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推动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振明 钱玉英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0-52,共3页
苏南的基本现代化,关键在农村.在过去的18年里,苏南的成功,也主要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功.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苏南农村经济逐渐步入高速增长阶段.与同一时期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相比较,苏南是为数不多的经济持续高... 苏南的基本现代化,关键在农村.在过去的18年里,苏南的成功,也主要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功.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苏南农村经济逐渐步入高速增长阶段.与同一时期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相比较,苏南是为数不多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区域之一.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属的12个县级市全部属于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其中7个县级市还进入“百强县”前十名.不管人们是否愿意称苏南农村发展为“经济奇迹”,其优异表现和发展历程无论如何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农村经济 乡镇企业 政府推动 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 乡镇政府 劳动生产率 苏南乡镇 乡镇工业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苏南农村经济与教育互促机制的探讨
2
作者 龚怡祖 章宗礼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苏南农村经济超前运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整个苏南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起点、外向型、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与经济调查队1992年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苏南农村经济超前运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整个苏南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起点、外向型、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与经济调查队1992年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个苏南地区已步入小康阶段。苏南农村经济的腾飞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究其深层次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经济与教育的良性循环。当地干群用“财从才出”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这一发展规律,体现了重视人才、教育为本思想的巨大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农村经济 教育与经济 职业技术教育 苏南地区 良性循环 乡镇企业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育事业费附加 终身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农村经济与教育互促机制的探讨
3
作者 龚怡祖 章宗礼 《教育与经济》 1994年第2期27-30,共4页
教育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又对教育产生出新的需求,同时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投入。研究苏南地区经济与教育良性循环的宝贵经验与互促规律。对我国其它地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规定与保障... 教育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又对教育产生出新的需求,同时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投入。研究苏南地区经济与教育良性循环的宝贵经验与互促规律。对我国其它地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规定与保障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农村经济 职业技术教育 苏南地区 学校 乡镇企业 物质投入 扩生 教育事业 教育有效 教育与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农村经济与教育互促机制的探讨
4
作者 龚怡祖 章宗礼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8-42,共5页
苏南农村经济与教育互促机制的探讨龚怡祖,章宗礼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苏南农村经济超前运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整个苏南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起点、外向型、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江苏省... 苏南农村经济与教育互促机制的探讨龚怡祖,章宗礼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苏南农村经济超前运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整个苏南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起点、外向型、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与经济调查队1992年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农村经济 职业技术教育 乡镇企业 苏南地区 教育事业 经济发展 教育产品 农村经济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与苏南农村发展
5
作者 朱根宝 王安岭 +1 位作者 张寿正 何锡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92-100,共9页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用发展、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阐述了十年改革在苏南农村引起的历史性变革,同时分析了苏南变革中出现的矛盾和挑战,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苏南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目标模式,并提出推进发展、深化改革的...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用发展、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阐述了十年改革在苏南农村引起的历史性变革,同时分析了苏南变革中出现的矛盾和挑战,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苏南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目标模式,并提出推进发展、深化改革的战略对策,由此也揭示了经济体制改革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工业 苏南农村经济 农村发展 商品经济 集体经济 农业服务体系 乡镇企业 发展道路 农业现代化 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农村的工农结合体家庭——江苏省吴江县平桥浜村家庭调查
6
作者 袁少卿 唐克 +1 位作者 张明 陈红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6-29,共4页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苏南农村由单一的农业人口组成的家庭逐渐被新型的工农结合体家庭所替代,这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所谓新型的工农结合体家庭是指在劳动人口(劳动时间)构成上以农业劳动人口(劳动时间)和工业劳动人口(劳动时间)相结合...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苏南农村由单一的农业人口组成的家庭逐渐被新型的工农结合体家庭所替代,这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所谓新型的工农结合体家庭是指在劳动人口(劳动时间)构成上以农业劳动人口(劳动时间)和工业劳动人口(劳动时间)相结合并以工业劳动人口(劳动时间)为主的家庭。这种工农结合体家庭是苏南农村经济社会模式即“苏南模式”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自1985年起,我们在对苏南农村家庭作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对苏州市吴江县的一个典型村——桃源乡平桥浜村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并以问卷调查为主的方法,作了为期两年多的追踪调查。1987年5月,我们在平桥浜发放了两种类型的问卷,一种是家庭综合性问卷,共发102份,回收率8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结合 苏南农村经济 两种类型 江苏省 农村家庭 农业劳动 乡镇企业 非农产业 劳动人口 乡镇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苏南模式 推进社会进步
7
作者 "苏南模式和社会进步"课题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91-98,111,共9页
我们认为,苏南模式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它的基本特征符合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又适合苏南地区的实际状况.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为主、四个结合"
关键词 苏南模式 苏南地区 乡镇企业发展 协调发展 社会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乡镇工业 苏南农村经济 苏南农业 经济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南模式的生命力
8
作者 郑邦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8-23,共6页
在农村改革的大潮中,不涌现了众多的经济形式。诸如江苏的苏南模式、浙江的温州模式、福建的闽南模式和江苏宿迁县的耿车模式等。其中苏南模式地域范围广,形成时间长,影响广泛、深远。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苏南农村生产... 在农村改革的大潮中,不涌现了众多的经济形式。诸如江苏的苏南模式、浙江的温州模式、福建的闽南模式和江苏宿迁县的耿车模式等。其中苏南模式地域范围广,形成时间长,影响广泛、深远。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苏南农村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农村基层政权的健全与完善以及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一、苏南模式的产生是苏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苏南模式”中的“苏南”,一般认为专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市郊农村和广大农村。所谓“苏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模式 苏南农村经济 协调发展 集体所有制 精神文明建设 乡镇工业 苏南 生命力 农村基层政权 乡村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