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貌合神离的追求——赖特有机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林飞 王皓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0期21-24,共4页
1937年6月,第一届苏联建筑师协会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旨在巩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艺术准则、创造社会主义内容,而赖特这位美国派有机主义建筑师也受邀参与其中。这一事件性质微妙,并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理论界也少有问津。该文将... 1937年6月,第一届苏联建筑师协会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旨在巩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艺术准则、创造社会主义内容,而赖特这位美国派有机主义建筑师也受邀参与其中。这一事件性质微妙,并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理论界也少有问津。该文将分别研究赖特有机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的演进过程、形成原因,以及两者在不同建筑探索中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探究两者貌合神离的本质与表现差异,思考当下应如何选择性地汲取多元化的建筑理论思想,以及这些理念在当下建筑创作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有机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俄罗斯史学界的苏联社会史研究
2
作者 黄立茀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0年第1期192-198,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苏共档案的大量解密,俄国学者对苏联社会史的研究呈现出新特点,在研究课题、资料运用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日常生活、战争心理和社会情绪的研究,以及"微观史学"的发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苏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苏共档案的大量解密,俄国学者对苏联社会史的研究呈现出新特点,在研究课题、资料运用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日常生活、战争心理和社会情绪的研究,以及"微观史学"的发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苏维埃社会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社会 苏共档案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关于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佳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看法不尽相同,但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则充满一致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 苏东剧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的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科学地研究苏联演变问题的重大意义
4
作者 周新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十月革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是"早产儿"。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应坚持"三七开",不能全盘否定。苏联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必须分清... 十月革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是"早产儿"。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应坚持"三七开",不能全盘否定。苏联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必须分清两种改革观,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戈尔巴乔夫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 改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联剧变后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
5
作者 王仲田 《榆林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6,13,共6页
苏联剧变后,社会主义的前途成为人们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中国,并密切注视着这块红色土地的现实变革和未来发展.在国内,一些干部和群众也对我国的前途充满忧虑和担心,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苏联变了... 苏联剧变后,社会主义的前途成为人们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中国,并密切注视着这块红色土地的现实变革和未来发展.在国内,一些干部和群众也对我国的前途充满忧虑和担心,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苏联变了中国是否也会跟着变?这一疑问,表面看来是个一般的思想认识问题,但从其内容和实质来看,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它不仅涉及如何看待苏联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前景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等重大政治问题,而且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因此,不能忽视这种疑问,必须认真研究,冷静分析,并作出明确审慎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剧变 重大政治问题 苏联人民 苏联模式 发展前景 国际社会 热门话题 无产阶级解放 苏联社会 列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吕薇洲 《理论视野》 2002年第5期36-38,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共产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苏东剧变的严重冲击,有的惨遭解散,有的被迫更名,更多的则是遇到党员数量锐减、生存环境恶化的危机,但它们大都顶住各方面的压力,顽强地生存了下来。10余年来,它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共产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苏东剧变的严重冲击,有的惨遭解散,有的被迫更名,更多的则是遇到党员数量锐减、生存环境恶化的危机,但它们大都顶住各方面的压力,顽强地生存了下来。10余年来,它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结合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各方而的发展变化,依据本国的现实环境,对其党纲、党章和理论、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通过这些反思和调整,许多西方国家共产党的党员数量和政治影响力较苏东剧变初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有的还成了在本国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反思和政策调整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本文着重考察其在资本主义发生深刻变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对如何超越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所作的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共产党 超越资本主义 苏东剧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政策调整 群众基础 政治影响力 政治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的道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石云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47,35,共5页
十月革命的道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石云霞今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锁链,用革命的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暴力统治,取得... 十月革命的道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石云霞今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锁链,用革命的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暴力统治,取得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共产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毛泽东思想 苏联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道主义塑造社会主义新形象——戈尔巴乔夫的社会主义观介评
8
作者 杨清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5-47,共3页
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任务,就是将在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转向社会主义的现代模式。要实现这一转变,则取决于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观念的更新。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在对传统的理论概念进行深刻的批判和科学反思的基础上,来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任务,就是将在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转向社会主义的现代模式。要实现这一转变,则取决于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观念的更新。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在对传统的理论概念进行深刻的批判和科学反思的基础上,来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从而为改革寻找新的理论支点和确定正确的目标模式。当前,在这个世界性的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探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戈尔巴乔夫 社会 苏联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观 介评 新形象 苏共 现实的人 斯大林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9
作者 石仲泉 《理论视野》 2002年第3期4-6,共3页
恩格斯反复教导: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这是一种怎样的发展呢?只是原本理论的扩展、充实、深化、个别理论观点的创新,还是包括着理论形态的巨大变化?也就是说,是一个理论形态发展至今,还是在原本理论形态的基础上又会产生出新的理... 恩格斯反复教导: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这是一种怎样的发展呢?只是原本理论的扩展、充实、深化、个别理论观点的创新,还是包括着理论形态的巨大变化?也就是说,是一个理论形态发展至今,还是在原本理论形态的基础上又会产生出新的理论形态?这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怎么认识的问题。 按照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包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既然如此,对马克思主义也应这样分解。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恩格斯 辩证法 形态发展 普遍性 特殊性 教导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10
作者 梅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6-46,共1页
邓小平同志以其宏才大略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求中国人大胆地探索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不要迷信、仿效任何别国社会主义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进行的一种改革事业,任何一种改革事业... 邓小平同志以其宏才大略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求中国人大胆地探索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不要迷信、仿效任何别国社会主义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进行的一种改革事业,任何一种改革事业,都是前无古人的,这里当然没有现成的答案和现成的模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从来没有为社会主义铸造一个万古不变的模式,而历来认为无论历史出现怎样折曲和意想不到的情况,所有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种必然的规律,但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形式是千姿百态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当然是有共同远大理想的、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过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折曲 中国人大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现成 多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11
作者 张尚权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认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落后国家 苏联模式 资本主义 经典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图书馆事业立法的新内容
12
作者 斯杰申科 Л.А. 赵世良 《图书馆界》 1985年第4期59-62,共4页
关于图书馆事业立法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当代图书馆学的一项最迫切课题。图书馆事业是苏联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了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和精神的进步,共产党和苏联国家一贯关怀文化成就的增长及其广泛利用。苏联... 关于图书馆事业立法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当代图书馆学的一项最迫切课题。图书馆事业是苏联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了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和精神的进步,共产党和苏联国家一贯关怀文化成就的增长及其广泛利用。苏联为公民广泛接受文化财富创造了一切条件。图书馆体系不断完善的组织基础,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图书馆服务的列宁主义原则。1984年4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批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批准苏联图书馆事业条例》的命令的苏联法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图书馆事业 当代图书馆学 苏联最高苏维埃 苏维埃政权 图书馆体系 苏共中央 立法问题 彼得格勒 苏联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
13
作者 蔡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2-56,共5页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蔡武十月革命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这一事件,给当时整个世界以极大的震撼。70年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的苏联解体了,这一事件同样震撼了...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蔡武十月革命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这一事件,给当时整个世界以极大的震撼。70年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的苏联解体了,这一事件同样震撼了世界,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苏联兴亡 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苏联的解体 人民群众 苏联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体前苏联音乐的变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左贞观 《音乐爱好者》 1992年第4期6-7,9,共3页
苏联的解体,无疑是当今世界的一件大事,受到这个地球上的每个人的关注。而受其影响已产生巨大裂变的苏联音乐,这几年是什么样子、它的走向和面临的问题,更受到每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关注,本刊摘要转载(前)苏籍华裔作曲家左贞观于今年3月在... 苏联的解体,无疑是当今世界的一件大事,受到这个地球上的每个人的关注。而受其影响已产生巨大裂变的苏联音乐,这几年是什么样子、它的走向和面临的问题,更受到每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关注,本刊摘要转载(前)苏籍华裔作曲家左贞观于今年3月在香港发表的文章,以飨读者。左贞观1945年生于上海,1961年赴苏联定居,毕业于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作曲系,他的作品在二十多个国家演出过,1987年曾寄作品参加我社主办的“中西杯”上海国际音乐比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格涅辛音乐学院 作曲系 自治共和国 普罗柯菲耶夫 苏联社会 拉赫玛尼诺夫 肖斯塔科维奇 大提琴家 罗斯特罗波维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
15
作者 佟宝昌 《史学集刊》 1982年第3期54-60,共7页
斯达汉诺夫运动产生在三十年代中期,是苏联社会主义竞赛的新的更高的阶段。斯大林称赞它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史册最光荣的篇章之一。”为了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这一新生事物,本文就斯达汉诺夫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历史地位和基本... 斯达汉诺夫运动产生在三十年代中期,是苏联社会主义竞赛的新的更高的阶段。斯大林称赞它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史册最光荣的篇章之一。”为了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这一新生事物,本文就斯达汉诺夫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历史地位和基本经验,作一简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 斯大林 五年计划 斯达 竞赛运动 列宁 历史条件 共产主义 莫斯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有益尝试——论我国经济特区的创立和发展
16
作者 曾映明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3期6-9,共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5—255页。②《列宁全集》第33卷第171页。③④⑦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第633页、第548页、第627页。⑤《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3卷第404—405页。⑥《广东经济特区要览》第315页。⑧《世界经...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5—255页。②《列宁全集》第33卷第171页。③④⑦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第633页、第548页、第627页。⑤《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3卷第404—405页。⑥《广东经济特区要览》第315页。⑧《世界经济导报》84年2月20日⑩《瞭望》84年第7期第7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资本主义 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 特区经济 列宁 苏联社会主义 世界经济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苏联对外政策史的新途径
17
作者 涅任斯基 赵孝民 翟文奇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45-47,58,共4页
由于改革在我们社会政治生活和科学生活中所形成的创造性气氛,促使人们以全新的观点看待苏联对外政策的各个方面,针对苏联对外政策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乃至各个情节得出充足的、周密的评价和结论,这里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课题,现在让我... 由于改革在我们社会政治生活和科学生活中所形成的创造性气氛,促使人们以全新的观点看待苏联对外政策的各个方面,针对苏联对外政策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乃至各个情节得出充足的、周密的评价和结论,这里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课题,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其中最重要的几点。 本文作者不同意诸如我们在该知识领域中完全失败了、一切要以当今研究者的角度从“零”开始的观点。即使我们给先辈的著作以理由充足的批评,还是要承认,在我们科学的宝库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专题、文件汇编、杂志、论文,它们中虽说不是全部,但至少有大部分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对外政策 社会政治生活 莫洛托夫 苏联国家 苏联社会主义 苏共二十七大 苏联政府 摩尔达维亚 苏共中央 苏维埃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8
作者 张金寿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2期61-63,共3页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阐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年的实践经验的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本文就“社会主义初...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阐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年的实践经验的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本文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这是党的十三大的重要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阶段 “八大”路线 马克思 苏联社会主义 两个阶段 发达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历史传统与斯大林体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尚智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7-12,共6页
俄罗斯历史传统与斯大林体制侯尚智19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就是尽快地实现俄罗斯的现代化,这个历史任务,最终落在了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克的肩上.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30年代,在苏联确... 俄罗斯历史传统与斯大林体制侯尚智19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就是尽快地实现俄罗斯的现代化,这个历史任务,最终落在了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克的肩上.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30年代,在苏联确立的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体制 苏联人民 俄国历史 斯大林模式 伊凡四世 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社会 国有农民 军国主义化 俄罗斯帝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应遮蔽的史实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建常 《扬子江(评论)》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读了旷新年先生的《"当代文学"的建构与崩溃》一文感触颇深。我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门外汉,本来没有什么资格对旷先生文中的观点发表意见;但是作为一个俄语工作者,我想有必要对旷先生关于苏联认识的谬误做个澄清。1991年,苏联这... 读了旷新年先生的《"当代文学"的建构与崩溃》一文感触颇深。我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门外汉,本来没有什么资格对旷先生文中的观点发表意见;但是作为一个俄语工作者,我想有必要对旷先生关于苏联认识的谬误做个澄清。1991年,苏联这个曾同美国抗衡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世界一流大国"竟在历史的瞬间突然瓦解。这不只意味着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而且还意味着长达70年之久的苏联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也就是旷先生文中所说的"当代历史实践的失败"。15年后的今天,当以一种客观理性的眼光去回首苏联70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就会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斯大林 苏联文学 苏联社会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 文学艺术 创作方法 历史进程 遮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