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储层分布模式 被引量:30
1
作者 侯加根 唐颖 +2 位作者 刘钰铭 杨勇 王少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苏里格气田是我国典型的致密气储层发育区,对其储层沉积类型和成岩作用过程历来多有研究且存在争议。利用岩心实验及分析资料,研究了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储层地质特征,从沉积和成岩2个方面阐述了储层物性差异,并指出强压实、铁方解石交... 苏里格气田是我国典型的致密气储层发育区,对其储层沉积类型和成岩作用过程历来多有研究且存在争议。利用岩心实验及分析资料,研究了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储层地质特征,从沉积和成岩2个方面阐述了储层物性差异,并指出强压实、铁方解石交代和硅质胶结等作用是导致该区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在分析沉积微相的基础上,明确了分流河道砂体是苏里格气田东区主要的优质储层,并建立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单砂体的4种垂向组合模式和3种侧向接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分流河道 储层分布模式 二叠系 苏里格气田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和山1段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继平 任战利 +1 位作者 单敬福 朱亚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8,共8页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图像粒度分析等相关资料作为支撑条件,对苏里格气田的沉积古环境进行了恢复,总结各小层单元内的沉积体系类型、平面组合及其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在盒8段发育洪泛-辫状河沉积体系,在山1段主要...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图像粒度分析等相关资料作为支撑条件,对苏里格气田的沉积古环境进行了恢复,总结各小层单元内的沉积体系类型、平面组合及其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在盒8段发育洪泛-辫状河沉积体系,在山1段主要发育洪泛-曲流河沉积体系。在盒8段可以识别出心滩、河床滞留和辫状河道间微相类型;在山1段可以识别出边滩、河道间、溢岸、河漫滩、河漫沼泽等微相类型。不同微相类型控制着不同成因砂体类型的展布,尤其是心滩和边滩,既是砂体最为富集的区域,又是储集性能最好的储层。因此,从"相控砂"理论模式出发,去揭示储层的平面展布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后续的成藏、有利富集区的筛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沉积体系 富集区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气层产能贡献差异微观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黎菁 骆建江 +1 位作者 张旭阳 刘鹏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6期756-759,共4页
苏里格气田是一个低丰度、低压、低渗、非均质性严重的气田,储层条件复杂。砂岩呈大面积连片分布,连续性、连通性较好,有效砂岩为其中相对高渗的Ⅰ,Ⅱ,Ⅲ类储层。盒8、山1段储层的Ⅰ,Ⅱ,Ⅲ类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现象极其明显。采用统计分... 苏里格气田是一个低丰度、低压、低渗、非均质性严重的气田,储层条件复杂。砂岩呈大面积连片分布,连续性、连通性较好,有效砂岩为其中相对高渗的Ⅰ,Ⅱ,Ⅲ类储层。盒8、山1段储层的Ⅰ,Ⅱ,Ⅲ类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现象极其明显。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薄片鉴定和样品压汞分析资料对气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以室内产能模拟实验明确苏里格东区盒8、山1多层系产层的不同类型储层产能大小以及产能贡献率。结果表明,Ⅰ类储层对渗透率/产能贡献率高达55%~65%,Ⅱ类储层的贡献率23%~27%,Ⅲ类储层的贡献率8%~15%;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是造成Ⅰ,Ⅱ,Ⅲ类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的主要原因,合理的开发方式对多层合采低渗油气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产能模拟 产能贡献率 储集层 孔隙结构特征 苏里格气田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山2段储层致密化主控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唐洪明 王猛 +3 位作者 赵峰 刘枢 郭红光 徐硕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3期7-14,共8页
苏里格气田东区具有多层系含气特征,该区主力产层山2段受沉积、成岩综合影响,具有典型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致密储层特征。综合应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常规物性、X-射线衍射、流体包裹体测温、成岩演化序列重... 苏里格气田东区具有多层系含气特征,该区主力产层山2段受沉积、成岩综合影响,具有典型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致密储层特征。综合应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常规物性、X-射线衍射、流体包裹体测温、成岩演化序列重建、多元回归分析等技术手段与分析方法,对山2段的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成岩演化序列以及储层致密化主控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储层沉积后经历了中—强压实、中等胶结、弱溶蚀等成岩改造,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与本区两期烃类充注密切相关;山2段目前处于中成岩B期末,储层致密化发生在中成岩B期中期;强压实、强硅质胶结与大量的软质岩屑、高岭石胶结主要导致了储层低孔—特低孔,储层特低渗—超低渗的三大核心因素则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等黏土矿物胶结。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山2段储层致密化进程,指导有利储层发育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致密化 山2段 苏里格气田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山1段-山2段储集层致密化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猛 唐洪明 +5 位作者 卢浩 李林泽 王家敏 赵峰 郭红光 杨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5-866,共12页
苏里格气田东区具有多层系含气特征,其中盒8段、山1段、山2段是该区主力产层,都呈现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这一典型致密储集层特征,由于差异性致密化,三层段的物性参数、孔隙结构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综合应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 苏里格气田东区具有多层系含气特征,其中盒8段、山1段、山2段是该区主力产层,都呈现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这一典型致密储集层特征,由于差异性致密化,三层段的物性参数、孔隙结构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综合应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常规物性、X射线衍射、流体包裹体测温、成岩演化序列重建,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三层段的储集层特征、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及储集层致密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三层段储集层砂岩主要为富岩屑砂岩,经历的成岩演化序列具有一定相似性,孔隙演化与各段强度差异较大的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储集层致密化时间盒8段为中成岩A期末,山1段为中成岩B期初,山2段为中成岩B期中期;定量分析了影响孔隙度和渗透率对各段物性的影响程度,并以此结果指导优选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致密化 成岩序列 苏里格气田东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砂岩气藏孔渗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忠军 朱亚军 +3 位作者 李浮萍 罗川又 张志刚 石林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7,4,共6页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试等分析化验资料,对苏里格气田东区盒。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使盒。段储层孔隙结构异常复杂,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试等分析化验资料,对苏里格气田东区盒。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使盒。段储层孔隙结构异常复杂,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等次生孔隙构成了本区的主要储集空间。致密砂岩储层岩心的孔喉中值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程度明显低于主流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程度,说明主流喉道半径对渗透率起主要的控制作用,主流喉道半径0.7~1.8μm。大喉道对高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贡献大,而小喉道对特低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贡献大,从而导致致密砂岩储层渗流阻力大,开发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微观特征 孔隙结构 主流喉道半径 苏里格气田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东区南部中石炭世古构造—古地貌恢复及对马五_(1-4)储层的控制作用
7
作者 张询 雷卞军 +2 位作者 张喜 朱亚军 罗川又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5期11-15,共5页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大量的地层对比、沉积对比工作,采用"印模法"反演苏里格气田东区南部中石炭世古地貌、古构造特征,并研究其与马五_(1-4)储层的关系。研究区的中石炭世古构造形态是加里东期相对稳定构造活动的最终形态,...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大量的地层对比、沉积对比工作,采用"印模法"反演苏里格气田东区南部中石炭世古地貌、古构造特征,并研究其与马五_(1-4)储层的关系。研究区的中石炭世古构造形态是加里东期相对稳定构造活动的最终形态,能够表征其在加里东期构造演变的趋势,研究发现古构造演变对区内马五_(1-4)地层的保存具有建设作用,而残存下来的地层是形成有效储层的物质基础;中石炭世古构造、古地貌因素与区内马五_(1-4)的地层保存和岩溶作用息息相关,其空间构型对马五_(1-4)储层优劣性评价具有一定指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中石炭世古构造-古地貌 马五 1-4地层 空间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