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预测患儿苏醒期谵妄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裴慧慧 刘振东 高宇博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3-426,共4页
近年来,关于患儿苏醒期谵妄(ED)术前预测的研究备受关注。预测患儿ED的发生对于术前干预和术后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患儿ED的发生率较高,但目前术前预测ED的方法相对有限,且存在诸多不足。患儿的基本特质仅可简单识别ED的高危... 近年来,关于患儿苏醒期谵妄(ED)术前预测的研究备受关注。预测患儿ED的发生对于术前干预和术后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患儿ED的发生率较高,但目前术前预测ED的方法相对有限,且存在诸多不足。患儿的基本特质仅可简单识别ED的高危人群。术前焦虑对预测ED的发生有一定的价值,但其主观性较高。此外,通过对围术期炎性因子检测和生理功能监测,可以探索其与患儿ED的相关性。然而,更加精准、客观的预测工具仍需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谵妄 术前焦虑 监测 生理 生物标记物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谵妄的前额脑电特征
2
作者 李珺 叶晨玄 +2 位作者 钱景 方攀攀 刘学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611,共6页
目的分析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苏醒期谵妄(ED)患者的前额脑电特征。方法选择择期行髋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4例,男12例,女52例,年龄≥60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术后麻醉苏醒期间,采用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方法(CAM... 目的分析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苏醒期谵妄(ED)患者的前额脑电特征。方法选择择期行髋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4例,男12例,女52例,年龄≥60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术后麻醉苏醒期间,采用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方法(CAM-ICU)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量表判断ED发生。根据苏醒期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两组:苏醒期谵妄组(ED组)和苏醒期非谵妄组(非ED组)。收集脑电监测仪中患者苏醒期原始脑电图数据,并截取苏醒前(停药后5~10 min)和完全苏醒后(拔喉罩后15~20 min)两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果有28例(44%)患者发生ED。两组苏醒前与完全苏醒时脑电变化一致:频谱边缘频率(SEF)上升,β、γ波功率升高,α波峰值频率降低。与苏醒前比较,非ED组完全苏醒时θ波、α波功率明显降低(P<0.05),α波峰值功率明显降低(P<0.05),ED组完全清醒时α波功率和α波峰值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ED组比较,ED组苏醒前和完全苏醒时样本熵与排列熵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ED患者在麻醉苏醒期间θ波、α波功率及α波峰值功率均明显降低,而ED患者在麻醉苏醒期间α波功率及α波峰值功率均无明显变化,同时伴有样本熵与排列熵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苏醒谵妄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儿术后谵妄的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可 王庚 郭向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7,共4页
患儿术后谵妄(POD)发病率可高达80%,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与多项不良事件密切相关,甚至会造成患儿远期认知功能受损。目前对患儿POD研究关注度相对不足,故而识别和防治难度较大。高效可靠的评估工具是当前筛查患儿POD的主要手段,但仍... 患儿术后谵妄(POD)发病率可高达80%,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与多项不良事件密切相关,甚至会造成患儿远期认知功能受损。目前对患儿POD研究关注度相对不足,故而识别和防治难度较大。高效可靠的评估工具是当前筛查患儿POD的主要手段,但仍需与苏醒期躁动、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等仔细鉴别。患儿POD的潜在危险因素有很多,与麻醉和手术相关的诱发因素叠加患儿的谵妄易感性共同导致了POD的发生。掌握患儿POD特点、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加以避免或提早干预是制定集束化防治策略、改善预后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苏醒谵妄 儿童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学龄前儿童日间斜视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萍 孙振涛 张艳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评估在学龄前儿童日间斜视手术中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诱导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ED)的影响。方法:选择176例实施斜视矫正术的学龄前儿童(3~7岁),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氯胺酮组各88例,全身麻醉诱导时对照组给予丙泊酚2... 目的:评估在学龄前儿童日间斜视手术中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诱导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ED)的影响。方法:选择176例实施斜视矫正术的学龄前儿童(3~7岁),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氯胺酮组各88例,全身麻醉诱导时对照组给予丙泊酚2.5 mg/kg,艾司氯胺酮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和丙泊酚1 mg/kg,其余麻醉方法相同。患儿苏醒后记录儿童苏醒期谵妄(PAED)评分、ED发生率、补救镇静发生率、FLACC疼痛评分、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第1、7和30天的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POBC)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艾司氯胺酮组患儿PAED评分、ED发生率和PACU停留时间增加或延长(P<0.05)。术后第1、7和30天两组NPOB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苏醒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指脉氧饱和度<90%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在学龄前儿童日间斜视手术中,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诱导可能会增加E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学龄前儿童 日间斜视手术 苏醒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滴鼻对患儿鼻罩吸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唐兢 张旭 谌晓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滴鼻对患儿鼻罩吸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舌系带延长术患儿40例,男17例,女23例,ASAⅠ级,年龄2~4岁。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室后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气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患儿无意识后... 目的探讨芬太尼滴鼻对患儿鼻罩吸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舌系带延长术患儿40例,男17例,女23例,ASAⅠ级,年龄2~4岁。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室后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气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患儿无意识后鼻腔滴入芬太尼2μg/kg,稀释成0.5ml,对照组患儿安静后鼻腔滴入生理盐水0.5ml,两组患儿手术开始前舌系带旁局部浸润注射1%利多卡因2ml。术中鼻罩吸入3%~5%七氟醚+氧气维持麻醉。患儿入手术室前根据改良耶鲁术前焦虑分级表(m-YPAS)评分,诱导期间根据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对患儿面罩吸入七氟醚诱导期间合作程度评分,术后根据小儿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对患儿苏醒期谵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术前m-YPAS评分、诱导期ICC评分及术后m-CHEO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PAED评分为(4.8±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2)分(P〈0.05)。两组患儿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出现严重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严重的恶心、呕吐等麻醉相关并发症。两组PACU滞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滴鼻能有效减少患儿鼻罩吸入七氟醚麻醉下行舌系带延长术苏醒期谵妄的发生,且不延长PACU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麻醉 芬太尼滴鼻 苏醒谵妄 鼻罩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地氟醚和丙泊酚不同组合的全麻方式对患儿苏醒期躁动和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欢 谢叶青 +4 位作者 胡啸玲 王燕 梁娜 杨冯睿 刘文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地氟醚、丙泊酚三种麻醉药物不同组合用于患儿麻醉对苏醒期躁动(EA)和苏醒期谵妄(ED)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5~12岁,BMI 11~20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五... 目的比较七氟醚、地氟醚、丙泊酚三种麻醉药物不同组合用于患儿麻醉对苏醒期躁动(EA)和苏醒期谵妄(ED)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5~12岁,BMI 11~20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五组:七氟醚组(SS组)、七氟醚+地氟醚组(SD组)、七氟醚+丙泊酚组(SP组)、丙泊酚组(PP组)和丙泊酚+地氟醚组(PD组)。记录EA和ED的发生情况,以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SD组、PP组和P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SS组(P<0.05)。SD组ED发生率明显低于SS组和SP组(P<0.05)。SD组和PD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SS组、SP组和PP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地氟醚全凭吸入麻醉能降低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患儿EA和ED的发生,同时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地氟醚 苏醒期躁动 苏醒谵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对减轻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和苏醒期谵妄的疗效 被引量:13
7
作者 储海潮 田悦 张金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731,共5页
目的对于多种非药物疗法联合应用于围手术期儿童以提升舒适感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3种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对减轻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和苏醒期谵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择期行双侧扁桃... 目的对于多种非药物疗法联合应用于围手术期儿童以提升舒适感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3种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对减轻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和苏醒期谵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择期行双侧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70例,年龄3~6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干预组,每组35例。联合干预组患儿在常规围术期治疗和监护的基础上接受漫画辅助的术前访视、卡通车分心干预以及在苏醒室播放家属鼓励视频3种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围术期治疗和监护。在术前访视时(T_(0))和患儿与家属分离进入术间时(T_(1))使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量表(mYPA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评估患儿和家属的焦虑水平。在离开术间即刻(T_(2))、到达苏醒室15 min后(T_(3))使用儿童麻醉后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对患儿进行评估。其他次要指标包括患儿家属满意度、术后恶心呕吐、夜惊、遗尿或其他术后不良行为。结果联合干预组T_(1)时刻患儿及家属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1.67(36.67~55.00)分vs 33.33(28.33~53.33)分,P<0.05],T_(2)时刻苏醒期谵妄发生率联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2.86%vs 51.43%,P<0.05),T_(2)、T_(3)时刻联合干预组PAED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0)至T_(1)时刻家属VAS评分的变化差值与患儿mYPAS评分的变化差值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r=0.353,P=0.003)。联合干预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3种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的术前焦虑水平和苏醒期谵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 学龄前 术前焦虑 苏醒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隐匿性阴茎矫治术患儿苏醒期谵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盈盈 蔡玉柱 +2 位作者 张伶俐 陆伟帆 王曼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隐匿性阴茎矫治术患儿苏醒期谵妄(ED)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7月至2020年10月62例6~10岁拟行隐匿性阴茎矫治术的男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32例)和地佐辛组(D组,n=30例),所有患者...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隐匿性阴茎矫治术患儿苏醒期谵妄(ED)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7月至2020年10月62例6~10岁拟行隐匿性阴茎矫治术的男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32例)和地佐辛组(D组,n=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喉罩)。2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等容量的0.9%生理盐水10 mL或地佐辛0.1 mg/k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比较2组入PACU即刻(T1)、10 min(T2)、出PACU即刻(T3)、术后1 h(T4)、术后6 h(T5)PAED评分及FLACC疼痛评分;比较2组术后ED、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CRBD)发生率。问卷患儿父母术后48 h内新发适应不良行为发生情况并比较;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30 min(T0)、T1、T4、T5外周静脉血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血糖(Glu)水平。【结果】D组在T2~T5点PAED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01);FLACC评分低于C组(P<0.001);D组E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16.67%vs.40.63%,P=0.039),术后48 h内新发适应不良行为的总发生率低于C组(13.33%vs.37.50%,P=0.042);CRBD发生率低于C组(6.67%vs.28.13%,P=0.044)。D组在T1、T4、T5点E、Cor、Glu水平明显低于C组(组间P值分别为P<0.001,P=0.009,P=0.012)。【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明显降低小儿隐匿性阴茎术后ED的发生率;降低术后新发适应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可能与地佐辛降低术后疼痛应激及CRBD的发生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超前镇痛 小儿 苏醒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姚文壮 刘苏漫 +2 位作者 贺小玲 张涵云 吕洁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男41例,女43例,年龄65~80岁,BMI 18.5~25.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男41例,女43例,年龄65~80岁,BMI 18.5~25.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42例。麻醉诱导: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瑞马唑仑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5~0.20 mg/kg。麻醉维持:丙泊酚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8 mg·kg^(-1)·h^(-1),瑞马唑仑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0.5~1.0 mg·kg^(-1)·h^(-1),其余用药相同。记录停药后10、20、30 min的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Steward苏醒评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即刻、术后24 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β蛋白、IL-6、丙二醛(MDA)浓度。记录术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中低血压、注射痛、呛咳、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血清S100β蛋白、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血清MDA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血清S100β蛋白、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睁眼时间明显延长(P<0.05),注射痛和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停药后10、20、30 min MOAA/S评分、Steward评分、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老年 恢复质量 苏醒谵妄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日间手术术后管理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超群 朱波 +1 位作者 申乐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999-1003,共5页
小儿日间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儿与父母的分离,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降低医疗成本。然而,由于小儿特殊的解剖和生理学特点,麻醉术后易发生疼痛、恶心呕吐和谵妄等并发症。因此,术后管理是小儿日间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规范化... 小儿日间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儿与父母的分离,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降低医疗成本。然而,由于小儿特殊的解剖和生理学特点,麻醉术后易发生疼痛、恶心呕吐和谵妄等并发症。因此,术后管理是小儿日间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规范化管理对于保障患儿安全,提高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儿日间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出院标准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日间手术 术后疼痛 术后恶心呕吐 苏醒谵妄 出院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扩张指数指导液体管理改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早期预后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纷雨 赵志斌 +3 位作者 张小宝 张艳珂 王云 朱梦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指导液体管理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择期全麻下行TURP的男性患者80例,年龄60~80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指导液体管理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择期全麻下行TURP的男性患者80例,年龄60~80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dIVC指导液体管理组(G组)和传统液体管理组(C组),每组40例。G组采用dIVC指导液体管理,术中维持dIVC≤18%;C组采用传统“4-2-1”补液法则进行液体管理。记录术前、术后1 h血乳酸浓度和血钠浓度。记录术中晶体液输入量、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手术时间、PACU内留观时间、术后住院时间、PACU内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和苏醒期谵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h G组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PACU内留观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 h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中晶体液输入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PACU内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和苏醒期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TURP采用dIVC指导液体管理可以减少患者术中晶体液输入量,减少PACU内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和苏醒期谵妄发生,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扩张指数 液体管理 前列腺切除术 呼吸系统不良事件 苏醒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