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个紫花苜蓿育种材料在苏南丘陵区的适应性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戚志强 傅反生 +2 位作者 胡跃高 曾昭海 储国良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选育适宜苏南丘陵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引种18个育种材料,跨越一涝一旱2个极端年份,通过产量、抗病性、越夏性等多个指标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Rampage、中苜1号、MF 3个育种材料,RS在干旱环境下表现优异。... 为选育适宜苏南丘陵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引种18个育种材料,跨越一涝一旱2个极端年份,通过产量、抗病性、越夏性等多个指标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Rampage、中苜1号、MF 3个育种材料,RS在干旱环境下表现优异。同时试验表明苜蓿在苏南丘陵区可获得较高产量,但必须应对高温高湿的夏季和易涝易旱的贫瘠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育种材料 适应性 苏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被引量:15
2
作者 陶宝先 张金池 俞元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54-2060,共7页
针对苏南丘陵区杉木、马尾松、毛竹、栎林等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实测了其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运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估算了4种林分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气体调节、涵养... 针对苏南丘陵区杉木、马尾松、毛竹、栎林等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实测了其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运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估算了4种林分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气体调节、涵养水源、保土固肥、防止水库淤积、营养物质循环、净化环境价值等。研究区杉木、马尾松、栎林、毛竹4种林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间接经济价值分别是其直接经济服务价值的1.82、2.12、3.16、4.04倍,单位面积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192397.30、113262.69、88350.51、103289.69元·hm-2·a-1。在区域研究中,根据地方实测的数据进行估算,能提高计量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服务价值 苏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区主要森林类型地被层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学军 姜志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1,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 8种主要森林类型地被层的结构功能特点 ,结果表明森林灌草层、枯落物层的数量特征及其水文功能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森林类型地被层的水源涵养功能排序为 :栎类混交林 >麻栎人工林 >马... 系统地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 8种主要森林类型地被层的结构功能特点 ,结果表明森林灌草层、枯落物层的数量特征及其水文功能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森林类型地被层的水源涵养功能排序为 :栎类混交林 >麻栎人工林 >马尾松林 >杉木林 >板栗经济林 >毛竹林 >火炬松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丘陵区 森林类型 地被层 水源涵养 成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区大扁杏栽培技术
4
作者 李铁军 李晓华 +2 位作者 蒋为民 葛继纲 巫建新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
在江苏南部丘陵区适宜地栽培大扁杏,可用本地的杏1-2年生实生苗做砧木,引进的大扁杏为接穗,采用嵌芽接法嫁接培育嫁接苗;选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地下水位低地育苗或定植。树形培养以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 在江苏南部丘陵区适宜地栽培大扁杏,可用本地的杏1-2年生实生苗做砧木,引进的大扁杏为接穗,采用嵌芽接法嫁接培育嫁接苗;选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地下水位低地育苗或定植。树形培养以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疏散分层形为主;在树木栽培管理中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及时排水与中耕除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 栽培 整形修剪 大扁杏 苏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区小流域治理工程投资合理排序
5
作者 方红远 王哲 严克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19,共3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其中资金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优化排序模型,对苏南地区某一典型丘陵区小流域的若干工程建设方案的实施在规划期内作出了合理安排,探讨了合理使用有限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流域治理 水利工程 合理排序 投资 苏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亚新 吴志勇 何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138-143,共6页
准确、及时、有效的土地利用信息对城镇发展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遥感分类方法在获取苏南丘陵区土地利用信息时的适用性,以句容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时相的Landsat 8影像,分别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和基于时间序列... 准确、及时、有效的土地利用信息对城镇发展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遥感分类方法在获取苏南丘陵区土地利用信息时的适用性,以句容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时相的Landsat 8影像,分别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和基于时间序列特征指数的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得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获取到的土地利用结果在总体分类精度和地物空间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最高,分别为96.4%和0.948,但从地物空间分布来看,基于时间序列特征指数的决策树分类方法的效果最好;最大似然法和决策树法在苏南丘陵区土地利用分类时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图像分类 监督分类 决策树 特征指数 苏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生作物筛选试验 被引量:7
7
作者 戚志强 胡跃高 +2 位作者 曾昭海 傅反生 储国良 《中国草地》 CSCD 2005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解决苏南丘陵区苜蓿苗期的杂草问题,从保护播种入手,在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黑麦、小黑麦四种作物共五个品种中寻找适宜的伴生作物。通过对产量、株高、杂草率等多个指标测定分析,筛选出中新830小黑麦、赣选一号黑麦草适于用... 为解决苏南丘陵区苜蓿苗期的杂草问题,从保护播种入手,在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黑麦、小黑麦四种作物共五个品种中寻找适宜的伴生作物。通过对产量、株高、杂草率等多个指标测定分析,筛选出中新830小黑麦、赣选一号黑麦草适于用作苜蓿播种的伴生作物,同时获得两个苜蓿存活率最高的处理:苜蓿(15kg/hm2)+中新830小黑麦(150kg/hm2)撒播及苜蓿(18 kg/hm2)+中新830小黑麦(250kg/hm2)30cm条播。试验还表明撒播方式下,苜蓿播量与其竞争力不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多年生黑麦草 一年生黑麦草 黑麦 小黑麦 伴生作物 杂草 苏南丘陵区 筛选试验 苜蓿 作物 伴生 多年生黑麦草 中新830 适用 秋播
原文传递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 被引量:56
8
作者 张燕 张洪 +1 位作者 彭补拙 杨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6,31,共5页
苏南丘陵区存在多种利用当地土地资源方式,诸多利用方式也改变了土壤的性能,一般是人类干预下的耕地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高于处在自然半自然状态下的非耕地。为了定量了解由土壤侵蚀引起的养分流失,首先应掌握土壤侵蚀的强度,137Cs示... 苏南丘陵区存在多种利用当地土地资源方式,诸多利用方式也改变了土壤的性能,一般是人类干预下的耕地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高于处在自然半自然状态下的非耕地。为了定量了解由土壤侵蚀引起的养分流失,首先应掌握土壤侵蚀的强度,137Cs示踪法可以对此提供帮助。使用此法需解决2个问题:确定研究区域的137Cs背景值与建立估算土壤侵蚀的模型,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合理的尝试。以此为基础,估算了各种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流失量;为了与黄土和红壤区土壤侵蚀的危害相比较,提出了等值侵蚀模数的概念,以便揭示苏南地区土壤侵蚀的潜在危害性。通过研究初步确认耕地尤其是水田可能是太湖水体营养元素的主要农业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农地 土壤侵蚀 养分流失 等值侵蚀模数 污染源 苏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小流域土壤抗蚀性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杰 李海东 +2 位作者 张金池 梦莉 鄂轶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3,共5页
运用GS+7.0和Surfer8.0软件以邓下小流域为例,研究了苏南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抗蚀性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其的影响,以期为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抗蚀性的变化范围为0.1808~0.9681,均值为0.6477... 运用GS+7.0和Surfer8.0软件以邓下小流域为例,研究了苏南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抗蚀性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其的影响,以期为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抗蚀性的变化范围为0.1808~0.9681,均值为0.6477,变异系数为27.69%,土壤抗蚀性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C0/(C0+C)值为13.47%,小于25%,表明在变程内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土壤抗蚀性总体分布趋势是条带状明显,波动较大,大于0.65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小流域从南到北的中间部位,小于0.4的低值区域分布主要位于小流域地势较高的北部和东西两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GIS 土壤抗蚀性 空间变异 苏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下小流域植物多样性与主要植被类型土壤养分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腊沙 李海东 +1 位作者 沈渭寿 张金池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4-8,共5页
以苏南丘陵区邓下小流域为研究区,针对目前小流域内植被物种多样性状况和水平,选择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einer指数(SW)、Simpson指数(SP)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作为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对流域内现... 以苏南丘陵区邓下小流域为研究区,针对目前小流域内植被物种多样性状况和水平,选择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einer指数(SW)、Simpson指数(SP)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作为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对流域内现有主要植被类型(茶园、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水田和旱耕地共6种)以0~10 cm,10~20 cm,20~40 cm和40~60 cm分层挖土壤剖面,分析各植被类型下土壤养分效应,以期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中植被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土壤养分 主要植被类型 小流域 苏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