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芽孢杆菌Cr23还原Cr^(6+)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常宏 金梁 薛雅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tion bacteria)是一类在土壤或水体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本实验采用摇瓶培养和还原率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一株采自海岸潮间带土壤的SRB芽孢杆菌还原Cr6+的效率及培养条件对其还...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tion bacteria)是一类在土壤或水体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本实验采用摇瓶培养和还原率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一株采自海岸潮间带土壤的SRB芽孢杆菌还原Cr6+的效率及培养条件对其还原Cr6+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菌株可在Cr6+浓度600 mg/L条件下正常生长,300 mg/L浓度下的生长最佳,Cr6+还原率高达75%。培养液中的碳源、氮源和pH对该菌株的Cr6+还原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乙酸钠或柠檬酸钠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的还原效率最高;初步结果显示,菌株Cr23是一株环境适应性和Cr6+还原能力较强的SRB,具可应用于土壤或水体铬污染修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 芽孢杆菌cr23菌株 cr6+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D表达强度对枯草芽孢杆菌中维生素K2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黄俊宝 黄茜琳 +7 位作者 陈宇 高旭丽 罗雅妮 陶伟 郭明雨 刘永圆 吴晶 刘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维生素K2(Vitamin K2,MK)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甲萘醌途径中关键基因menD表达量的不同对于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态与MK合成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BS... 维生素K2(Vitamin K2,MK)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甲萘醌途径中关键基因menD表达量的不同对于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态与MK合成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BS168)为出发菌株,构建BS168-ΔmenD、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突变菌株,使用HPLC检测菌株中MK的含量,使用western-blot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强度,以确定menD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对于MK合成的作用。研究发现,BS168-ΔmenD菌株生长缓慢,无法很好的产生生物膜,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甲萘醌标准品细胞才能生长;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突变菌株的生物膜和MK的含量与原始菌株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异。静态发酵时,孔板中重组菌株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生物膜的形成量和褶皱程度相较于原始菌株得到较大的提升,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重组菌株的生物膜形成量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36倍与1.59倍,同时,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 MK产量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64倍和1.87倍,BS168-P_(xylA)-menD的最大产量达39.27 mg/L。结果表明,作为枯草芽孢杆菌中MK合成途径的关键酶,menD的表达量是影响枯草芽孢杆菌中生物膜与MK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维生素K2 启动子 表达强度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岛礁鱼源产蛋白酶菌株热带芽孢杆菌BTZB2的特性研究
3
作者 胡晓娟 文国樑 +6 位作者 徐煜 苏浩昌 徐武杰 陈作志 张殿昌 王晶晶 曹煜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深远海及南海岛礁海域较近海海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微生物资源丰富。金带齿颌鲷(Gnathodentex aurolineatus)是南海典型的珊瑚礁食肉鱼类之一,其肠道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碳源代谢能力。为挖掘南海典型岛礁鱼类肠道微生物中可培养蛋... 深远海及南海岛礁海域较近海海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微生物资源丰富。金带齿颌鲷(Gnathodentex aurolineatus)是南海典型的珊瑚礁食肉鱼类之一,其肠道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碳源代谢能力。为挖掘南海典型岛礁鱼类肠道微生物中可培养蛋白酶的菌株资源,从南海渚碧礁海域金带齿颌鲷肠道样品中富集筛选到产蛋白酶菌株BTZB2,其在酪蛋白平板上具有明显水解圈,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在第24小时达3.0。从分子水平结合细菌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热带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该菌株最优产蛋白酶条件为:pH 8、盐度15‰、温度30℃、培养时间48 h、初始菌量105 C F U·m L^(-1)。优化后该菌株发酵48 h后的蛋白酶活力可达319.48 U·mL^(-1),较筛选时菌株的酶活力(124.55 U·mL^(-1))提高了156.5%。在组合1(pH 7、盐度22‰、温度30℃、初始接种量105 CFU·mL^(-1))和组合2(pH 8、盐度15‰、温度30℃、初始接种量105 CFU·mL^(-1))2种优化条件下,发酵第24小时粗酶液的比活力分别达975.34和889.97 U·mg-1,第48小时粗酶液的比活力分别达1836.51和2400.83 U·mg-1。结果表明,热带芽孢杆菌BTZB2具有良好的产蛋白酶能力,可作为南海鱼源功能微生物菌剂资源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芽孢杆菌 产蛋白酶 酶活力 金带齿颌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梗木霉与芽孢杆菌固体共培养物WP剂型研制
4
作者 邬伊萍 王静文 +1 位作者 张亚轩 刘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102,共13页
以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兼具防病作用的短梗木霉Trichoderma breve LN006和亲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ZJ为功能菌株,经过固体共培养发酵、粉碎,并与助剂混匀制备成一种灰色粉状制剂,通过对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保护剂的筛... 以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兼具防病作用的短梗木霉Trichoderma breve LN006和亲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ZJ为功能菌株,经过固体共培养发酵、粉碎,并与助剂混匀制备成一种灰色粉状制剂,通过对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木霉与芽孢杆菌共培养物可湿性粉剂(WP)的最佳配方,并测定其施用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发酵产物中木霉活孢子数为7.51×109 CFU/g,芽孢活菌量为9.22×10^(9) CFU/g。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方为:菌粉20%、吐温-205%、羧甲基纤维素钠8%、卵磷脂0.4%、白炭黑66.6%。该配方湿润时间为41.72 s,悬浮率为87.79%,pH值为7.11,200目筛的通过率为95.77%,木霉活孢子数为1.45×10^(9) CFU/g,芽孢活菌量为1.78×10^(9) CFU/g。起泡性为14 mL,符合国标要求。WP在盆栽试验中对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65.12%,对照药剂井冈霉素为72.0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萌发试验表明:WP处理水稻株高及根长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8.67%和10.47%。综合表明:T.breve LN006和B.velezensis ZJ WP可防控水稻纹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芽孢杆菌 亲和 共培养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耐热有机质降解芽孢杆菌分离鉴定
5
作者 袁伟涛 张婷 +2 位作者 马翠柳 王凯英 刘晗璐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2-120,共9页
试验旨在筛选得到耐高温可降解多种有机质的芽孢杆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左家试验基地采集貉子粪堆样,经富集培养后在高温条件下分离得到两株芽孢杆菌,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分析确定分离株种属,并对分... 试验旨在筛选得到耐高温可降解多种有机质的芽孢杆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左家试验基地采集貉子粪堆样,经富集培养后在高温条件下分离得到两株芽孢杆菌,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分析确定分离株种属,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生长曲线、抗逆性、耐药性和有机质分解测试。结果表明:两株芽孢杆菌分别为解硫胺素芽孢杆菌(ZJFD007)和暹罗芽孢杆菌(ZJFD011),具有较好的生长性能、耐高温和蛋白质水解能力,其中暹罗芽孢杆菌表现出对pH变化的适应性、耐盐以及水解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能力,药敏试验显示,两株分离株均对多黏菌素B耐药,解硫铵素芽孢杆菌还对丁胺卡那、卡那霉素耐药,暹罗芽孢杆菌还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呋喃唑酮具耐药性。表明两株芽孢杆菌在制备有机废弃物降解高效复合菌剂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分离 鉴定 耐热 有机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49
6
作者 何红 沈兆昌 +3 位作者 邱思鑫 蔡学清 关雄 胡方平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
内生拮抗细菌BS 2菌株在以黄豆粉为原料的 3号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 ,发酵滤液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强 ,菌液对辣椒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培养基初始 pH值、培养时间、温度、通气量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影响。结果表... 内生拮抗细菌BS 2菌株在以黄豆粉为原料的 3号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 ,发酵滤液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强 ,菌液对辣椒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培养基初始 pH值、培养时间、温度、通气量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 ,以黄豆粉培养基、初始 pH值 6 .7(灭菌后 )、2 8℃、培养 4 8h、并尽量增大培养通气量 ,为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炭疽病 生物防治 BS-2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多黏类芽孢杆菌L_1-9菌株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菌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马桂珍 王淑芳 +3 位作者 暴增海 吴少杰 夏振强 李世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35-339,共5页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以小麦蠕孢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活性追踪和SDS-PAGE跟踪检测,从分离自连云港海域、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以小麦蠕孢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活性追踪和SDS-PAGE跟踪检测,从分离自连云港海域、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小麦蠕孢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蛋白,分子质量约31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多黏类芽孢杆菌L1-9 蛋白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多粘类芽孢杆菌L_1-9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测定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桂珍 付泓润 +3 位作者 王淑芳 暴增海 吴少杰 钱俊晖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6-320,共5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海洋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L1-9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谱及抗菌作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L1-9菌株发酵液对1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的抑制作用,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菌带宽度达到15 mm以上;对供试5...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海洋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L1-9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谱及抗菌作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L1-9菌株发酵液对1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的抑制作用,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菌带宽度达到15 mm以上;对供试5种病原细菌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发酵液的抑菌作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蛋白酶稳定性,在弱酸条件下抗菌作用较好,但对紫外线敏感。L1-9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L1-9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L_1-9菌株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防病作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马桂珍 王淑芳 +3 位作者 暴增海 吴少杰 夏振强 李世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5-59,共5页
L1-9菌株是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4d的抑... L1-9菌株是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4d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到17.6mm和15.8mm,L1-9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能明显降低早疫病菌的孢子萌发率并抑制芽管的伸长,发酵液的抑制作用高于无菌发酵液。采用离体叶片法和盆栽法测定该菌株的室内防病效果,结果表明:L1-9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发酵液的防病效果高于无菌发酵液,其离体叶片法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79.28%和6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 多粘类芽孢杆菌L1-9 番茄早疫病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酸凝结芽孢杆菌的筛选及耐受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辛国芹 汪祥燕 +3 位作者 曹斌 兰江华 徐海燕 谷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从散养鸡肠道内容物分离到5株溶钙圈较大的芽孢菌,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筛选到一株产酸性能较好的菌株DPLY-7,综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及特异性序列分析等手段,确定其分类归属,并对其耐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DPLY-7被鉴定... 从散养鸡肠道内容物分离到5株溶钙圈较大的芽孢菌,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筛选到一株产酸性能较好的菌株DPLY-7,综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及特异性序列分析等手段,确定其分类归属,并对其耐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DPLY-7被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在37℃培养10 h发酵液pH最低为5.04,其乳酸、乙酸含量分别可达2.60 mg/mL、1.24 mg/mL。菌株DPLY-7在pH值2.5环境中的存活率为79.76%,胆盐浓度0.5%环境中存活率为42.86%,可以耐受人工胃肠液及85℃水浴处理,是一株耐受性能优越的益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 筛选 凝结芽孢杆菌 耐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WB-11菌株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酶学特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红歌 顾溯海 +2 位作者 任随周 马向东 贾新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从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 )中分离到一α 淀粉酶组分 ,经PAGE及SDS PAGE检测为电泳均一的纯酶蛋白。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 95℃ ,5 0和 70℃条件下酶活性稳定 ,90℃保温 30min残余酶活力为 2 8 9%。该酶最适作用pH为 6 0~... 从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 )中分离到一α 淀粉酶组分 ,经PAGE及SDS PAGE检测为电泳均一的纯酶蛋白。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 95℃ ,5 0和 70℃条件下酶活性稳定 ,90℃保温 30min残余酶活力为 2 8 9%。该酶最适作用pH为 6 0~ 6 5 ,在pH 5 0~ 8 0内稳定。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 5 90 0 ,等电点 6 94 ,对可溶性淀粉的Km 值为 0 4 1mg·mL-1 。Ca2 + 、Mn2 + 、Cu2 + 、Co2 + 及Ba2 + 对酶具有激活作用 ,其中Ca2 + 激活作用最显著 ,且以 4~ 8mmol·L-1 浓度为最适。Ca2 + 还能显著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4mmol·L-1 Ca2 + ,90℃保温 30min ,酶的残余活力提高至 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WB-11 耐高温Α-淀粉酶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养殖水体中一株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净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沅滨 李义 +2 位作者 陈亚军 凌去非 徐乐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1,共6页
旨在寻找具有益生菌特性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养殖池塘土著芽孢杆菌(Bacillus),提供可靠和针对性强的制备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效改善泥鳅养殖池塘水质。从泥鳅养殖池塘水体中分离到4株芽孢杆菌,通过降解培养液中亚硝酸盐... 旨在寻找具有益生菌特性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养殖池塘土著芽孢杆菌(Bacillus),提供可靠和针对性强的制备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效改善泥鳅养殖池塘水质。从泥鳅养殖池塘水体中分离到4株芽孢杆菌,通过降解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筛选出1株优势目的菌株NQ1。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鉴定NQ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设置NQ1浓度105、106、107cfu/m L组、对照组(加入灭菌生理盐水)、NQ1+嗜水气单胞菌组(2种细菌的终浓度均为107cfu/m L)和嗜水气单胞菌组(107cfu/m L)进行安全性试验。3个NQ1组和对照组的泥鳅均能正常摄食和活动,成活率均为100%;嗜水气单胞菌组泥鳅的成活率仅为40%;加入1×107cfu/m L浓度NQ1组泥鳅成活率(65%)比单独加入1×107cfu/m L浓度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组(40%)高。水质净化试验结果显示,在泥鳅养殖水体中加入1×107cfu/m L浓度的NQ1,14 d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34.97%和8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筛选 水质净化 泥鳅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47高产拮抗物质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静 朱建华 +3 位作者 林纬 黄永禄 袁高庆 黎起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642-14644,共3页
[目的]为选育对西瓜枯萎病病菌具更强抑制作用的新菌株。[方法]对从番茄茎内分离获得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进行连续2次紫外线诱变,并对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筛选获得3株押菌活性高于B47菌株的诱变... [目的]为选育对西瓜枯萎病病菌具更强抑制作用的新菌株。[方法]对从番茄茎内分离获得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进行连续2次紫外线诱变,并对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筛选获得3株押菌活性高于B47菌株的诱变菌株F303、F304、F305,经10代传代培养后,3株诱变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病菌的抑菌活性都有所下降,但F305的抑菌活性下降最小,遗传稳定性最好,在同等条件下其抑菌圈直径仍比野生菌株B47大5min。诱变菌株F305在36h内处于对教生长期,在36~96h内处于稳定期;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5℃;在浓度为1%-0%的钠盐中皆能生长,但以浓度为1%时生长最好,该菌株的生理生化反应与野生菌株B47的反应一致。[结论]该研究为利用1347菌株进行工厂化生产拮抗性物质产品和探讨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B47 紫外线诱变 西瓜枯萎病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Ⅲ .拮抗芽孢杆菌B4、B6菌株的防病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叶华智 余桂容 +1 位作者 严吉明 张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4和B6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产生抗生代谢产物抑制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抗菌物质无挥发性,主要为脂溶性和水溶物质。通过硫酸铵盐析和SDS-PGE分析,抗菌蛋...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4和B6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产生抗生代谢产物抑制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抗菌物质无挥发性,主要为脂溶性和水溶物质。通过硫酸铵盐析和SDS-PGE分析,抗菌蛋白是重要的抗菌物质,蛋白组分的分子量范围在20~63kD之间。最适于两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条件是:YSP培养基、pH7 0、28℃和充足的氧。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高峰期,分别是在培养72h(B6菌株)和96h(B4菌株)。抗菌物质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对热稳定,在碱性条件下则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生物防治 拮抗芽孢杆菌 B6 B4 防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Bv22菌株对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义 黄永禄 +4 位作者 张献强 黎起秦 甘启范 罗一东 林纬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54-557,共4页
为探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v22菌株对茉莉花白绢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在测试Bv22菌株在茉莉花根际定殖能力的基础上,测定该菌株以及该菌株与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混配使用对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v22菌株可以在茉莉花根际中定殖... 为探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v22菌株对茉莉花白绢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在测试Bv22菌株在茉莉花根际定殖能力的基础上,测定该菌株以及该菌株与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混配使用对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v22菌株可以在茉莉花根际中定殖,施菌液3 d后Bv22菌体数量逐步增加,20 d后为最大值,25 d后逐步下降,且Bv22菌株定殖根际的数量在各个测定时期均以Bv22菌液与戊唑醇混合施用处理大于单独施用Bv22菌液处理;Bv22菌株与戊唑醇混配使用对茉莉花白绢病的室内和大田防治效果均显著好于两个单剂单独使用时的防效。因此,利用Bv22菌株防治茉莉花白绢病,可以与戊唑醇混配使用,每隔20 d施1次,连续施3次,可提高其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Bv22 茉莉花白绢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注入技术选育胶质芽孢杆菌KNP414的解磷突变菌株(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秀芳 高园园 +2 位作者 方琼楼 吴金光 陈集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0-425,共6页
利用离子束注入对胶质芽孢杆菌KNP414进行诱变,获得可降解植酸的突变菌株。离子束注入效应表明,菌株KNP414的存活率显著受离子束剂量及菌体荚膜的影响,但与所研究的离子种类及其能量没有相关性。经离子束N+(20keV,5×10^15-5×... 利用离子束注入对胶质芽孢杆菌KNP414进行诱变,获得可降解植酸的突变菌株。离子束注入效应表明,菌株KNP414的存活率显著受离子束剂量及菌体荚膜的影响,但与所研究的离子种类及其能量没有相关性。经离子束N+(20keV,5×10^15-5×10^16ions cm^-2)诱变后,筛选到14个植酸降解突变株,它们对植酸的降解率为15%-35%。其中的3个突变株(KNP414-04,KNP414-05,KNP414-12)分解矿物磷和钾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分别增加14.7%-27.5%和16.2%-26.4%。在优化培养基中,突变菌株KNP414-12对植酸的降解率达到57.3%,且在连续培养及保藏过程中保持稳定。植酸降解突变株KNP414-12的成功选育表明离子束为胶质芽孢杆菌的性状改良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注入 胶质芽孢杆菌 突变筛选 植酸降解 磷和钾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蛋白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明一 孙庆杰 杨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2-359,共8页
芽孢杆菌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源蛋白酶,其种类多样、活性显著、研究较为深入,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本文综述了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高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与工程菌株的构建、蛋白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分别以植物蛋白和动物蛋... 芽孢杆菌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源蛋白酶,其种类多样、活性显著、研究较为深入,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本文综述了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高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与工程菌株的构建、蛋白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分别以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为作用对象介绍了芽孢杆菌蛋白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芽孢杆菌蛋白酶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蛋白酶 种筛选 选育 工程构建 发酵条件优化 植物蛋白 动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芽孢杆菌属菌株几丁质酶分离纯化及其抗真菌活性的初步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存宝 刘海燕 +2 位作者 李明 贾长虹 张秀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以本室筛选的海洋产几丁质酶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brevis sp)菌株Bspl,经往复式摇床振荡培养96h后,发酵液先后采取75%的硫酸铵盐析、透析、几丁质亲和层析和SDS-PAGE等方法对几丁质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几丁质亲和层析一... 以本室筛选的海洋产几丁质酶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brevis sp)菌株Bspl,经往复式摇床振荡培养96h后,发酵液先后采取75%的硫酸铵盐析、透析、几丁质亲和层析和SDS-PAGE等方法对几丁质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几丁质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后,经过SDS-PAGE电泳测定该酶的分子量为22.8ku,其比活力为86.65,纯化倍数为1.707,产率为32.1%。纯化的几丁质酶能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具有广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芽孢杆菌 分离纯化 电泳测定 抗真活性 SDS-PAGE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16S-23S rRNA基因转录间隔区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涛 温博海 +1 位作者 蹇锐 钟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77-781,共5页
目的 建立鉴定分支杆菌分离株的 16S - 2 3SrDNA转录间隔区 (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 ,ITS)序列分析的方法 ,用该方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方法 对从重庆某医院分离的 2 9株分支杆菌菌株分别进行了PCR扩增 ,得到它们的16S - 2 3S... 目的 建立鉴定分支杆菌分离株的 16S - 2 3SrDNA转录间隔区 (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 ,ITS)序列分析的方法 ,用该方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方法 对从重庆某医院分离的 2 9株分支杆菌菌株分别进行了PCR扩增 ,得到它们的16S - 2 3SrDNAITS片段 ,并测定所得到片段的DNA序列。用DNA分析软件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的分支杆菌序列相比较 ,计算种间相似性 ,并用序列构建分支杆菌菌株的系统发育树 ,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在ITS序列分析中 ,有 10株的序列分别与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complex ,MTC)、戈登分支杆菌 ,脓肿分支杆菌的序列完全一致。依据完全一致的序列可以准确鉴定这些临床分离株为相应的种 ;4株 16SrDNA序列分析不能准确鉴定的分离株中其中 3株(M 4、M 5、M 12 )鉴定为戈登分支杆菌 ,1株 (M 2 3)鉴定为脓肿分支杆菌。部分分离株的的ITS序列在GenBank序列检索中无完全一致的匹配序列 ,这些不同的序列之间的相似程度为 2 7.1%~ 99.2 %。用临床分离株的ITS序列与其最相似的已知分支杆菌的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菌株分群与 16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分群基本一致。结论 分支杆菌的16S - 2 3SrDNAITS序列比 16SrDNA序列有更大的多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杆菌 鉴定 Pcr 16S-23S rRNA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YJ-2000菌株对家蚕主要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彩英 姚洪渭 +1 位作者 叶恭银 胡萃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苏云金芽孢杆菌YJ 2 0 0 0菌株对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明显杀虫活性而对家蚕蚁蚕表现低毒性。以对家蚕蚁蚕表现高毒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b和YJ 1999菌株为对照 ,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YJ 2 0 0 0菌株对家蚕的生物学安全性。YJ 2 0 0 0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YJ 2 0 0 0菌株对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明显杀虫活性而对家蚕蚁蚕表现低毒性。以对家蚕蚁蚕表现高毒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b和YJ 1999菌株为对照 ,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YJ 2 0 0 0菌株对家蚕的生物学安全性。YJ 2 0 0 0菌株除导致 1龄幼虫历期延长 11 1%、取食量减少 0~ 6 0 0 %及体重降低 5 2 3%~ 6 2 5 %外 ,对 2龄及其以后各龄幼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取食量、眠蚕体重、化蛹率、蛹期、全茧量、蛹重、茧层量、羽化率和产卵量等均无显著影响。相比之下 ,CRY1Ab和YJ 1999菌株则不同 ,高浓度会导致全部蚁蚕死亡 ,呈现高急性毒性 ;低浓度虽不能使幼虫全部死亡 ,但对幸存幼虫的取食、生长发育、结茧和产卵等大多呈现明显的不良影响。综合分析认为 :YJ 2 0 0 0菌株对家蚕不仅低毒 ,而且对其生长发育、结茧和生殖力等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YJ-2000 家蚕 生长发育 结茧 生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