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版画中的场景考察
1
作者 胡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3,共5页
苏州桃花坞木版画有大量表现苏州风光的题材,与清代早期苏州的风景特征以及当时人们巡游这类风景的情怀紧密相关。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木版画成为城市居民和周边农民熟悉名胜的最佳载体。所以,要从图象特征上研究苏州版画的表现特点,将... 苏州桃花坞木版画有大量表现苏州风光的题材,与清代早期苏州的风景特征以及当时人们巡游这类风景的情怀紧密相关。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木版画成为城市居民和周边农民熟悉名胜的最佳载体。所以,要从图象特征上研究苏州版画的表现特点,将版画描绘与实景对照来揭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版画 描绘 实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版画的清初期苏州女性服饰时尚与个性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梦婕 鲁海峰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8,共9页
清初的苏州版画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展现了当时女性服饰的多样性与个性化。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对清初苏州版画中女性服饰元素的图像分析和内容解读,探究清初苏州女性服饰的时尚特征及个性化表现。结果表明,苏州女性服饰的个性化趋... 清初的苏州版画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展现了当时女性服饰的多样性与个性化。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对清初苏州版画中女性服饰元素的图像分析和内容解读,探究清初苏州女性服饰的时尚特征及个性化表现。结果表明,苏州女性服饰的个性化趋势源于经济繁荣和社会观念的变革。在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提升的背景下,苏州女性在时尚选择上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和多样性,版画中的云肩、水田衣等服饰元素不仅是时尚的象征,更反映了她们在社会地位、文化传统和个人身份认同上的表达。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当时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深化了对女性时尚与社会文化互动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期 苏州版画 女性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中期苏州套色木刻版画《妇童闲嬉图》
3
作者 张朋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5,201,共4页
清代早、中期,苏州套色木刻版画绝大多数在国外收藏,国内收藏十分罕见。文章对苏州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妇童闲嬉图》进行考证,认为:《妇童闲嬉图》是清代中期的苏州套色木刻版画的代表作品,画幅较大,人物众多,刻制较精,色彩研丽,风格鲜明... 清代早、中期,苏州套色木刻版画绝大多数在国外收藏,国内收藏十分罕见。文章对苏州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妇童闲嬉图》进行考证,认为:《妇童闲嬉图》是清代中期的苏州套色木刻版画的代表作品,画幅较大,人物众多,刻制较精,色彩研丽,风格鲜明,是研究苏州套色木刻版画发展和分期的难得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期 苏州套色木刻版画 妇女闲嬉图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姑苏信德号”之《麟儿系列》重新解读乾隆“姑苏版”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117,共5页
乾隆"姑苏版"区别于传统民间版画,是受西洋铜版画影响下产生的,将西洋画中的透视法、明暗造型等技法与中国民间传统版画技法相融合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本文就近期海外回归的"姑苏信德号"之《麟儿系列》,结合其历史... 乾隆"姑苏版"区别于传统民间版画,是受西洋铜版画影响下产生的,将西洋画中的透视法、明暗造型等技法与中国民间传统版画技法相融合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本文就近期海外回归的"姑苏信德号"之《麟儿系列》,结合其历史背景和中西绘画相融合的现象,对乾隆姑苏版画作一次重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姑苏版” 桃花坞木版年画 西洋铜版画 苏州版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