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云南盈江M_S5.6和M_S6.1地震余震序列重定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婷 吴建平 +1 位作者 房立华 王未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7-1057,共11页
盈江地区位于中缅边境的苏典-昔马弧形构造带,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带,2014年5月30日发生的盈江地震是该区有地震记录以来第1次>M_S6.0的地震。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盈江M_S5.6和M_S6.1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结果表明,2次主... 盈江地区位于中缅边境的苏典-昔马弧形构造带,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带,2014年5月30日发生的盈江地震是该区有地震记录以来第1次>M_S6.0的地震。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盈江M_S5.6和M_S6.1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结果表明,2次主震均位于苏典-昔马断裂带北段的卡场-大竹寨断裂的东侧。相比于M_S5.6主震,盈江M_S6.1主震震中位置更靠近卡场-大竹寨断裂。2次地震的余震主要沿卡场-大竹寨断裂走向(NNE向)展布,M_S6.1地震的主震破裂区向N扩展了约5km。2次地震的余震区主要分布在卡场-大竹寨断裂的东侧,呈现出沿断裂明显的不对称性,并具有较大的宽度,与走滑型地震典型的余震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可能表明此次盈江地震为共轭破裂地震。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盈江地震主震存在明显的非双力偶成分。推测盈江地震可能与卡场-大竹寨断裂和其邻近次级断裂之间的深部介质在长期地震活动中遭受破坏以及深部热作用有关。盈江M_S6.1地震分布在南段的余震跨越了卡场-大竹寨断裂右侧的次级断裂,认为主震的动态应力可能触发了其邻近次级断裂的同震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 苏典-昔马构造带 卡场-大竹寨断裂 余震序列 双差地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