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迟彦 侯义龙 +4 位作者 于亚军 于大永 冯宝民 姚子昂 姜国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438-8439,8442,共3页
探讨芽变毛白杨的扦插生根机理,为提高毛白杨扦插生根率奠定理论基础。以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毛白杨和大官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扦插生根过程中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大官杨和毛白杨)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GA3含量... 探讨芽变毛白杨的扦插生根机理,为提高毛白杨扦插生根率奠定理论基础。以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毛白杨和大官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扦插生根过程中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大官杨和毛白杨)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GA3含量在芽变毛白杨和大官杨不定根原基诱导期呈下降趋势,表达期呈上升趋势。大官杨和芽变毛白杨IAA含量在扦插生根阶段显著增加,且大官杨的IAA含量最高。ABA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扦插第14天,毛白杨的ABA含量最高,大官杨的ABA含量最低。GA3以及ABA抑制了毛白杨及其亲缘种插条不定根原基的形成,IAA含量以及IAA与ABA的比值可以作为判定毛白杨及其亲缘种生根难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变毛白杨 内源激素 扦插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扦插生根相关内源酶活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于亚军 尚敏克 +3 位作者 侯义龙 张立娟 于大永 姜国斌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共3页
毛白杨为扦插难生根树种,而芽变毛白杨较易生根。芽变毛白杨插条内POD活性比毛白杨低,在生根过程中与另一亲缘种大官杨相比,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IAAO活性与毛白杨变化趋势相反,与大官杨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不定根出现时期,芽变毛白杨... 毛白杨为扦插难生根树种,而芽变毛白杨较易生根。芽变毛白杨插条内POD活性比毛白杨低,在生根过程中与另一亲缘种大官杨相比,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IAAO活性与毛白杨变化趋势相反,与大官杨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不定根出现时期,芽变毛白杨插条内的POD和IAAO活性均为最高。芽变毛白杨组培苗生根过程中POD和IAAO活性变化趋势与田间苗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变毛白杨 内源酶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变毛白杨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左永忠 崔宝禄 +4 位作者 李坤霞 李帅英 于超 董晓宇 姜国斌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芽变毛白杨幼嫩枝条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茎段组织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芽变毛白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6-BA2.0~4.0mg/L+2,4-D1.5~2.0mg/L+NAA0.25mg/L+KT2.0~4.0mg/L+3%蔗糖,愈伤组织分化芽培养基... 以芽变毛白杨幼嫩枝条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茎段组织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芽变毛白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6-BA2.0~4.0mg/L+2,4-D1.5~2.0mg/L+NAA0.25mg/L+KT2.0~4.0mg/L+3%蔗糖,愈伤组织分化芽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5mg/L+KT 2.0mg/L+3%蔗糖时,培养效果好。茎段培养时,适宜无根苗生长的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0.1mg/L+3%蔗糖,生根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IBA0.5~1.0ms/L+1.5%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变毛白杨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变毛白杨叶片诱导不定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立娟 姜国斌 +3 位作者 于大永 于超 于亚军 吕园园 《辽宁林业科技》 2004年第5期5-6,共2页
利用芽变毛白杨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研究接种叶片的不同部位及培养基中不同激素水平对不定芽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叶片的顶部及叶柄部进行诱导,产生不定芽数量多于叶中部;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MS+6-BA1.0mg/L+IB... 利用芽变毛白杨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研究接种叶片的不同部位及培养基中不同激素水平对不定芽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叶片的顶部及叶柄部进行诱导,产生不定芽数量多于叶中部;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MS+6-BA1.0mg/L+IBA0.1mg/L+GA30.1mg/L,诱导率为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变毛白杨 叶片 培养基 接种部位 不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变毛白杨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差异蛋白
5
作者 周广麒 陆晨 +2 位作者 金华 姜国斌 邹吉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4,45,共6页
为探索芽变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插穗易生根分子机理,分别以芽变毛白杨抑制生根组和野生型毛白杨诱导生根组为对照组,提取芽变毛白杨诱导生根组、抑制生根组和野生型毛白杨诱导生根组插穗蛋白,利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 为探索芽变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插穗易生根分子机理,分别以芽变毛白杨抑制生根组和野生型毛白杨诱导生根组为对照组,提取芽变毛白杨诱导生根组、抑制生根组和野生型毛白杨诱导生根组插穗蛋白,利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共检测到了14种差异显著的蛋白质,其中10个为上调表达蛋白,4个为下调表达蛋白。根据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初步确定上述蛋白为树皮贮藏蛋白、叶绿素a/b结合蛋白和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2,以及一些未知功能的蛋白,推测这些蛋白质可能参与芽变毛白杨插穗不定根的形成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变毛白杨 不定根 差异蛋白 双向差异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变毛白杨嫩枝扦插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邹吉祥 金华 +2 位作者 郭鹏 黄磊 宋鹏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6-198,共3页
以易生根的芽变毛白杨和难生根的毛白杨嫩枝插条为材料,研究了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皮部和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插条生根过程中,芽变毛白杨的皮部和顶芽IAA、IBA和GA含量呈先维持再上升的趋势,皮部3种内源激素含量远高于顶... 以易生根的芽变毛白杨和难生根的毛白杨嫩枝插条为材料,研究了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皮部和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插条生根过程中,芽变毛白杨的皮部和顶芽IAA、IBA和GA含量呈先维持再上升的趋势,皮部3种内源激素含量远高于顶芽的激素含量,IAA/IBA比值在生根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与难生根毛白杨相比,内源激素变化差异较明显。芽变毛白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与内源激素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芽变毛白杨 扦插 内源激素 不定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