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政府机制的创业模式发展研究——苏南、温州、珠江模式再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毛帅 聂锐 程平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39,共4页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各放异彩。但随着上世纪末的金融危机,3种模式各自的缺点也都暴露了出来,其中温州模式似乎活力更足,于是业界和理论界便呈现一边倒的倾向,认为温州模式会替代苏南模式和珠江模...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各放异彩。但随着上世纪末的金融危机,3种模式各自的缺点也都暴露了出来,其中温州模式似乎活力更足,于是业界和理论界便呈现一边倒的倾向,认为温州模式会替代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而一枝独秀。从政府机制出发,运用创业环境理论的研究思路,从培养引进经营人才、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社会协调持续发展4个角度,重点分析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发展前景,认为苏南模式将是我国创业发展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机制 创业模式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珠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比较 被引量:40
2
作者 洪银兴 陈宝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模式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发展趋势 乡镇企业 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学良 孙斌栋 +1 位作者 刘伟 潘鑫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3期67-72,共6页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比较分析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产生、运行以及目前状况,通过比较发现,两地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以及政府在其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差别很大,进而带来了两者发展路径的差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过去的发展...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比较分析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产生、运行以及目前状况,通过比较发现,两地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以及政府在其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差别很大,进而带来了两者发展路径的差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过去的发展定型了现在的发展,进而导致目前两地发展的特点以及困境。要突破困境,一方面要民营经济的自主独立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市场化进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覃玥 斯考特.萨姆纳 范从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80,共8页
由所有制改革引致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不同所有制结构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例的实证研究显示,外资企业具有强的正增长效应,国有企业具有强的负增... 由所有制改革引致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不同所有制结构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例的实证研究显示,外资企业具有强的正增长效应,国有企业具有强的负增长效应,两者都具有增加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与自身较弱的增长效应相比,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具有更强的收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经济增长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学宝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模式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发展现状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应强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9-130,共2页
苏南模式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 ,温州模式则是自发自生的发展模式 ,二者本质上的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经济绩效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民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国际化: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19
7
作者 谢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7-51,共5页
关键词 区域经济国际化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珠三角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增长态势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模式再创新——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演进 被引量:6
8
作者 应云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比较研究,是近几年来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出现了扬温抑苏的现象。本文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角度来考察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发展变化。在新世纪,温州、苏南两地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都在寻找和进行...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比较研究,是近几年来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出现了扬温抑苏的现象。本文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角度来考察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发展变化。在新世纪,温州、苏南两地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都在寻找和进行发展模式的再创新,力求取得新突破、新发展。能否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温州、苏南两地能否进行发展模式再创新问题的要害所在。为此,笔者提出了21世纪市场经济的新发展与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战略选择的一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模式 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 市场经济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发展的共同点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应云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6,共3页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成功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这两种模式随着几次大的思想解放和全国经济形势的几次大变化,理论界曾有过几次大的比较和争论。过去在强调公有制时,扬苏抑温,现在强调产权...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成功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这两种模式随着几次大的思想解放和全国经济形势的几次大变化,理论界曾有过几次大的比较和争论。过去在强调公有制时,扬苏抑温,现在强调产权明晰时,扬温抑苏。纵观过去和现在,两种模式的比较研究,总体上是分析区别的多一些,找出共同的少一些,尤其是强调表象的不同,没有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加以深入考察,因此,两种模式缺乏在本质上相同点的研究,从而强化了模式特有论。笔者试想通过两种模式共同点的研究,揭示这两个区域在发展市场经济起步阶段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条件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 沿海地区经济 市场经济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广荣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89-91,共3页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彭广荣多年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在全国一直引人注目,许多地方都在研究、借鉴这两种模式,探索自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为此,笔者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加以比较分析,以引发...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彭广荣多年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在全国一直引人注目,许多地方都在研究、借鉴这两种模式,探索自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为此,笔者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加以比较分析,以引发经济工作者更深入的思考,选择自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 对比分析 经济发展 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组织形式变迁过程中的劳动者主体性建构——基于“珠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书琬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57,共10页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条件下生产组织方式正发生着激烈的变革,外包、授权、分包、中间商等形式变现出生产结构的多样转型。其中,信息科技的发展是一大推动力。互联网经济下劳动者的生产场所和劳动关系都发生深刻...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条件下生产组织方式正发生着激烈的变革,外包、授权、分包、中间商等形式变现出生产结构的多样转型。其中,信息科技的发展是一大推动力。互联网经济下劳动者的生产场所和劳动关系都发生深刻的变化。生产中各主体界限的模糊和功能的分化使得劳动者的主体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组织生产形式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如何得以建构成为组织研究和劳动关系研究的核心关注。以珠江模式和苏南模式为例,梳理生产组织形式的演进逻辑,尝试厘清劳动者主体性建构的脉络,并反思劳动者的主体性发展对生产组织形式演变的影响。通过对新兴平台经济的观察发现平台经济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对劳动者主体性建构产生的影响非常复杂,所以新形势新业态中的劳动者主体性需要实践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组织形式 主体性建构 劳动者 珠江模式 苏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及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晓寒 《浙江学刊》 1987年第2期4-9,30-2,共8页
由于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历史基础的差异,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有五个不同:(1)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农业经济向农工商综合经济转换的所有制选择不同;(2)农业向工业转换的原始资金来源和筹资渠道不同;(3)商品所形成和依据的市场体系不同;... 由于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历史基础的差异,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有五个不同:(1)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农业经济向农工商综合经济转换的所有制选择不同;(2)农业向工业转换的原始资金来源和筹资渠道不同;(3)商品所形成和依据的市场体系不同;(4)收入分配和致富道路不同;(5)人口移动方式和小城镇建设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 发展道路 商品经济 家庭工业 乡镇企业 市场体系 小城镇 集体所有制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与温州市不同经济模式下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进 陈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5期71-75,共5页
我国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人口流动潮,其主要流向是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地区向城镇密集的大中城市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不尽相同,不同模式下地区流动人口的流向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分析比较不同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特征,... 我国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人口流动潮,其主要流向是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地区向城镇密集的大中城市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不尽相同,不同模式下地区流动人口的流向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分析比较不同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特征,对当地经济政策、产业定位、管理制度等方面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为研究目标,以最具代表性的“苏南模式”的苏州市和“温州模式”的温州市两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总结两城市的流动人口空间特征与差异,可以看出:苏州市以人口流入为主,温州市流入流出人口数量持平;苏州市吸引外来人口的范围不如温州市广;苏州市城市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高过温州市。此外,还对不同经济模式下流动人口空间特征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且给出结论,以期能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流动人口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模式几个理论认识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仁寿 《浙江学刊》 1988年第5期31-35,共5页
温州模式名噪全国,蜚声海外。但是,在理论界、领导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人们对温州模式还有许多不同认识。本文就温州模式的提法、适应性和评价尺度等作些探讨。(一)关于温州模式的提法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在“乡镇工业看苏南,家... 温州模式名噪全国,蜚声海外。但是,在理论界、领导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人们对温州模式还有许多不同认识。本文就温州模式的提法、适应性和评价尺度等作些探讨。(一)关于温州模式的提法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在“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海,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温州模式”。此后,温州模式的提法不胫而走。不过,对温州模式的提法是有分歧的。一些同志不赞成提温州模式,认为“很不妥当”、“不够科学”。理由是:“模式”一词,“与‘模特儿’、‘模型’等词同义,意思是某种相对说来已经定型的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们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式样”。①基于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模式 家庭工业 农村非农产业 乡镇工业 经济发展道路 商品经济 苏南模式 农村发展 运行机制 经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以常熟市及其4个企业为例
15
作者 郑有贵 《古今农业》 2002年第3期1-6,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和个案的选择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20世纪80年代,最为引人瞩目的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并驾齐驱。时至今日,苏南乡镇企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建设有何启迪?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常熟市乡镇企业组织... 一、问题的提出和个案的选择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20世纪80年代,最为引人瞩目的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并驾齐驱。时至今日,苏南乡镇企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建设有何启迪?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常熟市乡镇企业组织与制度建设问题进行了调查,并重点对地处该市蒋巷、梦兰、康博、常南村的4个企业进行了个案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模式 苏南乡镇企业 制度转换 常熟市 现代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 温州模式 江苏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梦兰集团公司 企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经济模式的困惑与出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流芳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共2页
随着苏南经济模式的衰退,温州经济模式也同样面临着GDP的相对下滑,资本、产业的外流等困惑。让有识之士不无担心,本文对此加以分析,并试图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温州经济模式 GDP 苏南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与比较——“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述要 被引量:14
17
作者 林承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苏南经济 温州经济 珠江三角洲经济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模式探源
18
作者 杨翼 《探索(浙江)》 1986年第5期33-36,共4页
温州模式的形成,由经济因素主导,亦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催化。温州模式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借鉴时不能单一注意其经济构造和运行机制,还应兼及政治、社会、文化诸非经济因素。本文没有就温州模式本身作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剖析,只是... 温州模式的形成,由经济因素主导,亦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催化。温州模式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借鉴时不能单一注意其经济构造和运行机制,还应兼及政治、社会、文化诸非经济因素。本文没有就温州模式本身作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剖析,只是对其形式源流进行粗浅追溯。 (一) “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生成于两个差异较大的经济社会环境,都是以求实精神作出的成功选择。下面对两者的生成环境作粗略比较: (1)“苏南模式”发祥于长江三角洲这个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宋明时代就是我国首富之区,优势地位一直保持至今。“温州模式”覆盖区域即现温州市所辖各县滨海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模式 温州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滨海地带 包产到户 非经济因素 滨海地区 区域文化 覆盖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苏南模式”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雪根 《江海学刊》 1987年第2期47-51,共5页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新旧模式转换过程中,农村涌现了一批改革成效卓著、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柏农村淅品经济发展模式。仅在上海经济区范围内,现在就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耿车模式”、“海安模式”...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新旧模式转换过程中,农村涌现了一批改革成效卓著、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柏农村淅品经济发展模式。仅在上海经济区范围内,现在就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耿车模式”、“海安模式”、“泉州模式”、“阜阳模式”等。它反映了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进展。这是我国农村大好形许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模式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商品生产 再认 经济发展模式 温州模式 改革成效 开放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看待“温州模式”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导向意义——从温州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时期谈起
20
作者 陈飞龙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87年第1期21-25,20,共6页
温州模式以其不同于苏南模式、宁绍模式的鲜明特点,独树一帜于中国农村大地。概括温州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小城镇为枢纽。随着人们对温州模式研究的深入,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关键词 温州模式 商品经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意义 导向 苏南模式 中国农村 家庭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