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测定山楂叶中牡荆素-4″-O-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芦丁、金丝桃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彩云 王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4-497,共4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山楂叶中牡荆素-4〃-O-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芦丁、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epax HP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四氢呋喃(20:1),B为0.5%甲酸溶液,采用梯... 目的:用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山楂叶中牡荆素-4〃-O-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芦丁、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epax HP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四氢呋喃(20:1),B为0.5%甲酸溶液,采用梯度洗脱;0~10min,A为14%~17%;10~26min,A为17%~18%;26~28min,A为18%~14%;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柱温:32℃。结果:该方法加样回收率牡荆素-4″-O-葡萄糖苷:99.59%(RSD=0.50%),牡荆素鼠李糖苷:99.57%(RSD=0.96%),牡荆素:98.70%(RSD=1.10%),芦丁:99.35%(RSD=1.16%),金丝桃苷:99.28%(RSD=0.8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山楂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 牡荆-4-o-葡萄糖苷 牡荆糖苷 牡荆 芦丁 金丝桃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金妍 徐华影 陈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研究马齿苋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方法马齿苋全草用75%乙醇提取,利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有机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结构,进一步通过测定各个化合物对胰岛素抵抗的Hep 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以及黄酮... 目的研究马齿苋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方法马齿苋全草用75%乙醇提取,利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有机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结构,进一步通过测定各个化合物对胰岛素抵抗的Hep 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以及黄酮苷类化合物对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来评价其抗糖尿病活性。结果从马齿苋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4’-O-α-L-鼠李糖苷(1),橙皮苷(2),山柰酚(3),木栓酮(4),6,7-二羟基香豆素(5),反式-对香豆酸(6),金莲花碱(7),咖啡酸(8),二十八烷酸(9),此外化合物1~4能够显著提高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葡萄糖消耗,其中化合物1的效果最为显著并能降低该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糖尿病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黄酮苷 芹菜素-4’-o-α-l-鼠李糖苷 抗糖尿病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里红叶化学成分分离
3
作者 韩春辉 马秀琴 +1 位作者 冷爱晶 英锡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1-513,共3页
目的:研究山里红叶中(Crataegue pinnatifida Bge.var major)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薄层色谱、葡聚糖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紫外吸收,液相色谱和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化合物牡荆... 目的:研究山里红叶中(Crataegue pinnatifida Bge.var major)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薄层色谱、葡聚糖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紫外吸收,液相色谱和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化合物牡荆素-2″-O-鼠李糖苷及牡荆素-4″-O-葡萄糖苷。结论:牡荆素-2″-O-鼠李糖苷及牡荆素-4″-O-葡萄糖苷纯度经高效液相色谱归一化法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里红叶 化学成分 牡荆-2”-o-糖苷 牡荆-4-o-葡萄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柏抗肿瘤转移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8
4
作者 齐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82-1687,共6页
目的研究卷柏抗肿瘤转移的活性成分。方法卷柏全草采用70%乙醇提取、系统溶剂萃取,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色谱等分离色谱法分离纯化卷柏中的化学成分;采用NMR和质谱等有机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伤口愈合... 目的研究卷柏抗肿瘤转移的活性成分。方法卷柏全草采用70%乙醇提取、系统溶剂萃取,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色谱等分离色谱法分离纯化卷柏中的化学成分;采用NMR和质谱等有机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伤口愈合实验来评价卷柏化学成分抗肿瘤转移的活性。结果从卷柏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阿罗托双黄酮(1),扁柏双黄酮(2),罗波斯塔黄酮(3),异柳杉双黄酮(4),卷柏酸(5),麦芽碱-O-α-L吡喃鼠李糖苷(6),麦芽碱-O-[(6″-O-反式肉桂酰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α-L-吡喃鼠李糖苷](7)。此外抗肿瘤转移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6和7均能剂量依赖性提高抗肿瘤转移活性。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7与阳性对照药LY294002相比能够更强地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的抗肿瘤转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柏 麦芽碱-o-α-L吡喃糖苷 麦芽碱-o-[(6″-o-反式肉桂酰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α-l-吡喃糖苷] 抗肿瘤转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