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日中立条约》的缔结与影响 |
金东吉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2
|
《苏日中立条约》与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略转移” |
王惠宇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苏日中立条约》与国民政府的内外肆应 |
左双文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4
|
抗战时期的《苏日中立条约》侵害了中国的利益 |
邵艳梅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5
|
苏日中立条约的作用与意义辨析 |
钟家栋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6
|
对苏日中立条约的再认识 |
杜朝伟
孙才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7
|
苏日中立条约的再认识 |
陈万松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89 |
|
|
8
|
1941年苏日签约引发的国共宣传战述论 |
卢毅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论苏联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 |
高向远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10
|
卢沟桥事变后,共产国际、苏联和东北抗日斗争 |
李鸿文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2
|
|
11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1—4期(总31—34期)目录 |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2
|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论1941年的福建抗战 |
史习培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