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 被引量:9
1
作者 肖筠 黄世群 +1 位作者 丁佶 石万成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44-45,共2页
苏云金杆菌(B.t)是一种细菌杀虫剂,是由昆虫病原细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giensis)的发酵产物加工的制剂。此菌1911年因贝利纳(E.Berliner)发现于德国苏云金地区而得名,属芽孢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横裂繁殖。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bt) 微生物杀虫剂 昆虫病原细菌 细菌杀虫剂 革兰氏染色 发酵产物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苏云金杆菌(Bt)室外防治春尺蠖试验初报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学碧 肖芳秀 夏俭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77-77,79,共2页
不同浓度Bt粉剂药液防治春尺蠖不同龄期幼虫试验结果表明:200倍液浓度10d后防效达到了100%,是防治春尺蠖幼虫最理想的浓度。300倍液浓度防效更正减退率达到97%,根据各地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虫口密度等,也可采用300倍液浓度进行防治。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bt) 不同浓度 春尺蠖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生素Zwittermicin A苏云金芽孢杆菌A164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洋 蒋泽军 +4 位作者 刘红艳 李子院 郝再彬 宋福平 张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3,共7页
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出高产抗生素(Zwittermicin A)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A164,对此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讨。以A164合成高含量抗生素为目标对发酵培养的碳源、氮源、时间等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发酵条件... 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出高产抗生素(Zwittermicin A)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A164,对此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讨。以A164合成高含量抗生素为目标对发酵培养的碳源、氮源、时间等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发酵条件的重要影响因子,根据爬坡路径法,确定了各个因子的最适范围,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因子再次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发酵条件。最佳发酵条件为:蛋白胨含量17.56g.L-1,葡萄糖20.0g.L-1,MgSO40.18g.L-1,CaCl20.08g.L-1,ZnSO40.20g.L-1,K2HPO41.3g.L-1,培养温度28.31℃,发酵时间3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bt) 抗生素Zwittermicin A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旭东 檀建新 +1 位作者 张伟 林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35-4836,4839,共3页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自1901年被日本学者发现以来,由于在生物防治中的突出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作为基础性研究,Bt的分离与鉴定在发现新型cry蛋白基因与应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对Bt的研究从...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自1901年被日本学者发现以来,由于在生物防治中的突出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作为基础性研究,Bt的分离与鉴定在发现新型cry蛋白基因与应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对Bt的研究从最初的被感染宿主体内分离到土壤资源的发掘,从生物测定到血清型、基因型的划分,以及转基因产品的问世,均体现出全球农业对高毒力、新型广谱抗虫Bt的需求。综述了Bt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bt) 分离 鉴定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与乙酰甲胺磷混配药效之时间动力强度
5
作者 殷向东 苏建坤 +1 位作者 刘琴 王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5-345,共11页
组建了Bt和乙酰甲胺磷两类不同性质、不同LT50剂量母液配对的类群A和B(以下简称A群和B群),其配对母液LT50的大小,前者均为“乙酰甲胺磷〈Bt”,后者均为“乙酰甲胺磷〉Bt”。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为试虫对两类群的... 组建了Bt和乙酰甲胺磷两类不同性质、不同LT50剂量母液配对的类群A和B(以下简称A群和B群),其配对母液LT50的大小,前者均为“乙酰甲胺磷〈Bt”,后者均为“乙酰甲胺磷〉Bt”。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为试虫对两类群的系列体积混配组合逐一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按同一死亡率观察时段范围,计算每一LT-p线所涉及的梯形面积,并将该面积定义为药效,亦即药剂致死作用的时间动力强度;以该面积的大小作为量化指标,再引申出计算动力增强系数Ⅰ和Ⅱ,运用于试验结果的药效分析。同时与其他不同药效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在配对性质不同的类群A和B中,不同配对系列混配组合筛选出的“优良配比”数目不同。如A群有关配对的9个混配组合中,属于“优良配比”的一般仅在2个以下,而在B群内一般可达4~7个,表明B群的配对优于A群。②配对的优越性与母液间LT50值的合理搭配有关。如配对67.3/792.5和43.6/473.1,其LT50的差异明显较大,致使动力增强系数Ⅱ较小,仅为73.5和90.4;而LT50差异明显较小、或较适宜的配对80.57/90.36和23.76/45.31,其动力增强系数Ⅱ则较大,分别达110.3和1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bt) 乙酰甲胺磷 母液配对 药效 时间动力强度 动力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Bt混剂的作用特性
6
《中国茶叶》 2007年第6期45-45,共1页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EpNPV与苏云金杆菌(Bt)配制而成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2混剂(EpNPV—Bt)的增效作用、速效作用、拒食作用和兼治作用。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EpNPV—Bt对茶毛虫的作用在整个死亡周期表现为相...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EpNPV与苏云金杆菌(Bt)配制而成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2混剂(EpNPV—Bt)的增效作用、速效作用、拒食作用和兼治作用。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EpNPV—Bt对茶毛虫的作用在整个死亡周期表现为相加作用,协同毒力指数主要分布在-20%~20%之间,其中16、19、28℃的死亡前期表现为增效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大于20%;22℃的死亡中期表现为拮抗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多角体病毒 茶毛虫 苏云金杆菌(bt) 混剂 特性 毒力指数 增效作用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等条件对G03菌株繁殖及其ZwA合成的影响
7
作者 陈圣怡 李霞 +3 位作者 刘建国 温心遥 程桂阳 郝再彬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7-541,共5页
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G03菌株为对象,研究光照、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该菌株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杀虫晶体蛋白和Zwittermicin A(Zw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03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 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G03菌株为对象,研究光照、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该菌株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杀虫晶体蛋白和Zwittermicin A(Zw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03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无机盐为氯化钠,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的初始pH为7~7. 5; ZwA的最适合成条件与之相同,但是其最适初始pH为8. 0;菌株在4 000lux下发酵40 h时繁殖量最大;杀虫晶体蛋白积累量在4 000 lux下发酵55 h时最大;黑暗条件下ZwA的积累量较2 000 lux光强下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bt) G03菌株 光照强度 杀虫晶体蛋白 ZwittermicinA(Zw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