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伊士运河与航运安全——兼论中国的通航对策 被引量:16
1
作者 史春林 李秀英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10期79-90,共12页
苏伊士运河不但航运条件优越,而且战略地位重要,但其在历史上曾因战乱多次被迫关闭。近年来,埃及的动荡局势直接影响了运河的正常通航,各国军舰在埃及周边海域角逐更增加了其安全的不确定性,而运河收费不断提高也影响了商船对运河的充... 苏伊士运河不但航运条件优越,而且战略地位重要,但其在历史上曾因战乱多次被迫关闭。近年来,埃及的动荡局势直接影响了运河的正常通航,各国军舰在埃及周边海域角逐更增加了其安全的不确定性,而运河收费不断提高也影响了商船对运河的充分使用。苏伊士运河面临的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中国船舶的正常航行,也增加了船舶运输和商品成本,从而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本文认为,中国应密切关注埃及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形势,做好应对潜在风险的准备,充分利用绕开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和积极开辟新航线,并运用国际法维护运河的航行自由,加强与运河主要使用国的合作,确保运河的安全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 安全 中国战略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工程 被引量:4
2
作者 祝瑞祥 庞进武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4-46,共3页
为开发西奈北部,埃及实施了西奈北部开发工程.它是埃及最大的一项土地开发工程,将尼罗河水及苏伊士运河西岸其他一些地区的退水汇入萨拉姆(EL SALAM)干渠,经萨拉姆(EL SALAM)输水隧洞穿过苏伊士运河,接嘎勃(EL AHEIK GABER)干渠至西奈... 为开发西奈北部,埃及实施了西奈北部开发工程.它是埃及最大的一项土地开发工程,将尼罗河水及苏伊士运河西岸其他一些地区的退水汇入萨拉姆(EL SALAM)干渠,经萨拉姆(EL SALAM)输水隧洞穿过苏伊士运河,接嘎勃(EL AHEIK GABER)干渠至西奈半岛北部,年引水量为44.5亿m3,其中从尼罗河引21.1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 输水隧洞工程 埃及 结构设计 倒虹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苏伊士运河事件看英美“特殊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才珍 左昌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7,共6页
苏伊士运河事件是二战后英、美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此开始,英、美关系由合作和对抗、对抗为主演变为以合作为主。英、美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的矛盾和冲突源于二战后两国对中东地区的不同政策。
关键词 英美关系 埃及 苏伊士运河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4年《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缔结的原因及其对中东政局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文超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2,80,共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大英帝国在中东整体实力的衰退,埃及政府强烈要求英国撤出苏伊士运河基地的驻军,实现埃及主权的完全独立。在多边因素的影响下,双方经过多轮外交谈判后,最终于1954年10月达成了《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该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大英帝国在中东整体实力的衰退,埃及政府强烈要求英国撤出苏伊士运河基地的驻军,实现埃及主权的完全独立。在多边因素的影响下,双方经过多轮外交谈判后,最终于1954年10月达成了《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该协定的成功缔结不仅打破了英埃双方持续多年的外交僵局,而且对未来英美关系发展走向和冷战初期的中东地缘政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诱发第二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英国 美国 冷战 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决策分析——不对称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振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苏伊士运河危机是冷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多边军事外交危机。英国在这次危机中遭遇了重大失败,其中的关键是英美两国在最后关头的决裂。为何有着“特殊关系”的两国却在最后时刻分裂,而英国的诸多决策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的?战略与意识形... 苏伊士运河危机是冷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多边军事外交危机。英国在这次危机中遭遇了重大失败,其中的关键是英美两国在最后关头的决裂。为何有着“特殊关系”的两国却在最后时刻分裂,而英国的诸多决策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的?战略与意识形态分歧、经济利益以及领导人性格等既有解释并没有给出满意的回答。不对称理论认为权力的不对称导致强国与弱国在关注点、相对地位、两国关系环境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金规”机制产生结构性错误知觉。结构性错误知觉在英国的决策过程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错误估计了美国支持它使用武力的决心;二是忽略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诉求与它并不完全相同。这些结构性错误知觉最终导致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惨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理论 结构性错误知觉 苏伊士运河危机 英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伊士危机与苏联再次出兵匈牙利
6
作者 胡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5,共7页
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披露的一些档案及回忆录显示,1956年苏联第二次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在东欧控制权的严重挑战,苏共领导害怕匈牙利事件会波及整个东欧地区乃至于苏联,从而使整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毁... 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披露的一些档案及回忆录显示,1956年苏联第二次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在东欧控制权的严重挑战,苏共领导害怕匈牙利事件会波及整个东欧地区乃至于苏联,从而使整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毁于一旦。纳吉政府采取骑墙立场并越来越受反动力量的影响,特别是他已不能左右布达佩斯的局势以及美国政府所谓的"不干涉"政策等都是赫鲁晓夫再次出兵的重要原因。影响苏联决策改变的决定性促进因素是1956年10月31日苏伊士危机导致国际形势的突变,即英、法发动的侵埃战争并"频频得手",最终使苏联决心再次以武力解决匈牙利危机,因为苏联决不能让匈牙利投入北约的怀抱,或成为反苏的"桥头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与匈牙利关系 苏伊士危机 匈牙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伊士运河及费拉代尔菲隔离沟对拟开建胶莱人工海河的启示
7
作者 朱志伟 杨子赓 朱远峰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10期28-30,共3页
苏伊士运河的运营已带来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为计划开凿一条长仅15km的巴以隔离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认为,隔离沟规模虽小,但也将带来地下水位降低、咸化和土壤盐渍化等环境影响问题。对拟建胶莱人工海河的可行性论证,提出了7... 苏伊士运河的运营已带来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为计划开凿一条长仅15km的巴以隔离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认为,隔离沟规模虽小,但也将带来地下水位降低、咸化和土壤盐渍化等环境影响问题。对拟建胶莱人工海河的可行性论证,提出了7个评估工程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 费拉代尔菲隔离沟 胶莱人工海河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政策移动研究——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淑芳 闫语欣 孟广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87-1195,共9页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是国内特殊经济区发展经验在空间上的延展。基于东道国独特的发展条件,需要将国内园区的建设经验进行调整,再运用到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以适应东道国本地化发展。构建政策移动的理论框架,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是国内特殊经济区发展经验在空间上的延展。基于东道国独特的发展条件,需要将国内园区的建设经验进行调整,再运用到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以适应东道国本地化发展。构建政策移动的理论框架,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法,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将国内园区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相关政策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政策在不同国家“土壤环境”中的适应性。研究发现:①根据政策施行的影响因素和不同作用,政策移动可以分为政策移植、政策调试和政策创新;②规划建设经验、运营管理经验、环保政策、人才政策等可直接进行政策移植;发展模式和文化政策要进行政策调试;法规政策、晋升政策和优惠政策需要进行政策创新;③园区的共性体现在国内园区成熟经验的借鉴、人才的培育与储备、园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④园区的个性体现在文化的求同尊异、园区品牌的打造、晋升制度的创新和协调机制的建立等。创新性地运用政策移动性理论将国内和国外园区进行关联研究,揭示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移植、调试和创新国内园区政策的过程,深化了政策移动理论的内涵,丰富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理论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境外经贸合作区 政策移动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伊士湾中新统蒸发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田雨 瞿建华 +5 位作者 何巍 张艺久 曹丽娜 邓勇 钱利 李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8,共7页
苏伊士湾中新统蒸发岩广泛发育,部分钻井在蒸发岩层系测试获得工业油流,展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厘清蒸发岩层系储层特征及展布规律,以埃及North West Gemsa区块中新统South Gharib组为例,利用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物... 苏伊士湾中新统蒸发岩广泛发育,部分钻井在蒸发岩层系测试获得工业油流,展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厘清蒸发岩层系储层特征及展布规律,以埃及North West Gemsa区块中新统South Gharib组为例,利用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等,对SG组岩性及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G组岩石类型多样,以盐岩为主,夹硬石膏、杂卤石、光卤石及白云岩等;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样品压汞曲线形态及孔喉半径分布显示出细歪度、微细喉等特征,渗流条件较差;白云岩及叶片状硬石膏物性条件相对较好,为研究区重要的储层发育岩石类型,其余蒸发岩类物性整体较差,一般不能作为储层;有利储层分布区主要位于区块西部,为SG组下步勘探重点区域。该研究成果对苏伊士湾地区中新统蒸发岩层系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岩 储层特征 储层预测 中新统 苏伊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航行体会
10
作者 陆志材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8-81,共1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苏伊士运河的概况,并分析了过运河的准备和手续,又进一步阐明了北上和南下船舶通过运河的基本方法,最后总结了过运河的体会和经验,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通航分隔带 等待锚地 苏伊士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4年英国工党政府执政初期的防务审查初探——由坚持到部分放弃东苏伊士防务角色的初步共识
11
作者 徐东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51-257,共7页
1964年10月大选中上台执政的英国工党政府,一度坚信英国仍旧是个世界大国,决心维持英国在东苏伊士地区庞大的防务体系和防务角色,但是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威尔逊政府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审查英国的东苏伊士防务政策。随着这一进程的开始和... 1964年10月大选中上台执政的英国工党政府,一度坚信英国仍旧是个世界大国,决心维持英国在东苏伊士地区庞大的防务体系和防务角色,但是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威尔逊政府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审查英国的东苏伊士防务政策。随着这一进程的开始和逐步深入,英国政府决策者逐渐认识到,英国的实力有限,继续在东苏伊士地区承担原有程度的防务角色是不现实的。工党政府上台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即初步达成了部分放弃东苏伊士防务的共识,迈出了最终全面和彻底地从这一地区实现防务撤退的第一步。本文即试图阐述工党政府这一关键性态度转变的背景、过程和它在整个撤退决策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伊士 防务审查 威尔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伊士运河桥的施工
12
作者 刘岚 《世界桥梁》 2002年第3期14-19,共6页
介绍苏伊士运河桥———钢筋混凝土桥塔。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桥 斜拉桥 钢筋混凝土桥塔 钢梁 滑模 悬臂架桥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
13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法国 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 饮水服务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苏伊士运河的萨拉姆倒虹吸隧洞
14
作者 张泽祯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倒虹吸隧洞 施工 苏伊士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苏伊士运河的管理确保埃及外汇收入
15
作者 张迈进 《国际商务研究》 1988年第1期75-75,共1页
居埃及国家收入第三位的苏伊士运河通航税收,是埃及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在面临海湾和国际局势动荡情况下,埃及想方设法,加强管理,搞活经营,确保了运河外汇收入。其办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 外汇收入 埃及 加强管理 巨型油轮 通航运河 计划措施 运河管理 优惠政策 国际局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击苏伊士运河
16
作者 王庆年 《国际展望》 2001年第8期87-87,共1页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运河之一,是文明古国埃及经济发展的一条命脉之河。其长约170公里,宽200米左右,水深约15-18米。于1869年通航,不仅是沟通地中海沿岸国家和红海之间的通道,而且使西欧至印度洋之间航程比绕道非洲好...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运河之一,是文明古国埃及经济发展的一条命脉之河。其长约170公里,宽200米左右,水深约15-18米。于1869年通航,不仅是沟通地中海沿岸国家和红海之间的通道,而且使西欧至印度洋之间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近一万公里,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是我国远洋船只进入地中海和欧洲各国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地中海 世界 西欧 沟通 国家 中国 苏伊士运河 通航 好望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
17
作者 陈和丰 《国际展望》 1985年第8期30-32,共3页
苏伊士运阿地带原是亚非两洲的地峡。1859年法国殖民者驱使埃及数十万民工开凿运河,花了10年的时间才告完工。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使欧亚两洲之间的航程比绕道好望角缩短了6,000到12,000公里,成为东西方交通的咽喉。1882年,英国排... 苏伊士运阿地带原是亚非两洲的地峡。1859年法国殖民者驱使埃及数十万民工开凿运河,花了10年的时间才告完工。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使欧亚两洲之间的航程比绕道好望角缩短了6,000到12,000公里,成为东西方交通的咽喉。1882年,英国排挤了法国,派军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从1924年起,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票都掌握在英法殖民者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战争 英法 埃及人 艾森豪威尔 纳赛尔 埃及政府 塞得港 利润流 对中东政策 美苏争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伊士运河——为21世纪做准备
18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年第1期38-38,共1页
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正式开通至今已整整126周年,它为繁荣世界贸易,缩短东西南北交通距离,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埃及人民为全世界人民作出的极为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在开凿运河的1... 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正式开通至今已整整126周年,它为繁荣世界贸易,缩短东西南北交通距离,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埃及人民为全世界人民作出的极为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在开凿运河的10年间,埃及人民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约有12.5万人献出了生命。从1881年爆发爱国运动开始,围绕着苏伊士运河,埃及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6年埃荚条约签订后,英国一直将其军队集中在这条战略水道的周围。1956年,纳赛尔总统领导埃及人民,不畏强权,与帝国主义作了坚决的斗争,不仅成功地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而且挫败了英、法、以三国的侵略阴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 21世纪 埃及人 开凿运河 世界贸易 南北交通 自由独立 历史贡献 历史见证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访苏伊士城
19
作者 彭龄 章谊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1期62-63,共2页
苏伊士城在红海最北端,是苏伊士运河的起点.站在苏伊士城南的陶菲格港,向北望去是烟波浩淼的红海,向南望去是穿过大、小苦河,直奔地中海而去的苏伊士运河.一艘艘过往的船只缓缓驶过,一群群海鸥,乘着海风,追逐着远去的轮船上下翻飞.对岸... 苏伊士城在红海最北端,是苏伊士运河的起点.站在苏伊士城南的陶菲格港,向北望去是烟波浩淼的红海,向南望去是穿过大、小苦河,直奔地中海而去的苏伊士运河.一艘艘过往的船只缓缓驶过,一群群海鸥,乘着海风,追逐着远去的轮船上下翻飞.对岸的西奈半岛,在阳光照耀下,像画家在蓝天与蓝色的运河之间,随意勾勒出的一抹金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 运河岸 反坦克地雷 消耗战 安理会决议 英雄史诗 军民协同 国际水道 挽回颓势 沙漠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着生命的韵然
20
作者 李治本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4期76-79,共4页
小叶紫檀褪去外衣,露出亮锃锃的内质,纹理稠密,质地坚硬,散发出阵阵清香。经过匠人之手的精雕细琢,它的模样变成了捷报富贵、知音、沙漠风霜、川江号子、稻穗飘香……各个作品惟妙惟肖。轻轻抚摩,它身上的油脂细腻润滑,令手感到无限温... 小叶紫檀褪去外衣,露出亮锃锃的内质,纹理稠密,质地坚硬,散发出阵阵清香。经过匠人之手的精雕细琢,它的模样变成了捷报富贵、知音、沙漠风霜、川江号子、稻穗飘香……各个作品惟妙惟肖。轻轻抚摩,它身上的油脂细腻润滑,令手感到无限温柔。小叶紫檀木雕作品,让人爱不释手。它为帝王之木,红木之首,寓意富贵,象征吉祥。它的原产地在印度,除此产地之外的都不能称为小叶紫檀。有叫大叶紫檀的,与小叶紫檀的区别在于植株种类、生长速度、树皮纹理和木材气味,一个生在亚洲,一个长在非洲,隔着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大叶紫檀的生长速度较快,横切面为橘红色或深紫色,而小叶紫檀生长速度极为缓慢,树皮和心材中间有一层白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红色 曼德海峡 苏伊士运河 深紫色 紫檀 川江号子 生长速度 富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