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伊士危机与苏联再次出兵匈牙利
1
作者 胡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5,共7页
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披露的一些档案及回忆录显示,1956年苏联第二次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在东欧控制权的严重挑战,苏共领导害怕匈牙利事件会波及整个东欧地区乃至于苏联,从而使整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毁... 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披露的一些档案及回忆录显示,1956年苏联第二次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在东欧控制权的严重挑战,苏共领导害怕匈牙利事件会波及整个东欧地区乃至于苏联,从而使整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毁于一旦。纳吉政府采取骑墙立场并越来越受反动力量的影响,特别是他已不能左右布达佩斯的局势以及美国政府所谓的"不干涉"政策等都是赫鲁晓夫再次出兵的重要原因。影响苏联决策改变的决定性促进因素是1956年10月31日苏伊士危机导致国际形势的突变,即英、法发动的侵埃战争并"频频得手",最终使苏联决心再次以武力解决匈牙利危机,因为苏联决不能让匈牙利投入北约的怀抱,或成为反苏的"桥头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与匈牙利关系 苏伊士危机 匈牙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决策分析——不对称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振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苏伊士运河危机是冷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多边军事外交危机。英国在这次危机中遭遇了重大失败,其中的关键是英美两国在最后关头的决裂。为何有着“特殊关系”的两国却在最后时刻分裂,而英国的诸多决策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的?战略与意识形... 苏伊士运河危机是冷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多边军事外交危机。英国在这次危机中遭遇了重大失败,其中的关键是英美两国在最后关头的决裂。为何有着“特殊关系”的两国却在最后时刻分裂,而英国的诸多决策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的?战略与意识形态分歧、经济利益以及领导人性格等既有解释并没有给出满意的回答。不对称理论认为权力的不对称导致强国与弱国在关注点、相对地位、两国关系环境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金规”机制产生结构性错误知觉。结构性错误知觉在英国的决策过程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错误估计了美国支持它使用武力的决心;二是忽略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诉求与它并不完全相同。这些结构性错误知觉最终导致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惨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理论 结构性错误知觉 苏伊士运河危机 英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权转移中的大国心态调整——以二战后英美在中东的权力交接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明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23-128,共6页
经济实力决定着霸权演变的发展趋势,但在特定背景下,官方心态对霸权转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二战之后,通过遏制前苏联确保自身的大国地位是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英国为此在中东维持排他性的霸主地位,信心满满是英国大国心态的典型特征。... 经济实力决定着霸权演变的发展趋势,但在特定背景下,官方心态对霸权转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二战之后,通过遏制前苏联确保自身的大国地位是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英国为此在中东维持排他性的霸主地位,信心满满是英国大国心态的典型特征。在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对下,在美国的战略挤压下,英国通过向外界展示其主导地位证明自己在中东的霸权,信心不足的焦虑性成为英国大国心态的新特征。在英国与民族主义者决裂时,英国试图绕过美国,用孤注一掷的方式宣示英国的霸权,非生既死的冒险性成为英国大国心态的新表现。在冒险失败后,英国承认了美国的冷战大局,中东霸主的权力交接基本完成。英国在中东的大国心态调整表明,霸权转移也是一种心态调整的主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大国心态 霸权转移 中东 美国 苏伊士运河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