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日中立条约》的缔结与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金东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9,共8页
《苏日中立条约》是在20世纪30年代错综复杂、动荡不定的国际关系背景下签订的。它以牺牲中国主权和破坏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帝国主义性质。该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解除了对中国侵略及"南进扩张"的后顾之忧,也使... 《苏日中立条约》是在20世纪30年代错综复杂、动荡不定的国际关系背景下签订的。它以牺牲中国主权和破坏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帝国主义性质。该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解除了对中国侵略及"南进扩张"的后顾之忧,也使苏联可以无需再过多关注远东地区,得以将大量兵力调到西部,巩固了对德防线。总之,苏日两国在条约中各取所需,谋求保全了自己的最大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日中立条约 缔结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日中立条约》与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略转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惠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6-228,共3页
本文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在与日本缔结中立条约的过程中与中国东北抗联的关系,剖析了1940年底东北抗联进入并滞留苏联境内的原因,解析了《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东北抗日斗争的消极影响。由此认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所谓“... 本文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在与日本缔结中立条约的过程中与中国东北抗联的关系,剖析了1940年底东北抗联进入并滞留苏联境内的原因,解析了《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东北抗日斗争的消极影响。由此认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所谓“战略转移”,并非是主动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日中立条约 东北抗联 战略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日中立条约》与国民政府的内外肆应
3
作者 左双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9,共8页
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经过短暂的愤激、混乱甚至动摇,国民政府高层作出了大体正确的研判与应对,力争将危机带来的破坏降低到较小的程度,引导局势朝有利于坚持大后方抗战、有利于稳定民心士气的方向发展,既未使中苏关系因... 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经过短暂的愤激、混乱甚至动摇,国民政府高层作出了大体正确的研判与应对,力争将危机带来的破坏降低到较小的程度,引导局势朝有利于坚持大后方抗战、有利于稳定民心士气的方向发展,既未使中苏关系因之恶化,又争得了美国的扩大援助;在舆情汹汹之际,对中共攻击的现象虽有增多,但也受到了一定的控制和限制;并对国际局势的未来走向作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日中立条约 国民政府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苏日中立条约》侵害了中国的利益
4
作者 邵艳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4,共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为避免两线作战,从确保本国远东地区安全的角度出发,日本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缔结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但均遭拒绝.在日军于1938年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中遭到苏军的沉重打击后,被迫表示愿与苏联改善关系.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为避免两线作战,从确保本国远东地区安全的角度出发,日本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缔结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但均遭拒绝.在日军于1938年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中遭到苏军的沉重打击后,被迫表示愿与苏联改善关系.1939年9月15日,苏日签署了关于停止苏蒙和日"满"军队之间的一切军事行动协定.1940年7月27日,日本确定了"南进战略"之后,开始向苏联建议缔结中立条约.日本主动提出原本拒绝的建议,反使急欲保障东线安全的苏联处于有利的地位,苏联当然愿意接受.这样,苏日两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于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日中立条约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 前苏联 国家利益 外交关系 国家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日中立条约的作用与意义辨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家栋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71-73,43,共4页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了一项中立条约。它的正文共四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双方维护彼此间和平友好互不侵犯; 二、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一国或数国的军事行动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期间应守中立; 三、条约有效...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了一项中立条约。它的正文共四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双方维护彼此间和平友好互不侵犯; 二、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一国或数国的军事行动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期间应守中立; 三、条约有效期为五年,可自行延长; 四、条约应速批准,尽速在东京交换批准书。在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的同时,苏日双方代表还签署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共同宣言:“苏联保证尊重满州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日中立条约 日苏中立条约 苏联政府 日本陆军 苏德战争 莫斯科 领土完整 军事行动 双方代表 远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苏日中立条约的再认识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朝伟 孙才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40-46,66,共8页
对苏日中立条约的再认识杜朝伟,孙才顺关于苏日中立条约的评价问题,80年代末期以来发表的文章大都认为,在德国即将发动侵苏战争之际,苏联从日本方面得到中立的保证,分化了日德关系,无疑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大胜利。问题在于条约... 对苏日中立条约的再认识杜朝伟,孙才顺关于苏日中立条约的评价问题,80年代末期以来发表的文章大都认为,在德国即将发动侵苏战争之际,苏联从日本方面得到中立的保证,分化了日德关系,无疑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大胜利。问题在于条约所附的声明,是苏日联合对中国领土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日中立条约 苏联政府 日本 斯大林 远东战略 “九·一八事变” 反法西斯战争 互不侵犯条约 反法西斯战线 三国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日中立条约的再认识
7
作者 陈万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2-56,72,共6页
1941年4月13日,援助中国抗日的苏联和正在与中国交战的日本在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事后,斯大林亲自前往车站为日本外相松冈洋右送行,并与之亲切拥抱。对于条约本身和这个招人注目的举动,当时国内外就议论纷纷。反对者认为:因苏日... 1941年4月13日,援助中国抗日的苏联和正在与中国交战的日本在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事后,斯大林亲自前往车站为日本外相松冈洋右送行,并与之亲切拥抱。对于条约本身和这个招人注目的举动,当时国内外就议论纷纷。反对者认为:因苏日中立条约规定两国互相承认蒙古和伪满洲国的主权,故“该约之缔结,实系危害中国之地位”。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在条约签订第二天即发表声明,宣称“苏日两国公布之共同宣言,对于中国绝对无效。”《大公报》等报纸以《苏联与日本妥协》、《侵害中国之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日中立条约 苏联 日本 《申报》 外蒙古 再认识 太平洋战争 伪满洲国 中日战争 外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1年苏日签约引发的国共宣传战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卢毅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33,共8页
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在中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国民党为继续获得苏联援助,采取了一种低调处理的办法,对官方舆论进行了控制。但与此同时,它却借机煽动民间舆论来间接表达对苏联的不满,连带抨击中共。当时中间派确实一度... 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在中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国民党为继续获得苏联援助,采取了一种低调处理的办法,对官方舆论进行了控制。但与此同时,它却借机煽动民间舆论来间接表达对苏联的不满,连带抨击中共。当时中间派确实一度群情激昂,普遍对苏联产生了怀疑的态度,有的则直接质问中共。面对这种不利的舆论环境,中共苦撑危局,努力解释事件原委,分析利害得失,尽量把苏日签约带给中国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日中立条约 国民党 中间派 中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联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向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中国抗日战争 苏联政府 中国东北地区 国民党政府 苏日中立条约 外蒙古 中国人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抗战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沟桥事变后,共产国际、苏联和东北抗日斗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鸿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54-59,共6页
卢沟桥事变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待中国的关内和东北的抗日战争有明显区别,对东北抗日战争的态度也具有两面性:既有援助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并在其处于困难境况时允许部队人员过境休整,以至最后出兵东北,帮助中国迅速取得抗战胜利方... 卢沟桥事变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待中国的关内和东北的抗日战争有明显区别,对东北抗日战争的态度也具有两面性:既有援助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并在其处于困难境况时允许部队人员过境休整,以至最后出兵东北,帮助中国迅速取得抗战胜利方面;也有限制东北抗联斗争和中国革命斗争,和在《苏日中立条约》、《雅尔塔协定》中损害中国主权的方面。苏联对中国东北抗日斗争采取的“中立主义”方针是其民族利己主义的体现,在所签条约中损害中国主权是其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日联军 苏联政府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东北抗联 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东北 苏日中立条约 卢沟桥 “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1—4期(总31—34期)目录
1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57-158,117,共3页
关键词 瞿秋白 近代上海 哲学社会科学版 大学学报 师范 目录 民族意识 鸦片战争时期 苏日中立条约 民族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论1941年的福建抗战
12
作者 史习培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6期31-34,共4页
1941年春天,当中国的抗战面临艰难险恶沟处境之时,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正在世界东方肆虐的侵略者日本,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权衡,于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同时发表了一个共同宣言,在全世界... 1941年春天,当中国的抗战面临艰难险恶沟处境之时,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正在世界东方肆虐的侵略者日本,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权衡,于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同时发表了一个共同宣言,在全世界第一次公开宣布彼此“互相承认”满、蒙“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 苏日中立条约 福建 中流 社会主义国家 侵略者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