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苏北滨海湿地不同植被带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毛志刚
王国祥
刘金娥
桑利娟
任丽娟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4-463,共10页
-
基金
江苏省近海资源专项调查与评价--江苏海滨湿地保护与土地利用潜力评价(JS-908-07-2)
-
文摘
在新洋港滩涂上由海向陆设置断面,共采集8个沉积物柱状样(0-40 cm)和14个表层土样(0-20 cm)并对其进行粒度分析,以探讨新洋港滨海湿地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以及植被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滩沉积物粒径(4.60)明显大于各个植被带(5.10-5.78),各植被带间粒径无明显变化。在互花米草滩沉积物颗粒迅速变细,分选变差。2)光滩沉积物中砂和粉砂分别占34%和56%,粘土极少,互花米草滩沉积物中砂降至5%,粉砂和粘土分别增加至70%和25%,互花米草滩成为植被演替序列中沉积物粒度参数的突变点。3)植被发育演替改变了潮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格局,对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物沉积过程具有明显的改造作用。随着植被类型和滩面高程变化,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也相应发生变化。4)光滩、互花米草滩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粒度参数变化较大,盐碱滩和芦苇滩垂直方向上无明显变化。潮流作用、潮滩不同部位的水动力差异以及不同植被的作用是造成垂直方向粒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粒度特征
沉积物
湿地植被
苏北潮滩
-
Keywords
grain-siz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sediments
vegetation zones of wetland
tidal flat inNorth Jiangsu
-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
-
题名潮滩滩面高程的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陶旭
张东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8-507,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潮滩滩面高程的高光谱定量遥感反演方法研究(40606044)
浅海潮流振荡边界层动力特性及悬沙垂直分布研究(41076008)
-
文摘
以江苏大丰王港潮滩为研究区,利用从Hyperion高光谱影像和Lidar测量地形资料上提取的地表反射率与高程数据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建立单波段模型和多波段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滩面高程遥感反演试验,探讨了利用地表光谱信息直接反演潮滩高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潮滩滩面的沙脊和潮沟等地貌形态对地表反射率有较大影响,需要通过空间分区的方式将潮滩分为平坦区和起伏区,分别进行高程反演;短波红外波段区间的地表反射率对滩面高程变化较为敏感,1 164,1 275,1 336nm波段是高程反演的理想波段,利用理想波段建立的单波段模型和多波段线性回归模型均可有效用于滩面高程反演,但是多波段线性回归模型在高程反演精度上没有明显改善;从精度分析来看,研究区滩面平均高差135.5cm,遥感反演高程与测量高程在北滩MAE、MRE和RMSE分别为7.5cm,6.2%和9.5cm,南滩为36.75cm,141%和45.2cm,表明遥感反演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出潮滩地形的平均变化趋势,得到潮滩的概要地形信息,从而为大范围潮滩的冲淤变化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
关键词
苏北潮滩
潮滩高程
高光谱遥感
-
Keywords
North Jiangsu tidal flat
tidal flat elevation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
分类号
TP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