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伊士危机与苏联再次出兵匈牙利
1
作者
胡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5,共7页
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披露的一些档案及回忆录显示,1956年苏联第二次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在东欧控制权的严重挑战,苏共领导害怕匈牙利事件会波及整个东欧地区乃至于苏联,从而使整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毁...
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披露的一些档案及回忆录显示,1956年苏联第二次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在东欧控制权的严重挑战,苏共领导害怕匈牙利事件会波及整个东欧地区乃至于苏联,从而使整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毁于一旦。纳吉政府采取骑墙立场并越来越受反动力量的影响,特别是他已不能左右布达佩斯的局势以及美国政府所谓的"不干涉"政策等都是赫鲁晓夫再次出兵的重要原因。影响苏联决策改变的决定性促进因素是1956年10月31日苏伊士危机导致国际形势的突变,即英、法发动的侵埃战争并"频频得手",最终使苏联决心再次以武力解决匈牙利危机,因为苏联决不能让匈牙利投入北约的怀抱,或成为反苏的"桥头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与匈牙利关系
苏伊士危机
匈牙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决策分析——不对称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振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苏伊士运河危机是冷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多边军事外交危机。英国在这次危机中遭遇了重大失败,其中的关键是英美两国在最后关头的决裂。为何有着“特殊关系”的两国却在最后时刻分裂,而英国的诸多决策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的?战略与意识形...
苏伊士运河危机是冷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多边军事外交危机。英国在这次危机中遭遇了重大失败,其中的关键是英美两国在最后关头的决裂。为何有着“特殊关系”的两国却在最后时刻分裂,而英国的诸多决策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的?战略与意识形态分歧、经济利益以及领导人性格等既有解释并没有给出满意的回答。不对称理论认为权力的不对称导致强国与弱国在关注点、相对地位、两国关系环境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金规”机制产生结构性错误知觉。结构性错误知觉在英国的决策过程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错误估计了美国支持它使用武力的决心;二是忽略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诉求与它并不完全相同。这些结构性错误知觉最终导致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惨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理论
结构性错误知觉
苏伊士
运河
危机
英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霸权转移中的大国心态调整——以二战后英美在中东的权力交接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明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23-128,共6页
经济实力决定着霸权演变的发展趋势,但在特定背景下,官方心态对霸权转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二战之后,通过遏制前苏联确保自身的大国地位是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英国为此在中东维持排他性的霸主地位,信心满满是英国大国心态的典型特征。...
经济实力决定着霸权演变的发展趋势,但在特定背景下,官方心态对霸权转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二战之后,通过遏制前苏联确保自身的大国地位是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英国为此在中东维持排他性的霸主地位,信心满满是英国大国心态的典型特征。在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对下,在美国的战略挤压下,英国通过向外界展示其主导地位证明自己在中东的霸权,信心不足的焦虑性成为英国大国心态的新特征。在英国与民族主义者决裂时,英国试图绕过美国,用孤注一掷的方式宣示英国的霸权,非生既死的冒险性成为英国大国心态的新表现。在冒险失败后,英国承认了美国的冷战大局,中东霸主的权力交接基本完成。英国在中东的大国心态调整表明,霸权转移也是一种心态调整的主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大国心态
霸权转移
中东
美国
苏伊士
运河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伊士危机与苏联再次出兵匈牙利
1
作者
胡舶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CSS003)
文摘
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披露的一些档案及回忆录显示,1956年苏联第二次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在东欧控制权的严重挑战,苏共领导害怕匈牙利事件会波及整个东欧地区乃至于苏联,从而使整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毁于一旦。纳吉政府采取骑墙立场并越来越受反动力量的影响,特别是他已不能左右布达佩斯的局势以及美国政府所谓的"不干涉"政策等都是赫鲁晓夫再次出兵的重要原因。影响苏联决策改变的决定性促进因素是1956年10月31日苏伊士危机导致国际形势的突变,即英、法发动的侵埃战争并"频频得手",最终使苏联决心再次以武力解决匈牙利危机,因为苏联决不能让匈牙利投入北约的怀抱,或成为反苏的"桥头堡"。
关键词
苏联与匈牙利关系
苏伊士危机
匈牙利事件
Keywords
Soviet-Hungarian relation
the Suez Crisis
the Hungarian Incident
分类号
K512.5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决策分析——不对称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振伟
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文摘
苏伊士运河危机是冷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多边军事外交危机。英国在这次危机中遭遇了重大失败,其中的关键是英美两国在最后关头的决裂。为何有着“特殊关系”的两国却在最后时刻分裂,而英国的诸多决策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的?战略与意识形态分歧、经济利益以及领导人性格等既有解释并没有给出满意的回答。不对称理论认为权力的不对称导致强国与弱国在关注点、相对地位、两国关系环境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金规”机制产生结构性错误知觉。结构性错误知觉在英国的决策过程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错误估计了美国支持它使用武力的决心;二是忽略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诉求与它并不完全相同。这些结构性错误知觉最终导致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惨败。
关键词
不对称理论
结构性错误知觉
苏伊士
运河
危机
英美关系
Keywords
Asymmetry theory
structuralism misperception
Suez Crisis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分类号
K561.5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霸权转移中的大国心态调整——以二战后英美在中东的权力交接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明周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学系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基金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帝国的形成
发展及其在20世纪的崩溃"(11ASS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763-1815年的英国结盟外交"(2014047)
文摘
经济实力决定着霸权演变的发展趋势,但在特定背景下,官方心态对霸权转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二战之后,通过遏制前苏联确保自身的大国地位是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英国为此在中东维持排他性的霸主地位,信心满满是英国大国心态的典型特征。在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对下,在美国的战略挤压下,英国通过向外界展示其主导地位证明自己在中东的霸权,信心不足的焦虑性成为英国大国心态的新特征。在英国与民族主义者决裂时,英国试图绕过美国,用孤注一掷的方式宣示英国的霸权,非生既死的冒险性成为英国大国心态的新表现。在冒险失败后,英国承认了美国的冷战大局,中东霸主的权力交接基本完成。英国在中东的大国心态调整表明,霸权转移也是一种心态调整的主观过程。
关键词
英国
大国心态
霸权转移
中东
美国
苏伊士
运河
危机
Keywords
UK
great power mentality
hegemonic transfer
the Middle East
USA
Suez canal crisis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伊士危机与苏联再次出兵匈牙利
胡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决策分析——不对称理论的视角
徐振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霸权转移中的大国心态调整——以二战后英美在中东的权力交接为例
刘明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