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经典与生活世界的连接:抖音平台苏轼诗词短视频的互文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明献 杨璧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6,共14页
以文学经典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网络视听系统的关键是创新跨媒介叙事的互文机制。聚焦抖音平台苏轼诗词的跨媒介叙事实践,借助“文本—话语—文化”的互文性分析框架,对抖音平台2 150条苏轼诗词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文... 以文学经典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网络视听系统的关键是创新跨媒介叙事的互文机制。聚焦抖音平台苏轼诗词的跨媒介叙事实践,借助“文本—话语—文化”的互文性分析框架,对抖音平台2 150条苏轼诗词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文本层面,短视频“重置”了高传播力的苏轼诗词篇目,并以人生故事叙述、诗词赏析、诗词唱诵等方式呈现诗词的内容;在话语层面,社交短视频平台形成了“温暖现实主义”叙事、现代爱情悲剧叙事、互联网“模因”的“破圈叙事”等三类叙事话语;在文化层面,社交媒介不仅在具体文本中将文学经典编入短视频,而且将其与当下加速社会下当代人的生活世界相勾连,形成了连接“传统”文学经典与“现代”生活世界的双重跨媒介互文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诗词 短视频平台 文学经典 跨媒介叙事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轼诗词中的语言涵义与归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金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Z期54-55,共2页
北宋豪放派诗人苏轼在诗词上造诣颇深,他以诗言志,借诗词之笔叹咏人生百态。他创作的诗词语言隐喻意象丰富,是古代诗歌的重要部分,至今仍令人吟诵不已。苏轼的诗歌体现了他对创作的喜爱,这些诗词不仅蕴含自己的归隐心态、反映自身仕途... 北宋豪放派诗人苏轼在诗词上造诣颇深,他以诗言志,借诗词之笔叹咏人生百态。他创作的诗词语言隐喻意象丰富,是古代诗歌的重要部分,至今仍令人吟诵不已。苏轼的诗歌体现了他对创作的喜爱,这些诗词不仅蕴含自己的归隐心态、反映自身仕途的曲折波澜,还饱含北宋文人墨客追精求细、严谨的文化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诗词 语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统编教材中苏轼诗词哲理意蕴的生成与教学
3
作者 胡立新 井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0-64,共5页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苏轼作品有7篇,其中诗词共6篇。这些诗词普遍蕴含着自然天理和人生哲理,具有“理趣”之美。笔者从苏轼崇尚表达“理”的创作理念、受庄子技艺自由创造论影响、坚持静观和观物实践三个方面,揭示苏轼诗词蕴含丰富...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苏轼作品有7篇,其中诗词共6篇。这些诗词普遍蕴含着自然天理和人生哲理,具有“理趣”之美。笔者从苏轼崇尚表达“理”的创作理念、受庄子技艺自由创造论影响、坚持静观和观物实践三个方面,揭示苏轼诗词蕴含丰富、深刻哲理的原因。本文将苏轼诗词哲理意蕴的表现概括为三个方面:从自然天理引出人生哲理,用自然天理暗示人生哲理,即兴议论人生哲理。笔者认为,小学阶段苏轼诗词哲理的教学应该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以类比思维,掌握苏轼诗词中哲理意蕴生成的普遍规律;二是将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尽量“符号化”;三是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苏轼诗词的哲理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诗词 哲理意蕴 自然天理 人生哲理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