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刺头及蓝红胶囊中芹菜素-7-O-葡萄糖苷的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岩 花晓薇 +3 位作者 程雪梅 杨华 胡高云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82-1885,共4页
目的建立蓝刺头及其制剂蓝红胶囊(蓝刺头、三七、杜仲、红花和珍珠)中蓝刺头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蓝刺头和蓝红胶囊中芹菜素-7-O-葡萄糖苷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以乙腈-醋酸铵缓冲盐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柱... 目的建立蓝刺头及其制剂蓝红胶囊(蓝刺头、三七、杜仲、红花和珍珠)中蓝刺头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蓝刺头和蓝红胶囊中芹菜素-7-O-葡萄糖苷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以乙腈-醋酸铵缓冲盐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柱温25℃;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芹菜素-7-O-葡萄糖苷在0.228~22.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蓝刺头药材的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1.4%;蓝红胶囊的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0%。芹菜素-7-O-葡萄糖苷从蓝刺头药材至蓝红胶囊的转移率均值为72.4%。结论蓝刺头及蓝红胶囊均以80%甲醇为提取溶剂,回流4 h时得到的提取物分析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 蓝红胶囊 HPLC 芹菜素-7-o-葡萄糖苷 转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氨基酸对模型葡萄酒溶液中锦葵素-3-O-葡萄糖苷辅色作用研究
2
作者 王静 刘晓蕊 +1 位作者 吴静 李茹一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203,共8页
为探究芳香族氨基酸对花色苷颜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3种氨基酸(L-苯丙氨酸、L-色氨酸和L-酪氨酸)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在红葡萄酒模型溶液中的辅色作用,以辅色效果和反应热力学参数为指标筛选最佳的辅色剂,并借助红外光谱、分子对接... 为探究芳香族氨基酸对花色苷颜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3种氨基酸(L-苯丙氨酸、L-色氨酸和L-酪氨酸)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在红葡萄酒模型溶液中的辅色作用,以辅色效果和反应热力学参数为指标筛选最佳的辅色剂,并借助红外光谱、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最高物质的量比为1∶100时色氨酸辅色效果最佳(λ_(max)提高了46.19%),并且ΔG°<0,为自发放热反应。傅里叶红外光谱、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L-色氨酸可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相互作用,是提高氨基酸-锦葵素-3-O-葡萄糖苷复合物稳定性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添加L-色氨酸用作辅色剂提高锦葵素-3-O-葡萄糖苷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葡萄 锦葵-3-o-葡萄糖 氨基酸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鼠李糖乳杆菌GM020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代谢物对高脂小鼠肝脏差异代谢物的影响
3
作者 王思航 李斌 +6 位作者 谭慧 孟宪军 徐永平 李淑英 刘笑茹 王月华 马岩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75-383,共9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与鼠李糖乳杆菌GM020代谢物(C3GGM020)调节高脂小鼠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NC)组、高脂饮食(HFD)组、低剂量C3G-GM020组(50 mg/kg·...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与鼠李糖乳杆菌GM020代谢物(C3GGM020)调节高脂小鼠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NC)组、高脂饮食(HFD)组、低剂量C3G-GM020组(50 mg/kg·d)、高剂量C3G-GM020组(100 mg/kg·d)、C3G-GM020饮食干预6周高胆固醇模型小鼠。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小鼠肝脏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PCR方法和试剂盒分别分析胆汁酸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和肝脏胆汁酸含量。结果:在NC组与HFD组之间共鉴定出43种差异代谢产物,其中12(S)-羟基二十烷酸、13,14-二氢-15-酮-前列腺素E2、5-氨基戊酸、皮质酮、2-甲氧雌二醇、苏糖酸等代谢物在C3G-GM020干预后回调。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C3GGM020可能通过调节胆汁分泌途径调节胆固醇代谢。C3G-GM020干预可显著(P<0.05)抑制高脂诱导的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mRNA的表达上调,促进胆固醇25α-7-羟化酶(CYP7B1)mRNA的表达;增加肝脏胆汁酸含量,同时显著(P<0.05)上调肝脏法尼醇X受体(FXR)基因表达。结论:C3G-GM020干预可导致小鼠肝脏代谢物发生改变,其可能通过调节胆汁酸分泌途径调节胆固醇代谢,并促使肝脏胆固醇沿替代途径合成胆汁酸,改善胆固醇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鼠李糖乳杆菌 矢车菊-3-o-葡萄糖 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葵素-3-O-葡萄糖苷改善毒死蜱诱导PC12细胞损伤机制
4
作者 朱容晨 荆世纪 +3 位作者 李琦 付成国 贺阳 文连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6-204,共9页
探讨锦葵素-3-O-葡萄糖苷(malvidin-3-O-glucoside,Mv3G)对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建立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模型,筛选毒死蜱最佳损伤剂量以及Mv3G最佳保护剂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观察Mv3G处理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 探讨锦葵素-3-O-葡萄糖苷(malvidin-3-O-glucoside,Mv3G)对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建立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模型,筛选毒死蜱最佳损伤剂量以及Mv3G最佳保护剂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观察Mv3G处理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自噬蛋白苄氯素1(recombinant beclin 1,Beclin1)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法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E)活性以及凋亡蛋白半胱天冬蛋白酶-3(cysteinasparat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变化。通过细胞存活率以及形态变化,选择30μmol/L为毒死蜱最适作用浓度,200μmol/L为Mv3G最佳作用浓度。实验结果表明Mv3G对毒死蜱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具有显著提高作用;Mv3G通过改善毒死蜱引起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提高了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GSH含量、AChE活性,降低了TNF-α含量、Beclin1和Caspase-3蛋白表达。证明Mv3G通过PI3K/AKT通路改善毒死蜱引起的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胆碱能系统紊乱、细胞凋亡和自噬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葵-3-o-葡萄糖 毒死蜱 PC12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5
作者 张春子 马小燕 +2 位作者 阿布里孜·阿不都热合曼 庞土霞 马晓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4-232,共9页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的主限速酶,抑制酪氨酸酶活力是减少黑色素生成,从而达到美白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研究以蘑菇酪氨酸酶为靶点,采用酶抑制动力学分析、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圆二色光谱分析、结合分子对接...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的主限速酶,抑制酪氨酸酶活力是减少黑色素生成,从而达到美白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研究以蘑菇酪氨酸酶为靶点,采用酶抑制动力学分析、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圆二色光谱分析、结合分子对接模拟分析,全面研究了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和矢车菊素(cyanidin,Cy)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C3G(IC 50=124.8μmol/L)和Cy(IC 50=278.1μmol/L)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曲酸(IC 50=536.4μmol/L)。C3G和Cy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都是可逆的,C3G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竞争性抑制,Cy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混合性抑制。紫外、红外和圆二色光谱结果均显示,C3G和Cy与酪氨酸酶结合导致酪氨酸酶的构象发生改变,进而抑制酶的活力。荧光猝灭结果显示,C3G和Cy与酪氨酸酶结合改变Tyr和Trp残基的微环境,从而产生静态猝灭。同步荧光结果显示,C3G和Cy与酪氨酸酶结合使Tyr和Trp残基的微环境极性增强,疏水能力降低。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C3G和Cy都可以使得酪氨酸酶的光谱特征峰强度减弱。多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3G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强于Cy。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C3G与酪氨酸酶的氨基酸残基HIS178、ASN174、GLN41、GLN44之间形成6个氢键,与氨基酸残基GLU173、LYS180产生π-π相互作用,Cy与酪氨酸酶结合时与氨基酸残基ASN174、GLU173、GLN41、GLN44之间形成了4个氢键,与氨基酸残基GLU173之间产生π-π相互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表明,与Cy相比,C3G与酪氨酸酶活力腔中的残基紧密结合,对酪氨酸酶具有更高的亲和力。进一步补充了酶促动力学和光谱学实验的结论。该研究为C3G和Cy这类多酚类化合物在酪氨酸酶抑制剂领域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参考,为开发天然高效酪氨酸抑制剂用于化妆品美白添加剂提供了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 矢车菊-3-o-葡萄糖 矢车菊 光谱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及对蛋白性质的影响
6
作者 张会敏 刘国宸 +3 位作者 任李宁 宁宁 琚萌萌 孙爱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9-207,共9页
蛋白质以可逆或不可逆的方式与多酚相互作用,从而影响食品的感官、质地和营养特性。为探究以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entaurin-3-O-glucoside,C3G)为代表的花色苷类多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非共价作用方式及其... 蛋白质以可逆或不可逆的方式与多酚相互作用,从而影响食品的感官、质地和营养特性。为探究以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entaurin-3-O-glucoside,C3G)为代表的花色苷类多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非共价作用方式及其对蛋白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多光谱技术和分子对接手段探究二者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C3G对BSA蛋白质特性的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C3G与BSA结合后,酰胺I带和A带发生红移且峰强度减弱。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C3G使BSA蛋白结构变得松散,BS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由31.8%下降到31.1%,β-折叠含量由18.1%增加到18.5%。荧光光谱证实了C3G对BSA的猝灭是形成基态络合物引起的静态猝灭。热力学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BSA和C3G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为主,C3G可进入BSA内腔结构。对BSA物理特性研究发现,C3G的加入可使BSA结构域扩展,粒径从244.75 nm增加至644.70 nm。同时C3G显著增强了BSA的溶解性、持水性和持油性,并改善了其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该研究为了解C3G对BSA构象和蛋白特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和理论基础,为蛋白花色苷复合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3-o-葡萄糖 牛血清白蛋白 非共价键 持水性 持油性 乳化性 起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叶中牡荆素、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丽 马远 陈随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647-21649,共3页
[目的]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无水甲醇-浓度1%乙酸(30∶70,V/V)为流动相3,59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的含量;以无水甲醇-浓度0.05%磷酸(40∶60,V/V)为流动相,324 n... [目的]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无水甲醇-浓度1%乙酸(30∶70,V/V)为流动相3,59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的含量;以无水甲醇-浓度0.05%磷酸(40∶60,V/V)为流动相,324 nm为检测波长,测定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结果]牡荆素在0.056~0.48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42%;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在1.808~4.0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58%。[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构树叶质量标准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 牡荆 芹菜-7-o-β-D-葡萄糖醛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柱色谱/RP-HPLC/LC-ESI-MS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华 肖建波 +1 位作者 邹登峰 周春山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建立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的硅胶柱色谱 /RP -HPLC/LC -ESI -MS方法。方法 :拳卷地钱叶经过 80 %乙醇提取后 ,减压蒸馏 ,得粗提物。拳卷地钱叶粗提物用甲醇溶解后上硅胶柱 ,用甲醇 -氯仿配比为... 目的 :建立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的硅胶柱色谱 /RP -HPLC/LC -ESI -MS方法。方法 :拳卷地钱叶经过 80 %乙醇提取后 ,减压蒸馏 ,得粗提物。拳卷地钱叶粗提物用甲醇溶解后上硅胶柱 ,用甲醇 -氯仿配比为 2 5∶1,2 5∶2 ,2 5∶3…… 2∶2 5 ,1∶2 5混合溶液洗脱 ,各洗脱液进行RP -HPLC分析 ,较纯的洗脱液进行LC -ESI-MS分析 ,为制备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单体提供指导。结果 :氯仿与甲醇配比为 2 5∶15、2 5∶16、2 5∶ 17、2 5∶18的洗脱液经过RP -HPLC分析为单一组分 ,tR 为12 1min ,与对照品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共注射进行RP -HPLC实验 ,发现峰高增加 ,tR 为12 1min ,UV[λmax为 3 3 6/ 2 96(sh) / 2 67nm]和IR光谱与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基本一致。LC -ESI -MS测定结果表明 ,与对照品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的分子量相同为 44 6。结论 :由此可以鉴定该洗脱组分为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卷地钱 柱层析 RP—HPLC Lc—ESI—MS 芹菜-7-0-β-D-葡萄糖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改性对蓝莓果胶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相互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罗方鉴 陆风芹 +5 位作者 李大婧 周存山 牛丽影 冯蕾 徐亚元 张钟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9-57,共9页
本文以不同超声处理(688、1376、2063 W/cm^(2),10、20、30 min)对蓝莓中水溶性果胶、螯合性果胶、碳酸钠可溶性果胶进行超声改性,并探讨改性果胶结构与果胶-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相互作用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改性使果胶与... 本文以不同超声处理(688、1376、2063 W/cm^(2),10、20、30 min)对蓝莓中水溶性果胶、螯合性果胶、碳酸钠可溶性果胶进行超声改性,并探讨改性果胶结构与果胶-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相互作用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改性使果胶与C3G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超声功率2063 W/cm^(2)处理10 min后,与未经超声改性相比,三种果胶均表现出与C3G的最大结合量(提高到约2~6倍),但长时间超声(20~30 min)不利于改性果胶与C3G的相互作用。经超声改性后,果胶-C3G复合物的粒径变小,Zeta电位增加,物理稳定性提高。在三种不同的果胶样品中,超声处理引起了果胶分子量的降低和甲基酯化,促进了支链结构的降解,提高了游离羧基的数量,并增加了结构网络空隙,超声处理对果胶结构特性的改变促进了果胶与C3G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胶组分 矢车菊-3-o-葡萄糖 相互作用 超声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黑豆球蛋白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相互作用研究
10
作者 刘金杰 马梦瑶 +4 位作者 谢岩黎 杨玉辉 孙淑敏 马卫宾 李倩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3,共13页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其抗氧化能力也有所差异。黑豆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膳食蛋白,具有作为不稳定生物活性化合物载体的潜力,了解黑豆球蛋白与C3G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利于...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其抗氧化能力也有所差异。黑豆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膳食蛋白,具有作为不稳定生物活性化合物载体的潜力,了解黑豆球蛋白与C3G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利于它们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通过多种光谱学分析和分子对接实验研究了pH值为2.0、5.0和7.0时黑豆β-伴大豆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与C3G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3G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2.0和5.0时,C3G与7S和11S结合不仅导致Tyr残基周围的疏水环境减少,极性增加,而且使7S和11S中α-螺旋增加,β-折叠比例下降。pH值为7.0时,C3G的存在使7S和11S中α-螺旋和β-折叠的占比呈增加趋势,但β-转角比例降低。此外,C3G与7S和11S结合是一个放热过程,在不同pH值条件下,C3G与7S和11S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使7S和11S静态荧光猝灭。7S和11S均在pH值为7.0时对C3G亲和力最强。分子对接结果表明,7S上的GLU229、ARG356和PRO101残基,11S上的ARG161、VAL162、ILE171和THR176残基在与C3G结合中起关键作用。在不同pH值条件下,7S、11S与C3G结合后均显著增强了C3G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3-o-葡萄糖 Β-伴大豆球蛋白 大豆球蛋白 相互作用 光谱特征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生物活性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月华 杨红英 +2 位作者 付崇罗 李爱峰 玄红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3-1198,共6页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0、40、80、160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和片段化;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HF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膜联蛋白A7(ANXA7)、P62、procaspase3和LC3的表达。结果表明,香叶木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MDA-MB-231、MCF-7、A549的增殖和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通过上调LC3-Ⅱ的水平,促进肿瘤细胞自噬。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凋亡和细胞核片段凝集,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下调caspase3和LC3-Ⅱ的水平。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香叶木素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化合物,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可能成为一种保护HUVECs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木 香叶木-7-o-β-D-吡喃葡萄糖 细胞凋亡 自噬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岩青兰地上全草与不同部位中柚皮素-7-O-葡萄糖苷及北美圣草素-7-O-葡萄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冬梅 娄红祥 +1 位作者 马斌 季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建立HPLC法测定岩青兰中柚皮素 7 O 葡萄糖苷及北美圣草素 7 O 葡萄糖苷的含量的方法 ,考察岩青兰地上全草与不同部位中两种二氢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采用PhenomenexC18柱 ,甲醇 乙腈 水(32∶8∶6 0 )为流动相 ,流速 1ml/min ,紫外检测... 建立HPLC法测定岩青兰中柚皮素 7 O 葡萄糖苷及北美圣草素 7 O 葡萄糖苷的含量的方法 ,考察岩青兰地上全草与不同部位中两种二氢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采用PhenomenexC18柱 ,甲醇 乙腈 水(32∶8∶6 0 )为流动相 ,流速 1ml/min ,紫外检测器 2 84nm波长进行检测。测得岩青兰叶中两种二氢黄酮含量最高 ,茎中含量极低 ,根中未测到。建立的方法分析简便、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岩青兰 柚皮-7-o-葡萄糖 北美圣草-7-o-葡萄糖 含量 唇形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寄生中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云丽 马铭研 +3 位作者 高晓霞 刘涛 于治国 毕开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9-481,共3页
对槲寄生中的有效成分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C18柱(20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8:82),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 对槲寄生中的有效成分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C18柱(20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8:82),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4nm,进样量为10斗L。结果表明,高圣草素-7-O-/3-D-葡萄糖苷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7;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0.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好,可作为槲寄生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圣草-7—O-β-D-葡萄糖 槲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构树叶中的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熙宁 左荟翠 宫兴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8-70,共3页
改进构树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构树叶的薄层鉴别进行改进,通过改善供试品提取方法和薄层展开方法,对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同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别构树叶中牡荆素和... 改进构树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构树叶的薄层鉴别进行改进,通过改善供试品提取方法和薄层展开方法,对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同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别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有效降低了其他成分的干扰,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提示改进后的方法可同时鉴别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专属性强,可作为构树叶的薄层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 提取 芹菜-7-o-葡萄糖醛酸 牡荆 薄层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珍珠菜提取物中芦丁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的含量
15
作者 潘海敏 游本刚 +2 位作者 唐丽华 李新章 杨世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珍珠菜中芦丁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采用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0~18min,83%~80%B;18~30min,80%~86%B。芦丁和柚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珍珠菜中芦丁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采用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0~18min,83%~80%B;18~30min,80%~86%B。芦丁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54nm和28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用梯度洗脱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芦丁在1.00~48.00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柚皮素-7-O-葡萄糖苷在0.64~40.72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珍珠菜中芦丁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珍珠菜 芦丁 柚皮-7-o-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液相色谱法快速制备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及鉴别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家骄 王凤玉 +4 位作者 田旭辉 邓昌瑞 黄小萍 王东 刘东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698,共4页
本文采用二元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以装有反相C18(Chromatorex,MB 100-40/75)分离填料的两端具有锥形不锈钢接口的耐压玻璃柱(φ49 mm×H310 mm)作为制备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含0.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 本文采用二元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以装有反相C18(Chromatorex,MB 100-40/75)分离填料的两端具有锥形不锈钢接口的耐压玻璃柱(φ49 mm×H310 mm)作为制备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含0.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20 min,10%(A);20~230 min,30%(A);230~270 min,60%(A);270~300 min,100%(A),流速:5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0 mL,从抱茎苦荬菜(苦碟子)总黄酮中快速、高效地分离得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U)单体。所得单体经UV、IR、TOF-MS、1H NMR、13C NMR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经硅胶和聚酰胺薄层色谱检查,在365 nm紫外灯下均呈单一的黄绿色荧光斑点;HPLC-UV分析表明,在210、254、290、348 nm四个波长下,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产品纯度均在98%以上。所得产品可直接作为对照品用于苦碟子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苦碟子 木犀草-7-o-β-D-葡萄糖醛酸 分离 制备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保护RAW264.7细胞免受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损伤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宏坤 谭佳琪 +1 位作者 李倩 唐劲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03-113,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对H2O2诱导RAW264.7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噻唑蓝法测定C3G和过氧化氢分别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 本研究旨在探究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对H2O2诱导RAW264.7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噻唑蓝法测定C3G和过氧化氢分别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利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通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3G(6.25~25.00μmol/L)能显著抑制H2O2诱导RAW264.7细胞活性降低(P<0.05)。C3G显著降低H2O2诱导RAW264.7细胞内ROS过表达、MDA水平和NO释放(P<0.05),显著增加SOD和GSH-Px活力(P<0.05)。此外,与空白对照相比,400μmol/L H2O2处理组中,蛋白激酶Mst1/2和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Keap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和下游抗氧化酶HO-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而采用C3G干预RAW264.7细胞,上述相关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被逆转。结论:C3G对H2O2诱导RAW264.7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Mst/Nrf2信号通路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3-o-葡萄糖 RAW264.7细胞 氧化损伤 Mst/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圣草素-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瑞娟 张爱平 +1 位作者 杨锦艳 杨官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4,共4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高圣草素-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HA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HAG对BSA和HSA的内源荧光均有显著的猝灭作用...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高圣草素-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HA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HAG对BSA和HSA的内源荧光均有显著的猝灭作用,且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HAG与BSA和H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3.03×104L.mol-1和6.22×104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858和0.911,结合距离r分别为2.88 nm和3.09 nm,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利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HAG对BSA和H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圣草-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 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黑豆皮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占云 刘晓秋 +1 位作者 白淑芳 刘岱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56-259,共4页
目的:建立黑豆皮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5个不同产地黑豆皮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黑豆皮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LunaSu C18柱(250mm×4.60mm,5μm)... 目的:建立黑豆皮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5个不同产地黑豆皮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黑豆皮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LunaSu C18柱(250mm×4.60mm,5μm);流动相A相为0.5%磷酸溶液,B相为水-乙腈(50:50),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52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107X-33120(r=0.9998),在0.1041~1.04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4%、92.5%和95.5%,不同产地黑豆皮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范围为5.263~12.829mg/g。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不同产地黑豆皮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黑豆皮 矢车菊-3-o-葡萄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莓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荣宁宁 苗立祥 +4 位作者 杨肖芳 张豫超 程建徽 陈俊伟 蒋桂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631,共6页
为了测定草莓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流动相A为10%甲酸,流动相B为乙腈。线性梯度洗脱设计为:0~13 min,乙腈为0~20%,20 min,乙腈为... 为了测定草莓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流动相A为10%甲酸,流动相B为乙腈。线性梯度洗脱设计为:0~13 min,乙腈为0~20%,20 min,乙腈为40%,25 min,乙腈为0。检测波长为520 nm,进样量为每针20μL,柱温25℃,流速为1 mL·min^-1。结果表明,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在浓度为0.25~2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71 859x+13 792,相关系数为0.9993,回收率为98.29%~102.69%,相对偏差3.03。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稳定,适合于测定草莓及其他蔬菜水果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花青 天竺葵-3-o-葡萄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