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觉模型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病理切片骨小梁提取 被引量:3
1
作者 叶含笑 金红婷 +1 位作者 袁昕 江依法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为了提取HE染色骨组织切片的骨小梁,实现骨小梁面积定量检测,以极坐标扩散方式创建视觉模型,划分骨小梁与骨细胞、骨皮质的边界。提取背景某一像素的RGB值,把病理切片所有像素的RGB值对背景像素求取三维欧式距离,获得阈值,对图像... 为了提取HE染色骨组织切片的骨小梁,实现骨小梁面积定量检测,以极坐标扩散方式创建视觉模型,划分骨小梁与骨细胞、骨皮质的边界。提取背景某一像素的RGB值,把病理切片所有像素的RGB值对背景像素求取三维欧式距离,获得阈值,对图像二值化分割,通过区域填充获得骨小梁。结果表明视觉模型能较好地获得感兴趣区域的边界,计量的骨小梁面积精度高于常规软件,检测结果鲁棒性相对于常规软件提高了95%以上,人机交互少,降低了检测的盲目性,提高了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骨组织形态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视觉模型 RGB颜色模型 欧氏距离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犬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学和PN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2
作者 贾茜涵 石俊超 +4 位作者 张竞 马莹 刘政 陆慧君 贺文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对4例疑似犬肿瘤的临床病例进行确诊,本文对临床送检的4例疑似犬肿瘤的肿物样本进行组织切片制作,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镜下可见增生的细胞排列呈束状、片状、巢状和螺纹状等,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部分细胞胞浆内含有黑色素颗... 为了对4例疑似犬肿瘤的临床病例进行确诊,本文对临床送检的4例疑似犬肿瘤的肿物样本进行组织切片制作,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镜下可见增生的细胞排列呈束状、片状、巢状和螺纹状等,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部分细胞胞浆内含有黑色素颗粒,符合黑色素细胞肿瘤的特征;为了进一步观察细胞形态并对肿物进行确诊,使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PNL-2)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并用二氨基联苯胺(DAB)和3-氨基-9-乙基卡唑(AEC)显色液对其显色,结果均为恶性黑色素瘤(MM)。本试验通过对肿物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和IHC染色结果综合分析,将4例病例诊断为MM。试验结果不仅为犬MM的病理诊断提供参考,还为比较医学中MM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MM) 苏木精-伊红(H.E.) 免疫组织化学(IHC)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PN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环哌嗪盐化合物DXL-A-24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刘冬光 徐燕 +5 位作者 赵文学 姚茹 孟雪 姚景春 姚庆强 刘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1-858,共8页
目的观察DXL-A-24对利血平诱导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其余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利血平诱导建立疼痛-抑郁共病模型。成功建模大鼠随... 目的观察DXL-A-24对利血平诱导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其余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利血平诱导建立疼痛-抑郁共病模型。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V组)、DXL-A-24低剂量2 mg/kg组(L组)、DXL-A-24中剂量4 mg/kg组(M组)和DXL-A-24高剂量8 mg/kg组(H组),每组10只。建模后,L组、M组和H组每天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周;C组和V组每天灌胃等剂量的溶媒。五组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建模第7天、给药第7、14、21、28天检测体重,并在给药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评估进入中央次数、进入中央时间、中央区域运动距离及运动总距离;采用强迫游泳实验评估不动时间及不动次数;采用新颖抑制摄食实验评估首次摄食潜伏期;采用痛阈测定实验评估热缩足阈值;采用ELISA法检测5-羟色胺(5-HT)、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胺氧化酶A(MAO-A)、单胺氧化酶B(MAO-B)含量;采用HE染色评估海马CA1区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A1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C组比较,V组造模第7天体重明显减小(P<0.05),进入中央次数明显减少,进入中央时间、中央区域运动距离、运动总距离、热缩足时间明显缩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不动次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CA1区BDNF、5-HT、SOD、CAT含量明显降低(P<0.05),NMDA、MDA、MAO-A、MAO-B含量明显升高(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细胞层次紊乱,神经元细胞数及神经元轴突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CA1区Nrf2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量明显降低,在胞浆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胞浆中SOD1、HO-1及NQO-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V组比较,M组和H组给药第14、21、28天体重明显增加(P<0.05),不动次数明显减少,热缩足时间明显延长(P<0.05),海马CA1区BDNF、5-HT、SOD、CAT含量明显升高(P<0.05)、NMDA含量及MDA、MAO-A、MAO-B含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数及神经元轴突数明显增多(P<0.05),神经元细胞排列有序,海马CA1区Nrf2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量明显升高,海马CA1区SOD1、HO-1及NQO-1蛋白在胞浆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DXL-A-24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基因,启动Nrf2/ARE信号通路,激活其下游SOD1、HO-1及NQO-1等抗氧化酶的表达,发挥抗氧化、抗炎功效,从而改善疼痛、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抑郁共病 螺环哌嗪铵盐化合物DXL-A-24 行为学 苏木精-伊红染色 蛋白免疫印迹 Nrf2/ARE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肿疽梭菌C54-1株的制备与检定
4
作者 任小侠 冯妍 +6 位作者 马欣 刘燕 王团结 杜吉革 潘晨帆 刘世博 张一帜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研究气肿疽梭菌C54-1株(CVCC60001)的菌种特性,制备了1批气肿疽梭菌C54-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16S rDNA等进行检定,以及对于该菌的适宜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等... 为研究气肿疽梭菌C54-1株(CVCC60001)的菌种特性,制备了1批气肿疽梭菌C54-1株,并对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16S rDNA等进行检定,以及对于该菌的适宜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冻干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〇〇〇版质量标准的规定。16S rDNA鉴定为气肿疽梭菌,相似度为99.93%。在免疫原性检定中,使用致死剂量攻毒时,免疫组能够4/4被保护,证明该菌明矾苗免疫效果良好。使用商品化梭菌培养基对于该菌培养进行了比对,证实商品化培养基替代厌气肉肝汤的可能性。本研究为气肿疽梭菌的制备和检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使用不同培养基进行比对研究,为该菌的稳定培养和疫苗工艺改进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疽梭菌C54-1株 CVCC60001 毒力 免疫原性 培养基筛选 强化梭菌培养基(RCM)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大黄提取物对银屑病小鼠P物质及其神经肽受体-1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热比姑丽·伊斯拉木 优力都孜·买买提 +2 位作者 玉素甫江·艾力 开丽比努尔·阿布来提 巴合沙拉·马乃甫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71-2278,共8页
目的:经土大黄干预,探讨P物质(SP)及其神经激肽-1受体(NK-1R)在银屑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对照组,银屑病模型组,甲氨蝶呤片组(1.3 mg/kg),阿瑞匹坦胶囊组(5 mg/kg),土大黄组(1、2、4 g/kg)小鼠皮肤、血液标本,经苏木精-伊... 目的:经土大黄干预,探讨P物质(SP)及其神经激肽-1受体(NK-1R)在银屑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对照组,银屑病模型组,甲氨蝶呤片组(1.3 mg/kg),阿瑞匹坦胶囊组(5 mg/kg),土大黄组(1、2、4 g/kg)小鼠皮肤、血液标本,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银屑病小鼠皮肤SP、NK-1R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银屑病小鼠血液SP、皮肤、NK-1R蛋白表达;随后分析SP、NK-1R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的关系。结果:与银屑病模型组比较,所有药物干预组均能改善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小鼠皮肤SP、NK-1RmRNA表达,血清SP、皮肤NK-1R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与阳性对照药甲氨蝶呤片组、阿瑞匹坦胶囊组比较,1 g/kg大黄组小鼠皮肤组织NK-1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土大黄组(1 g/kg)比较,土大黄组(2、4 g/kg)小鼠皮肤组织NK-1R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中土大黄组(2 g/kg)(P>0.05)、土大黄组(4 g/kg)(P<0.05)。结论:土大黄可能通过降低焦虑相关神经递质SP及其NK-1R受体基因、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其作用不亚于阳性对照药甲氨蝶呤片、阿瑞匹坦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大黄 银屑病 小鼠 苏木精-伊红染色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蛋白免疫印迹 P物质 神经肽-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不同剂量皮质酮注射致小鼠抑郁行为变化
6
作者 阿如罕 李俊 +4 位作者 龚琴 何明珍 何北兰 邹恩国 冯育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3,共9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和神经元损伤的变化,摸索CORT致小鼠抑郁模型的最佳剂量。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ORT(20、40和60 mg/kg)组,相应药物干预连续4周。经糖水偏好...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和神经元损伤的变化,摸索CORT致小鼠抑郁模型的最佳剂量。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ORT(20、40和60 mg/kg)组,相应药物干预连续4周。经糖水偏好性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CORT皮下注射4周对小鼠行为学的改变;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和前脑皮层区神经元形态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比较不同剂量的CORT致小鼠抑郁样行为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RT(20、40和60 mg/kg)组小鼠体重均下降(P<0.05)、蔗糖溶液的偏好降低(P<0.01);CORT 20 mg/kg、40 mg/kg组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延长(P<0.01);悬尾实验中CORT 40 mg/kg组小鼠不动时间延长(P<0.05);CORT 40 mg/kg和60 mg/kg组旷场实验小鼠总路程、进入中心区域次数降低和小鼠边缘区域停留时间延长(P<0.05),小鼠CORT 40 mg/kg组旷场平均速度明显降低(P<0.05)。此外,CORT注射导致不同程度小鼠海马CA1区和前脑皮层区神经元细胞形态不完整、细胞变形、细胞核固缩的现象。CORT 40 mg/kg和60 mg/kg组血清中5-HT水平降低(P<0.05)。结论CORT(20、40和60 mg/kg)组均可诱导小鼠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样行为学改变和神经元损伤,其中CORT 40 mg/kg组影响较明显。本实验条件下,初步认为40 mg/kg是复制CORT所致小鼠抑郁模型的最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抑郁 苏木精-伊红染色 神经元损伤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与传统试剂在组织处理后HE染色及FISH法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中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8 位作者 叶才果 米贤军 陈昂 钟守军 黄华勇 徐秀梅 代新珍 邓文同 刘超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3-458,共6页
目的比较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和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的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优良率,对比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2种透明脱蜡液制作的乳腺癌组织切片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探讨Van-Clear替代二甲苯... 目的比较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和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的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优良率,对比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2种透明脱蜡液制作的乳腺癌组织切片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探讨Van-Clear替代二甲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中山市博爱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送检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89例、乳腺增生标本125例、子宫平滑肌瘤标本193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标本12例、肺癌穿刺标本16例、绒毛标本139例,同一病变部位切取2个样本,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命名为A、B组。A组采用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574张;B采用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574张。依据切片染色情况判定切片等级,采用SPSS20.0软件比较A、B组切片HE染色优良率;A、B组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再各制作切片89张,采用SPSS 20.0软件比较FISH法检测的HER2基因扩增的差异。结果 (1)生物显微镜下,A、B两组切片HE染色结果细胞轮廓清晰、透明度好,细胞核与细胞质蓝红相映、色彩鲜艳,核质对比明显,核膜及核染色质颗粒清晰可见、分辨良好,分裂象染色体呈现黑蓝色,各种成分层次分明。(2)A、B两组切片HE染色优良片分别为570张、572张,中等、差片4张、2张。染色优良率分别为99.30%、99.65%,两组间染色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3)荧光显微镜下,A、B两组切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双探针FISH检测结果组织轮廓和背景均清晰,探针定位准确,可见耀眼的红/绿荧光信号。(4)A、B两组切片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FISH阳性率分别为24.72%、26.97%,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且FISH结果符合率为97.75%。结论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有替代传统试剂二甲苯应用于组织切片HE染色及FISH法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 二甲苯 组织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HER2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
8
作者 李小红 罗佳娣 +1 位作者 梁青春 童中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4-674,共11页
目的:石蜡包埋组织传统处理方法耗时长,而超声快速处理方法时间短,但其对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尚未阐明。本研究拟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病理检测探讨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对石蜡包... 目的:石蜡包埋组织传统处理方法耗时长,而超声快速处理方法时间短,但其对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尚未阐明。本研究拟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病理检测探讨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结肠癌、肺癌、胃印戒细胞癌、肝癌及其他术后组织标本,使用已完成常规病理取材且诊断明确的剩余标本,每例标本取材2块,直径为1~3 mm,分为对照组(传统处理方法)和实验组(超声快速处理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NA质量片段分析、荧光原位杂交-HER2基因检测、二代测序-EGFR、ALK基因检测、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乳腺癌预后检测等分析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并与传统组织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以快速有效完成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过程,大幅度节约了病理诊断前处理标本需要的时间,且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NA质量片段分析、荧光原位杂交-HER2基因检测、二代测序-EGFR、ALK基因检测、real-time RT-PCR-乳腺癌预后检测的结果与对照组完全一致。结论: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缩短病理诊断前标本处理的时间,且不影响标本的DNA、RNA和蛋白质,可满足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快速处理方法 苏木精-伊红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DNA质量 RNA质量 分子病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育成期比格犬皮下肿瘤的组织病理染色分析
9
作者 饶干 欧兆佳 +5 位作者 何嘉欣 石观稳 龙海斌 赵志宏 周治东 胡敏华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3期60-64,共5页
犬皮肤肿瘤的发病常受到犬的品种和年龄影响,常见于老龄犬而鲜见于育成犬,尤其少见于育成期的比格犬。本文报告了1例育成期比格犬自发性肿瘤的病例,并对其进行组织采样、病理染色分析和鉴别。肿瘤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发现,犬肿瘤组... 犬皮肤肿瘤的发病常受到犬的品种和年龄影响,常见于老龄犬而鲜见于育成犬,尤其少见于育成期的比格犬。本文报告了1例育成期比格犬自发性肿瘤的病例,并对其进行组织采样、病理染色分析和鉴别。肿瘤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发现,犬肿瘤组织位于真皮层,呈局灶性分布,内含大量嗜酸性胞质,细胞核形态异常。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组织Vimentin和CK为阳性,而α-SMA、KI67、S-100和CD_(34)均为阴性。结合病理染色结果分析,初步判定可能是纤维组织细胞瘤。本次病例报告有望为今后的犬肿瘤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也为实验用比格犬的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瘤 苏木精-伊红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蒸王不留行工艺优化及其对脂溢性皮炎的药效评价
10
作者 艾袁谅 刘雅舒 +2 位作者 师亚军 刘征 李艳凤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34-2742,共9页
目的:优化酒蒸王不留行炮制工艺,初步研究酒蒸王不留行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王不留行黄酮苷和刺桐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使用响应曲面法考察料液比、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王不留行的影响,优化炮制工艺。... 目的:优化酒蒸王不留行炮制工艺,初步研究酒蒸王不留行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王不留行黄酮苷和刺桐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使用响应曲面法考察料液比、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王不留行的影响,优化炮制工艺。建立脂溢性皮炎大鼠模型,通过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和检测大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探讨酒蒸王不留行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可能机制。结果:经响应曲面试验,最优酒蒸王不留行炮制工艺为:料液比25 kg/100 kg(辅料/药材),闷润时间2.4 h,蒸制时间2.4 h。药效方面:同模型组大鼠比较,阳性药物组和酒蒸组大鼠皮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病理切片发现,酒蒸王不留行可以修复并改善脂溢性皮炎模型表皮层和真皮层的细胞坏死,亦可以减缓由脂溢性皮炎引起的淋巴细胞浸润以及结缔组织增生的症状,阳性药物组在治疗时会引起表皮层增厚。此外,阳性药物组和酒蒸组均能提高模型大鼠血清中IL-2、IFN-γ水平的同时,降低血清中IL-4、IL-10的水平。结论:确定了酒蒸王不留行的最佳炮制工艺,且酒蒸王不留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脂溢性皮炎,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蒸 王不留行 脂溢性皮炎 响应曲面法 苏木精-伊红染色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毫米波辐照鼠皮肤损伤观察及温升仿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杰 韩黎军 +3 位作者 谢涛嵘 齐红星 陈树德 乔登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对8毫米波辐照不同时间的小鼠皮肤组织切片染色.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组织损伤也在逐步加深.建立了考虑血流灌注和水分蒸发失热的一维生物热传导模型,数值计算得出动物表皮温升,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结...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对8毫米波辐照不同时间的小鼠皮肤组织切片染色.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组织损伤也在逐步加深.建立了考虑血流灌注和水分蒸发失热的一维生物热传导模型,数值计算得出动物表皮温升,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计算得到了不同辐照时间,动物皮肤不同深度的温升.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得到了温度与组织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组织温度上升约16℃时,可以引起组织形态的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毫米波辐照 皮肤损伤 温升仿真 苏木精-伊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泳 王玉 +1 位作者 崔燕芒 赵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3-884,共2页
黄芩素是一种天然类黄酮物质,提取于唇形科植物高黄芩(ScutellariaaltissimaL.)的全草中,因其抗炎、解热作用”。显著、毒副作用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室首次通过灌胃黄芩素并采用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 黄芩素是一种天然类黄酮物质,提取于唇形科植物高黄芩(ScutellariaaltissimaL.)的全草中,因其抗炎、解热作用”。显著、毒副作用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室首次通过灌胃黄芩素并采用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黄芩素对肝脏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四氯化碳 肝保护 氧化损伤 抗氧化 组织病理学 苏木精-伊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对ICR小鼠血脂及肝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丹凤 聂少平 +3 位作者 刘昕 李文娟 胡晓鹃 帅小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92-296,共5页
目的:研究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对ICR雌、雄子代小鼠血脂及肝脏的影响。方法:自ICR母鼠妊娠第1天开始分别以0、5、25、50 mg/(kg·d)(以体质量计,下同)的染料木素灌胃母鼠并在子代小鼠出生后继续对子代小鼠进行相同的处... 目的:研究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对ICR雌、雄子代小鼠血脂及肝脏的影响。方法:自ICR母鼠妊娠第1天开始分别以0、5、25、50 mg/(kg·d)(以体质量计,下同)的染料木素灌胃母鼠并在子代小鼠出生后继续对子代小鼠进行相同的处理,分别于子代小鼠出生后第21、42、80天对其分离血清和肝脏,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子代小鼠肝脏进行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可降低第21、42、80天ICR雌、雄子代小鼠的血清TC水平,且这种作用在第42、80天时更显著;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还可以降低子代小鼠血清中TG和LDL-C水平,且对雄性子代小鼠LDL-C的降低效果更显著。染色结果显示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可能会增加子代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风险。结论: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可降低子代小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同时可能会增加子代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ICR小鼠 血脂 肝脏 苏木精-伊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热修复退色法在HE切片改做免疫组化染色中的探索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兴波 任仕俊 +1 位作者 陈怀敏 张杰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76-1177,共2页
HE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在病理诊断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目前病理科较常用的常规方法。在实际病理诊断工作中,经常遇到HE染色的会诊组织切片和细胞涂片,而无相应的组织蜡块或多余的细胞涂片白片,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只能在原HE染片上做免... HE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在病理诊断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目前病理科较常用的常规方法。在实际病理诊断工作中,经常遇到HE染色的会诊组织切片和细胞涂片,而无相应的组织蜡块或多余的细胞涂片白片,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只能在原HE染片上做免疫组化染色,此时需将HE染片退去HE染色,改做免疫组化染色。目前,采用抗原热修复法退色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通过探索、实验及临床应用发现其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修复 退色 免疫组织化学 苏木精-伊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胚胎结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初探 被引量:9
15
作者 田晨霞 张咏梅 马晖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80-1986,共7页
为了掌握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胚胎结构,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胚胎为材料,探讨了其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各项技术环节的不足和改良措施,分析比较了制作石蜡切片过程中在番红-固绿和埃利希氏(Ehrlich’s)苏木精-伊红两种双重染色剂及不... 为了掌握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胚胎结构,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胚胎为材料,探讨了其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各项技术环节的不足和改良措施,分析比较了制作石蜡切片过程中在番红-固绿和埃利希氏(Ehrlich’s)苏木精-伊红两种双重染色剂及不同染色时间组合条件下所产生的效果。具体改良措施:在常规的石蜡脱水程序上将95%的酒精换为95%的伊红溶液,在透明过程中采用多梯度透明法,在浸蜡过程中采用逐级浸蜡逐级加温,在展片过程中采用40℃的温水展片捞片。结果表明,在这些改良措施的基础上,染色过程中使用埃利希氏(Ehrlich’s)苏木精-伊红双重染色30min、自来水返蓝30min,可获得染色效果较好的石蜡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结构 胚胎 染色剂 苏木精-伊红 双重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制片质控要求 被引量:52
16
作者 凌启波 梁英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病理制片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硅酮覆膜支架血液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文涛 王建华 +1 位作者 刘清欣 瞿旭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硅酮覆膜支架在犬髂动脉内的血液相容性。方法 实验犬 9只。 18条正常髂动脉 ,先行大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术后置入支架 ,继而置入硅酮覆膜支架 10枚和镍钛合金编织型裸支架 8枚 (对照组 )。术后第 1、4、12周 ... 目的 评价国产硅酮覆膜支架在犬髂动脉内的血液相容性。方法 实验犬 9只。 18条正常髂动脉 ,先行大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术后置入支架 ,继而置入硅酮覆膜支架 10枚和镍钛合金编织型裸支架 8枚 (对照组 )。术后第 1、4、12周 ,两组分别抽取一定数量支架段血管行DSA观察通畅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程度 ;其后处死动物 ,取出支架段血管 ,作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组织学检查 ,并对两组支架急性血栓形成情况、支架的内膜覆盖和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等作出评价。结果 术后第 1、4、12周DSA所见 :①裸支架组各段时间造影均显示通畅 ,12周时支架段血管狭窄平均为 36 .7% ;②硅酮膜支架组有 2支血管闭塞 (通畅率为 80 % ) ,12周时支架段血管狭窄平均为 7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相容性 覆膜支架 实验研究 国产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苏木精-伊红染色 急性血栓形成 血管狭窄 组织学检查 12周 裸支架 镍钛合金 狭窄程度 增生程度 新生内膜 血管闭塞 通畅率 DSA 硅酮膜 动脉内 实验犬 髂动脉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康改善ZDF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莉娟 孙文 +2 位作者 刘铜华 吴丽丽 秦灵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7期1126-1132,共7页
目的:探讨糖耐康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ZDF)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只雄性ZDF(fa/+)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雄性ZDF(fa/fa)大鼠30只设为2型糖尿病成模组。根据体质量及随机血糖将成模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糖... 目的:探讨糖耐康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ZDF)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只雄性ZDF(fa/+)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雄性ZDF(fa/fa)大鼠30只设为2型糖尿病成模组。根据体质量及随机血糖将成模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糖耐康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前测大鼠空腹血糖值及血清胰岛素值;给药6周再次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及血清胰岛素值并进行比较。采用HE染色观察胰岛形态结构的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法观察细胞死亡信号转导效应酶Caspase-3在胰岛中表达情况。结果:给药6周后,糖耐康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改善ZDF大鼠空腹血糖(P<0.01);糖耐康高、中、低剂量组血清胰岛素值较模型组均有所升高,其中,高、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模型组均有所下降,其中,糖耐康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显示给药组的胰岛细胞形态、结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TUNEL结果显示ZDF(fa/fa)大鼠胰腺组织内均可见胰岛细胞凋亡改变,与模型比,给药组TUNEL阳性表达率均显著性减少(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药组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糖耐康能有效降低ZDF大鼠胰岛β细胞的凋亡,即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康 胰岛Β细胞 ZDF大鼠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半胱氨 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海霞 曹志星 +1 位作者 管怀进 张天一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2-505,共4页
背景 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结构和功能的受损有直接关系,而白内障LECs的特征性形态学变化是目前证实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最有力的证据,了解不同类型白内障的LECs形态变化对于研究不同环境或不同疾病对LECs的生物学行为... 背景 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结构和功能的受损有直接关系,而白内障LECs的特征性形态学变化是目前证实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最有力的证据,了解不同类型白内障的LECs形态变化对于研究不同环境或不同疾病对LECs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白内障LECs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在白内障摘出手术过程中分别收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晶状体前囊膜各15片,各种类型白内障的前囊膜分别进行锥虫蓝-茜素红(TB-AR)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LECs的活性和形态,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类型白内障LECs的超微结构改变,对不同类型白内障的LECs生物学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TB-AR染色结果表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LECs大小不等,呈多边形,镶嵌样排列,少量细胞死亡,细胞膜模糊不清,细胞核呈圆形;糖尿病性白内障LECs水肿,体积增大,细胞大小不等;而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LECs体积较小,大部分细胞死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囊膜为一均质膜,LECs层呈单层排列,多数细胞结构完整,紧密贴附于前囊膜上;糖尿病性白内障前囊膜部分区域LECs与囊膜间有空隙,细胞核大小不等;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LECs较小,形态不规则,细胞着色深.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前囊膜及多数LECs形态正常,细胞间以及细胞与囊膜间连接尚可;糖尿病性白内障LECs之间以及细胞与囊膜间也可见紧密连接,但显示细胞水肿,细胞间隙扩大,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LECs可见细胞质嵌合突起,细胞质内有空泡变性.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和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均以LECs的变性、坏死、凋亡为共同的细胞学基础,但糖尿病性白内障和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LECs改变明显重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上皮细胞 锥虫蓝-茜素红染色 苏木精-伊红染色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钆沉积大鼠模型使用大环钆剂后脑内钆沉积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旭聪 李健 +4 位作者 张睿 王振华 摆玉财 马耀兴 陈兵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6-812,共7页
目的:探究在已出现线性钆沉积的大鼠中继续注射大环型钆对比剂后大鼠脑内钆沉积的变化。方法:对28只雄性SD大鼠首先进行钆双胺(线性钆对比剂)注射20次(4次/周,共5周;单次剂量均为0.06 mmol/kg)建立线性钆沉积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 目的:探究在已出现线性钆沉积的大鼠中继续注射大环型钆对比剂后大鼠脑内钆沉积的变化。方法:对28只雄性SD大鼠首先进行钆双胺(线性钆对比剂)注射20次(4次/周,共5周;单次剂量均为0.06 mmol/kg)建立线性钆沉积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钆双胺(线性),钆特酸葡胺(大环型),钆布醇(大环型)及高渗盐水(1350 mOsm/kg),注射次数与剂量与之前相当。在首次注射前及每周注射后对大鼠进行头部MRI扫描,第5周及第10周分批处死大鼠提取组织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实验测定小脑深部核团(DCN)的钆浓度以及进行小脑HE染色切片观察分析。在MRI图像测量大鼠DCN T_(1)值及DCN/小脑皮质T_(1)WI信号比值,并采用双方差分析(ANOVA)检测各组间各时间点的数值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DCN中钆浓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大鼠DCN T_(1)值与DCN/小脑皮质T_(1)WI信号比值以及DCN中钆浓度的相关性。结果:钆双胺组大鼠DCN的T_(1)值(595.50±20.96 ms)显著低于其它组;钆双胺组大鼠DCN组织中钆浓度(2.25±0.14 ug/g)及DCN/小脑皮质T_(1)WI信号强度比值(1.15±0.01)显著高于其它组;DCN T_(1)值与DCN/小脑皮质T_(1)WI信号比值以及DCN中钆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在已出现线性钆沉积的大鼠中,继续使用大环型GBCAs钆特酸葡胺及钆布醇相对一直使用线性GBCAs脑内钆沉积较少,相对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脑深部核团 定量磁共振成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