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芽孢杆菌菌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薛智勇 何福恒 +2 位作者 章锦秋 潜祖琪 杨阿庆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85-188,共4页
自从1889年波兰学者Prazmowski应用根瘤菌纯培养体接种豆科植物形成根瘤而获成功和1895年德国Caron首先报道使用有益细菌能促进作物增产以来,人们相继发现了不少对作物具有增产作用的益菌,有些已被制成菌剂成功地应用于大田生产。但近年来,
关键词 水稻 芽孢杆菌剂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接种剂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智勇 何福恒 +5 位作者 章锦秋 吴传珍 吴献昌 卢建兰 丁新天 邓曹仁 《马铃薯杂志》 199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1 前言在植物的根际生长着一些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它们被称为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PGPR)。通过分离筛选PGPR,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近年来,人们对在土壤或植物中应用细菌菌剂... 1 前言在植物的根际生长着一些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它们被称为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PGPR)。通过分离筛选PGPR,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近年来,人们对在土壤或植物中应用细菌菌剂的兴趣明显增加,有关成功应用PGPR的研究论文大量出现。大多数被研究和应用的菌株仍归于Pseudomonas、Azospirillum、Azotobacter或Bacillus等属。考虑到芽孢杆菌抗逆性强,菌剂耐贮藏。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接种 芽孢杆菌剂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治疗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国文 《畜禽业》 2001年第6期35-35,共1页
本试验应用从植物微生物区系中分离筛选出的无毒蜡质芽孢杆菌FS株,通过发酵制成悬浮剂,用于治疗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取得显著疗效,治愈率达到96.08%,明显优于氟哌酸(80.36%)。
关键词 蜡质芽孢杆菌县浮 断奶仔猪 腹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简报)
4
作者 蒋文烈 梁文勇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7-87,共1页
据报道,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剂施用于水稻能提高秧苗素质,起有促根增蘖、增穗增粒和增产作用.为了探索芽孢杆菌刺激水稻生长,提高其对纹枯病的抗病功效,我们于1990年进行了本次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供试材料及方法一。
关键词 芽孢杆菌剂 水稻 纹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与复合芽孢杆菌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促进西瓜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束震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3期116-118,共3页
为探讨枯草与地衣复合的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CCTCC保藏号:M2019337)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促进西瓜生长的影响,以复合芽孢杆菌微胶囊剂和哈茨木霉菌微胶囊剂对田间已发生枯萎病的西瓜苗进行灌根和喷洒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 为探讨枯草与地衣复合的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CCTCC保藏号:M2019337)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促进西瓜生长的影响,以复合芽孢杆菌微胶囊剂和哈茨木霉菌微胶囊剂对田间已发生枯萎病的西瓜苗进行灌根和喷洒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微胶囊剂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在施药后7d、20d枯萎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空白对照,防效最好的是2种菌株的复配药剂1000倍液处理,达78.75%;同时,复合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剂处理后,对西瓜长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西瓜叶片浓绿、植株健壮、坐果数多,且茎蔓和叶片生长快,复合菌剂处理主蔓粗度增长46.83%,坐果率增加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芽孢杆菌微胶囊 哈茨木霉菌微囊 西瓜枯萎病 促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surfactant from Bacillus subtilis CCTCC AB93108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智峰 曾光明 +2 位作者 钟华 傅海燕 刘小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516-521,共6页
The produc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biosurfactant synthesized by Bacillus subtilis CCTCC AB93108 were studied.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the surfactant is 1.64 g/L when the bacteria grow in a medium supplemented w... The produc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biosurfactant synthesized by Bacillus subtilis CCTCC AB93108 were studied.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the surfactant is 1.64 g/L when the bacteria grow in a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glucose as carbon sources. The isolated biosurfactant is a complex of protein and polysaccharide without lipids. It reduces the surface tension of distilled water to 45.9 mN/m, and its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is 2.96 g/L. It can stabilize emulsions of several aromatic an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such as benzene, xylene, n-pentane, n-nonane, gasoline and diesel oil. It presents high emulsificatio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in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 (4-100 ℃) and a long period of d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ubtilis BIOSURFACTANT SURFACTANT emulsification activity emulsion stability HYDROPHOB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