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74年和1979年溧阳两次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储飞
王韶稳
+3 位作者
张毅
谈昕
袁泉
徐如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7-403,526,共7页
1974年和1979年在苏皖交界的溧阳地区分别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别计算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与余震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NW走向。计算得出溧阳1979年地震...
1974年和1979年在苏皖交界的溧阳地区分别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别计算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与余震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NW走向。计算得出溧阳1979年地震震中位置处于1974年地震引发的静态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应力变化值约0.001 MPa,表明1974年地震的发生对1979年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应力变化值较小,未能造成直接的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阳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震源机制解
苏皖交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74年和1979年溧阳两次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储飞
王韶稳
张毅
谈昕
袁泉
徐如刚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7-403,526,共7页
基金
2013地震行业专项"相对重力联测技术标准研究与编制"(201308004)
2014安徽省地震局科研合同制项目"苏皖交界溧阳地震库仑应力变化研究及对周边断裂活动的影响"(201427)共同资助
文摘
1974年和1979年在苏皖交界的溧阳地区分别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别计算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与余震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NW走向。计算得出溧阳1979年地震震中位置处于1974年地震引发的静态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应力变化值约0.001 MPa,表明1974年地震的发生对1979年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应力变化值较小,未能造成直接的触发。
关键词
溧阳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震源机制解
苏皖交界
Keywords
Liyang earthquake
coulomb stress change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the border of Jiangsuand Anhui Provinces
分类号
P315.7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74年和1979年溧阳两次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发震构造研究
储飞
王韶稳
张毅
谈昕
袁泉
徐如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