核心是人 ,它要关怀的是人的完善、人的发展。从终极意义上看 ,教育就应当按照人的尺度来进行。本文针对当代社会重“成才”轻“成人”这一突出问题 ,提出了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把握其精神实质的重要性 ,从“成人”这一新... 教育的核心是人 ,它要关怀的是人的完善、人的发展。从终极意义上看 ,教育就应当按照人的尺度来进行。本文针对当代社会重“成才”轻“成人”这一突出问题 ,提出了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把握其精神实质的重要性 ,从“成人”这一新的角度概括了其教育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自我教育 精神生活 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 被引量:26
14
作者 鲁保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47-150,共4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认为 ,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思考 (思维 )活动 ,是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过程 ,是研究性的活动 ,其核心是思考 ,即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认为 ,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思考 (思维 )活动 ,是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过程 ,是研究性的活动 ,其核心是思考 ,即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让学生学会思考。为此 ,教师首先应成为一名思考者 ;了解学生 ,遵循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让学生明确思考的目的 ,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忆 ;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 ,让知识活起来 ;培养学生的兴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研究性学习法 脑力劳动 教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主体参与思想评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7,共6页
本文全面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主体参与思想 。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主体参与思想 主体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天下的快乐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评 被引量:6
16
作者 边霞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8,共4页
述评苏霍姆林斯基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在“快乐学校”中的教育实践,主要从对儿童的基本认识与了解;与大自然对话,并通过童话、幻想和游戏来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在关爱生物和欣赏周围世界的美的过程中实施善和美的情感教育;在自然中学... 述评苏霍姆林斯基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在“快乐学校”中的教育实践,主要从对儿童的基本认识与了解;与大自然对话,并通过童话、幻想和游戏来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在关爱生物和欣赏周围世界的美的过程中实施善和美的情感教育;在自然中学习艺术、增强体质等几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幼儿教育 快乐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论校长素质及其现实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保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0-144,共5页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高素质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坚定的优师理念、笃深的职业情感、渊博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指导艺术和强烈的科研意识,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于强化...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高素质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坚定的优师理念、笃深的职业情感、渊博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指导艺术和强烈的科研意识,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于强化校长素养,优化管理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校长素质 素质教育 现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论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预防 被引量:1
18
作者 续润华 周长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0期72-75,81,共5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分析造成学生学业成绩不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改进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广阔的智力生活背景下自主学习等预防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措...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分析造成学生学业成绩不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改进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广阔的智力生活背景下自主学习等预防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措施,并在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生课业成绩不良预防的论述,对于完善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促进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课业成绩不良 预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脑结合:新课程的选择与期待——苏霍姆林斯基手脑结合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大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手脑结合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手脑结合是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在物理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以及在动手时动脑和在动脑时动手的环境,进而在促进手脑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的科... 手脑结合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手脑结合是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在物理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以及在动手时动脑和在动脑时动手的环境,进而在促进手脑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手脑结合 课程改革 教育思想 中学 物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浩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8-131,共4页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的启示是:1、要从人的全面发展来认识和定位德育的功能。2、要转变教育的对象观,树立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要注重德育中的隐蔽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思想政治教育 特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